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社会事件的嗅觉灵敏度向来发达,接收到驻点的任务后,一个个像嗅到血腥的鲨鱼,只待里面的人出来,便一拥而上,争取自己这边能采访这个独家大新闻。
只见,随着一队警察的撤销警戒线,一个人影不急不慢从里面走了出来。
“我是《阳城日报》的记者,请问里面发生了什么。”
“你好这位先生,请问您是以什么身份参与了这桩事件。”
“这样的阵仗想来应该不是小事吧。”
“介意参加我们的独家专访嘛。”
好几家新闻媒体的人,纷纷挤上来,人影未至,就已经开口发问,一连串的问题直接抛了出去,尽显新闻记者人员的职业素养。
只是,几家的记者刚刚开口,便见到了第一个出来的人。
对方,脸上还洋溢着微笑,一蹦一跳的,凑在了他们话筒边上。
当场,好几位记者脸都黑了。
还是那种乌黑一片,光站在这里就感觉挺尴尬的。
怎么,每回都能见到这家伙。
阳城的媒体界也就这么一亩三分地,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行里人都认识。而面前这位,谁不认识嘛。
这不是路遥路老师吗?
那个大家当面叫一声老师,背地里骂一声无赖的知名滚刀肉。
来此的记者们,有的经历过五柳村事件,有的经历过知行高中的采访案,有的也在亚太国际公寓碰过壁,无一没有人不在这个科教片主持人手上跟嘴上占到便宜过。
这是一个能让低情商之王黄颖吃哑巴亏的男人。
一个可以跟你扯半天,硬是半点消息都不透露出来,甚至可能还抽空摆几个pose打一段广告的主。
“好久不见啊,各位。”路遥很是热心的跟几个眼熟的老记者打招呼,记者团中好几人的脸都黑着呢。
这下他们学乖了,坚决实行不主动原则,不过去做采访,也不递话筒,甚至连镜头也没再给他。
保不齐在递过话筒的一瞬间,当众念起一大段广告词,念个十分钟不重样的可咋整。
尽量将他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对某人的恶劣性格深以为然的记者团成员,齐刷刷的向后退了一大步。
反正问您老,你肯定什么话也都不说,还净给大家伙增加工作量,干脆问别人好了。
甚至还有人打算绕过路遥,向他挥手做动作,示意“无关人员麻烦让让,他们还忙着采访后面的人呢。”
“嘿。”路遥气急,这群人啥态度啊,就这职业素养还干记者呢?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
况且,他自小还从没受到过这种侮辱。
“唉~”
路遥很自然的痛心疾首叹了口气,引得有记者向他看来,看看这小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幸好这趟没白来,没想到失踪的那起案子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有多玄乎呢。”
路遥摇摇脑袋,不经意间的说了这话,便失望的走向了《走进科学》的团队中。
嗯?
几个还在等待的记者突然竖起了耳朵。
刚刚,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涉及阳城的连环少儿失踪案?
这可是近来阳城,乃至全国都少有的大爆点。
合着,刚刚封锁社区这事,调动警队难不成跟这件案子有关。
“咳咳,那个……路老师好啊,好久不见。”几位记者很自然的,移动到了路遥旁边,脸色,瞬间转变成了礼貌性的微笑。
“有事吗?”路遥斜着眼睛看这几位。
“刚刚差点没认出来,这不是黔州卫视的骄傲,路遥老师吗?咋不给大家打个招呼呢,生疏了啊。”
“您刚刚说,里面发生的事情跟连坏是失踪案有关,那个,你能详细说说吗?”
