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漠狂歌 (罪恶倾城)



不过显然羽东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要比秦震所想象的刚强的多!

随着他缓缓的将车停在路边,羽东点上了烟,深吸了一口说道:“你不用为我担心,过去的就过去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无论再怎样痛苦,也改变不了结局。我要做的,就是让当初发生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你们都是受我牵连。才会卷入到这场危险的行程中的。你放心。我一定尽全力让你们平安。”羽东说着,轻轻吐出了一个浅淡的烟圈。

可是秦震对这种话向来是不买账的。所以这会儿他也抢了支烟点上说道:“你少跟我说这些没用的屁话!什么叫受你牵连?我从没把这当成是一种牵连,我也不需要你保我平安。既然咱们绑在一根绳儿上,命就是彼此的、对方的。我只希望你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多想想大家。你越是单独行动。就越会让大家都陷入到致命的危险之中。因为不管你怎么大义凛然。我们都不会任你作死,视而不见的。所以啊,夏羽东。你弄清楚了这个事实,做事切记三思后行。否则大家出了事,就真的都是你的原因了。”

秦震也不看羽东,故意说着这些话,明显就是强迫加威胁。

不过这也不能怪秦震。秦震总觉得这一次羽东的行事和往常略有些不同。

禹王九鼎的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意义实在是太特殊了。秦震怀疑他不一定能像之前那样的淡定坦然,在某些不好的回忆影响下,没准儿他真能做出些冲动的事情。

所以秦震不得不提前敲敲警钟、打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拦不住他,又管不了他。

虽然秦震无法想象之前那次任务的惨烈程度,可是同样的事情,秦震也不想发生第二遍。

如果说九个和羽东一样身手的人,在那一次任务时牺牲了五个的话……那他们几个人的这种组合方式无疑就是自杀式作死了。

可羽东也说了,有过之前的惨痛教训,他有了很多经验。这样的情况下,似乎还有一丝成功的可能。但是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他们几个人必须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活着回来……

秦震对他们几个人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是坚信不疑的,只是担心羽东会做出什么出其不意的傻事。

在听完了秦震的话之后,羽东并没有反驳,也没有答应。或者可以说他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默默的抽着烟。

秦震见状不由得无奈的问:“你忽然把车停下,不会是就为了这样抽根烟吧?你是不是心里也有好多好多的困惑和没把握?来来,你跟我说说,保不齐我能帮你分析分析呢?”秦震循循善诱的对羽东说着。

不过羽东却始终没什么表情,直到他掐灭了烟蒂,这才缓缓开口说道:“三天以后我们先到河北,我要去那里找个人。”

“去河北找人?难不成还真在七环左右就能解决问题么……”秦震问完之后这才发现,羽东所说的话和之前自己好心劝导的话,根本就不在一个频率上。换句话说,自己那淳淳善导、循循善诱,人家根本就没听进去!

不过也真是抵挡不住自己那强烈的好奇心,秦震还是赶忙追问了一句:“诶诶,您要找的那位高人在河北哪里?”秦震觉得,能让羽东主动去找的人,一定不简单!

羽东远远的注视着前方,悠悠的回道:“秦皇岛。”

“秦皇岛?”秦震又是一愣。

提起秦皇岛,秦震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南戴河、北戴河、以及各种海鲜们……殊不知,那样的旅游区内,还会藏着世外高人?

不过也别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嘛!现在的“高人”们,可能已经很少还有像卓雅、夜北或者魔君那样隐居深山之中的了。

只是秦震的心中十分疑惑。他认为羽东要去秦皇岛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找人。

或者说,他应该不是为了找人才去的秦皇岛,而是因为要到秦皇岛,所以才要找人。

可……以羽东的实力和背景,到秦皇岛难道还需要找个熟人接应带路才能走么?

