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灵魂画手 (无籽甜瓜)


  冯元站在高凡身后,默默瞧着他临字。
  只三天时间,高凡握笔的悬腕还不太标准,手腕有点飘,运笔时标准动作也有些变形,笔下的草书也貌似鬼画符一般,照猫画虎,结果画出来个美洲狮的感觉。
  不过,都是猫科,气势对了。
  冯元注意到,高凡临这贴的要点,放在了‘连续性’上,虽然下笔之处十分晦涩,但高凡首先保证的,却是笔触的接连不断,一处错,没关系,直接略过,再往下去延伸,最重要的是,气不能断。
  但最终却也只写到将近100个。
  千字文嘛,故名思议,共有1000个。
  高凡勉强写到100个,就彻底无以为继,那股‘气’已彻底散佚,笔锋往下就变成了一团‘墨猪’。
  有肉无骨,是为‘墨猪’。
  高凡摇摇头,这张扔掉,准备继续下一张。
  “你在徽宗的草书中,感觉到了什么?”冯元忽然问。
  高凡明显是被吓了一跳,讶然回头。
  灵感强,神秘学不低,调查技巧值有点高的他,能被人站到背后而不自觉,可见其是完全沉浸在书法中了。
  “冯先生~”高凡见到冯元就笑了。
  冯元总觉得高凡的笑容有点飘忽不定,有点古怪的跳跃感,这个年轻人眼神亮晶晶的,似乎其思绪永远在不停进行爆炸的感觉。
  关于这张《千字文》的感受,高凡说:“非常漂亮,像一首交响乐,谱这乐的人,胸中有长河大瀑般的激情,在他笔下,所有一切都水到渠成,同时大局观太强了,完全可以总览一切,操控一切。”
  “徽宗除了不适合当个皇帝,其他事都干得蛮好。”冯元感慨,同时看到高凡桌上还摆了另外一张字贴,也是个千字文,作者也是徽宗赵佶,但却是一本瘦金体千字文。
  “既然买了,为什么不临这个?”冯元说。
  “这个做不到。”高凡老实说,瘦金体千字文是他第一喜欢的字贴。
  “这个像是古代军队千军万马的话。”高凡指着徽宗的《草书千字文》。
  “这个就像是现代化部队小股穿插,分进合击,但又目标相同,这种协调感,我做不到。”高凡指着那本《瘦金体千字文》。
  “哈哈~”冯元笑了,因为他觉得这比喻很绝妙,眼前这青年人,对书法,不,或者该说是对书画艺术的敏感度惊人啊。
  “我来教你怎么把这篇《草书千字文》写好,瘦金体先放一边,即便对你来说,也太早了,其实草书也早,不过既然你只有十天时间,我们来看看你能做到哪一点,想临《草书千字文》,你记住三句话‘意振气跃、跳动不息、毫无倦笔’……”
  ……
  接下来,高凡临《草书千字文》花了三天时间。
  第六天,高凡开始在冯元的肯定下,接受工笔训练。
  工笔画与写意画,是国画两大流派。
  工笔求形似,工整者多,浙派的开山祖师该算是戴进,一个明朝的全能大画家,山水、人物、虫鸟,各科都精,其画作恢弘大气,后新浙派慕古而不泥古,又融入现代主义画法,其画法先行定位,勾勒轮廓,分别填色,粉黛互用,青绿朱砂等重色,须敷至五六层……
  到这就能看出,与油画技巧在某种程度上相互重叠了。
  怪不得吕国楹要高凡来学冯元。
  剩下四天里,冯元让高凡开始画工笔,仍然是临摹。
  但临摹的是仇英《临宋人画》中的一篇。
  仇英也是明代人,有趣的是,仇英的初始职业是个漆匠,后来博取众长,成了另一位全能大画家,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
  而冯元要高凡临摹的《临宋人画》中的一篇,听名字就知道,是仇英临摹宋代画卷。
  仇英的临摹可称一绝。
  他还临过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再把其中城池车马、行人衣着全部替换成清朝风格,看起来毫不违和,可见其已经不限于‘仿古’,而是仿出了自我风格。
  ……
  “你既然不会在国画上有所成就,只想旁触类通的话,画就多学学仇英,字上面,你和徽宗有缘,但瘦金体暂时别碰,多临临《草书千字文》就行了。”
  到了第十天,告别的时候。
  冯元向高凡叮嘱。
  “谢谢冯先生!”
