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这种风餐露宿,艰苦赶路的状态才是打仗的常态,所以苦中作乐也是常态之一,对于思乡情重的人来说,这无疑之最大的煎熬,但对于四海为家的浪子,说不定军队才是他的归宿。
  ......
  从三泉出来之后,一直走了三天,他们终于到达利州北面。
  当天下午,前方斥候回报,他们已经见到邵季的部队并且接头了。
  大军顺着嘉陵江西岸走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见到邵季的大部队。
  邵季的大军驻扎在嘉陵江西岸,这里两面山势平坦,江水平缓,见面也宽阔起来。
  看过去江面宽度至少超过二百米。
  大军驻扎的地方像是一个规模不小的村子,有二三十户人家,房屋都在江边平地,此时已经完全被大军占领,作为扎营的地方。
  邵季很快骑马来见他,随即向他汇报情况。
  “大帅,从这里往南十里地就是利州(今广元市),过了广元就能直到剑州(今剑阁),过了剑门关,蜀中就无险可守。
  根据蜀兵的交代,蜀兵主帅王昭远,监军赵崇韬就拥重兵坐镇利州。
  不过他们在利州北面的漫天领上设了很多营寨,其中最重要的两座是大小漫天寨。”
  邵季说着指着江对岸的隐约可见的蜀军营寨和旌旗道:“大帅,那里就是小漫天寨,堵着渡河的渡口,我们过不去。
  这里的百姓告诉我们,官府下令让他们把渡江船只都烧了,让我们无船渡江。
  原本南面有座不宽的桥,一开始没毁,只派人把守,我们到这几天前那边也派人直接拆了。
  不过有些百姓舍不得烧船,他们住在江边,船是他们吃饭的命根子,平时靠运两岸的货赚钱糊口,所以有人不尊命令拖到江边树林里藏起来,我们搜出来四条,也不够。
  四条船只能一次渡过去三四十人,站不住脚,这江面两百多步,往返一次时间太长。”
  史从云点头,顿时明白邵季的困境,一方面令符昭愿去安顿军队,让军队驻扎下来,同时骑马和邵季去江边查看情况。
  江水并不湍急,中间甚至还有一处小沙丘,也难怪这里会成为渡口。
  对面蜀军营帐外围是削尖的木桩并排建成的墙壁,旗帜招展,渡口处的河滩上摆放很多拒马等路障,势必要将他们堵死在这。
  史从云看了也有些头疼,这江面太宽,两百米以上的距离,即便热兵器时代的火力支援都会因为精度问题作用十分有限,这年头更不用想从这边用弓弩支援那边。
  而且因为船只有限,一次只能过去三十人左右,肯定站不住脚,船只往返送人只会变成添油战术。
  史从云问:“你们想到办法了吗?”
  邵季解释:“王将军和我起初觉得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约定好的是我在这头,他从南面走山路绕远路去嘉川(今旺苍县嘉川镇),然后从那边绕过来,我们两面夹击小漫天寨,抢渡前面的渡口。”
  “嘉川在哪?”史从云问,
  邵季招手,让亲兵把地图拿来,随后找了一下,指着一处空白的地方指給史从云看,地图上并没有标注:“在这,大致是在利州百里外的山谷里,是个小镇,是我们从百姓口中和蜀军俘虏那里问出来的,我们给了些钱,当地的猎户愿意带路。
  从三泉走要绕山路过去,可能要走二百里左右的路,然后往西绕道,可能还要走一百多里,路很远。”
  “那就是三四百里山路了........”史从云点头,也逐渐明白王全斌和邵季的计划,邵季率主力在这吸引敌人注意力,王全斌领精兵走山路小道,绕远路迂回到江对面打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计划就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来,崇山峻岭,高山河谷之间数百里山路的迂回,意志力不坚定的,光是爬山涉水,走路都能走到崩溃。
  “那我们暂时等着,三百多里地,还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少说也要十多天。”史从云明白他们的计划之后,也没有干涉。
  于是大军在利州北面十里处的渡口扎营,与对岸蜀军对峙,同时随行神火军的工匠们开始发挥作用,大军休息休整,他们没有休息,而是立即在江畔的树林中伐木造船,准备赶制更多船只。
  这样等江那边打起来时,这边可以一次渡过去更多兵力支援。
  两军隔江对峙,都没有妄动,但周军造船的举动自然瞒不住对面蜀军的眼睛,消息很快报到南面利州城中。
  王昭远作为北面行营都统,此次出兵的蜀军主帅,哪怕他自比诸葛,认为熟读兵书,满腹韬略,而且出发时还曾立下豪言壮语:“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但中原他能不能取不知道,周朝大军没多久就接连攻克兴州,西县,三泉等重镇,大军已经到利州北面十里外的渡口。
  前锋韩保正万余大军战败,韩保正等将领被生擒,很多蜀军士兵往南溃逃,沿途还散布周军不杀俘虏,不害降兵,不抢百姓的流言蜚语,搞得人心惶惶。
  王昭远除了痛骂韩保正等人无能之外毫无办法,现在又听说周军开始建造船只,有抢渡的迹象,更是慌了神。


第275章 、会师渡江
  “韩保正就是废物!”
