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守望黎明号 (黑袍雷斯林)



两人的拳法此时都未成型,因此份外珍惜这次机会。

陆远的拳法走的是融合的路子。他以天山折梅手为根基,先后融合了杂书斋的武学残篇,少林诸般拳掌指腿的绝学,继而又融合七伤拳、混元功,单以徒手而言,他已是天下第一。但陆远的目的却并非是创造出天下最牛x的徒手武功,就像号称最牛剑法的独孤九剑那样。或者是受了师父的影响,他自始至终,都是在以拳法探寻身体的奥秘。

在他看来,想杀人的话,刀剑比拳头有力得多。人类以后还会创造出枪械、巨舰大炮、原子弹,是不可能抗衡武器的。一个壮汉手持斩云剑,也能砍倒一批武功高手。而一个武林高手想把拳头练成能抗住斩云剑的地步,又要花上多少年功夫?花了这么多功夫,还不如搞一把好剑来的实在。

所以练拳为的是什么?陆远思来想去,却只得到了一个千百年后人们都知道的道理——“强身健体”!而这其中的道,就是如何强身,与如何健体。

陆远童年时力气很大,圆恒说他是天生神力。可是长大之后,无论他怎么锻炼,力气却并没有很大的增长。

反倒是身体的速度、柔韧和灵活性,远超济辈。

少林不擅长轻功,轻功、身法、步法多数都是大路货色,连一门能列入七十二绝技的都没有。所以好听的都说少林下盘稳固,不好听的就是快不起来只能站桩输出。但就是这些大路轻功,“八步赶蝉”陆远能一掠十丈,“草上飞”陆远能踏雪无痕,“燕子三抄水”陆远更是能渡百米宽的湖面。

可是在他如今的感悟中,利用身体的柔韧同样可以增大力气,让他舞百斤铁锤毫不费力,身体自然的用惯性驱动铁锤;利用对气的感知,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明确知道房里人员的举动。还有很多突破身体极限的收获,这就是他的感悟,他想做的,就是把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让它持续的发展下去的体系。

张三丰现在拳脚不如陆远,但他想创的是一种开天辟地的理念。把他的道家思想,几十年“以柔克刚”的武学思考等等融合进去的理念。陆远知道这理念成型后,才会一口气衍生出三门绝世武功——太极拳、太极剑和太极神功。

“你的身体不适合你的拳法,你的剑不适合你的剑法,你的轻功配不上你的人。”这就是张老道直言不讳的评价,陆远除了苦笑还是苦笑,这些他都知道。

少林拳讲究由外入内,由刚见柔,从来都是从外功、硬功入手。最对路子的就是天生神力和身体坚韧的,陆远的天赋是身体灵活和经脉宽广,典型的内家路子。他虽然后面学了很多厉害的武功,可少林拳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这种不协调那是能说改变就改变的。

剑法就不必说了。在剑法上,陆远还没有入门。八面汉剑中正平和,和大佛魔剑法这种正大光明的剑法可说是很好的搭配。可惜在陆远的思想中,厮杀都是一瞬间分出生死,拆上几十招再分胜负,就好像各自拿着手枪对射上几十枪一样危险。他转战千里的经历更是加深了这种思想。张老道建议他用短剑,以他的速度和近身后的直觉,用短剑危险十倍。可是陆远知道,想要发挥到极限,最好的办法是用针、绣花针。从他一瞬间刺瞎圆真眼睛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这种纯速度的武学理念吸引了。

只是对葵花的抗拒,才让他不向那个深渊滑落。

一个月下来,两人越发的惺惺相惜,再不以辈分论交。张三丰武学巨匠,普天下能和他交流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如今遇到陆远这个专门练拳还练的极深,又凭着后世的思想说出很多发人深省的理念的怪胎,当然欣喜莫名。

陆远遇到了当代的第一宗师,以往师父、师兄乃至整个少林都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如今都能拿出来探讨清楚,也是欢喜非常。

陆远将自己对武学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包括后世对太极的一些看法倾囊相告。这让张老道对自己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想来张无忌不用等到二十多再学太极了。

张老道除了帮他改造“陆氏锻炼法”之外,还把武当的绝学《神门十三剑》、《梯云纵》,传给了他。神门十三剑是一路专门刺手腕神门穴的剑法,总计十三个路剑法囊括了全部刺击神门穴的套路,这是一路以速度见长的快剑,正适合陆远用。以他们现在的武学理解,刺神门也好、刺人中也好,并无太大分别。

梯云纵则是武当名震江湖的轻功绝学,注重身法的轻灵,高低进退自如。虽说武当弟子人人都会,但是造诣不同效果自然大相径庭,而且这么多年下来,让张老道亲传梯云纵的又有几个?

