“这家伙,真的没救了。”李钦听着从风天清那儿获得情报,叹息着摇了摇头:“他不信任外姓将领,只信任他王家之人。
然而这天下毕竟是外姓的人才更多一些。他自己的儿子、子侄,并没有多少出众的。他这样胡乱搞下去,手下的人都对他离心离德……”
李钦说着用手托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好一会,小声的询问被自己召集到含明殿里的诸位将领:“你说,我们要不要趁机拿下洛阳?”
李钦问这话的时候,时间已经转到了兴统二年的十月。
深秋已然来临,人们都可以从日渐梁爽的天气里嗅到属于寒冬的清冷。今年的冬天,肯定是一个冷冽日子。虽说秋天适合发动战争,但那时指夏末初秋之时。如今秋天都要过去,冬天很快就要到来,再说出征什么的,只怕等到出征,雪都要下下来了。
冬天,自古有猫冬的说法,却是不怎么适合大军行动的。
当然,那只是针对一般的势力的军队来说,而李钦却是不同。建立了自己的军工体系,构建了与之匹配的战争动员体系的他,拥有一支完全用来战斗的职业化部队。
这支部队已经具有近代职业军人的素质,就正常而言,他们是能够在任何时候对敌人发动进攻的。只要天候还没坏到非常极端的情况下,发动对洛阳的攻击对他们来说并算不得什么。
“冬天打……那也是可以出人意料为我们取得一个好开头的事情。”这件事,李钦看的明白大殿里的人也清楚的很。
既然并不存在收到天候影响而不能打的问题,那么打不打就成了有没有好处的事情。
毕竟在李钦麾下作战,每一次战争他们都被要求议论,这一场战争对自己一方究竟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久而久之,所有人渐渐都有些习惯用利益去衡量一场战争发动的必须。
要不要打洛阳呢?
打洛阳有什么好处没有?
这当然是有的,首先洛阳是一个适合做都城的大城市,人口,财富,宫殿都不缺。以李钦眼下的态势,若是能拿下洛阳,他只怕也能堂而皇之的称之为正统了。
另外,洛阳郊外可是有净念禅院的,对于这个慈航静斋的打手,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搅东搅西的家伙,李钦可是无比的愤恨,拿下洛阳,正好好好的收拾他们一回,就算不能快意恩仇的将净念禅院灭门,却也能逼迫他们封山几十年,这对李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李钦还记得在洛阳东南那个叫登封的地方还有一个后来鼎鼎有名的寺庙——少林寺。
“天下武功出少林……真是好大的名头啊。”李钦叹息一声,轻轻的摇头。
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放在现在固然是过了,但说到天下白道归佛门却也算是相当正确的事情。
佛门的势力如此强大,自然令李钦深感不安。
当然,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李钦想打洛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想要有一个夺取北方的口子。突厥南下让他有插手北方的名义,如何将这个名义用到极致,却是李钦需要操作的事情。
以上种种,李钦在商讨的过程中和自己麾下的将领们说清楚了,得到他们一致的赞同。上下同欲,那就打吧。
李钦很快确定了攻伐王世充的方针。
此时,天下的情况是这样。李唐在八月从洛阳撤退之后,就全力展开和突厥的战争。
在得到李钦陆陆续续供给的粮草、物资、火器、装备等物之后,他们倒也安下了心光明正大的进行着收复失地的运作。
东北那边的窦建德也拿着李钦供应的兵器和突厥死磕。不过,他们的战斗已经渐渐接近尾声了。
随着天气转凉,突厥人显然不可能继续在南方待着,他们必须返回自己的地方猫冬,再次交战很可能就是明年的事情了。可以说从后面很快就到来的十一月到明年的三月,整个黄河以北的战线都会停滞。
无论是突厥、还是李唐、窦夏都会在这个冰冷的季节修整,囤积物资留待日后战备——就眼下的情况来说,接下来的日子又是李钦这边大发势利的好时候。李钦都听说了,李唐和窦夏都派出了使者往南准备来江宁找自己谈相关物资购买的事情。
“这又是一笔大买卖啊。”李钦笑着。他和宋智、来护儿、沈落雁等人商议,“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些物资商队的行动来掩盖我们的动作呢。”
“这倒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只要我们动用部队的规模不是很大,倒也能够隐瞒下去。”来护儿闻言轻轻的点头。
