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的357 位发言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大领地、都市,由当地民众推荐选举得出,分别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大行业的代表。作为一个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大帝国,孔雀王朝的公民代表不可能包括奴隶、无产者以及其他行业的最下层民众。这些发言人代表的是以下三大新兴集团的利益,即大地主、大商人、手工业行会领袖。他们主要是由中、小领主、新兴地主、新兴资产者以及落没贵族转化而来,统称为“下院阶级”。
若从后世的眼光来看,所谓的“公民代表”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于当时以奴隶主贵族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相比,其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
曙光在前,时代的更迭的车轮轰然启动,创造历史的命运之子们终于找到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为期半个月的“下院会议”结束后,各领地的发言人都留下了一大堆急待解决的麻烦。119 位下院理事立刻被派往各领地、城市办公,身为首席护民官的倾城,则负责处理京畿附近的事务。
从9 月15日开始后,倾城以护民官领巡检大臣印,倾城视察京郊各地,遍访大大小小的居民区、难民营、临时居住点,体察民情、安抚民众。
9 月末,巡检归来的倾城向元老院递交了报告书,列举了改进农具、兴修水利、改造引水渠、统一全国职业体系、建立全国总商会等四十八条议案。经过无数次激烈的讨论后,十月初,除了几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外,《倾城报告》正式通过并列入工作日程。
尽管贵族派的势力江河日下,春江飞鸿极其党羽仍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反对派的角色,在议案的具体执行中百般阻挠,款项一直不能到位。
眼瞅着就要入冬,工程实在耽误不得,倾城没办法,只好自己捐出一笔巨款解了燃眉之急。
尽管如此,与欠缺的部分相比,至少还差了一个数量级。
为了凑到这笔钱,倾城又找来无痕月,秘密策划了一项史无前例的敛财计划。
按照倾城的擘画,无痕月把“急公好义堂”交给红线儿全权代理,自己则另起炉灶,在中心广场一带买下一块店铺,挂上了“扶危济困堂”的金字招牌。
所谓的“扶危济困堂”,说白了就是钱庄。
倾城的钱庄与别家不同。“扶危济困堂”的最大特别就在于,除了一般的存钱生意外,同时还向外借贷,把高利贷与钱庄两大产业完美结合,创作出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
与其他钱庄相比,“扶危济困堂”收取的保管费极低,有了稽查营和降魔军充当义务警卫,安全性也是勿庸置疑的。正因如此,倾城才敢大胆的采用了一整套与传统钱庄经营完全相反的方案--存的钱越多,时间越长,抽取保管费的比率就越小。
基于以上原因,很多客户都理所当然的放弃了老主顾,把“扶危济困堂”当成了最佳选择。
与收取保管费相比,对外贷款才是“扶危济困堂”赚钱的主要途径。利息标准是因人而定,借贷方的身家越大,借贷的钱越多,利息也往往就偏高一些。尽管如此,它的利息也远低于一般意义上的高利贷。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每一笔钱借出之前,“扶危济困堂”都要对借贷人进行翔实的调查,而当借贷人真正了解了这些运作之后,就会发现,“扶危济困堂”正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一切新事物诞生伊始,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旧有势力和陈规陋习的蔑视甚至迫害,“扶危济困堂”也不例外。对于这支异军突起的竞争对手,大部分同行都持冷眼旁观的态度,认定这种不伦不类的经营模式迟早要以失败告终。
对此,“扶危济困堂”用蒸蒸日上的生意和日进斗金的收入做出了最有力的还击。等到他们不得不承认判断错误时,倾城已经展开了下一步行动。
