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未来图书馆 [精校] (志鸟村)



程晋州诧异的笑笑。

或许是看出他的笑意,尚可林尴尬的道:“我今年54岁了,活到150岁没有问题,以前都专注于数理,这些年却是少有进步……”

星术士往往有两种人,一种喜欢生活,浪费天才,另一种挥洒天才,很少享受生活。前者通常难以成为高阶星术士,也就意味着生命短暂。后者假如不能成为高阶星术士,或者自认为到达了某个极限,则经常会选择结婚生子,以另一种自然的方式延续生命……

人的基因中,繁衍生命是最主要的部分,谁都无法抗拒——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喜欢抗拒的先生们,于后世可没有发言权。

程晋州挑挑眉毛,追问道:“所以……”

“哦,哦,我说话容易跑题。”尚可林笑了起来道:“我就是想说明。我认识侯文吾。”

程晋州翻翻眼皮,这厮跑题的确够远。

李中在旁笑道:“要不要圣堂出面?”

如果是以前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说这句话的。

程晋州笑而不语。不管有没有答应,看起来刘匡星术士是希望缓和与朝廷的气氛,已经得罪了安风星术士,再为了一个侯文吾得罪刘匡星术士,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就像是为了抓老鼠而拆掉厨房一样。

侍墨腿脚麻利的派人回家通知,所以刚到了朱雀大街,谢安就带着人手前来迎接。

因为是程晋州的客人,程父自然不能出面远迎,家中又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派了幕僚出来。

好在李中等人并不在乎。

……

程家在京城,也曾风光过一段时间。

但在与许多百年家族的斗争中,不可避免的进入了衰落,唯一能够记录这些的宅院,更是被甩卖的干干净净。

现在留在京城的外宅,亦不过是后来重新购买的院子,性质更像是后世的驻京办。

在仅有程晋州的时候,外宅犹自显的空旷,加上程父和他的幕僚,基本上达到了它的最大容量。

随着程母的到来,一大群的丫鬟婆子则让外宅显的很不够用。

为了办好这次家宴,使其简单又不失身份,程母费了很大的精力——从一个家庭能够看出它的背景,而它的背景往往体现在女人们的身上。

赞不绝口的宴席,可不是那般容易。

不过,当男人们坐在席间的时候,他们享受宴席,却不会讨论宴席。

李中对程家的一切显的很有兴趣。作为牧师出身的神职人员,他很擅长与人聊天,尤其是程允安这样的文官,更是他当年重点攻略的对象,几乎不用什么手段,两个人就能说的很开心。

实际上,对神父来说,13岁的程晋州并不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他的年纪太小,使得说话间总有所顾及。另一方面,表现再成熟的孩子仍然是孩子,在面对客观的问题时,人们能够忽略这一点,聊天则不然。

尚可林的家族亦有文官传统,同样能与程允安聊在一起,反而剩下程晋州,孤苦无依的吃着精巧的虾仁,以及油光闪亮的肉类——他总不能去抢老爹的话题。

这种时候,他开始想念沈聪等人,虽然年龄比他大几岁,实际年龄比他小几岁,总归是能聊到一起的。

他却是完全想不到,此刻的沈聪,是怎样咬牙切齿的苦读着四书五经。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省试前夕

不经意间,就到了省试的时间。

通过了省试。就将成为举人。在大夏的政治生活中,举人是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一步。

在乡间,农夫们偶尔会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张秀才”,“李秀才”,偶尔气不顺的时候,更会骂一句“酸秀才”,“穷秀才”。但是举人,从来只用一个词来形容:“举人老爷”。

秀才若是生在士绅大族,年纪大些,逢年过节写对联起名字的时候,倒也当得起庄户人家一句“秀才大人”。

可是举人,不管出身地位,只要有生育能力,却是一定能做出个士绅大族来。

所谓“范进中举”,潜台词其实是“要做官了!”。

全国每三年400名进士,填补中央官员的空缺犹有不足。至于地方,除了亲民官以外,几乎一律由举人来担当,而且往往不用异地为官——这一条,在注重家族发展的时代,可是相当了不得的。

谁家要是忽然出现一位举人老爷。全乡沾光还是全乡受难,都是须臾间的事情。更别说成为他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对于程晋州来说,举人的价值亦在于做官。

