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殿内都是药石的刺鼻味道。
  史皇帝大步进去,几个军医一惊,连忙行礼却被他止住。
  司超躺在床上,嘴唇龟裂,面色苍白,整个人已经说不出话,气若游丝,浑浊的眼睛丝毫没有神采,目光涣散没有了焦距。
  他的身材依旧高大,可整个人却已经显得瘦弱了。
  “情况怎么样?”史从云问几个军医。
  几个人互相对视,颤颤巍巍上前,终于年纪最大的一个开口道:“官家,我等已经尽力了,只是
  老将军本来就年纪大了,又受了风寒,手臂上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之后一直发烧,我们用烈酒清洗过,也割去腐肉还是无济于事,加之身上多处旧伤复发,只怕.
  只怕回天乏术了”
  史皇帝没说话,几个军医害怕得双腿打颤,不过他并非不讲理的人,只是往前看了司超一眼。
  对方似乎意识到他来了,有回光返照的意思,颤颤巍巍伸出骨瘦如柴的大手,史皇帝连双手握住。
  他气若游丝的开口,史皇帝躬身凑过去,他听到了微弱的几个字,在安静的大殿中却非常清楚:“官家.老臣老臣没有辜负”
  说出几个字之后,这个六十八岁,白发苍苍的老将眼神再度涣散,手也无力垂下,被史从云托举着,再没有说出半个字来,只能听见艰难的呼吸声。
  史皇帝一再控制自己的情绪,终于做到了面无表情,却没有张嘴说半个字。
  而殿中的文武大多沉默无言,有几个低头去抹了抹眼眶。
  岁月无情,任何事业和成就都需要代价,一将功成万骨枯。
  六十八岁的司超白发苍苍,骨瘦如柴,在这样的年纪他没有膝下子孙环绕,也没有天伦之乐,安享晚年,却在着沙场前线,兵荒马乱的异国他乡,躺在冰冷寺庙。
  史皇帝微微有些自责,或许不该再让他北上了,虽然他擅长压榨臣子们,可这次他是无心之失。
  当夜,幽州城中月朗星稀,天边没有几颗星星,微冷的夜对强壮的史皇帝来说不足为惧,却永远带走了气若游丝的老将司超。
  第二天军医来向他汇报这件事的时候,大概因为天子的宽仁,他壮着胆多说了几句:“官家,老将军去得很安静,我觉得他是如释重负的,之前撑着一口气就是为见官家。”
  史皇帝点头,给照顾司超的几个军医每人赏了两千钱。
  随后在前线下诏,追赠司超中书令,鲁王,并班师后由于翰林院议定,赐谥号。
  同时命令打理司超遗体,派人护送棺椁回南方安葬。
  大军还在打仗,为不耽搁军事,天子决定亲自坐镇幽州,而且有了司超的教训,史皇帝下令水军那边七十二岁的刘仁赡也随驾留在幽州,处理军事决策事宜,不要去前线了。
  水军新统帅则由更加年轻,也是之前从江南那边投降过来的林仁肇担任。
  这个决定一出,军中不少人都很惊讶。
  其实这也是史皇帝要来幽州的原因之一,他不来林仁肇镇不住场面,一来林仁肇比较年轻,二来他是从江南跳槽过来的。
  司超病重之后史皇帝就考虑了,刘仁赡是合适人选,不过刘仁赡也七十二了,怕他吃不消,如果再来一次换帅对战争不利。
  接着就是林仁肇,林仁肇是合适人选,无论当初在淮南之战中出色表现,还是江南之战中的独到眼光和勇气,以及他负责江南十几年江防的丰富经验,都说明他是智勇双全的大将。
  可偏偏他才从江南投降过来,难服众,所以当一听说司超生命垂危时,史皇帝率先想到的就是他必须去幽州了,只有他在,各军的大小将领官吏在他眼皮底下根本不敢造次,哪怕不服林仁肇也会奉命。
  四月初三下午史皇帝在城外亲自送走司超的棺椁,晚上就立即召集全军正副军都指挥使及其以上将领官吏,召开作战会议,准备全面部署北面占据,稳固当下占据土地,同时开始主动向渝关(山海关),居庸关一带发起进攻.


第512章 、天子赌注
  “根据辽国官员交代,当下已经可以确定,辽国国主耶律璟在上京以北的黑山遇刺,辽军南面精锐都被南院枢密使高勋带走,护送耶律贤北上夺权。
  之后还有一批被萧思温的客将耶律斜轸带走,护送萧思温的女儿北上,准备让伪帝耶律贤登基之后立其为后。”幽州官署大堂中,张齐贤正给众人汇报从幽州投降的文武口中得到的消息。
  “萧思温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让他女儿成为辽国的伪后,依臣所见,耶律璟之死可能也和萧思温等人有关,表面上都说是几个厨子和近侍刺杀他,可这后面没有事谁也不信。”
  “官家神机妙算,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全然已经料定他们的阴谋诡计。”
  张齐贤的话也是众人心声,当发现幽州空虚时,众人还将信将疑,等到抓住辽国将领官员一问,才知道辽国真的出了大变动,国主在黑山被刺杀,南院兵马八成北上,这和当初官家在大梁推断的几乎一模一样啊!