  王昭远砰的一声把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
  旁边幕僚也有些着急,连开口道:“王公的部署十分得体,扼守兴州,西县,广元,三泉,利州,这些都是要地,都没有错。
  要怪只能怪那韩保正太不能打,给他一万人坚守要地,居然接连一败涂地。
  兴州和西县之间有我军二十多座营寨,都设在要地,他居然这么快就守不住。”
  幕僚接连把祸水引到韩保正头上,因为他自己心里也怕,这场大战的起因与他脱不了干系,正是他劝王昭远,说他身居高位而没有功劳,难以塞时议,应该趁着大周出兵混一些军功。
  他当时说这话只是想讨好王昭远,他明白王昭远也有这样的心思。
  没想到王昭远真的说动了陛下,不投降了,改为和周军死战。
  结果这仗才开打,周军就摧枯拉朽,都一路打进汉中,打到利州来了,这下他也彻底慌了,要是周朝杀进成都,到时问罪,陛下把王昭远顶出来,又牵扯出他来可如何是好?
  所以他只好把所有过错都往韩保正头上说,也能让王公有个台阶可下。
  听他这么说,王昭远脸色好了不少。
  “是比下和我看错他了,我这就修书一封,让人给成都说明,初战失利,实在是这个韩保正太过无能。”王昭远找到台阶,终于能把战败的责任推出去。
  “最好还需监军使赵崇韬一同发书文,方能说明此事.......”
  王昭远点头:“言之有理。”
  ........
  利州城头,赵崇韬一身戎装,巡视城防,可惜他不是主帅,只是监军,无权调动大军。
  和王昭远不同,赵崇韬是将门出生。
  他父亲赵廷隐是河南大梁人,也就是当今大周都城出身。
  后来随先帝孟知详入蜀,立下不少战功,后唐攻两川之战中据守剑州,击退石敬瑭所率朝廷大军;
  夺取利州昭武军;
  继又在两川兼并之战中攻杀董璋,夺取东川。
  也是先帝留给当今陛下的辅政大臣之一,往年辞去军职时官至太师、中书令,还因是开封出身所以加封宋王。
  脚下这座城池重镇利州,便是当年先父所夺,如今兵临城下,对于赵崇韬来说又是另一种心情,既有紧张,也有忧心,更多的是怕辱没父辈门楣。
  当初父辈抛头颅洒热血,抵挡后唐大军,打下这重镇要地,如今要是丢在他手中,有何脸面去九泉之下见父亲呢。
  他也打过仗,六年前,上一次史从云伐蜀时他就参与了,前锋的李进被杀,李延圭败退之后,他随高彦俦等人增兵。
  他在兴州河谷北面击败一股两百多人的南下周军,杀敌二十多人,周军退败之后再没南下。
  周军没有反扑,没有报复,于是就成了整场打仗下来朝廷所取得的的少数彻底胜利。
  因此朝中对此大肆吹捧,那些文人也说他的事迹,说是他打得周军不敢深入,不敢南望蜀中,陛下很高兴,加他为历左右卫圣步军都指挥使。
  到广政末年,他的爱子赵文亮娶公主,加武定军(治今陕西洋县)节度使、山南武定缘边诸寨都指挥副使。
  其实赵崇韬心里清楚,他当初的那场胜利根本是因为周军不想打了,没有南下的意图,他们占了马岭寨就没再想往南打,更别他打退周军了。
  次年周军转头大举进攻淮南也证实他的想法,周军就是想把他们堵在秦岭的大山里,进不了关中,好腾出手去打淮南。
  他心里其实十分佩服也羡慕周朝的深谋远虑和君臣执行能力,他们打秦岭,其实想的是要收拾淮南以图江南。
  那种大气魄,做大事的远大谋略和决心,正是他们缺乏的。
  朝中还在把一点无关紧要的小胜吹得天大,说他打退周军,却不敢说史从云让他们折损多少,周军为何打到马岭寨就主动撤军,想想人家为什么要打他们,潜藏背后更加远大的宏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