“五万的兵力,从襄阳往北,直取洛阳!”李钦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五万,这就没问题了。”对于李钦的说法,众人都认可的点头。
“那么,通知寇仲那边做好准备吧!一旦我们这边行动,他们那边也得开始运作起来。这一次,我们是要灭国的,我可不想拖延时日。”李钦吩咐道。
“明白!”风天清领命应下了。李钦满意的点了点头,朝向沈落雁:“你那边也开始行动起来吧。很多瓦岗的降将、外姓将领在这一段时间里都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我想你去联系他们使他们投降我们。”
“诺!”沈落雁抱拳拱手。于是,大吴的战争机器,又一次运作起来。[.]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临洛阳如山崩裂
大吴兴统二年十一月初四,李钦以护送支援李唐抗击突厥的第二批军用物资为掩护,在襄阳一带完成了兵力的集结。
两天之后,也就是兴统二年的十一月初六,大吴东海道大总管寇仲领兵十万从彭城向梁郡发动了突袭,不过三天时间,吴军即攻陷梁郡,逼近荥阳。
郑帝王世充对此十分震惊,他命令自己的长子王玄应领兵五万救援荥阳,同时下令洧阳襄城等南方郡县的做好应对吴军北上的准备。面对吴军突然发动的进攻,自唐军离去之后就已经颓废无比的王世充难得的雄起了一把。
在洛阳皇宫的大殿里,面对知道李钦北上的消息而慌乱无比的大臣们,王世充大声的说道:“不必担心吴贼的北上,眼下正是寒冬,本就不利于军队作战。吴贼不明天时乃是自寻死路。我们既然能够击败李唐,那也能击败南吴。
到时,我们顺势反击,淮北河南之地当可拿到手中。这一战,只要大家努力,我将不吝封赏!”
难得的,王世充向自己的手下许诺。
只是或许是王世充过往的不良记录太多的缘故,洛阳的将军们唯唯而应,气氛也不是很高。
总之,在一番鼓劲之后,大郑的战争机器也开始运作起来。
只是,因为寇仲那边的声势极为浩大,所以王世充本能的以为荥阳一带才是李钦主要的进攻方向,他讲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那儿,他以重兵镇守虎牢关、孟津渡,对那边伊阙一带的防御而有所忽视。
因此在他兵镇虎牢关的时候并不晓得,李钦已然带领完全换装的五万火枪兵连同一百二十门攻城炮一起抵达张公瑾镇守的洧阳城内。
张公瑾是王世充任命的洧阳守备,他是李钦军的熟人了,双方在一年前便有所接触。
作为一名外姓将领,他自然不如王氏子弟那般深得王世充信任,只是他在年中唐军进攻的时候,并没有投降唐军,使得他在王世充之后大清洗中幸免于难。王世充依旧让他看守自己的南大门,却不知道他早已被李钦所收服。
事实上,以王世充对外姓将领的猜忌和不公,在年中李世民进攻洛阳的时候,张公瑾便有投降李唐的想法。
然而他才有所动作,却被镇守武关的车骑将军李靖给制止了。
“……我知道你是忿于王世充的不公并为了洧阳免受战乱而想要投降的,但现在投降李唐并不是一件好事。天下苦于战乱久矣,数年之内必然重新归于一统。在这等情况下,只投降一次的人,比投降两次的人更好一些。
李唐并非天下最大的势力,其内部纷争也是显而易见的。你这样投靠他,并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洧阳位于南阳之北,即是郑皇的南大门,也是我们北大门,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坐视李唐拿下洧阳。你若一意孤行,只怕我们最终会兵戎相见。”
这是李靖写给张公瑾的一封书信之中表达出来的意思,这里面有劝诫,也有威胁。
张公瑾面对南边的要求不能答应,伊阙之战留下的话题他还记着呢。自然不敢等闲视之,于是他赶走了慈航静斋的说客,坚持下来,坐看李钦援助王世充的粮草物资一队队的北上,等到了李世民最终退走的时候。
因为他始终没有投降李世民,所以王世充依旧让他镇守这油水并不是十分丰厚的洧阳郡。
由于和李靖有这么一段事情,而且又从李钦对王世充的援助之中看到了南吴的富足与强势,所以在李钦的特使沈落雁到来表达了李钦想要拿下洛阳的愿望之后,张公瑾第一个表示自己愿意加入李钦的麾下。
相似小说推荐
-
猩红破坏神 (荀游子) 创世VIP2017-07-10 黑暗幻想猩红色的世界,那些自诩为神明的邪祟蠢蠢欲动。安宁之地,却让人永无安宁。有人能够...
-
神话重启之洪荒战界 (电弧) 起点VIP2017-07-26 虚拟网游一款名为《神话重启之洪荒战界》的全息虚拟网游,然而当其将虚拟与现实连接,两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