  千里之外,这种程度的料算,已经完全超出在场众人的认知。
  大家看向史皇帝的眼神仿佛在看真仙在世,神仙下凡一样.
  史皇帝淡定一笑:“这些都是小事,朕明察秋毫,胸中自有算计。”心里已经乐开花,心想没想到吧,爷看过剧本!
  在众人崇敬目光中,史皇帝指着正中地图道:“接下来朕做一下总体部署,总的来说分为三个方向,分阶段部署,有主次轻重
  我说要求和战略,你们来提办法。”
  他一开口,顿时众人都安静下来,聚精会神竖起耳朵听着,而一身男装,穿着轻皮甲的赵侍剑俏生生跟在他身边,记录着史皇帝所有的话。
  “中路军重点有三个,最重要的是拿下檀州(密云)并布置防御,准备应对北面的反扑。
  其次则是拿下西北方向的居庸关,打通与西路军的联系,特别是杨继业部,朕北上之前他们已经到了新州,很可能快打到居庸关外。
  只要居庸关一带长城隘口掌控在我们手中,就能沟通太行山以西,太行山以东战线,互相支援。”
  说着史皇帝看向水军,“水军能走的船沿沽河北上,能从河里打到城墙吗?”
  林仁肇道:“回禀官家,我们从沽河派小船侦查过,如果走最近的地方河岸距离城墙大约二里地,中间是一片地,还有一些不高的树林,舰炮可以打,不过准头会大大下降。
  但碍于河面宽度,没法像桑干河那样把大量炮舰集中起来使用,不过打城墙,打城内依旧不成问题。”
  “那就上去,协助陆上部队尽快把檀州拿下,越快越好。”
  “诺!”
  史皇帝接着说:“最后是第三阶段作战计划,也是在前两个目标实现之后的部署,既向东继续占领平州,营州,之后向北拿下渝关。”
  众人盯着地图,仔细记着史皇帝的话。
  他才说完,向来主意多的李处耘就直接道:“官家,我有话说。”
  史从云点头,李处耘站起来,指着地图,手指在檀州位置,然后不断往上滑:“官家,辽军主力如果要南下幽州,无非三个方向。
  一走居庸关,从西北穿过群山到达幽州,只要我们拿下并固守居庸关,部署火炮则不足为惧。
  二走渝关,从辽西南南下,这条路自上京发兵绕道太远,而且渝关三面是海,如果我们控制之后辽军也很难突破。
  所以臣以为他们要走就走北口,到檀州南下,既然如此,我的应对之策是在檀州囤驻重兵,向北延伸防御,直接将最前沿防线推到北口去,在这里抵御辽军。
  北口位于群山之间要道,辽军南下别无选择,必须走这,如果往南到了檀州固然城坚,可辽军也多了选择,从澶州到幽州可不只一条道,到时候主动权就掌握在辽国人人手中了。
  他们轻骑众多,如果放任他们出了群山,采取擅长的分散兵力四处出击战术,不与我军主力决战,火炮就没有那么大优势。”
  听完他的计划,众人神色不一,李汉超首先提出质疑:“这会不会太冒险,北口距离檀州一百五十里,最重要的是北口之下只有一个村子,地处山谷,道路狭窄,能囤积的兵力有限,仓促之下怎么迎击辽国大军,我估计他们主力南下至少超过五万。”
  孟玄喆等人都点头,这就是难点,北口是北齐长城的重要关隘,确实是辽军要南下,必须经过的一个要地。
  之所以成为要地,是因为它在檀州以北一百多里的群山之中,大军翻山必须经过。
  可这种天险也有它的弱点,那就是对敌我双方都是双刃剑,对于敌军来说这成了他们必经之地,行动路线就会完全被敌人掌控,在这里设卡他们就必须硬打。
  可对于守军来说,北口狭窄的山谷让秦军无法部署太多防守部队,到反扑时,对面来的必是辽军主力,人马众多,精锐齐出。
  这就是李汉超的担心。
  李处耘却认真的道,“我们不守北口,斥候去过那里,北齐长城关隘在山上,过了北口下了山坡,河谷里有一个北口村,地方不大,方圆一里不到,三面环山,只有南面河谷有南下的路,要一直沿着河谷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