“唉,不是说我们不相信您啊,就是大伙想长长见识。”
几个新闻社的记者,其中还包括黔州卫视的实时记者,同时递过了话筒。
“这个啊,倒也不是不能说。”路遥假装思考了一下,又问道,“对了,你们这个是现场直播对吧。”
“对,在直播呢。不少人都在看。”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路遥这才放心下来,看着十几个镜头跟不计其数的话筒,与记者朋友们热切的眼神。
当场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便用最快的速度一口气把话说完: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欲知阳城神秘连环失踪事件详情,请于下周日晚上八点半于阳城卫视《走进科学》收看。
我是主持人路遥,届时我们不见不散。”
第151章 各求所需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不愧是黔州卫视知名滚刀肉主持人路遥,从来没有人能够在他这能占到一点便宜。
一点都不行。
看到这货又在他们的直播间里开始打起了自家节目的播放时间,说完这段话还意犹未尽的样子。
接着。
他居然,真的当着大伙的面,面不改色的开始念起了几个赞助商的广告。
而且还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例如阳城殡葬服务、寿衣订制、长寿保险,一堆只要是正常人,脑子没问题一定不会想了解的东西。
听到那些奇奇怪怪的商品出现时,一众记者十几个人居然一下没反应过来。
脑袋轰的一声停止思考了,等到思维恢复,只见路遥已然扬长而去,
离开时,还不忘像在场的各位挥了挥手,还很有礼貌的说了句“再见”。
太欺负人了。
就算是再过分,也要适可而止啊混蛋。
“这人怎么能这样呢,太不讲理了。”
“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是路遥,我反而一点都不意外他会这么做。”
“这家伙,真就柯南体质是吧,怎么回回都能遇到他。”
终于有人忍不住吐槽道。
这么一说,还真是。
众记者看着这个每回总能第一时间到这种奇谈怪事的现场,每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有路遥的身影。
他头顶似乎顶了个死神小学生的光环,走到哪哪出事。
但反过来想,但凡路遥去过的地方,便再也没有传出过怪闻。
某种程度来说,这家伙的确是个人才。
当然,如果抛去那相当恶劣的性格外。
有经验的老记者似乎一早就猜出了这家伙肯定不会把这种大事件透露给他们,倒也不算太失望。
新来的记者想说点什么,但是看着远去的背影,又只能齐刷刷的低着脑袋,深深的叹了口气。
突然觉得,干这个行业,有点累了。
另一边,上到组里专用的商务车后,路遥很惬意的躺在后座上。
听着小谢的工作汇报。
在他来时,节目组就跟灵异协会的外交部门有过交流,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
往后该协会会提供已经奇怪的案子供节目组参考,附带具体的照片与真实材料,省去调查组去各地探访怪谈的功夫。
而后者需要对协会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收尾,包括但不仅限于拍节目、发微博、上电视等官方辟谣的活动。
当然,这是路遥跟那位协会负责人李耀峰商议之后共同得出来的提议。
其实从五柳村后,他就一直有这个想法。
组里的同事毕竟也只是一些普通人,这种含有工作性质的探访都市传说,在如今这个时代本身就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只是当时他不认识灵异协会的成员,也没什么话语权。
这次灵异事件的解决算是个投名状,证明了他路遥有这个能力单独解决高等级的灵异事件,在协会中也更有话语权。
把这些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部门。
《走进科学》现在只需要取材、访谈、制作节目即可,虽说工作量总体来说不变,但至少没有生命危险。
同样的,《走进科学》搭上灵异协会这条线后,便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解决社会祸端,从根本上杜绝流言存在。
听起来这项任务很重,但其实依现在《走进科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已然是个bug级别的存在,完全满足灵异协会的要求。
节目本身就有足够的话题性,比起同类科教节目,不无聊,也毫无说教性。
只是把现实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上演一遍,再用语言合理的进行一些加工,完全不用刻意去辟谣,一切就显得很自然。
而反面例子就是现如今的春晚小品,越是刻意讲大道理、标风向,说教意味越强,就越没人看。
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节目核心。
小品是什么?
逗人一乐的东西,要是硬被插上各种标签,那谁还愿意看啊。
“初步的合作已经完成,之后就看我们的表现了。刚刚我们已经从协会那边拿到了几分访谈资料跟录像,之后再结合一些后续调查,这次的成片马上就能出来。”小谢很严谨的汇报着工作。
经由路遥主动牵线搭桥,总算让节目组跟协会搭上线了,后者对外宣称的工作种类很多,其中正好包含《走进科学》团队所需要的现实调研资料。
让组员的安全有足够保障,这也是静姐的想法。
相似小说推荐
-
跨界刑警 (落叶深秋) 纵横VIP2021-08-19完结林景浩退伍之后任职的小镇,流传着一个关于阴阳界通道的传说。在地底的深处,有一个人鬼...
-
我真不想当天师啊 (半卷残篇) 起点VIP2021-06-28完结 10W收藏241.45万字 14.51万总推荐抬头看了眼自家老宅屋顶上,那根据说是金丝楠木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