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未来图书馆 [精校] (志鸟村)



程晋州所谓的实验室,其实就是个大房间里的书写台,很多的书写台和很多的纸张,再加上安静的环境,方便他将文章摘录下来。

路上飘着,他将伊苏从腿上拔下来,放在肩膀上道:“我觉得自己应该系统复习一下欧拉时代的数学了。”

“怎么想到又要学习了?我以为你受够了练习的过程。”伊苏有了身体之后,就不怎么愿意动弹了。

他以前积极的提高程晋州的等级和能力,是为了给自己制造身体进行储备。可是现在,有了身体之后,他就不怎么愿意程晋州发展太快,以免频繁的接触星盟,结果暴露了自己。

“突然想到……”程晋州在空中飞着,顿了一下道:“突然不想被人打屁股。”

“什么?”

“我要保护自己的地盘,谁都不能侵入。”程晋州说着又道:“我要补充些欧拉时代的数学。”

欧拉其实也就是十八到十九世纪的数学,比现在的大夏数学高端一些,部分科目比星洲的略前进一些。程晋州曾与伊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数学,但在具体的时间段内,精研的仍不够。

数学之博大精深,足以让人付出全部的生命,却只能研究其中的很少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要想维持发展,就一定要增加人类的寿命,尤其是智力的巅峰期,只有这样,后世的科学家才能用足够长的时间去学习前人的理论,钻研最新的科技。在19世纪的时候,13岁就开始卖报的法拉第能够自学成才,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但到了21世纪,任何一名物理学家,先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才能重复自法拉第以来的研究。科学的发展将会日新月异的趋向于扁平化,但那种一个人深入的研究某种科学的时代,已经彻底的终结了。

程晋州是幸运的。在21世纪,他年轻时候的玩乐和享受,已经彻底摧毁了他在科学上进步的可能——一名试图留名青史的数学家,应该是15岁博士毕业,20岁出成绩,25岁达到人生巅峰,30岁的数学家已经老的可以退休了。

程父和程母的天才,并不能帮助程晋州将他的天才发挥出来。

可是在大夏,程晋州不过16岁罢了。

伊苏不置可否的扬扬爪子,安稳的趴在程晋州的肩膀上,道:“欧拉时代的数学,也不简单。”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复习

程家老宅内,下人们踮着脚尖。运输着成箱的冰块。

从地窖到各房的院子,仆役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用传递的方式,将去年储存的冰块,送到炎热的房子中去。

各房的管家,也瞪大了眼睛,数着数量,计较着质量。

储存了大半年的冰块价值不菲,并非每房都能分配足额,而且亦有好坏的差别——虽然大块的制冷效果不见得比小块的强,但大块的能分成小块的用,小块的却不能合成大块的。而越是微小的差别,越是容易被喜好比较的贵族们放大。

除此以外,原生的冰块和用水重新凝结的冰块,价格上又有差异,添加了香精花粉的冰块则更受女眷和文人们的欢迎。看一个家族内成员的身份高低,只看他们夏日使用的冰块,就能分辨一二。

不仅如此,大夏的法律更禁止平民使用超过2米的大型冰砖,一些特殊的香味同样在禁止的序列中。

侍墨眉开眼笑的指挥着小厮和杂役,将属于三房的冰块分出来。

往年夏天。程允安大人尽管是堂堂知州,拿的冰块也不会比其他几房大多少。而到了今年,由于程老太太的清凉道观用不了多少冰块,本该配给她的大冰砖,就全送到了三房来。便是如此,二管家还得一个劲的说:咱家去年存的冰砖不够多,原谅则个,原谅则个。

侍墨反而笑的矜持,他跟着程晋州见过太多的高层人物,比起终年窝在绍南的二管家,眼界开阔了很多,此刻还学着程晋州的习惯,轻轻的拍打二管家的肩膀道:“没事,但数量要备足了,三哥儿最近都学习到很晚。”

“一定一定。”二管家不在乎侍墨的动作,三房眼看着就要成下一代的嫡支了,就是让他退位让贤,也不奇怪。做了许多年的管家,他练的最多的就是眼力。

数好了冰块,侍墨当前领路,后面是十几个抬着冰块的杂役。

杂役的地位比小厮更低,通常是由孔武有力的庄丁或佃户担当,以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居多,干一些费力气的活计。

一路通过二门,侍墨又派人到里面问候了一声,方才带着杂役们跨了过去。门内的女眷和婢女早就躲的干干净净,要等到搬运冰块结束。才会出来。各方指挥的只有身份较高的丫鬟,大都是细声细气的斥喝。