  高凡真心诚意的道谢。
  冯元不让别人称呼他的为‘老师’,只称‘先生’。
  这个复古的称呼,可看得出冯元为师育人的目标。
  从孩童到青年,但凡是有志于求学的画者,都可以在冯元这里接受指点。
  没有学费,不求谢礼。
  只需要你有天赋,愿意在艺术一道发光发热。
  “把那两盒茶叶拎回去。”冯元又说。
  高凡来的时候,拎着的两盒巨贵的茶叶,现在摆在冯家玄关处,等着高凡将其拎走。
  “这个不好吧,是送您的师资……”高凡有些局促,便是他,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后面这六天时间,冯元几乎天天和高凡泡在一起,耳提面命,步步指点,高凡提升的3点‘线条’技巧值和1点‘结构’技巧值可以证明冯元的用心。
  这十天时间,高凡并没有学握笔、运笔等基础课程,他的字,在不明白的人眼中,还是一样稀烂,但他很准确的,从国画艺术中汲取了自己在当下这个阶段,能够吸收的营养,同时,还为将来更进一步的吸收,打下了基础。
  这就是名师的作用,不是把所有人教成一样的材料,而是根据每个苗子需求的不同,为其灌输不同的营养。
  “存在我这抵学资,学完后便可拿走,和当铺是一个道理。”冯元笑着说,“我跟吕老头约好了,一人教出一个学生,比比十年后谁的学生成就更大,还有义务帮着对方调教学生,这是约定的一部分,你不必在意。”
  “您的学生在哪?”高凡好奇地问。
  “是我家闺女,这丫头只会拿毛笔杆子卷头发,看来是比不上你喽~”冯元摇头。
  ……
  “这才是大师。”高凡离开冯元家后,不禁感慨。
  和冯元学了十天,他觉得自己人格都有点升华了呢,SAN值竟然奇妙的提升了1点。
  果然近朱者赤……高凡考虑跟着冯元学国画的可能性,不大,算了。
  回到酒店,高凡收拾东西准备走人,忽得看到床头那幅《千里饿殍图》。
  他一拍脑袋:“忘一干净。”


第91章 年头对
  高凡去而复返。
  重新回到冯元家,这次把《千里饿殍图》给带来了。
  原本想第一天就请冯元鉴定一下的,但马上就开始学字、学画,高凡的脑子通了艺术的电后,其他内容就不存在,马上忘了一个干净。
  这画的确画的稀烂。
  不过高凡在仔细的用‘调查’技能勘验过后,却确定这是幅古画。
  可能有几百年到上千年的历史,这样的画,画质是极脆的,故宫博物馆的库存,都藏在温度湿度都最适宜的避光之地,妥善保存,才能历久弥新。
  而高凡手中这幅,高凡不知道其之前如何保存,但到了他这里,只存了一个月,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颜色剥落,眼瞧着再存下去,就要毁了。
  如果有古画,肯定有价值,送了冯元当做师资谢礼也成。
  于是高凡再度敲开冯元的门,将这幅《千里饿殍图》展示给冯元看。
  冯元看了几眼,眼中忽得绽露奇光。
  “这画……什么来历?”冯元问。
  “在杭市时一个江湖骗子送的,还骗了我六千块钱,他说是王希孟的《千里饿殍图》。”高凡笑着说。
  “千里饿殍图……王希孟……”冯元拿出放大镜仔细瞧这画,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年头对,说是王希孟,就肯定是假的,您老给鉴定一下,如果有价值,就留您这,放我手里糟贱了。”高凡说。
  “你怎么判断出年头对的?”冯元好奇得问。
  鉴别古画,可是门专业的学问,质地、笔法、用色等等,学问大着呢,从古到今精擅造假的高手不知道有多少,有很多本身就是宗师级的大师,那造的假,都是艺术品,专家也难辩真伪。
  “您看这画,用的绢应该是宋宫绢,唐绢很粗适合重色,宋绢质地则密而疏,这个尤其细致,我查过资料,现在想复刻这种绢布很难,成本也极高,骗子应该不会下这个本钱,另外……”高凡用手拍拍那画背,一层细细密密的颜色就掉了下来。
  “应该是石色水厚法吧,也是宋朝画的技术特征。”高凡说。
  石色水厚法指将绘画的粉,置于画背后,正面石色水浸入,将背部粉透入画中,这种方法制成的画,层层珠光宝色相叠加,呈现难以想像的繁荣重彩,《千里江山图》就是其中最杰作。
  高凡只是略懂,因为他是借由调查学把相关知识串连在一起,但调查学所探查到的真相,至今为止,还没有假的呢。
  “你轻点!”冯元见高凡拿手拍画,都急了。
  呵。高凡忙缩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