陆远在武当寻了柄短剑,用起来果然顺手许多,神门十三剑被他耍成一团剑光,看着很是厉害。也就是张老道在边上嘟囔了一句,“还没入门啊”。

梯云纵给他那更是如鱼得水,不过三天的功夫,陆远已经能凭空直上十丈,空中转折如意。像“千丈岩”这种峭壁,只要稍微有几个可以途中踩踏的凸起,陆远便能轻轻巧巧登顶,看得宋远桥也膛目结舌。私下里宋大侠倒是问过师父,梯云纵能做到如此程度?张老道实话实说道,那是个人天赋罢了,学不来的。

第三十四章群雄汇大都

虽然沉迷在武侠世界中的陆远,还想无休止的住下去。谢逊也不得不提醒他,快到时间了。

数天后,少林寺陆远、谢逊、圆恒三人,偕同武当派的宋远桥、殷梨亭和莫声谷一同向北方的元大都而去。宋青书极力想参与其中,宋远桥也有意让儿子多些见识,到底还是陆远用此行太过危险,劝住了。他觉得宋青书行事太过于轻浮,会为此行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进了元大都,陆远三人到大都少林寺挂单。那大都少林寺虽然和嵩山少林寺正在争正统的名分,到底是同属少林一脉,底下的往来交流依旧。陆远几个人属于武僧,在大都这种文学僧占主导的地方来说,非常不受待见,被安排在一间偏远的厢房里,这倒是合了几个人的意思。

武当诸侠由先到大都的陈友谅安排。

他早一个月来,大都是丐帮重要的分舵之一,下辖有数千丐帮弟子,但有风吹草动都能了解到,正是地地道道的地头蛇,安排个把人隐匿实属寻常事。

不几日,明教的杨逍、韦一笑和殷野王也到了。几人和谢逊见面,自然是一番唏嘘。武当诸侠是最没有门户之见的大侠,见到明教诸位也勉强应付。倒是殷野王不忿于陆远早些年对天鹰教的打压,寻个由头出手,结果被陆远拆招拆得欲仙欲死。不数日,明教又联系上了化名苦头陀的光明左使范遥,至此准备完毕。

有着遍布大都的丐帮弟子接应,有着明教光明右使范遥,这个化名苦头陀的高手做内应,大家对汝阳王府诸位的动静当然是了如指掌。

陆远参照小说的记忆和范遥提供的情报,圈出数个目标。首先就是玄冥二老,这两个人武功绝顶、人又狡猾且不要任何面皮,偷袭打闷棍、逃跑坑队友,可谓是完全没有下限,是最危险的角色。其次就是金刚门的师兄弟二十几人,这些人是武当诸侠的首要目标。

这两拨人都喜好在一起厮混,分开之下,突袭不难。反倒是化名“阿大”的原丐帮长老,八臂剑神东方白,总是深居简出,最是难以算计。听到这人居然就是东方白,陈友谅立刻眼神闪烁。

陆远知道陈友谅手下缺乏高手,这是他最没底气的一块。如今有东方白这么厉害,还是出身丐帮的大高手,他当然有想法。陆远也不去管他,直接交给陈友谅去处理。想来以陈友谅的心机,这东方白逃不出他的手掌。只要陈友谅反元,谁当皇帝陆远才不会去管。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此世要活得心情舒畅。

至于其他的,比如那些能互传功力的番僧,此时都在万安寺。神箭八雄估计在军营,甚至可能都还没有被选拔出来,也就算了。蒙古人射箭好的太多,杀了这批也会有别人填补。

此时元朝根基开始不稳,各地都有起义的风声传来。但也只是风声,因为洪门的私下协调,大部分的起义军都还在等待时机。

因此元大都的官场从一夕数惊,到数夕不惊。狼来了的传闻传多了,当然就没人相信。那些汉官奔走呼号、呕心沥血的企图唤醒皇上和贵戚们,不过惹得那些贵族嘲笑,每天像看小丑一般。

汝阳王掌管天下兵马,算得上是雄才大略。对于他来说,起义军的消息他是宁可信其有的,但是样子太过会被人指责有贰心,尤其是那些汉官。别看他们只值一头驴的价格,各个都是豺狼的性子,这些挑拨离间、上下其手的阴私勾当极其擅长。所以汝阳王一面暗中调配几地的兵马驻防,来扼住各个关键所在。

一面不得不放任家人臣子放纵形骸、违法乱纪,做出一副天下无事、贪财好色的样子。就是这样,也有人三天两头的在陛下面前指责他,弄的皇帝对他疑忌日重!

所以对于他麾下第一高手玄冥二老来说,地位即高,又无所事事,甚至汝阳王还鼓励着他们出去惹事,以此自污。整个大都除了那些不能碰的贵人,实在是没有任何人威胁到玄冥二老。何况师兄弟两个总是混在一起,自讨便是张三丰来了也能抵挡得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