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末日预言 [出版书] (东篱子)



《马前课》的第一课,是诸葛亮在讲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时局。严格来说,这并不能算是预言。在这一课中,诸葛亮提到一句“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前八个字正是他这一生的写照。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明知汉家江山的气数已尽,但仍旧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本想凭己之力来扭转乾坤,“阴居阳拂”,可终也逃不过命运的定数。“八千女鬼”指的便是“魏”,这也预言了蜀汉最终要被魏国吞并的命运。

第二课“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讲到的便是两晋的命运。“火中有光”,无疑指的是司马炎。此时,司马家族已经掌握了江山大权,司马昭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炎逼着曹魏政权的最后一任名誉皇帝禅让帝位,从此建立起晋朝。晋军在攻陷了建业之后,把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活捉起来,并建都洛阳,所以才称之为“光祝中土”。

可是司马炎的晋朝天下,终是因篡权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正是“称名不正”。

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中原被少数民族占据。公元317年镇守建康的亲王司马睿,宣布即位称帝,建都建康,史称“东晋”。建康因地处江东,故称之为“江东有虎”。另有一说,司马炎在称帝的时候,东吴政权尚没有被消灭,“江东有虎”指的便是这一政权所在。

到了第三课,书中提到“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羊终马始”。这一节里,讲述到了晋代的八王之乱和之后南北朝纷乱格局的政局状况。

司马炎去世之后,司马衷即位。但在第二年,就爆发了八个司马家族因为权力和皇位而相互残杀的“八王之乱”。这一乱,整个把平和的中原大地都掺和在其中了,此后上百年的时间百姓没有安居的日子可以过。八王之乱的最高潮时期,晋朝也四分五裂为十六国。之后又是数百年的时间,在这片土地上前前后后建立并覆灭的国家多达20个,但每个国家的国运都不长,因而才会说是“二三其位”。

在之后,东晋南迁,北方彻底成为了少数民族的天下。因为天下大乱起源于司马家族的暴动,所以称之为“马始”,而这样大乱最终被杨坚建立起来的隋朝平定下去,所以成为“羊终”,取“羊”和“杨”同音之意。

单单从《马前课》中的前三课,便可一窥这部军中卦言的奇妙之处,更难得的是其前十课竟然准确无误地说中了历史趋势。然而,至今为止,《马前课》中的最后四课还没有得到历史的验证,这四课分别是:第十一课:四门乍辟,突如其来。晨鸡一声,其道大衰。

第十二课的内容是:拯患救难,是唯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

第十三课的内容是: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第十四课的内容是:占得此课,易数乃终。前古后今,其道无穷。

最后一课,只能作为是整本书的一个结语,因而可以理解为还有三课的预言没有被验证。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人类社会毕竟经历一次大动荡,此后便会有圣人出现,以拯救黎民苍生。一直到最后的预言,诸葛亮提到了一个和谐的大同世界,这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根本。

历史学家依旧对《马前课》的预言持以谨慎的态度,尽管古人也表达出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但《马前课》依旧陷入了后人编纂的传闻中而无法自拔。所幸的是,当今的人们已经懂得如何科学地去看待这部预言书,人们正在向着最后的和谐大同的目标所努力,这也正是诸葛亮当初作这本书时所期望的最美好的结果。

《烧饼歌》:一首东方谜语

一提古中国的预言书,就不得不提到《烧饼歌》。这部由刘伯温写就的预言书有着东方《诸世纪》的称谓,其和《乾坤万年歌》以及《马前课》并列为古中国的三大预言书。而刘伯温也因为此书,被后人称为东方的“诺查丹玛斯”。

在民间野史中,刘伯温是一个几乎可以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他更被人们称之为“明代诸葛”。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知识和言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也正是他这一身旷世才华,才助朱元璋最终成就了天下霸业。

当明王朝最终一统天下后,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内心里其实并不安稳。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自己的江山是否能够长久,因为自己曾经就是从枪杆子里夺到的政权,居安思危,朱元璋也一直在担心是否会有人像自己灭元一样暗地里颠覆了明王朝。这一天早上,朱元璋正在内殿里吃饭,他今天的主食是烧饼。然而,当他刚刚咬了一口时,便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于是连忙命人宣旨召见刘伯温。

朱元璋想起的事情是,刘伯温跟随自己征战沙场多年,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可以说是用兵如神。每每在关键的时刻,他都能够凭己之力转危为安。朱元璋心想,既然刘伯温有这个本事,为什么不把这能掐会算的活神仙召进来好好地给自己卜上一卦呢?

