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蜀地大体都是这样,唐末的前蜀,后蜀,明末的张献忠,汉末的刘备等,都是外来人带兵进入蜀地建立政权。
  一开始外来政权兵强马壮的时候还可以威慑、镇压当地百姓,可日子久了谁也不傻,凭什么你骑在我们头上受供养?
  如果臣服朝廷,回归天下一家,那是天下各地共同供养一个朝廷,蜀地割据就是蜀国百姓单独供养一个朝廷。
  蜀地就那么大,外面又打不出去,日子久了百姓肯定不愿意,这种时候要蜀地百姓为孟家拼死抵抗,那怎么肯。
  这不是孟玄喆一个人能解决的,所以他说一万人没用也有一些道理。
  无论如何,大家都把这皇太子当成笑柄,史从云只觉得他有趣。
  就在绵州等候的时间里,南面也来了信使,送来大好消息。
  是李处耘亲笔写的信,写信的日期在五天前,四月初一,书信是用蜡封防水的,内容不少,有三页之多。
  详细讲述这两个月来东路军的作战。
  李处耘在江陵集结各路军队,随后水陆并进,大军开入三峡,连破三会(今四川巫山东北)、巫山等蜀军军寨,斩杀蜀将南光海等,抓获蜀国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
  此阶段作战中一共斩杀,俘虏蜀军水、步军一万二千余人,夺得战舰两百多艘。
  到三月初,乘胜向夔州急进。
  夔州(重庆奉节)是蜀国东面咽吭,山势险要,江水湍急,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夹江列石炮,防御森严。
  李处耘和诸将进至横江铁索东三十里外,商议后觉得水上防备严密,难以取胜,为避实击虚,命部分水军舍舟登陆,直接在江畔和蜀军陆战。
  靠着将士勇猛夺取浮桥,控制铁索,随后水军也发起攻击,水陆配合,一举攻破蜀军防线。
  但之后大军遇到困难,夔州节度使高彦俦认为宋军涉险远来,利在速战,当坚壁固守,于是固守不战,而且布防很有章法,加之夔州险要,不能越过不管,一时大军受阻没有进展。
  就在李处耘他们被阻夔州城下,十六天没有进展时,夔州监军武守谦不高彦俦,觉得被周军围着不敢出去,每天被周军辱骂,是大丈夫的耻辱。
  于是率所部千余人贸然出战,被李处耘亲自带队大败而归。
  随后早有准备的董遵诲,罗彦环率军跟随蜀军败兵突入城内,高彦俦领兵和他们在城内力战,身受十余创,最终失败自焚而死。
  周军顺利占领夔州,随后沿江西上,收降万州(今四川万县市)、开州(开县)、忠州(忠相)、遂州(遂宁)等州,直逼成都,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预计四月中旬前后大军将到成都城下。
  看完战报,史从云立即让符昭愿去把战况昭告全军,让全军将士知道东路军也快打到成都了,振奋士气,同时鼓起大家的好胜心,毕竟他们这里距离成都也不远了。
  同时心里唏嘘不已,曾经和他交过手的高彦俦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花蕊夫人曾做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来嘲讽后蜀的军队,大体上前半句算合理,但后半句不对。
  至少在史从云这一路打下来,虽然整体没有战斗力,但战斗意志强的如力战被擒的韩保正,战死的赵崇韬,东面死战到底的高彦俦等,还有少数的将士,有没有本事暂且不谈,但拼死到底的血性是有的,都算好汉了。
  这份信送到,正可谓是南北两开花了,这下两路大军逼近成都,蜀国已经没任何希望。
  史从云便将自己这边战报,整合李处耘送来的战报,亲自写了一封,把两路大军形势让人加急送回大梁去,也给家里的几个媳妇写了家书,一道往回送。
  接下来就是去成都了。
  四月初八,史从云下令整顿之后的周军全军开拔,正式从绵州向二百多里外的成都进军。
  而他们北路军,从一开始出散关的两万人,打到现在反而有了三万人出头,这是因为沿途收编不少投降的蜀军将士。
  大军向成都进军的路上,沿途州县纷纷投降,毫无阻碍。


第285章 、宫中厉害
  “母后,我不想读书了,那陶谷太严厉。”七岁的郭宗训在大殿里对着符皇后发牢骚。
  垂拱殿侧殿,摄政太后日常处理奏疏的地方,大殿的黑色屋檐外,风声正贴着瓦片呼啸,时不时传来了隆隆的雷声,哗哗的雨在雷鸣之后滴答敲打瓦片。
  宫殿里光线黯淡,都不像白天,倒像傍晚的昏暗。大殿外时不时有凉风灌进来,把挂在各处的帷幔吹得飘荡,多了一些不安的气氛。
  符皇后心不在焉,并没有注意到郭宗训叫他。
