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入库:04.13
战打到这份上,聪明的统帅应该下令撤军,同时派预备队支援保护,防止自己这方的主力被围歼了,史从云心里想。
事实也是如此,随着辽军开始崩盘溃逃,喊杀声小了不少,史从云远眺,更加北面的辽军旗帜开始缓缓移动,众多林立旗帜中隐约有金黄色的,应该实力辽国皇帝的大纛。
他还隐约听到辽军的苍凉号角,大概是退兵的信号。
不过已经晚了,辽军的主力已经被合围,而是史从云断定,辽国也派不出预备队救援,因为他们的大纛都开始移动了,说明老爹已经带领五千龙捷军精骑兵冲着辽国皇帝脸上去了,否则北面的旗帜不会移动。
围在他身边的亲兵十分激动,他们也是百战精兵了,看到这种情况也明白基本大局已定。
远处,邵季和慕容延钊大军将辽国北面溃兵截住,随后向西迂回,形成一个庞大的包围圈,把辽国败兵往南面和东面赶走。
后面周军大阵解除兵车,排成方阵缓缓压了上去。
大量无组织无纪律的辽军如无头苍蝇,黑压压的大片人马在到处乱窜,只求找到一个没有周军阻拦的地方逃命。
周军大阵在他们西南侧,铺开之后也逐渐向西发展,完全堵死四面,邵季和慕容延钊迂回到北面截断退路,只剩下南面和东面可以逃跑。
史从云远远在高地上看着,在上帝视角他能看清楚怎么回事,但身在其中无人领导,往前乱套的辽军并不清楚全局战况,他们只是在方圆数里的广大地域内到处乱窜,以求逃出周军包围,遇到周军大部立即回头。
殊不知正他们他们求生的本能正被史从云利用,周军正像赶牛羊一样把他们往史从云想要的方向驱赶。
战打到这时候,史从云终于敢摆出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装逼模样,很有逼格的道:“这时候辽军主帅应该想出预备队来救人了,可惜早在本帅预料之中。
虽然本帅看不见,不过此时老爹的大军已经从东面大道向着他们中军右翼而去了,辽贼没机会了。”
“大帅神机妙算!百战百胜!”亲兵激动道。
“契丹狗贼哪是大帅对手......”
有文化的则直接道:“大帅简直是白起在世,韩信转世。”
“什么白起韩信,哪里是大帅的对手!”
“.......”
众人热烈的拍马屁说得史从云有些飘飘然,觉得这个逼必须装到底,立即大手一挥:“擂鼓,向前进军!本帅亲自坐镇。”
后方高台上将士得令,激动打出令旗,本阵鼓手开始擂鼓号令,随后中军帅旗随着史从云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擂鼓助威,帅旗北进,人人都看在眼里,一时间全军士气更上一层楼。
原本周军前四阵被后四阵替代之后,王全斌因他们伤亡惨重精疲力尽,让他们先原地休整作为后备。
结果看到帅旗北进,大帅亲自开赴阵地前线之后,士气大震,将士们纷纷请战,各军都指挥使在请示王全斌后整军继续跟进,向东追击压迫辽军。
史从云骑上马,身穿两层甲,在众多亲兵护卫之下,随后军向前进军,声势浩大,巨大的帅旗随着他在众多旗帜拱卫下向前移动,一时间周军气势如虹,嗷嗷叫的往前冲。
看到中军这边的动静,已经穿插迂回到北面的邵季和慕容延钊也向南进兵,开始压缩被包围的辽军。
大量辽军士兵不断被压缩空间,沿途不断被射杀。
随后史从云又下两道命令,其一,令小牛溪东侧的司超、王环、罗彦环部渡河,从东侧夹击辽军。
不过他命令才下,传令兵还没派出去,就有人从东面来向他禀报,司超发现辽军中军大乱,已率大军趁机渡过小牛溪,击退河边防守的辽军,正向西面进攻,从东面夹击辽军,派人来向他汇报。
因为史从云之前给司超等人下的命令是让他们伺机而动,看情况行事,没想到的主观能动性这么强,对局势判断很准确。
史从云十分高兴,带会打仗的将领打仗就是省心,又让传令兵过去告诉司超,渡河之后从东面和他们合围,防止辽军往东面逃跑,至于北逃之敌则不管,他们要和主力一起围歼被困住的辽军。
随即还下了第二道命令,对所有辽国士兵赶尽杀绝!要投降的可以先让他们投降,减少合围压力,但能杀的尽量杀,一个不留。
史从云心里已经有数,即便投降之后也也不准备留活口,此时北面的辽军正被老爹史彦超追击,精疲力尽的辽军主力被他们合围,辽国败局已定。
史从云遥望远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周军步骑,老爹史彦超部部分骑兵已经占领北面辽军大营,北面遍地是稀稀落落辽军残兵,他们算是成功逃出生天了,史从云没有理会他们的功夫。
老爹史彦超的主力骑兵已经往更北面的地方追击而去,大量的龙捷军骑兵百骑为一队,正跟随大量旗帜从两面的田间大道越过辽军大营往北追击。
这次史从云不怕老爹再像忻口那样孤军深入了,因为固安方向还有赵匡胤的伏兵,辽国的主力已经被他们围困在这,辽军北面应该只有一些辽国皇帝的扈从军和大臣将领。
不过史从云不在乎,能追上就追上,逮住高官皇帝是老爹的大功,追不上也罢了,他的着眼点和众人不同,他更在乎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他从来不相信英雄史观,辽国这时候是个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且还在上升期,没达到瓶颈,就算杀了他的皇帝就能改变什么吗?