于是,朱元璋就把刚刚咬了一口的烧饼放下来,用碗盖上,便下令传见刘伯温,让他来给大明江山做一个推算。

刘伯温接旨之后慌忙来殿朝见。他刚一见到当朝圣上,朱元璋就故意为难刘伯温问道:“先生既然通明数理,那么可知道这碗里面的是什么物件?”刘伯温不得不掐指算了起来,不大一会儿,他就打了一个隐喻说:“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这正是被朱元璋咬了一口不成正圆反而像是月牙的烧饼。刘伯温紧接着自己揭开了谜底说:“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是也。”

碗都不用掀开,朱元璋自己早已经心知肚明了,他不得不对自己的军师赞叹有加。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去怀疑刘伯温一身的掐算本领,于是朱元璋也就放开了心理防线直接问到了大明朝今后的国势如何。

皇帝这么问,做臣子的其实并不好回答。如果推算出来的结果是好的,则相安无事;如果结果不好,究竟应该如何把这一结果说出口,便成了最复杂的事情了。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既然问了,刘伯温更没有理由不去做。无奈之下,他急忙回答说:“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但这一句应承的话,显然是不足以对付过关的。

朱元璋也早就预料到刘伯温会如此回答,不禁脸上有些不高兴。刘伯温一看,这是皇上下的圣旨,一方面自己不得不遵从,另一方面又不能泄露过多的天机,两者权衡了一下,他最终在回答朱元璋这个问题的时候用了很多隐喻的手法。这次对话被人们记录了下来,之后会聚成书,便是《烧饼歌》。

《烧饼歌》全文共计1912字,由40余首隐喻歌谣组成,是用隐喻写成的“预言”歌谣,同时也是卜卦撰词,其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烧饼歌》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也极为深远,但正是因为隐喻太多而很难被人所理解。

在《烧饼歌》的预言中,明代以及之后近千年的历史都成为其探囊可取之物。如在明代非常知名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宦官干政”等事件,以及明王朝的最终灭亡和满清的兴起,都被一一叙述在其中。

《烧饼歌》一书中主要是以记录对话的形式来描述当时刘伯温和朱元璋之间的预言,在谈到大明亡国和满清兴起的时候,这段对话是这样记载的:帝曰:“自古胡人无百年之国运,乃此竟有二百余年之运耶?”

基曰:“雨水草头真主出,赤头童子皆流血。倒置三元总才说,须是川水页台阙。十八年间水火夺,庸人不用水火臣。此中自己用汉人,卦分气数少三数,亲上加亲又配亲。”

帝曰:“胡人至此用人水夺火灭,亲上加亲,莫非驸马夺作乱乎?”

基曰:“非也。胡人英雄,水火既济,安享太平,有位有势。时值升平,称为盛世,气数未灭,还有后继。宝剑重磨又重磨,抄家灭族可奈何。阉人社稷藏邪鬼,孝悌忠奸诛戮多。李花结子正逢春,牛鸣二八倒插丁。六十周甲多一甲,螺角倒吹也无声。点画佳人丝自分,一止当年嗣失真。泥鸡啼叫空无口,树产灵枝枝缺魂。朝臣乞来月无光,叩首各人口渺茫。一见生中相庆贺,逍遥周甲乐饥荒。”

帝曰:“胡人到此败亡否?”

基曰:“未也。虽然治久生乱,值此困苦,民怀异心,然气运未尽也。廿岁力士开双口,人又一心度短长。时俺寺僧八千众,火龙渡河热难当。叩首之时头小兀,嫦娥虽有月无光。太极殿前卦对卦,添得禳斗闹朝堂。金羊水猴饥荒岁,犬吠猪鸣泪两行。洞边去水台用水,方能复正旧朝纲。火烧鼠牛犹自可,虎入泥窝无处藏。草头家上十口女,又抱孩儿作主张。”

在这段对话中,“川水页台阙”是指“顺治”,“庸人不用水火臣”是指“康熙”,“点画佳人丝自分,一止当年嗣失真”是指“雍正”,“朝臣乞来月无光,叩首各人口渺茫”是指“乾隆”,“廿岁力士双开口,人又一心度短长”是指“嘉庆”,“洞边去水台用水”是指“同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