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指法医 (水杯不保温)
- 类型:恐怖推理
- 作者:水杯不保温
- 入库:04.13
花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将手头的资料整理汇总。
首先由陈可辛发言。
陈可辛通过走访,以及对痕迹的检查,分析凶手是个残疾人,并且是左撇子。
同时,凶手有非常多的作案经验,处理现场极为老练。
加上我之前补充的那些,陈可辛以此认为在案发现场,找到更多有利于我们线索非常困难,即便找到了一些线索,也很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来,炫耀他独特作案手段的假线索。
因此,可供我们警方参考的东西并不多。
张文远听着陈可辛的讲述,时不时插话询问。
我在一旁整理着这段时间的推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算没有佐证证据,这些推断和疑问也要说出来。
“咱们之前统一认定,凶手是一名医生,在对医院进行调查后,并没有发现有这类人的存在,我感觉凶手的医术,并非是在正规医学学校学的,并且他在学习医术以后,也没有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
“既然不从事医疗相关的工作,凶手又为什么学医?”
张文远说完,想了一会继续问道:“你是正经科班出身,应该最知道学医是个复杂且耗费时间的学科,要想学会,并且熟练的运用,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就因为我有切身感受,所以才觉得,凶手不是医院里的医生。”
我正色说道:“两位队长,你们可能不了解医院里的医生,医生工作量非常的大,每天要面对几十名病人,特别是外科主刀医生,手术更是一台连着一台,几乎没有时间休假,之前我们在案发现场房顶,发现了几块断瓦,断定凶手是一个瘸腿的残疾人,如果是残疾人,根本无法承受这么繁重的工作量。”
“会不会凶手残疾以后,去很多医院治疗,但是都没有治好,凶手发狠自己学习外科医术,想要给自己治病?”
陈可辛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推断。
认为凶手学医,并非是以此来谋生,而是要给自己治疗。
“久病成医并不罕见,不过大部分集中在那些吗慢性患者身上。”
我苦笑道:“这些病人患有各种复杂的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接触到治疗方式以及相应药物,日积月累之下,拥有了和专业治疗医生相等的医学知识,可是外科不同于这些,外科必须要经过常年的实际操作才能给人开刀,普通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接触外科操作。”
为了让两人明白,我进一步讲述外科医生与其他医生的不同。
外科医生除了要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大量的操作机会。
医学院里,有许多可供外科医学生练手的动物标本,平时还有观摩其他外科医生手术的机会。
这些,都是普通人不具备,无法接触的东西。
“凶手学过外科,但不是在医院学的,技术不亚于专业外科医生,我总结的对吗?”
我点点头,对张文远说道:“你分析的没有问题,还有一点,我们也必须重视起来。”
“还有什么?”
张文远追问道。
“凶手的文化水平。”
我认真说道:“凶手杀害第一名受害者后,用了高超的外科缝合技术,对于巨人观的产生环境了如指掌,而在第二起案件中,凶手利用电击触动死者肌肉,这来源于对生物电的理解,同时,凶手自己制造精密的发电装置,说明对电路这一块也非常了解,很可能是一名上过大学,又或是大学以上学历的知识型人才。”
“我赞同林然的分析,凶手懂得大量的科学知识。”
陈可辛插话说道:“今天早晨我们解剖那台机器时,里面出现很多进口的电子元件,上面都是专业的英文术语,没有丰富的外语知识,别说是组装,连这些元件代表什么可能都不知道。”
第353章 春风街
“按照你们俩的分析,这个凶手应该是一个全才。”
张文远苦笑道:“懂外科知识,又会电路组装,还能清楚了解电子元件该如何使用,这样的人,放在哪里都是顶级人才。”
“可惜,他将自己的这些技能,全部用在了杀人上面。”我说道。
“是啊,以前老百姓有句笑话,叫做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现在我们遇到的凶手,就是这样的高智商罪犯。”
张文远颇为无奈的说道:“这种具有高智商,手段残忍的歹徒,历年正以上升的趋势爆发,与以往犯罪不同,这种高智商歹徒犯案过程非常严密,杀人之前,已经将警方可能采取的行动全部规划出来,加上这些年的犯罪作品盛行,可供凶杀参考的资料越来越多,这也为我们的侦测工作增加了许多问题。”