而在程晋州的房子里,叱喝的人就换成了伊苏先生。

换上了新身体的伊苏,努力的用两只腿站起身子,然后拼命的晃动尾巴以维持平衡。在树上的时候,考拉可以将它秤砣似的尾巴当作座垫,可是站起来的时候,它那又短又肥的尾巴,就算是伸展了毛,也够不到地面。

足足练习了30分钟,伊苏才能勉强立起身体,但他仍不满足,却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根柳条当做教鞭,用细小的爪子握着,不时的在程晋州眼前晃动一下:“快点想,否则小心一些。”

他想表现的残酷一些,像是那些死亡训练中的热血教头,奈何树袋熊的身体条件限制,使得他每次热情洋溢,挺胸昂首,高声喊叫的时候。都会要命的打起结巴来。

于是,伊苏用的最多的,仍然是粗短的小手上握着的柳条,而不是他最喜欢的语言。

他在桌面上摇摇摆摆的晃动着,迈着小脚,挥舞着柳条,偶尔跌一跤,练习的不亦乐乎。

相比之下,程晋州就学习的很刻苦——就他往日的学习状态来说。

当然,他的成绩也很显著,重新深入的学习一遍,要比新人舒服的多,更何况,来到大夏的这段时间,他可没少接触近代数学,尤其是它们的缘起与发展。

与姜璜这样的星术士交流,就好像在与真正的拉格朗日式的人物谈话。也许在讲台上,程晋州这样的研究生,代替导师给本科生们讲授过同样的内容,但那实际上是不同的,甚至都称不上讲授——复述还差不多。

不管是初学者或者进学者,大师的作用的都是显著的,看看那些科举中第的先生们就知道,几乎各个有名师教导——就投资而言,与其花钱在化妆品、漂亮衣服和整容上,更值得花钱在高价学校上。

假如能因此找到大师的话。

而在大夏,这里的数学,基本落后星洲一个时代。

上一代的星洲人中,姜璜星术士是其中的佼佼者。再之前就要追溯到高木恩星术士了。

后继无人是大夏星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也是星洲以外的星术士世界,常常面临的问题。

而对于星洲数量庞大的摘录期刊来说,选择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作出有重点的关注也是很自然的。在大多数时候,大夏都是被余光关注的。

故而能在星洲发表文章,对于大夏的星术士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无论是《夏京学刊》,又或者《教师学报》这样的综合性期刊,又或者《航海科学》这样的专业性期刊,都越来越少的被星洲的摘录期刊选中了。

星术士们都担心,长此以往,高阶星术士的出现将越来越慢,贡献点的获取将越来越难,至于原创贡献点,许多星术士已经将之当作天外飞仙般不去幻想了。事实上,他们的担心正在发生,大夏自己的期刊的引用率同样在下降,进而又降低了境内期刊的影响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科学》有意无意间,开启了一条通道,或者说,是微积分开启了一条通道。

《分析理论》虽然不再保证会刊登《科学》的文章。可是他们会持续关心好几个月,有这些时间,程晋州自己都能完成了文章递交上去。而其他的如《自然》,《世界学报》,《数理学家》、《广泛性函数》等等,都会不断的在大夏的期刊中巡游,直到星洲在微积分上的研究能赶上大夏。

正常来说,大夏的领先优势能保持两三年时间,可是有了程晋州的参与,双方的距离反而在渐渐拉大。

在学习的过程中,论文既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完整的撰写一篇文章,可以帮助作者理清思路,更容易使思维融会贯通。

除了将自己新学到的东西,撰写成论文,分门别类的存放之外,程晋州还不忘和他的原团队成员通信。

侍墨专门派了7个人来回穿梭于德安和绍南,随时用快马将两地的邮件送来送去。程晋州着力在南陵、德安和绍南之间建立的道路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几百里的路程,快马半天就能到,几乎达到了京畿附近的标准。

程晋州的快速写作不仅帮助了团队成员,更是刺激了德安的星术士们。

由于星术士之间的人数稀少,身份高贵,爱惜羽毛的结果,就是互相之间能够更开放的分享成果。诸如曹丰等星术士,他们虽然不会直接告诉其他人自己的研究内容,但却愿意在某一阶段的时候,进行小范围的通报——实际上,近代的数学家们亦有类似的习惯,高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他的很多研究都没有公开,直到人们检视其遗物,方才在通行的信件中,找到许多令人惊叹的结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