就像他之前告诉沈聪的那样。举人在理论上,是有资格做一任县令的,想想一县之地,少说上百万亩的土地,又或数以百计的矿山林木,程晋州就馋的直流口水。

以他今时今日的身份,只要有一个举人的头衔,占住硬条件,要想运作,亦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再加上,月余前,他就弄到了考试的题目,更是不愿放弃此次的省试。

所以,哪怕李中神父用极其奇怪的表情看着他,并极力劝说他不要参加的时候,程晋州仍然婉言拒绝——圣堂的祭祀去参加礼教的考试,对神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的宣传材料,但既然程晋州坚持,他也是无可奈何。

沈聪也弄到了题目。然而,他有一个官衔比年纪还长的老爹,临近考试的时候,却是连门都出不去,该学的东西丁点都不能少。与其说是为了省试,倒不如说是为了会试。

很显然。进士考试的时候,再想弄到题目云云,就非常困难了。正常情况下,先生们仍然需要自己拼搏一二。

……

时间在等待中缓缓的流走。

星洲圣堂不间断的传来消息,却是官僚化和低效率的表现。

“报告通过了主教委员会的审查,正在递交红衣主教审查”

“报告通过了红衣主教的审查,正在递交红衣主教委员会审查……”

“报告通过了红衣主教委员会的审查,正在递交枢机使审查……”

圣堂是个庞大的组织,或许是整个世界的最庞大的组织,同时也是最保守的组织。他们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根植势力,发展教徒,引导信徒。也因此变的迟钝而效率低下。

李中神父似乎已经习惯了星洲圣堂的表现,自己准备着各种仪式种种,并开始在大夏范围内宣传神迹和“神之眷顾者”——当然是没有指代的泛宣传。

在圣堂的宗教传播过程中,星神的神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假如“神之眷顾者”真的确定,那么自然会有人来协助他完成最后的神迹工作。

星术士协会冷眼旁观,暂时没有什么反应,但很明显的一点是,与程晋州相熟的项欣、曹丰等人都开始频繁出现。

他的成果报告似乎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注意——虽然不能完全归功于星术士协会的宣传,但每周增涨近10个贡献点。对于两三个月以外的旧文来说,还是很不少的。令人遗憾的是,他的杨氏双缝干涉的实验,依旧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兴趣——光学的研究者,数量实在是不多。事实上,大多数好的研究,特别是超越时代的研究,总是会在延续数年,数十年之后方才迸发出耀眼的光彩。

大夏的三极中,程晋州属于了圣堂,星术士协会则自己忙碌了起来,剩下的国家政权,其实也就是皇室,对程晋州的态度则没什么改善。

御史们仍然攻击着户部及其仓储政策,侯文吾在提供着弹药,皇帝陛下朱批一字不写,却全部转发邸报,任由士林评判。

包括程允安在内的户部官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仔细想想,这倒是不令人感到奇怪。御史定然是掌握在皇帝陛下手中的,而仓储更是国家的命脉——就一定程度上而言,皇室之所以能够平衡星术士的强大,也是凭借着后勤供应的地位。

星术士自己不工作,而需要普通人工作来供养他们。普通人如何工作需要国家来操纵和指导,最重要的当然是收税以提取营养。

除非星术士们愿意将时间耗费在无休止的政治,人员管理以及如何收税的小事情上,否则他们总是需要一个政权来提供实验和生活的必须品——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们,保留一个稳定的政权是有必要的。

自己重新建立的组织,反而是不稳定和低效率的。

其表现。如同庞大集团的子公司,与那些机动灵活的民营企业的比较一样。

大夏皇室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能够让必要的政权扩张开来,又不超越星术士们的底线。

另一方面,皇室当然也不希望星术士们控制太多的资源。

程晋州的行为,实际上触及了底线,若非他是个不同于一般的星术士,早就受到了尽可能的打击。与目前的旁敲侧击是完全不同的。

尽管如此,程父却是渐渐升起了回到绍南的心思。

从性格上讲,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的,往往是贩夫走卒,屠夫强盗,遇到困难就躲的,正是文人墨客。

程父是不怎么愿意在户部,接受一拨又一拨考验的。户部的工作不是他所擅长的,更激烈和隐蔽的勾心斗角,来自御史台的弹劾,更是让有些疲于奔命的感觉。邸报上的奏章与来自同僚的恶意中伤更是让他很受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