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入库:04.13
到前年,折节帅去世,临终前觉得他的才能不该在西北之地,所以上书朝廷推荐他,朝廷让他跟随河阳节度使李继勋,为节度从事官。
但李继勋对他并不那么看重,也没多看一眼。
李处耘经历的人多,经历的事也多,深深明白世上有本事的人很多,有机会的人却很少,他原本以为自己只能跟在李继勋手下,一步步往上挪,不求位列高官,只求自给自足,能养家糊口的时候,当今招讨使史从云,殿前副都指挥使,振武节度使,不知为什么突然看重他的才能,将他调到京城委以重任。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他甚至都不明白史大帅是如何知道他这号人物的。
最令他激动的是,在楚州,长江上,他的建言献策,史大帅都听了,言听计从,人都是要面子的,最难听取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他遇到过不少官职地位比他高的人,只要稍微说得不合他们的意,或纠正他们的错误,马上就翻脸,脸色都变了。
他们并不管事情本身对不对,行不行得通,处世的准则是“我没错”,要是敢与他们争辩,就是找遍各种牵强附会的理由也要证明自己没错,实在恼了就直接用职权打压威胁。
半生来四处漂泊,见多了这样的人,他起初给史大帅才会那样小心翼翼。
结果史从云完全不是那样的人,没有那些虚伪的毛病,也不在乎别人提出和他不同的建议,还对他的建议听之行之!
按理来首,十八九岁的少年,正是血气旺盛,最为不知天高地厚,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年龄,何况他还有那么多战功,更加容易自高自大,听不见别人的话,听不得别人反对自己。
结果史从云完全不是那样的!他作风中似乎自带一股放荡,难道是因为放荡不羁所以也不那么在乎面子问题?
李处耘不懂,他半生闯荡还明白一个道理,越是想看着别人脸色做事的人越难成大事!
他不懂史大帅为何年纪轻轻有那样的心胸,他却明白对于自己而言,对于他的人生而言这都是大好机会!
西北的黄沙戈壁,复杂民族情况,残酷的战争,艰苦生存条件都教会了他,生存不易,人生不易,一旦有机会,一定要死死抓住!
遇上史从云这样能听见意见还重视他的上司,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机会!绝对要好好把握。
这么想着,李处耘死死捏着手中横刀,对船夫大声吩咐道:“划快点,咱们第一个冲上岸去!”
船夫闻言奋力划船,狠狠向着岸边冲去。
岸边不远处有处哨塔,大约有十几名唐军驻守,这时也注意到这边的情况,开始惊慌的敲锣打鼓,慢慢从远处汇聚过来几十人,后续还有人从南面大道旁边的一处军营中过来。
滩头很快汇聚了几十唐军,对着他们放箭。
李处耘放下面甲,紧紧捏着史从云亲自送他的宝刀,压低身子,间对全副武装的甲士来说多数时候都是摆设。
不过他们不怕船夫怕,他取背上的长弓,在摇晃的浪涛中张弓搭箭,身体跟着浪花晃动,很快掌握摆动的节奏,一箭放出,三十步外滩头的南唐兵应声倒地。
连射三箭,箭无虚发,接连三人放倒在滩头,唐军惶恐,纷纷往后退,不敢靠近滩头。
周军士兵士气大涨,爆发出一阵欢呼,船夫也涨红脸,用力划船。
小船很快狠狠的冲上滩头,在沙滩上犁出一条深沟,船一停下,李处耘率先跳下船头,厚重甲胄和脚下软沙差点让他没站稳。
不过他很快用力拔腿,向南面大道放心带头冲过去,他身为将领带头,后方士兵士气倍增,也纷纷跟着他往北冲。
相距五十来步,江边大道上,此时汇聚一百多南唐兵,各个神色犹豫,不少人手中到拿的刀枪都是抖的。
李处耘看得清楚,明白对方无心战斗,他没立即组织人冲过去,麾下指挥使按捺不住要带人冲过去也被他拦住。
指挥使不解问他:“都使,对面无心应战,咱们直接杀过去,一阵就能杀溃他们啊。”
李处耘摇摇头,“这种事某见多了。他们早就斗志崩溃,无心和咱们打,这种时候最好别见血。
说白了,人害怕到极致时有人会跑,有人会跟你拼命。让他们见血了激起血性,其中一些人肯定会跟咱拼个你死我活,给他们留余地活路反而会自己投降。”
不一会儿,滩头汇聚数百人后,李处耘下令众人结阵,高喊“投降不杀”“缴械不死”向着大道边的南唐军驻地推进过去。
早被江面遮天盖地的战舰吓破胆的驻军除一些逃跑外,剩下的人全丢下武器投降了,周军不费一兵一卒占据大道旁的驻地。
随后李处耘看到大道东南面的山上又不少寺庙道观,而且那些寺庙道观大多装饰华贵,山上道路两侧不少地段还有白玉石栏杆,有不少人影慌乱的移动。
李处耘脑子转得很快,瞬间就反应过来,急忙把几个指挥使叫过来:“大军上岸先别忙着集结,把这山围起来,山上的人全抓起来!”