史从云觉得不能,它强大的国力依在,人心依旧凝聚,换个皇帝照样实力还在,说不定重新选一个比现在的皇帝还更好呢。
反之,消灭他们的人,才是根本的打击辽国国力。
作为主战场的大片田地和树林,此时已经尸骸成山,血流成河,到处是硝烟和残肢断臂,甲胄和残破旗帜,放眼望去,大量的尸体看不到边,谁也看不出这里曾是大片夏日的青葱麦田了,今年附近的百姓或许会很惨。
太阳已经开始西斜,风中的血腥味压也压不住,不过经过一天的洗礼,史从云的鼻子早已经习惯了。
不知道今天有多少尸体会躺在这,他没数,但肯定很多,将士们追击都是踩着尸堆往前推进的,失去组织的辽军不断被压缩,射杀。
随着包围圈的逐渐缩小,各方将士已经可以看到对方的旗帜,知道友军并肩作战,士气更高,高声喊杀,向前推进。
庞大的包围圈也随着空间缩小逐渐清晰,南面是史从云的中军,他亲自坐镇,王全斌为将领总体调度,王仲、郭廷谓、申知义、张正涛、符昭愿、王审琦、向训等将领亲自带兵,控鹤军和神火都组成。
东面是司超、王环、罗彦环从淤口关、独流镇过来的东面军,由控鹤军和驭浪军水军组成。
北面是邵季、慕容延钊率领的骑兵,三面合围压缩,将辽军残兵逼迫到益津关城下,而南面是益津关数里长,数丈高的坚固城墙,城头还有董遵诲组织的守军。
之所以说残兵,是因为此时辽军已经被和他们的统帅部分割开,完全溃乱,无人组织,但这些残兵的树林并不少,密密麻麻的辽军接近万人。
沿途不断被三面的周军用弓弩射杀,很快密密麻麻的人被困在益津关城墙下,城头守军开始用弓弩和滚木礌石击杀密集的辽军,神火都把弩车推上来,往人堆里射火箭和弩箭,惨烈的屠杀就此开始。
辽军也试图反扑过,不过无组织无纪律的反扑完全没有效果,很快被扑灭,周军此时各路大军汇合,还占据了人数的绝对优势。
也有辽军试图投降,好喊着契丹人的语言,还派出汉人士兵喊话,不过史从云的命令已经下了,没有人手下留情。
大量箭矢和城头的滚木礌石纷纷射向城下,辽军在惨叫哀嚎中快速减员。
史从云第一次觉得他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屠夫,不过他不管,还要杀。
辽国不同于蜀国、南汉、南唐、北汉等国家。
其一是实力强,对方强大敌人,只有歼灭战是有效的打击。
他能把南唐兵,蜀兵等放回去,因为史从云知道,放他们回去这些国家也不足以威胁大周,反而能宣扬他的仁德和威望。
但辽国不同,辽国不会因为这样一场败仗就不敢南下中原,当年耶律德光曾经还十万大军差点被打光,他照样敢继续率军接连南下,最终还打下了大梁,劫掠了河南河北无数百姓。
而且吃这样一场大败仗,蜀国、南汉、北汉这种国家几乎可以亡国了,南唐就算不亡也要丢半壁江山。
但辽国不会,顶多是十年之内不敢随意出兵。
史从云其实是个功利主义者,而非道德主义者,他的道义是为功利服务的,如果毫无威胁且还能宣扬自己的名声展现自己的仁义时,他愿意放人一条生路。
但如果仁义道德不能昭示百姓,使人民归附认同,且对方威胁巨大,他更愿意消灭有生力量,消减敌人的实力,那就赶尽杀绝!
相似小说推荐
-
鬼打墙 (天下霸唱)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撞鬼。我小时候经历过奇异的往事,这些经历对于我长大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一定要...
-
都市妖奇谈 (可蕊) 可蕊目前最全的版本包括所有已完结的章节《林老师的特别班》和《三个故事之行路难》由于没有完成所以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