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完了最后一块夹子,李子木居然愉快地哼起了小曲,这里他发现刚才看到的那个洞口有一只毛茸茸的小东西爬出了洞口。原来这是一只刚刚才睁开眼睛的小灰兔,它朵拉着脑袋,使劲地睁着一双红彤彤的眼睛,小嘴向着天空,在吱吱地叫着,好像在寻找着食物,又好像是在呼唤着他的亲人。
那只小兔身上浅浅的毛一根一根地刺着,没有一点点光滑的感觉,它的皮也起满了折皱,瘦骨嶙峋的四肢,好像已经无法支撑着他那瘦弱不堪的身子,只是爬在洞口无力地摇晃着它的脑袋。
李子木看到那小兔子的惨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他伸手捧起那只小兔,感觉小兔子身体冰凉的,这是典型的长期饥饿,营养不良的表现,李子木拿出了包里的纯牛奶,插上吸管,轻轻挤出里面的牛奶,喂给了那只可怜的小兔子。
那只小兔子吃了几口以后,又吱吱吱地叫了几声,不一会儿洞口又爬了两只小兔子出来,李子木继续将那两只小兔子喂了几口牛奶。
这几只可怜的小兔子的妈妈去哪里了呢?里面还有没有爬不动的小兔子呢,莫非它们的妈妈已经被那几个可恶的和尚杀死了吗?唉!都是那几个和尚造的孽。
为了拯救窝里的小兔,他准备挖开洞口,去实施自己的拯救行动,于是他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砍了一根小木棍来,准备挖开那个洞口。
往前挖了一会儿,他好像遇到了一块石板,李子木使出吃奶的劲掀开了石板,一个大大的兔子窝便完完全全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窝里面还有一只瘦得只剩下一层皮的大兔子,躺在窝里奄奄一息,它的腹部还有三只小兔子在吸着它那早已干瘪的乳 头。
要想救活这窝兔子,首先就得救活那只大母兔,如果大的死了,小的也活不成了,于是李子木把那盒牛奶喂进了大兔子的嘴里,还在附近采了一把嫩嫩 的青草扔到了它的嘴边。
那只大兔子吃了几口牛奶,居然有力气站起来吃草了,李子木看到这一切,便会心地笑了起来。
这时李子木才注意观察这个兔子窝,原来这个兔子窝,除了洞口,其他几面都 是大大的石块,难怪它们没法子从其他地方挖洞逃走,如果今天不是李子木来拯救它们,那他们一家老小都只有被活活地困死在这个石洞里面了。
那只大兔子已经能够外出觅食了,它们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李子木也觉得自己已经很好地履行了自己慈善使者的使命,便准备将那块掀开的石板复原,把小兔子的窝重新隐蔽起来,免得遭受其他人或者是动物的侵害。
那块石板被太阳爆晒了一阵子,刚才那上面粘的泥土已经干 了,用手轻轻碰就掉在了地上,李子木一看那块石板上,居然有几行隶书小字,由于刚才掀开石块的时候,上面粘有泥土,所以他没有发现,现在泥土掉了,这些字便现了出来。
李子木连忙用手刨了刨上面剩下的泥土,再使劲吹开了上面的粉尘。四行小字便印入了他的眼帘:
南北一室,
齐聚汉臣,
征扶邛夷,
共还帝都。
这不是和他们在S县听到和看到的一模一样吗?看来自己到这里来追查,还真是个明智的选择,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刚才那一系列的猜想是站得住脚的,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猜乱想。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为人师表
从九里山上下来,有一处沿着山脊蜿蜒向下的滑道,这是景区里面一个收费的体验项目。李子木买了体验票,领取了装备,便坐着滑道从山顶一溜烟滑到了山脚,一路上虽然景色秀美,而且还刺激异常,但也无法给他这段沉闷的旅途增添一点亮色,也没有让他沮丧的心情增加一点点愉悦。
在该市的另一家小酒店,沈南山教授正在打点行装,准备返回,他已经来这个城市好几天了。在此其间,他先后走访了几个贫困学生的家庭,充分了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给贫困生们送去了学费和生活费,还与学生们亲切交流互动,鼓励学生们要好好读书,学好文化知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学生们听说沈教授今天要回去了,为了表达对教授的谢意,他们天不亮就起床,背着个简陋的布包,徒步走到市区来,自发地组织起来向沈教授送行。他们根据沈教授所说的地址,找到了沈教授住的小酒店。布包里还给沈教授带了一些自己家里种的当地土特产,有红苕干、核桃、瓜子什么的。
这些学生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沈教授本来不忍心要他们的东西,但几个学生,态度坚决,且诚意满满,并一再强调,这些都是自己家里所产,也是他们全家人的一点点心意,话说到这个地步,他也就不好再推辞了。
