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当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开进中国东北,对中国百姓展开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引起反抗。这位老兵当年也是因此加入的东北抗联,成为杨靖宇麾下的战士。
但随着一路军的活动越发频繁,日本关东军也展开的残酷的报复。几乎帮助过他们的百姓都受到了迫害。为了复仇,他们向日寇报复,但却因此而让更多无辜百姓遭受了牵连。
每个战士的心中,仇恨、自责、迷茫、恐慌,各种情绪交织。根本没有一个战士能像剧本中那样,真正能做到坚定而无畏。
王不负来之前,也曾经查阅过史料。他不理解,当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之前,明明有机会选择撤退、伺机东山再起,为什么要玉石俱焚?为什么当杨靖宇将军牺牲之后,一路军剩余残部要发起自杀般的进攻?
随着老兵的述说,王不负终于明白。原来,英雄也有情。这些民族英雄们的内心,当年居然承受着这般近乎折磨一般的压力。
一直困扰了王不负很久的难题终于解决了。《我的抗日》中,真实和夸张怎么平衡?答案是:根本不用平衡!
通过老兵的表述,王不负找到了新的精神内核。老生常谈的“保家卫国”之上,有新的东西可以加上去了。
当国家被占领之后,人民面对压迫和剥削,应不应该反抗?如果反抗导致侵略者的迫害更加猖狂,那么应不应该继续反抗?
谁也难以给出答案。但这确实是新的精神内核,最起码就王不负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个文艺作品真正蕴含了这个问题。
美国人从来都是占领者,他们虽然有探讨“以暴制暴”这样类似主题,但还没有一部大片切实地讨论过这个东西。
中国人对此有所共鸣,但是因为娱乐工业水平,还有固化的思维,也没有人找到这个东西。
有了这个精神内核为基础,游戏有了一个向社会公众的交代。玩法就可以尽可能地讨好玩家,去追求爽快刺激。
王不负原本想留给老兵一笔钱的,不过这位老人家却什么也不接受。倾述过之后,整个人都非常地坦然平静。
于是王不负就赶紧回到南江,和轲编剧一起改编剧本。
精神内核改变之后,所有情节都要微调。游戏的剧情以岔河镇老兵的经历为原型。开始时,主角也是满怀梦想地抗击日寇。
第一次战斗,因为有了枪法入神的主角帮助,一路军获得大胜。但是,很快伪满军和关东军就向无辜百姓展开报复。主角愤怒至极,决定去刺杀指挥“扫荡”的关东军高级长官。主角完成了任务之后,敌人却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疯狂。
看到战友和同胞的牺牲,主角陷入了迷茫。最终决战时,他也打算跟随杨靖宇将军一起与关东军玉石俱焚。只是在战斗中和主力失散,流落回关内。第一章剧情结束。
修改过后,游戏剧本比起电影剧本来说,绝对是更有新意了。那么,王不负就敢把自己知道的各种玩法,全都丢进去了。
……
而这个时候,“试音管”的许组长警告的事情果然成真了。经过运作,龙游国际的电子游戏分公司也取得了“试音管”的宽松审查政策。得到政策的条件和王不负是一样的,必须做一款“主旋律游戏”出来,影响正面,并且大卖。
其负责人是就是和王不负见过一面的付辉。还真学了不少王不负的手段,游戏还没开始做,就吹得满城风雨,自称制作经费为一千五百万,要作出一款惊天动地的游戏。
玩家们冷眼观瞧。他们在98年被《血狮》狠狠坑过一次,现在谁说的都不信。
不少小型游戏制作公司的老板倒是开心得鼻涕泡都出来了。游戏的钱哪是那么好赚的?青瓷科技能赚到,不代表谁都可以。正好有冤大头进场,赶紧脱手。
付辉对游戏也没什么认识,连玩都不怎么玩,别说去做了。还真当传统生意在运作,几十万几百万地一连收购了近十家小型游戏公司,手上也算是有了三四百号人。
光有人不行啊,还得知道游戏该怎么做。和青瓷科技一样,军旅制片厂也给龙游公司送过去了好几份剧本。付辉照单全收,然后又在媒体上吹起来了,说自己的剧情是好几位老艺术家联合编写的,绝对能让玩家感到满意。
不玩游戏的人,都觉得这孩子比王不负靠谱,起码是真想搞出点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不像王不负,搞的游戏血呼淋啦的,一点教育意义都没有,还好意思振振有词呢。
而真正会掏钱购买游戏的玩家,听到消息都有些翻白眼。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这游戏到底是怎么玩的?是策略游戏,动作游戏,还是射击游戏?得说明白啊。像青瓷科技就挺好,开宗明义就说了,要做一个专注狙击的射击游戏。
很多喜欢狙击的玩家,已经把钱准备好了,等《我的抗日》一出来就买回去玩。
龙游公司现在也在南江安家,倒不是要和青瓷科技置气,而是因为“试音管”审核小组就在这里,比较方便。
豪华的办公室里,付辉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洋洋得意地坐在老总座,然后就有一位浓妆艳抹的女秘书给倒上咖啡。
付辉摸了一把女秘书的屁股,心说咱也是有秘书的老总了。开心了一会,然后问手下:“怎么样,决定好了做什么游戏么?”