紧接着,张文远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我刚工作的时候,那些老师傅们跟我讲,抓捕罪犯只要点灯熬夜,死咬着罪犯留下的痕迹,就能把他给抓住,到了现代这种高科技环境,以往的侦破方法,已经在犯罪面前落伍了。”
“马上到饭点了,要不咱们吃完饭,去林家父女失踪的街道附近找一找?”陈可辛提议道。
陈可辛擅长痕迹检验,建议我们实地走访案发现场。
通过排查的方式,寻找可能存在的目击证人。
只要找到目击证人,就可以锁定是谁带走的林家父女。
就算目击证人没有看到凶手的外貌,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凶手的大致身高轮廓,佐证之前的推论。
“外面有家饺子馆,咱们简单吃一口,马上过去。”
张文远戴上帽子,领我们来到距离警局100余米开外的一间小饺子馆。
吃饭过程中,张文远联系案发街道那边的辖区警局,寻求他们的协作。
下午一点半,警车停在街道前面的停车场。
街头站着几名穿着普通百姓服饰,戴着红袖章的男女,而在他们旁边,还有两位神态威武的警员。
看到我们过来,这些人纷纷走过来自我介绍。
一名长相慈祥的胖大姐,是当地的居委会主任,旁边的两名警员,是分管社区的治安警。
“小白,一会麻烦你们了。”
张文远一一和众人问好,对着那名姓白的治安警说道:“这是你的地盘,当地在籍人口你应该都清楚,你将这些资料统计出来交给我,我会和居委会一起挨家挨户走访。”
“没问题。”
白警官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又将旁边那位胖大姐介绍给我们。
“这是居委会姜大姐,退休以后,她在居委会干了7年,就算没有户籍资料,也能帮助你们,找到在居住的所有居民。”
“白警官,你就不要夸我了,我平时闲的没事,就喜欢东家走走西家看看,时间一久也就记在心里了。”
姜大姐嘿嘿一笑,说道:“三位,你们大张旗鼓的调查,是不是咱们这又发生命案了?”
我愣了一下,问道;“姜大姐,您的意思是,附近之前发生过命案。”
“发生过。”
回答我的不是姜大姐,而是张文远。
张文远回答道:“三年前,这附近的一条人工渠淹死了一个女人,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出了闹鬼的传闻,案发现场附近的居民先后搬走,更加坐实了这个传言,虽然警方多次辟谣,但都毫无作用。”
我点点头说道:“姜大姐,我们过来调查的确跟案子有关,只不过具体的案情不方便向您透露,请您谅解。”
“理解理解。”
姜大姐摆摆手,笑道“咱当了这么多年的居委会主任,配合警方调查也不是第一次,你们警方办事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我明白,放心,不该问的我不问。”
随后,姜大姐将我们请到居委会办公室休息。
白警官和同事回警局,调阅户籍资料。
时间一晃过了两个小时,将近四点的时候,白警官两人捧着几大摞档案走进了居委会办公室。
档案上面记载着当地常住人口,加上姜大姐在旁边拾遗补漏,很快我们便了解到这条街道名是春风街。
春风街名字好听,但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
大街全长500米,规划于40年前,那时高楼大厦并不多,各家各户住的都是平房,四周有各种蛛网状的巷子。
同时,春风街左边有一排,沿着人工渠修建的平房。
这些平房原本并不规划在这,是当地农民乱建的房子。
因为历史遗留原因,这些民房没有被拆除,反归到了春风街的范围内。
发生命案的人工渠,就在这些民房后面。
我们兵分两路,张文远与陈可辛这两名经验丰富的队长,跟着张大妈挨家挨户的走访,寻找可能存在的目击证人。
我留在办公室里,对户籍资料上的常住人口进行逐一分析。
通过文字资料寻找可疑线索。
林家父女消失在春风街最里边的那条箱子,谁也无法确定,他们是在这被凶手杀害的,还是因为别的原因消失。
了解这里的常住人口,对于案情有着事关重要的意义。
春风街在籍人口一共有1090人,想要在一两天之内,查出这些人的全部社会背景以及行动轨迹,等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小说推荐
-
反骗案中案 [出版] (常书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据传,江湖骗术分为八大门派。他们之间分工明确,交流使用行内黑话,外人无法理解。二十年前,八...
-
玩家研究指南 (要勤洗手呀) 起点VIP2021-08-14完结你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中世纪的奇幻史诗世界,奋斗无数年后,终于成为一代地狱魔王。因为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