  “母后?”郭宗训又叫了一声,他毕竟还小,七周岁的孩子后世也就小学一年级,很多事并不懂。
  符皇后这才回神:“宗训下去休息吧,我有些累了。”
  郭宗训不太懂的往外看了一眼,虽然外面昏暗,但这是才是午后,小皇帝正充满不解,眼里已经积蓄了泪光。
  旁边的奶娘立即明白,走过来拉着孩子道:“陛下,我们回宫去玩吧。”
  “我想跟母后......”小皇帝还有些不不情愿,还是被奶娘带着走了。
  官家在世时很忙,多数时候都是符皇后照顾郭宗训,她自己又没有儿女,所以小皇帝很粘皇后。
  但此时符皇后却毫无心思去想那些,连以前总觉得可爱的郭宗训,恨不能时时带在身边的太子,这时候也觉得有些烦人。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不会觉得是宗训变了,变的也不是她,而是情况变了。
  以前紧紧抓着太子她才会觉得安心,才会觉得安稳,所以不管太子烦人不烦人,懂事不懂事,她都会觉得亲近。
  但后来不同了,父兄不敢入京,基本表明她被抛弃,史从云以绝对优势掌控朝堂,这时要抓紧的人也从太子变成史从云,这时候和太子关系太近,反而可能殃及自身了。
  皇子还是个孩子,但隐约也能感受到宫里人对他态度冷淡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变化.......
  符皇后心里关心的是前方蜀地的战事,因为朝中并不安宁。
  史从云不在,外镇节度那边有不少动作,前段时间,李筠又上书提出今年给朝廷的赋税要减,因为河东开春造了旱灾,收成不行。
  这已经不是李筠第一次提出这种要求,自唐中晚期到现在,各节度使都是自己收取所辖地方赋税,克扣自己的用度之后剩下的才上交朝廷。
  这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大了,交给朝廷多少几乎全是节度使说了算,也是节度使能够做大成为实际的土皇帝重要原因,掌控地方财政赋税,就可以用来大肆招兵买马,养私兵。
  各地节度距离京城近的,朝廷掌控力强,派个监军过去就能弄得清楚明了,远一些的,实力强大的即便监军使过去了也不敢如何,都是他们想给多少给多少。
  而像李筠那样的则更加跋扈,官家在世时派过去的监军使他敢囚禁,官家在南唐用兵他就提出因为连年战乱,昭义军地盘上百姓流散,每年上交给朝廷的赋税要减。
  那时他的时机就抓得及其准,朝廷大军几乎全在淮南作战,这时候他提那样要求,官家只能咬牙答应。
  结果这次又是!
  这次也是朝廷大军赶两路出发去蜀地作战,秦王史从云赶走没多久,李筠就上书提这件事,当时李谷等朝臣十分生气。
  因为当年李筠趁着官家在淮南用兵时威胁减赋税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如今又来一次,当时在垂拱殿就怒斥李筠。
  有人当时就提议,拒绝李筠的无理之请,因为他的昭义军几乎每年都不上交赋税给朝廷了,多数都被他用来养私兵,现在还想再减!
  符皇后一时没有做决定,这是件大事。
  李筠的昭义军拥兵数万,而且距离京城很近,如今秦王不在京城,她不敢轻易做决定。
  晚上夜不能寐时突然又想到秦王临走时的吩咐......
  “某这一去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朝中就靠太后了,你主内,我主外,把这天下打理好。”
  每次想来都有异样的感觉,她都不知道亲王是不懂措辞还是如别的莽夫军汉一样口无遮拦,居然说那样的话。
  可正因为那些交代,让她莫名没法对朝局大事坐视不理,是惧怕秦王淫威吧。
  所以她再三思索之后,决定同意李筠的请求,虽然令人气愤,但史从云在外,伐蜀大军远在蜀地,这时候和昭义军翻脸对朝廷十分不利。
  为了此事,李谷还颇有微词,但也没顶撞她。
  结果她这一退让,就引来接连恶果,先晋州建雄节度使杨庭璋同来上书,说为了防备北汉,要增强晋州守军,所以今年上交朝廷的赋税也要按分减。
  镇州成德节度使郭崇则上疏说镇州上次大战中城池有损,需要修复,今年会少交一些赋税,明年恢复。
  这些事中,大家都觉得只有郭崇的奏报却有其事。
  符皇后十分生气又无奈,李筠、杨庭璋都是看准了史从云不在,朝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家坐镇,才敢上这样的奏疏,如果史从云在,他们岂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