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入库:04.13
原本羊攻是最不好打的,费力难上,对铁甲裹身的秦军先锋来说更是,好在原本准备打一个月的炮弹随着萧思温主动开城投降而得以保留,弹药充足,火力充沛的秦军炮兵在这小山上找到了放开手脚打的快感。
足足将近半个时辰的火力准备之后,秦军开始攻山,在充足的火力准备之后,山上辽军其实没什么战斗力了,战斗持续到下午,辽军大部投降。
秦军俘斩四千多人,其中俘虏占九成以上,大多杀伤都是在炮火准备期间,秦军伤亡很少,只有六七十人受伤,五人战死,就完全控制安国寺,天黑之前,战报已经送到史皇帝面前。
至此,上京城已完全在秦军控制之下,史皇帝十分高兴,派人去通知耶律贤收拾东西,要么自己去大梁,要么把脑袋带去。
耶律贤十分识趣,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只是泪流满面,再不敢提萧绰的事。
大内城北拱辰门还有不少人拼死抵抗抵抗,不过却和之前的守军完全不同,根据回报,那些是大内的契丹勋贵和他们的家卷、私兵,他们是整个辽国的核心权力层,聚集上千人负隅顽抗。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史皇帝问了萧思温和韩德让,核对之后回报确实没错,随即下令调二十营人马加两个炮兵营过去,包围起来,赶尽杀绝。
史皇帝的命令绝情残忍,没有商量的余地,秦军无丝毫犹豫忠实执行,部下也无人异议。
史皇帝骑马出大内皇城,带亲兵向萧家长公主府而去,萧思温带路,又祈求作保,保他几个亲戚,说了十七个人的名字,史皇帝拒绝了,只同意保他几个个侄子,让他带人去认人领走。
史皇帝明白这里的权力结构,因为之前韩德让已详细给他说过,如果想维持上京稳定的控制,扶持韩家为傀儡,这些契丹勋贵皇族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尽杀绝,他们是辽国北部最大的政治势力核心。
从来没有任何手段比杀人有用,这是一个残酷又真实的事实。
肉体消灭是短期见效最快,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像秦国一统天下,一开始也是苦苦挣扎,后来白起崛起后秦国才发现最能消耗对手国力的就是杀光他们的人。
人们会记得秦始皇一统六合的伟大功绩,也会唾弃白起战国第一刽子手的声名,可客观事实就是白起大规模杀伤六国有生力量,使得各国越发难以组织有效抵抗,是秦王一统六合最大的助力,现实总是残酷的。
至于千秋骂名,一来史皇帝不在乎,二来他无所谓。
对于天子而言,人们的评判是宽松的,如历史上郭荣其实大规模屠杀过战俘,尽屠楚州城中居民,无论男女老幼,焚其室庐,死者至少超过万人,可后人仍愿意称他为五代第一明主。
史皇帝们心自问,他应该是算克制了吧?可就当下条件,确实没有别的办法,或许身为天子,他注定就要抛弃仁义。
当夜,大量契丹贵族,辽国勋贵被围在供辰门附近,其实经历几轮炮击之后,他们就已经丢下武器,请求投降了,最终只有萧思温带走了几个人,其它人都围困得水泄不通,根本出不去。
当夜,秦军的炮击没有停止,城北惨叫如沸连绵不绝,如同潮水汹涌,雷鸣不止,直到后半夜才停歇。
史皇帝在长公主府落脚,直接不解甲睡下,大约睡了两个时辰,到后半夜,史皇帝被身边禁军叫醒,海进进来向他汇报:“官家,城北的人处理完了。”
史皇帝点头,他没见到血,没见到惨状,可这十多年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大风大浪过来早见识过,他明白那是什么样的场面。
更加血腥残酷的也见过,只不过眼不见就能更加心硬,对于天子而言,最后报上来的不过是一些数字罢了。
“要妥善处理后事,以防疾疫,尽早清理干净,不要引起惊慌。”史皇帝吩咐。
“诺!”海进领命,刚要走时,史皇帝又道:“诸将将士辛苦了。”
.......
