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一进来,她就看到了,脸上绽出一个温和,胆怯的笑容,明显记得万里,这证明她的思维并不十分混乱,记忆也还好,治癒的可能性更大一点。他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判断了一下,然后走进了些,想看清老人手里一直擦着的是什麽。
是瓷器。
在那条乾净的大毛巾下,老人细心又温柔的擦着的一件瓷器,身边放着一个有盖子的木箱,老人每擦完一件,就小心翼翼的把它们放在箱子里,再拿出另一件,然后细心的盖好盖子。
是古董吗?
万里想着蹲了下来,让老人的目光停留在他的脸上,「风娘,我可以看看你的宝贝吗?」他问。
老人抬头看看万里,没有说话,却露出一个默许的笑容。
万里轻轻打开箱盖,见箱子虽然大,但里面的瓷器却只有四件,一对花瓶和一副碗盘。这些瓷器让万里有些震撼,虽然他知道洪清镇的瓷器非常有名,极品瓷器的价钱相当之高,但这四件东西还是美丽得让他有些意外之感。
没有花哨的颜色和花纹,只是雪样的白,在外观上有些流畅的波纹的造型,摸起来很有节奏感。瓷器的质料非常薄,一朵朵淡红色的花朵在白色中绽放,好像是从里面浸透出来一样自然、柔和,使整件东西看来精美之极,万里虽然不懂瓷器,但也明白这些东西是精品。
「这些东西是风娘的宝贝,从不许人碰的,靠近一点都不行。今天竟然肯让您拿起来看,可见先生您是好人,风娘心里也明白着哩!」中年女人在一边惊奇的说。
「这些瓷器真漂亮,是古董吗?」万里眼睛看着风娘,却是在问那中年女人。
「不是啊,就是第一窑出来的。」
「第一窑?」万里有点疑惑。
「哦。您是外省人,不知道。」
中年女人耐心的解释,「我们镇以前几乎没人会烧制瓷器,就算会烧窑的人也都是烧砖或者烧点粗瓷烂瓦的,卖给自家镇上的人用。可是后来袁镇长,当年他还只是副镇长,花重金请了一个有祖传手艺的老人来传授了这宝贝技术,把以前的烧砖的窑场改成了今天的瓷器厂。」
「那是多久前的事?」
「也就十年吧——不,有十一年了。」中年女人说,「以前我们镇那个穷啊。好多人要想养家餬口只好到外县去找差事。后来有了这个瓷器厂,招了一大批工人,然后又拿这个开厂的钱办了好几个其它的厂,大家这才有了活路。不用离乡背井的了。要是这个瓷器厂早一点开,风勇子也不用离开老娘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也就不会——哎,人的命,天注定!」
「说了半天,这个第一窑,就是第一个开办的窑场吗?」
「不是啊,我们镇公家的窑场就有一家,其余的全是镇上那些『能人』自己的买卖。「中年女人用鼻孔哼出一口气,显得有点鄙视。「那些小窑场根本产不出瓷器厂的好货色,不过骗骗不懂行的,只看名气的人。真正的行家,是不会买他们的东西的。我听说镇上前几天来了个大城市的大报记者,这些人全跑去巴结了,就是想上报纸,免费宣传宣传。我家里的就老实,不肯开私窑骗人,不然也能富裕点儿。可是像我这样过日子才塌实,不赚那昧心钱,心里舒坦——」
万里没敢说那个所谓的『记者』就是自己,只是配合的笑笑。这女人心善、正派,可就是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一句话能牵出她一车话,而且能越说越远,答非所问,他只好等她喘口气的时候插话打断她。
「那就是说『第一窑』的意思是唯一的窑场?」他耐心的导回话题再问。
中年女人愣了一下,显然把最初的问题都忘了,「不是。先生你还没明白,第一窑就是窑场开办后,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瓷器。」
「原来是这样,真精美!」万里赞叹了一句,又去看那些白瓷。
「其实第一窑出来的大部分是砖。」中年女人得意的说,好像这是个秘密一样,「袁镇长自从知道那个烧窑的秘方就一直亲自带着手下在窑场里反覆实验,两个星期都没有出来。为了保险,第一窑出的大部分是砖,只有很少的瓷器。不过听说这些瓷器有一点质量问题,镇长说为了保持好信誉就全部给砸碎了,真是可惜。可是这是咱们私下说啊——」她忽然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后来不知道是谁,可能觉得这样糟蹋东西,就从里面盗出几件来卖了。」
「卖给谁了?」万里急忙问,觉得脑海中灵光一闪,觉得抓住了些不确定的东西。
「我哪知道那个啊,我也是听说。」中年女人愣了一下,「我也不明白风娘怎麽会有这宝贝,还一下就有四件。现在这个可值钱了,如果要卖,风娘都能雇个佣人来伺候了。我家里的是瓷器厂的第一批工人,他以前还正经研究过哩,他说这确实是第一窑的东西。哎,风娘这麽大年纪了,要不是遇到我们这些好心人,可能被骗走了这四件瓷器也说不一定。」
