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这么久钱总管都不给自己发消息,原来他身边的人早就知道一切,是不是钱总管也参与进来了呢?”
林枫马上用末世表给钱总管发了消息,让钱总管发送他现在的坐标和周围的图片,还让他把小白的位置也发过来。
林枫现在已经不怕什么了,如果钱总管真的参与这件事,那么馨门或许会有更多的人也参与了这件事,他只要不找借口搪塞过去,那么自己还能再相信他一次,可是他矢口否认,就别怪自己不讲情分。
死亡世界和大陆世界相距很远,从死亡世界发送消息到大陆世界需要很大的跨度,就算是卫星定位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过了很久,钱总管的消息总算发过来了,末世表上的坐标显示的是北国齐南基地,周围的图片也是,但是消息中却说没有小白这个人。
“没有?这个借口是不是太低级了?”
林枫发消息让钱总管再次确认,话语中还写上了最后一次机会的字样,看来林枫是真的生气了,因为林枫最讨厌的就是背叛。
当钱总管的消息再次发过来的时候,消息上依然显示没有小白这个人,而且钱总管还说司马长老可以作证,甚至整个基地的人都能作证,确实没有小白这个人。
林枫现在冷静下来想了一想,自己杀掉的是从空间扭曲点出来的人,另外一边是什么时空还没有确定,万一对面是过去的时间点,那么那个时候还没有钱总管这个人,那么小白也就不会跟在钱总管身边。
假设现在的尸体是过去的时间点的小白,自己在他进行时间穿越的时候杀了他,那么时间悖论就会让小白从过去消失,连带跟他有关的一切历史都会改变,也就是说,钱总管是不知道有小白这个人的,因为小白属于死在了过去。
林枫用末世表告诉钱总管没事了,刚才只是一个误会,然后林枫将这些尸体全部扔进了空间扭曲点,扭曲点随后马上关闭,暗物质的传送也消失不见了。
穿越时空是指从一个空间里通过某种途径转移到另外一个时间段不同的空间(即穿越到过去或未来)。虫洞就是五维空间。宇宙万物都会出现小孔或裂缝,这种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和空隙,比分子、原子还要小的空隙被称作“量子泡沫”,而虫洞就存在于“量子泡沫”中。
世上应该存在让时间慢下来的地方,以及让时间加速的地方。时间在地球比在太空运行慢。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是地球的质量。爱因斯坦发现,物质会减缓时间运行速度,就像是河的下游一样。物体越重,对时间的阻力越大。这种惊人的事实为通向未来的时间旅行开启了大门。
在广义相对论中,黑洞的事件视界无法被有限时间线上的任何一个观察者观测,其原因之一在于黑洞的属性,科学家提出了黑洞全息屏理论,虽然观察者无法在外部了解事件视界,但黑洞内部的却可能知道整个宇宙的命运。黑洞全息屏理论的结论看上去非常有趣,我们可以从中得出未来和过去的信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恩格尔哈特教授认为黑洞的全息屏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强引力场的局部边界,如果这是未来的全息屏,那么对应的黑洞,如果这是过去的全息屏,对应的是白洞。
物质在相互作用中作永恒的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由于物质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动的,因此,必须在物质的相互关系中描述运动,而不可能孤立的描述运动。
由基本原理可以直接推导出相对论的坐标变换式,速度变换式等所有的狭义相对论内容。比如速度变幻,与传统的法则相矛盾,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比如一辆火车速度是10m/s,一个人在车上相对车的速度也是10m/s,地面上的人看到车上的人的速度不是20m/s,而是(2010^(15))m/s左右。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相对论效应完全可以忽略,但在接近光速时,这种效应明显增大,比如,火车速度是0。99倍光速,人的速度也是0。99倍光速,那么地面观测者的结论不是1。98倍光速,而是0。999949倍光速。车上的人看到后面的射来的光也没有变慢,对他来说也是光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因为无论在哪个参考系,光速都是不变的。速度变换已经被粒子物理学的无数实验证明,是无可挑剔的。正因为光的这一独特性质,因此被选为四维时空的唯一标尺。
反光速不变原则、好比自动扶梯,比如我在自动扶梯上跑。自动扶梯上身的速度是10m/s、我跑步的速度是10m/s、而我在楼梯上跑的速度依旧是10m/s。但实际上在自动扶梯上的跑步比在楼梯上的跑步速度是得到提升的。到达终点的时间也会缩短。
根据狭义相对性原理,惯性系是完全等价的,因此,在同一个惯性系中,存在统一的时间,称为同时性,而相对论证明,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却没有统一的同时性,也就是两个事件(时空点)在一个惯性系内同时,在另一个惯性系内就可能不同时,这就是同时的相对性,在惯性系中,同一物理过程的时间进程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用同一物理过程来度量时间,就可在整个惯性系中得到统一的时间。在今后的广义相对论中可以知道,非惯性系中,时空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在同一非惯性系中,没有统一的时间,因此不能建立统一的同时性。
