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皮子 (马南山)


  皮影箱有个夹层,被冯栏翻起来后,摆在箱底的是一张干瘪的人脸。
  那张脸的嘴巴和双眼只是三个空洞,头顶长着蓬松,枯黄的头发,仔细看去,似乎不单单是一副脸皮,而是厚厚摞起来的一张人皮。
  冯栏鼓起勇气,用瞎子李唱戏的一根细竹条将那脸皮挑起来。
  一张皱巴巴并失去光泽,手脚清晰可见,早已发黄的完整人皮,胸前两块憋塌的赘皮,证明这张皮来自一个女人。
  “卧草,真是一张人皮啊,瞎子李整天背着这玩意,他……他他别是个变态杀人狂魔吧卧草!这尼玛也太惊悚了。”
  头回看到质壁分离的人皮,我们无不头皮发麻,惊掉下巴。
  戴桃想到瞎子李曾要买她的皮,想到若不是我们及时赶来,保不齐现在被挑起来的就是她了,她吓得脸上没有半点血色,浑身发颤,掏出手机就要报警。
  冯栏说:“先别报警,还不一定咋回事呢,等找见瞎子李,问明白再说,快走,这个地不能呆了,多呆一秒我都浑身不自在。”
  将人皮放回箱里,再用被子裹着皮影戏,我和冯栏抬着往下走。
  范哥联系了村干部,后者听说我们又被瞎子李掐脖子,气得暴跳如雷,再三恳请我们先别曝光他们村,一定会逮住瞎子李给我们一个交代。
  冯栏说事情与瞎子李无关,并给村干部留电话,让他找到瞎子李就与我们联系。
  回到县城的宾馆,开房间后,冯栏又把皮影箱打开,取出一个皮影人偶,捏在指尖轻轻磨蹭,不知体会了什么,又用另一只手轻抚我裸露的玉臂。
  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推开他的手问道:“你犯啥神经呢?”
  他说:“体会一下人偶的材料和人皮的手感有什么区别。”
  “你怀疑瞎子李用人皮做人偶啊?”
  “不然他要人皮干啥?总不能做皮冻吃吧!”
  “你想多啦,我以前去甘肃,亲眼见过有人用驴皮做皮影人偶,一套生旦净末丑的小人做下来,用了三张半驴皮,你别看这人偶只有几毫米的厚度,那可是用好几层驴皮揉压成的,驴皮多厚,人皮又多厚?戴桃的皮肤虽然好,可三十个她也做不出一套皮影。”
  到是冯栏一张脸能做好几套。
  冯栏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我们就在一间屋里挤着休息,直到天快亮时,冯栏的电话响了,是瞎子李打来的。
  他怒气冲冲的质问:“你们把我的皮影箱弄哪去了?”
  “拿走了呀!”
  “赶紧给我换回来,否则我叫警察抓了你们这群小偷。”
  “不劳您大驾,我这就把皮影戏送到派出所,你去取吧。”
  瞎子李这才压着火,问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我不要小戴那丫头的皮了,把皮影箱还给我!”
  “可以还给你,但你得告诉我们,箱子里的人皮是什么来路。”
  瞎子李顿时没声了,他沉默好一阵,问我们在哪里,约我们面谈,并请我们不要泄露他的秘密,有什么要求可以跟他谈。
  一小时后,村里人骑摩托送瞎子李过来,一见面他就嚷着要皮影箱。
  冯栏把箱子藏起来,逼问箱中人皮的来历。
  瞎子李急了:“你们咋能这样呢?这是偷,是犯法的。”
  “你讲点道理吧,你都要活剥我们朋友的皮,我们偷你个箱子怎么了?你到底说不说……真他吗磨叽,你不用说了,你跟警察交待吧。”
  冯栏做势报警,瞎子李赶忙阻拦,就看他扭捏好一阵,终于放弃抵抗:“我可以告诉你们,但你们得答应我,不准把我家的事传出去,也不准伤害我翠姨。”
  “谁是翠姨?”
  “就是箱子里的人皮,从我翠姨身上剥下来的。”
  “只要你给我个合理的解释,再保证不对我们下手,我们也不为难你。”
  瞎子李一声长叹,说道:“哎,那就说了吧,我家的事得从清朝说起,你们听过白莲教嘛?清朝嘉庆年间,闹过几年白莲之乱……”
  白莲教谁没听过?
  即便没看过历史书,也在各种影视作品中了解过,那可是造反界的老字号了。
  而我不但听过白莲教,还亲眼见过一次!