沈教授的车是下午出发,趁着出发前的这一点点时间,沈教授和他资助的几个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又亲切地交谈了起来。几个学生向沈教授详细汇报了自己这几天的学习情况,以及一些积极向上的想法,特别是教授家访过后,他们在学习上、认识上的进步越发明显,现在守着沈教授这么好的导师,他们更要抓住时机向教授请教了一些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
沈教授依旧穿着他那身朴素的中山装,中山服的领口也早已洗得发白,袖口都已经起毛脱线了,此刻虽然不是炎热的盛夏,但这个季节到了正午时候,气温依旧比较的炎热,很多人都只穿单衣,或者短袖。而沈教授好像感觉不出天气的炎热,依然牢牢地系着中山服上的封领扣。看来沈教授不仅工作作风严谨,生活上也十分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真的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沈教授依旧戴着那副老掉牙的眼镜,眼镜架上好像又增加了几圈白色的胶布,现在已经根本无法看清镜架原来的颜色了。此刻,他正襟危坐地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手里握着一支老式的钢笔,正在纸上奋笔急书,他一边写,一边还在语重心长地给几个学生讲解一些问题。
那支钢笔的外壳是金属的,金属外壳上的漆已经早就磨掉了,现在通体上下全是金属白亮的本色,笔帽已经磨得油光可鉴,就像是以前有钱人家手上把玩的玩意儿一样。
脚下的那双老旧的皮鞋也早已失去了光泽,露出了里层的皮革层,鞋子的后跟都已经磨得严重变了形状。他的这身行头与他月收入万余的身份完全不相匹配,更不要提他动辄能拿几千元来救助贫困学生的行为了。他只要少资助一个贫困生,也可以让他的生活水平提升一个大大的档次。
中午时分,沈教授带着他资助的三个学生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小面馆,准备午餐。
一进屋子便看见墙上端端正正地贴着一张红纸,而红纸上用毛笔歪歪斜斜地写着“价目表”三个大字,这几个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笔画也是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真的不敢恭维书写者的书写水平;三个大字下面几排小字写得更是惨不忍睹,弯弯曲曲的,就像是几只蚯蚓在爬行一样,或者说更像是锅里煮沸翻滚着的面条一样。看得出来,这肯定是店主自己的杰作,其他人应该没有勇气把这个价目表贴出来吧!
沈教授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费了好大的劲才看清。“臊子面,大碗10元,中碗9元,小碗8元,加面一两一元”,看完之后,沈教授底气十足地对店主说到:“给我们来两碗大碗臊子面,”。
“你们四个人,确定只要两碗面?”店主好像有点不解,但又怕是自己听错了,所以再次确认了一下。
“对,只要两碗,然后再拿两个空碗,再加4两面条”,沈教授依然面不改色地说到,丝毫没有觉得有一点点不好意思,面馆老板更没有一丝瞧不起人的表现,依旧笑呵呵地跑去后堂准备去了,倒是旁边坐着吃面的几个纨绔子弟,脸上露出了一丝鄙夷、嘲笑的神色,沈教授转过身来,就当没有看到那些人一样,仍然大大方方、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面端上来之后,教授先将两碗臊子面均匀分成了四碗,然后再将后面加的四两面均匀分入四个碗中,便埋头吃了起来。
店主笑盈盈地端来了两份泡菜,还有四个煎荷包蛋,放在了沈教授他们的桌子上。
“我们没有要泡菜,也没有要煎蛋啊?是不是端错了啊?”教授抬起头,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店主。
“我看你们像是老师带学生出来搞现场教学的吧?我们店是尊师重教先进企业,凡是老师来我们店里吃面,我们都会赠送一份煎蛋和泡菜,也算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尽一点点微薄之力吧!这是我们店多年来的规矩!我们夫妻俩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一点点的努力,唤醒大家的良知,带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教育事业。”店主一边笑盈盈地说着,一边还在不停地给他们的碗里加臊子。
刚才还在嘲笑沈教授的那几个年轻人,听店主这么一说,都 羞得无地自容,呼拉拉地吃完了碗里的面,便埋着头灰溜溜地溜出了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