此时,太阳东升,天空放晴,上京城内大局已定,似乎昨天的肃杀已经过去,皇城内外,汉城大内,街道上的尸体已经被清理,血腥也被洗净,除去街道城头到处巡逻穿梭的黑甲秦军士兵,似乎什么都没变,又好像全都变了。
第553章 、迎刃而解
八月初,秦军完全掌控上京,史皇帝没有去住皇城,他自己住在萧绰家,只派张齐贤带兵去封存府库,查抄所有财务,史皇帝给他交代的就是大殿柱子上的金粉也要刮下来带走,他打一战来上京可不容易。
随后,将所有“不幸”陨于战火的昔日辽国皇亲,勋贵,契丹贵族家产抄没,对外发布消息,这些人不识大体,死不投降,在城北拱辰门附近组织人马负隅顽抗,最终被秦军悉数歼灭。
随后,令耶律贤自去国号,又令大军主帅李处耘亲自率军捣毁辽国上京城郊社稷,宣示辽国灭国。
之后,由镇州节度使孟玄喆代替天子率辽国剩余百官祭拜大内城西安国寺附近的孔庙,重新修缮,同时放榜安民,要求只要会说一句汉话就可以自证清白,足以保命。
秦军陆续掌控上京周边的几个州,因为地广人稀,这里的州县比南方稀疏很多,而且由于缺乏城墙,他们即便想抵抗也根本不是秦军对手。
八月中旬,事情大抵做完,上京查抄的财富装了一百多车,史皇帝才下令,改上京为潢州,以韩德让为权知潢州事,管理政务。
随后又以李继隆为潢州防御使,统大军二十营暂驻潢州,史皇帝给他交代了几个任务,其一自然是保证潢州安全,其二就是在潢州北面和西北连通草原的河谷要道中修建莲花堡,以加强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控制。
至于劳动力,沿途俘虏的数万辽军就是现成的劳力。
当然,这一路来俘虏太多,史皇帝下令放了一些,年纪小于二十五的准许放归。
之所以把这件事交给李继隆,也有锻炼他的意思。
史皇帝亲自召见李继隆,在长公主府宴请:“此战你表现得很好,朕十分宽慰,年轻人里,你与张齐贤等都是贤才。”
其实史皇帝也不比李继隆大太多,不过他以长辈的口吻说这样的话,却没人觉得不妥。
李继隆激动得脸色涨红,立即表忠心道:“都是官家统筹全局,筹措万方,末将所为只是勇力之劳,是臣子本分。”
史皇帝哈哈一笑,给他斟酒,随后摇摇头:“本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你这样的本分,我大秦早就肃清万里,总齐八荒。本分二字也是说得容易,做到的极少。”
说着他指了指李继隆面前的酒杯,和他喝了一杯,放下之后夹了一筷子肥美羊肉,“尝尝,我教御厨的葱爆羊肉。”
见李继隆动筷子,才接着说:“所谓四海升平,国泰民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于天子来说也是本分,可自尧舜以来数千年,做到的天子有几个?”
“官家必是其中一个!”李继隆信心满满,毫不迟疑的说。
“哈哈哈哈.”史皇帝很高兴,不过只高兴了一会儿,笑完之后才唏嘘:“当年我跟仙君周朝世宗皇帝北征伪汉,奋勇争先,冲锋陷阵,一骑当千,也和你的风采相似。
一直到了忻口,直面辽国数万大军,才知道什么叫力有尽时,形势比人强,我们数千兵马,就算在力战而死,也能以阻挡辽国数万大军,人心思退,只能撤军。
忻州一撤,则太原之围也就功亏一篑了,那时候我觉得心灰意冷,朝廷十几万大军拿不下一个太原,辽兵势大无法阻挡。
我向家父保证,会帮他夺回云州,也只敢说子子孙孙绝不断绝北上决心。”
说到这,连史皇帝自己也颇感世事无常,“不过近二十年后,我不只夺回云州,还兵抵上京,剪灭辽国,确实是我没想到的。”
李继隆听得入神,连美味都忘了入口,只激动说:“父亲曾和我说,官家天纵英才,文韬武略,这些年南征北讨,可不止辽国,必然是注定为官家所灭!”
史皇帝听他的话不由得想笑,不过他明白李继隆的心思,或许在他们眼中,自己不是人了,而是天命所归,是天命的载体,所行之事也是代天行事,天下归心,必然马到功成。
可其实纵观这些年,他有很多时候身处险境,兵行险招,还有时候是车到山前,船到桥头不得不行,还有不少是运气好,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不过这些他们是不懂也听不进去了,于是开口:“我想说,这世上的事看着艰险,不过只要持之以恒,奋发图强,总能做到。
现在留守潢州就是一件难事,对东要封锁辽东,迫使辽东的耶律抹只投降,西北要防备草原诸部,每年收纳他们的贡品。
最主要的事是把西北河谷中的莲花堡先修起来,能以较少士兵抵御部族骑兵南下,这件事朕最多给你两年。”
“诺!”李继隆拱手。
史皇帝刚要去拿酒壶,李继隆已经先一步,为他斟酒,于是又接着交代:“上京此地,是辽国人为我们修建的北方坚城,可以以此监视遏制草原。
相似小说推荐
-
鬼打墙 (天下霸唱)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撞鬼。我小时候经历过奇异的往事,这些经历对于我长大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一定要...
-
都市妖奇谈 (可蕊) 可蕊目前最全的版本包括所有已完结的章节《林老师的特别班》和《三个故事之行路难》由于没有完成所以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