  原先跟我师父去山西阳泉看风水时,一天黄昏,在村口遇见一伙十分诡异的出殡队伍,一伙人都披麻戴孝,漫天撒纸钱,但不哭不闹,而是集体念经,头前两个人举着引魂幡上,写着“佛爷西行荣登极乐”,身后几个人提着白灯笼,脸都用白布遮挡。
  最诡异的是这伙人不抬棺材,而是八个赤膊壮汉抬着藤椅,藤椅上有个闭眼歪头的死老头,不穿寿衣,反而头戴五佛冠,身披红袈裟。


第二百一十六章 人皮8
  一眼看去,你都分不清他们是送死人下葬,还是搞什么神秘的仪式,而这伙人看到我和我师父,领头的两位一举手示意队伍停下,商量几句后,有人向我们跑来。
  我师父赶忙把我往身后藏。
  那人跑到近前,双手合十鞠个躬说:“这位朋友,佛爷要去往极乐世界,身边缺一位接引童子,你身后的小孩子有慧根,见到佛爷也是缘分,就让他跟佛爷去了吧。”
  我师父赶忙比划个古怪的手势,回道:“释迦早衰,弥勒当持世。”
  那人一愣,也做出同样的手势说:“末法已至,佛佑真信人。”
  说完,他转身离去,那伙人继续念经前进。
  等他们走远,我师父才解释说,这伙人是弥勒教的教徒,送他们的法师下葬,半路遇见我们这好欺负的一老一少,想把我要走,给他们的法师陪葬来着。
  得亏我师父听李香头说过弥勒教的切口,冒充教徒才躲过一劫。
  这弥勒教就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了,我师父说,明清时期,弥勒教造过几次反,被打散之后,就藏在偏远乡村,蛊惑村夫愚妇,骗财骗色,而弥勒教也好,白莲教也罢,本身都是正经的佛教支派,之所以发展成邪教,因为教义通俗易懂,容易被信徒接纳,所以唐宋开始,就有心术不正的人,以白莲教的旗号蛊惑人心。
  发展到现在,白莲教的名头已经臭大街了,去乡村传教提起白莲两个字,老百姓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孙子想带咱造反!所以白莲教徒都改头换面,比如一贯道、青阳门、九宫道、八卦教等等,有些是白莲教徒另起炉灶,有些是江湖骗子用白莲教传教的方式搞得歪门邪道。
  我师父说过不少白莲教的故事,其中有个白莲玄灯案挺有意思,也跟皮影艺人有关。
  说是嘉庆元年和嘉庆十八年,先后爆发两次白莲之乱,尤其后一次,紫禁城都被打破了,清政府扑灭暴乱后,为了将危险扼杀于萌芽时,便派御史出京,到各地明察暗访,搜捕一切与白莲教有关的组织。
  其中有位名叫方崇泽的御史,是个孙子--河南豫剧有一出大戏《斩原案》,说的就是这位方崇泽,后面详说。
  清朝将天下分为十五道,方崇泽就负责巡按山西道,这哥们跑到山西转了三个月,给皇帝上一封密折:山西有巫婆神汉,以皮影戏施妖术,点玄灯蛊惑乡民,图谋不轨。
  嘉庆皇帝龙颜大怒,下旨彻查,最后发现全国各地的皮影戏班,经常在夜里演出,有趁夜聚众,以烛光为串联暗号的嫌疑。
  为了防止白莲教利用皮影戏班勾结联络,清政府下令禁演皮影戏,并四处逮捕皮影艺人,以玄灯匪的罪名论处,不是充军流放,就是杀头抄家。
  玄灯案就是这么一回事。
  但我师父说,玄灯案是残忍愚昧的封建王朝对无辜百姓的暴力屠杀,因为皮影戏要用烛光照亮幕布才能表演,大多数流窜乡里的苦哈哈戏班,只能夜里登台,点蜡烛照亮幕布,否则你让人家用电灯泡么?
  小时候不懂事,师父怎么说,我怎么听。
  还是听瞎子李说了才知道,玄灯案还真不是一场无妄之灾。
  当年方崇泽举报的玄灯匪匪首,就是瞎子李的祖宗。
  时隔太久,瞎子李也不知道他家祖宗的名字,就管他祖宗叫李三吧。
  李三少年时在戏班学手艺,十六岁娶个病媳妇后,不再跟戏班走南闯北,就在县城和附近几个村子跑单帮,他媳妇身子弱,两人一直不敢要孩子,直到李三快三十岁时,他媳妇养好身体,终于怀孕。
  有一天,李三去县里财主家表演皮影戏,寿宴结束,桌上剩了多半盘酱牛肉,李三向老管家讨来,顾不得阴雨连绵,连夜赶路,想把牛肉送回去给媳妇解馋。
  别看水浒传里的好汉们,动不动就要二两牛肉下酒,那是施耐庵吃不上牛肉,只能在书里满足自己,宋元明清禁止宰杀耕牛,甚至许多种地的老百姓,家里都没有牛,全靠人力耕地,所以李三把酱牛肉当宝贝,为了让媳妇尝个鲜,背起皮影箱,赶夜路回家。
  就在他走到一座破庙前,淅沥沥的雨势陡然变成瓢泼,李三只好进破庙躲雨。
  他刚进去,神像后就闪出个年轻小伙,这小伙衣着华丽,身形纤细,相貌堂堂,自称庙里躲雨的路人,跟李三攀谈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