第七十一章游戏音效
“我觉得做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比较容易!我们的技术人员来自九家公司,全都有角色扮演类游戏的制作经验!”
说话的这位以前是项目经理,现在和另外八家游戏公司合并之后,项目经理一共有九个,得先稳固地位再说。
有这样心思的岂止一个?原本都是一言九鼎的管理人员,现在居然还有八个人能和自己平起平坐。这还得了?
于是这些项目经理们纷纷七嘴八舌了。
“青瓷科技做得是射击游戏,我们也要做射击游戏才行。他们是的狙击类,我们不如搞个专注于机关枪的射击游戏吧?
“我觉得搞即时策略的比较容易些。类似《帝国时代》那个样子,方便容易。”
“不是有首歌唱的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我们可以做个类似魂斗罗那么样的动作游戏,更方便些。”
付辉不知道这帮人其实是在争权夺利呢,还以为真是在为公司怎么做个好游戏出来而群策献计。信心满满,只觉得有这班人马在手,何等大事干不得?
“你们都别争了,我等下把剧本复印一下,你们拿到之后好好看看,有想法的话就做个计划书给我。我到时候选一个。你们出去吧。”
……
王不负这里的纸上策划终于完成,《我的抗日》可以开始制作了。
这段时间,对玩家来说最关心的,就是青瓷科技要做新游戏的消息了。《狂潮》之后,他们的下一部游戏会是什么样的?
而国外玩家则不太关注。很多美国人甚至不知道二战时候还有远东战场这么回事。故事背景并不吸引他们。
但尝过大甜头的维尔福第一时间联络了王不负。李明在网上问,等新的游戏做好之后,能不能再交由维尔福在欧美市场运作。
《狂潮》实在是太成功了。王不负接下来做的游戏就算无法大卖,也肯定亏不到哪里去。
王不负想了想,和李明说:“我这次不再买断了,游戏做好之后,由你们经营欧美市场,仍然定价50美元。利润平分。”
“50美元……这可是远东的战争题材,这个价格定得是不是太高了?”李明小心翼翼地商量。《狂潮》是丧尸题材,卖五十美元天经地义。可《我的抗日》说的是中国战场的战争,除了中国人,谁会买来玩啊?
李明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若是《我的抗日》和欧美的主流二战射击游戏一样,主角拿着步枪杀杀杀,偶尔操作一下机枪什么的。这种东西欧美玩家玩多了。游戏背景太生僻的话,不会有多少人玩的。
但王不负另辟蹊径,取消了《我的抗日》中其他的玩法,将狙击这一玩点放大到极致。就算见多识广的欧美玩家肯定也吃不消。
王不负很有信心地说:“游戏确实有题材上的隔阂,但是对于全世界的玩家来说,玩游戏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我相信这款游戏的玩点能弥补题材的差异。”
李明和老板商量之后,出于对王不负的信任,所以答应了。
王不负又问:“另外,你们现在开始制作《半条命2》了么?”
“没有。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我是想,你们能不能派一些程序和美工来华,帮助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游戏?”王不负提出要求,“我可以让一成的分成,欧美市场的销售额我只拿四成。”
看过美国版《狂潮》之后,王不负意识到了美国游戏产业的高度。要赶上他们,闭门造车不行的。要是能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就好了。
其实维尔福的老板也想让手下感觉下王不负的实力。于是李明答应了:“我们可以派出二十个人,帮你们一个月。但是,你必须安排我们食宿!”
相似小说推荐
-
网游之修罗剑神 (梦知寒) 17KVIP2015-03-29 虚拟网游 左手持匕,他是救死扶伤的神级炼药师! 右手持剑,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修罗王! 看...
-
英雄联盟之超神召唤师 (白色的橙子) 起点VIP2015-02-08 虚拟网游 左饮血右无尽; 外狂徒内荆棘; 头戴灭世者的死亡之帽,背挂均衡教派国宝三相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