小白的死在过去和现在小白消失就是这样的道理。
第四百九十四章时间悖论
时间悖论通常是指因时间旅行或穿梭时空而导致的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同时假定两个或更多不能同时成立的前提,是一切悖论问题的共同特征。
时间悖论最早是在科幻小说中提到的。这个悖论的必要前提是:人类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三维空间之后的“第四维”——时间,能够穿梭到过去或将来。
就严肃的物理学理论而言,的确存在不违背已知的物理法则改变时间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只是一种科学幻想。为了解决“时间悖论”,也有多种假设,比如比较盛行的“平行宇宙”假说,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在宇宙中还有许多相似的“克隆世界”,当某人回到过去时,他就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即未来因为他的行动已经改变的世界)[2]也可能是在主世界造就了其他很多的副世界,而副世界由于在某一刻(可能是你自己回到过去的一瞬间)而出现坍塌从而消失,也可能是维持原来的样子不变,但各个世界的规律和情况可能不会相同。
A回到过去,在A的父亲出生前杀害了A的祖父。既然A的祖父已死,就不会有A的父亲;没有A的父亲,也不会有A。既然A不存在,就不可能回到过去,杀死A的祖父。
时间是一条发展中的线,你所做任何事情都存在因果关系。按照例1,当你第一次想要穿越回过去杀掉你的祖父,到这里是合理的。在你成功杀掉你的祖父之后,在你祖父死的那一刻,与你祖父有关的任何事情都会发生改变,你祖父认识的人,和与你祖父认识的人的好友或亲戚都将不存在,那么根据蝴蝶效应,这个世界也会因为你杀了你的祖父而消失。
某人到达未来,得知将发生不幸结果A。他回到现实做出了避免导致结果的行动,发生结果B。那么结果A在未来根本没有发生,他就不可能得知结果A。
A回到过去,尝试避免B的车祸,谁知却是A的劝告令B执意驾车,继而发生车祸。此悖论与自我实现预言相似。
A喝了杯有毒的咖啡,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中的毒起了作用,他向过去的自己发了条消息告诉过去的自己不要喝那杯咖啡,过去的你没喝那杯咖啡,那么问题来了,你既然没喝那杯咖啡那你怎会发出那条消息?
时间悖论诞生后,曾经有一个令人极感兴趣的疑难问题双生子佯谬。一对双生子A和B,A在地球上,B乘火箭去做星际旅行,经过漫长岁月返回地球。爱因斯坦由相对论断言,二人经历的时间不同,重逢时B将比A年轻。许多人有疑问,认为A看B在运动,B看A也在运动,为什么不能是A比B年轻呢?由于地球可近似为惯性系,B要经历加速与减速过程,是变加速运动参考系,真正讨论起来非常复杂,因此这个爱因斯坦早已讨论清楚的问题被许多人误认为相对论是自相矛盾的理论。如果用时空图和世界线的概念讨论此问题就简便多了,只是要用到许多数学知识和公式。在此只是用语言来描述一种最简单的情形。不过只用语言无法更详细说明细节,有兴趣的请参考一些相对论书籍。我们的结论是,无论在哪个参考系中,B都比A年轻。
为使问题简化,只讨论这种情形,火箭经过极短时间加速到亚光速,飞行一段时间后,用极短时间掉头,又飞行一段时间,用极短时间减速与地球相遇。这样处理的目的是略去加速和减速造成的影响。在地球参考系中很好讨论,火箭始终是动钟,重逢时B比A年轻。在火箭参考系内,地球在匀速过程中是动钟,时间进程比火箭内慢,但最关键的地方是火箭掉头的过程。在掉头过程中,地球由火箭后方很远的地方经过极短的时间划过半个圆周,到达火箭的前方很远的地方。这是一个“超光速“过程。只是这种超光速与相对论并不矛盾,这种“超光速“并不能传递任何信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如果没有这个掉头过程,火箭与地球就不能相遇,由于不同的参考系没有统一的时间,因此无法比较他们的年龄,只有在他们相遇时才可以比较。火箭掉头后,B不能直接接受A的信息,因为信息传递需要时间。B看到的实际过程是在掉头过程中,地球的时间进度猛地加快了。在B看来,A现实比B年轻,接着在掉头时迅速衰老,返航时,A又比自己衰老的慢了。重逢时,自己仍比A年轻。也就是说,相对论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相似小说推荐
-
开挂 (牛笔) 起点VIP2016-09-25 游戏生涯不牛逼不拉风的低端业余玩家甄浪,被班花拒绝后,偶然得到一块来历神秘的智能芯片。...
-
发个微信去三国 (魔风烈) 17kVIP2016-10-08完结手机被雷劈中,微信与三国演义取得联系,命运从此改变,三国历史也由我来谱写,天晓得是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