修建大神庙和史克尔兵变耽误了春耕,再加上连月干旱,今秋帝国全境收成普遍不好。巡检京畿时倾城看过帝都郊区的农田,那景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从各地领主和下院专员的汇报来看,全国性的饥荒不可避免。
一面忙着准备赈灾,敏感的倾城也从中发现了牟利的门道。
帝国全境欠收,相隔不远的凤凰城却受到秋之女神的厚爱,喜获百年难遇的大丰收。据说所有粮仓都装满了,余下的麦子只好堆在田里烂掉当肥料,谷子的市价也跌到一个铜钱一斗。
得知这个消息后,倾城立刻去找农务卿明典,打通一应的门路,得到一个名为“赈灾粮食官方专卖权”的许可证。凭此证可以自由出入凤凰边境,通商税也全部免除。
紧接着倾城又修书一封,和水月谈妥了收购方案,以最低价格大量购买粮食,运到帝都,囤积在“大罗天庄园”。
秋末饥荒爆发后,倾城立刻宣布成立“悲天悯人堂”,交给柯蓝主管,代表帝国政府,以赈灾的名义,低价出售粮食。店堂里一边是几个米囤子,囤里依次分别堆积着“头糙”、“二糙”、“三糙”、“高尖”。头糙是只碾一道,才脱糠皮的糙米,颜色紫红;二糙校白;三糙更白。高尖则是雪白发亮几乎是透明的上好精米。四个米囤由红到白,各有不同的买主。另外还有两个小米囤,一囤糯米;一囤晚稻香粳--这种米是专门给大户人家煮粥用的,煮出粥来,米长半寸,颜色浅碧如碧萝春,香味浓厚,价极昂贵。时逢灾年,这两种米平常是没有人买的,只是既是米店,不能不备。另外一边是柜台,里面有一张帐桌,几把椅子,一块匾额高高挂起,白地黑字,道是:“民以食为天”。粮行的后门临着鹰扬河,出门就是码头。这条河横贯帝都城,四通八达,运粮极为方便。稻船一到,侧门打开,稻子可以由船上直接挑进仓里,这可以省去许多长途挑运的工钱。
等到开仓卖粮,倾城又凭借“赈灾粮食官方专卖权”,获得了免除“行商税”的优厚条件。大斗大斗的银钱金币,成麻袋的堆进叶公馆金库,俨然百川归海。
当时全国各地米贵如金,“悲天悯人堂”的粮价却比平价还低,立刻成为百姓眼中的万家生佛,帝都的民众也得以免遭离乡逃荒的厄运。
托饥荒的福,大大小小的落没贵族、败家老爷们无米下炊,只要翻出压箱底儿的传家宝来典当,“急公好义堂”的生意也就特别的火暴。
等到帝都三堂迅速壮大以后,倾城借助职务之便,通过各地“下院专员”的协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各大领地设置了“急公好义堂”、“扶危济困堂”、“悲天悯人堂”的分部,在全国范围内占领更广阔的市场。
三堂全线盈利,无论倾城还是无痕月,都只顾的品尝“抢钱”的快乐,却不知道,强大竞争对手也悄然莅临了帝都古城。
华丽的双辔马车在秋老虎的陪侍下驶进帝都城。
在春江飞鸿的亲自出迎下,马车主人步入了王府宅院。等到这位神秘的访客离开王府,一项针对帝都三堂的阴谋正式展开了……
对於即将来临的危机,无痕月没有丝毫预感,此时此刻,他正在候老板的拍卖行里,作著发财的美梦呢。
“岳老板,金老板~不好意思,请您二位过来一下。”放下手中的木锤子,身材干瘦的候老板谄笑著朝他招了招手。不屑的瞥了一眼身旁那貌不惊人的矮胖中年人,无痕月昂然走进後厅。
“竞拍的价码儿已经超出了时价十倍,虽说可以继续竞拍……可是呢,两位爷儿毕竟是本行的老主顾,小人说什麽也不能赚您二位的昧心钱不是?”瞅瞅无痕月,又看看那中年胖子,候老板一脸诚恳的说道:“小人的意思是价码不能再升了,至於北门口那块面铺究竟归谁,您二位商量商量?”
“有什麽好商量的?”无痕月用烟嘴指著胸口,傲然笑道,“姓岳的志在必得。”他早就相中那块地皮了,设立分店的一应工作都准备妥当,就等今天拿地契。
“这个嘛……”中年胖子略一犹豫,随即答道:“我也不想放弃。”
“老兄贵姓?做的是哪路生意?”无痕月走到他面前,不动声色的问道。
怯懦的回望了他一眼,中年人答道:“免贵姓金。小本生意,捣鼓银钞也有几年了……”
“银钞?哦~那就是开钱庄的罗~”无痕月咬著烟嘴儿,傲然问道:“听说过扶危济困堂没有?咱们是同行呢。”
“嘿嘿……不敢当,咱家小本生意,唉,不敢当。”
“得了,金老板,今儿个这买卖,您说怎麽办罢。您外地人,小弟该礼让三分。”
“那个……就这麽空手回去,店也开不成,可就……”
“我也一样啊,老兄!少废话了,你就快说怎麽办罢。小弟还赶时间呢。”
“我可是带著钱来得哟!”
“呵呵~你这话真有意思~想比现银?行啊~拍卖行里也是有这麽个规矩。”
“有呀~”候老板在一边儿帮腔,“客人争执不下,以身上带钱多的为赢家。”
“嗯~嗯~行了行了,我知道。”无痕月吐了个烟圈,不耐烦的推开候老板。“红线儿,把箱子拿来。”跟在他身後的红线姑娘立刻走上前来,把一支皮箱子摆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