想着这些,秦震实在是憋不住的又问了句:“我说,你这是为了摆架子啊,还是秦皇岛那个地方没有人带领真的寸步难行啊?去秦皇岛还用得着找朋友接应一下??”秦震剩下的话就是没好意思说,其实他本来是想说羽东这次是不是小心的有点儿过了。

不过很快,羽东的回答就让秦震明白了,这秦皇岛还真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禹王九鼎最后传入的帝王是秦始皇,那关于九鼎的一切资料,自然是要从秦始皇着手,并且往上追溯至夏、商、周时期。九鼎和求仙一事纠葛颇深,而秦皇求仙入海就是从碣石开始的。”羽东再次发动了车,手握方向盘,一个潇洒帅气的打轮儿,直奔秦震家的方向就开去了。

要说起碣石,秦震还真是觉得此地之名,如雷贯耳。

那历朝历代梦想着长生不老的帝王们,几乎都在碣石留下过踪迹。

早在秦始皇之前,战国的后期就有“燕人宁毋忌,羡门子高之徒称有仙道,形解销化之术、燕齐迁坚之士皆争传习之”这样的说法。

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等这些白日做梦的皇帝们“皆信其言”。于是便开始“使人入海求蓬莱,诸仙人及不死之蕴含在焉”。

由此可见,“仙人居碣石山”的这个传说,真不是从秦始皇开始流传的。但是却绝对是由秦始皇才开始声名远扬的。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名鼎鼎的术士徐福带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以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法。

可是结果可想而知,徐福并没有为秦皇带回来什么可喜可贺的好消息。

就这样过了4年,秦始皇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他开始了“始皇东巡”的伟大行程,并且亲临碣石山,自己给自己歌功颂德。命人刻下了闻名于世的《碣石门辞》,以此来赞颂他自己功盖三皇、统一中国的历史奇功!

想以此方式来昭示碣石山或渤海之中的“仙人们”,他是多么的有资格获得长生不老,江山万代的殊荣。

虽然屡次的东巡、屡次的求仙,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并不影响秦皇以后的皇帝们为“碣石山有仙人”这样的传说而着迷。

汉武帝“东巡海上至碣石”为自己修建了汉武台。

曹操“东行碣石,以观沧海”。

司马懿“登碣石山以求仙,并追思始皇功德”。

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还有后来的隋炀帝也都踏着历代帝王的脚步,“登高望海,以求仙”。

唐太宗李世民途经碣石,也留下了“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这样的名句,以记功德。

就连伟大领袖在渤海抚今追昔的时候,也吟出了“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样脍炙人口的绝句。

所以说,碣石这个地方,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古今帝王寻仙的必经之路!而且它濒临渤海,与许多传说中的神仙府地极其相似。这也难怪当初那些皇帝们,个个都对此深信不疑。

可现在秦震所考虑的问题是,如果羽东要找的真是这个布满帝王踪迹的“碣石”,那似乎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第十六章作客

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至今也无人能断定“东临碣石”的这个碣石到底是在哪里,甚至说碣石到底是什么都很难说。

是一座山?还是只是一块大石头?当然还有可能是其它的一些东西……

总之唯一能够肯定的,仅仅是它位于“渤海之滨”。

虽然说在中国的四大海域中,渤海这个内陆海的面积是最小的。可饶是最小的,渤海的面积也有7.8万平方公里,并且三面环陆。这就造成了那所谓的“渤海之滨”沿岸面积也大大的增加了。

至于那神秘的碣石,来头更是不小。它早在几千年前就被载入到《山海经》、《水经注》这类颇有神异色彩的山川地理古籍之中了。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所记载的是:濡水又东南,至累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山顶有大石,如柱,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

这濡水,就是今天河北省内的曲逆河。这样一来,就缩小了“渤海之滨”的范围,至少可以确定了碣石确实是在河北省的境内。

如若不然,渤海海岸濒临辽宁、山东、河北和天津市这三省一市之间,别说是找一块石头,就是找一座山也不容易啊!

另外“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被看做是碣石的一大特征。当然。只要它还存在的话。

古往今来研究碣石的学者向来不少,因为那是寻仙之道的根源。到了近代之后,大致将碣石的定位归于了以下两种:一是碣石沦海说。

这种说法是说古碣石山在六朝以后就已沦入深海了,其沉沦之地大约是在与昌黎县比邻的乐亭县附近的渤海海域中。

还有一种是古今碣石皆为一山说,这种说法就是认为古碣石山就是现在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碣石在近两千年内从未沉入过海底,一直巍然耸峙在渤海近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