「你刚才说,你丈夫是窑场的第一批工人,那麽窑场出第一批东西时,他在场吗?」万里继续深入。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出第一窑的时候,是镇长带人亲自做的。虽然出了大部分的砖,就那麽点瓷器还给砸了,但也算实验成功吧。从那儿以后才招收的工人,我家里去的才去做的工。听说,那样也是为了保密。虽然只有我们这儿才出那种黏土,但手艺要是外泄的话,也是保不住这门子生意。工厂的工人也是各做各的,秘方没有人能完全知道呢!」
万里没心思听她说起工厂里的事,他只关心第一窑的情况,於是接着问,「当时和镇长一起关在窑场里做实验的都有谁?」
「都有谁?」中年女人看了万里一眼,觉得他外表长得一副聪明相,但脑筋确实有点不灵光,「当然都是头头呐,难道会让我们平头老百姓知道那个秘方?是镇长带着他手下的实验的,足足两周没出来哟!」
「真负责。」万里转着脑筋,「具体都有谁,大嫂子不知道了吧?」
「这事全镇人都知道,他们可是给大家带来好处的财神呀!」中年女人嚷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称赞还是咒骂,接着把那几个人的名字历数了一遍。
她说一个人的名字,万里的心就彷佛被什麽抓一下,因为那些人正是被关到新镇里的几位,或者是他们的父一辈。还有一位从窑场出来没多久就去世的姓孙的官员不在他的名单里,不过他却想起,店老板恰恰是姓孙。
巧合?还是确有问题?
「可能是为我们镇找来财路功劳太大了,这些人后来都升了官啦!」中年女人做了总结。
「那些砖呢?不会也砸了吧?」
「没有,说是有纪念意义,当时就堆在窑场边上的取土坑那儿,后来拿去建新镇用了。」
第六部 迷城 第二十四章 它会动啊!
万里不说话了,他觉得有些线索浮出来了,要在脑海里理顺一下。虽然那位中年大姐仍然滔滔不绝的说着镇上的琐事,不过长年做心理医生工作的经验使他有本事一边和她搭话,一边想事情,何况他只要稍有反应就行,这位好心又多话的大姐只是想说而已,并不在意他的回答。
一开始,他们就认定这件事可能和窑场有关。现在虽然并没有直接的证据和窑场联系上,不过却从侧面证实了那些困在空城镇里的人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是官员,他们一起陞迁,他们关系密切,他们共同为这个镇子谋过福利,而且一起秘密做过什麽关於瓷器的实验。
会不会是他们共同做了什麽伤天害理的事,然后请了个有法力的人镇住了怨灵,而这一切或无意或有意的被司马南得知,结果他释放了怨灵,并帮怨灵设了这个局来报仇?当然,他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他那个人无利不早起!
看来要马上和阮瞻联系一下,互相通报一下情况,然后好确定下一步要怎麽做。现在谜底呼之欲出,但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谨慎,因为关键时刻最容易出意外。
「哎呀,天已经这麽晚了!」中年大姐正说得高兴,忽然大叫了一声,「孩子大人都要回家了,我得去做饭了。」她说着风风火火的转身就走,但才走了几步,又想起什麽一样扭过头来对万里说,「我也要给风娘准备一份,乾脆我多拿点过来,这位先生吃了再走吧!」
万里本想推辞,但大概好久没有人陪这位大姐聊得那麽痛快了,所以她格外热情的挽留万里,说她做的本乡特色菜比饭店的强很多,万里不好再拒绝。只好答应留下来。
趁大姐去做饭的时间,万里试图和风娘攀谈,因为自从他进了这个院门,她就没说过一句话,就是一边温柔的反覆擦拭那四件瓷器,一边宁静的笑着,看万里和那位大姐说话。一脸幸福的模样。想到她可怜的身世,万里只觉得心酸,很想帮她点什麽。
可是无论他说什麽,风娘只是和他笑,还抚摸了一下他的脸,最后他只好放弃。用她喜欢的方式和她无声的交流。他知道风娘想让他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於是也不客气,把这个小院子参观了一下。
这个小院子一进门的地方有两间简易的小棚子。一看就是厨房和杂物房,不过烟火气很冷,显然是许久闲置不用了。对面是一排三间房间,中间是风娘的房间,简单朴素,甚至是寒酸的;左边的房间是佛堂。很小,但相当乾净,还有一小炉香在静静的燃着;右边的房间也不大,家俱简单,虽然也很乾净,但一开门却有一股说不出的阴寒扑面而来。
相似小说推荐
-
鬼吹灯之再起风云 (梦溪林枫天上天上) 网络奇书《鬼吹灯》续集:情节更精彩,内容更惊悚,惊艳再现——《鬼吹灯之再起风云》!在上一部中,胡八一...
-
鬼打墙 (天下霸唱)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撞鬼。我小时候经历过奇异的往事,这些经历对于我长大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