“尊都使令!”几个指挥使不明白李处耘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他原本是说登陆之后保证滩头安全,虽后扎营修筑堑壕,驻扎下来。
现在怎么突然改成抓人了?不过李处耘很会打仗,特别在涂山时众人就对他心服口服,当下立即去执行。
李处耘心里则很激动,迫不及待亲自带人往山脚下赶去,又找来投降的南唐士兵指认山道出口,带人去堵住。
他没到过金陵,也不了解金陵周边的地理形势,可看这山上山道居然有白玉石护栏,寺庙道观五光十色,装点华贵,哪像是普通百姓烧香拜佛的地方!十有八九是南唐贵族烧香拜佛的地方。
这样一来山上多数是达官贵人,如果运气好,他们不只登上江南,还一举擒获南唐国众多达官贵人,那可是大功!必定更能恫吓南唐国.......
第164章 、如何讨好史从云+江南的国色美人
“这山叫什么山,山上平日都来些什么人。”李处耘一面赶路,一面问身边的南唐降将,是江岸守备军的指挥使。
“这山叫佛灵山,山上有个很出名的佛灵寺,金陵城里的达官贵人都常来这烧香拜佛。
这段时间北面战事不顺,北军到了长江北面,不少人都不敢来了,要是去两年,这地方车水马龙,来的都是我们得罪不起的达官贵人.......”
“今天到山上来的有什么贵人,你记得么。”李处耘边走边问。
他们在山脚驻守,路过行人都要盘查,往来人他们大致是知道的。
那指挥使脸色发白,犹犹豫豫不敢答,李处耘立即就明白,山上可能有大鱼!
李处耘也没威逼,而是小声道:“你尽管说,某不会外传是你说的。”
那指挥使这才小声道:“午后六皇子及其亲友上山......”
六皇子!
李处耘一听,顿时激动起来,加快脚步冲过去。
待他气喘吁吁的带兵到山脚下,即刻派兵,让人在南唐降兵带路下把守各处下山要道。
随后自己亲自带兵顺着大道往山上赶,很快与众多衣着华丽,惊慌失措的贵胄子弟在半山腰台阶上相遇。
李处耘大吼一声:“不想死蹲在地上别动!”
面对森寒刀剑长矛,这些娇生惯养的贵胄子弟顿时慌乱起来,根本镇定不下来,李重进立即张弓搭箭,一箭射死一人,怒吼到:“找死!”
瞬间把所有人吓住了,“想死的再动!”
白玉石阶被血染红,山道上所有人都被吓住,李处耘随即下令,让士兵吗看押这些人,都押送到山脚下集合,自己率兵亲自山上,抓捕剩下的人。
一路踩着白玉石阶往山上冲,全身甲胄重得累死人,李处耘干脆下令卸甲,留下一都人马在半山腰看守甲胄,剩下的轻装去抓人,反正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富贵子弟,也不怕他们激烈反抗。
一面赶路一面忍不住感慨,“这一座山距离金陵几十里,山道都用白玉石铺石阶,不知道要靡费多少钱财,耗费多少人力,那些和尚道士哪里的钱修,都是因为那些贵胄子弟要来这玩闹吧,北方还在虎视眈眈,他们倒是悠闲自在,享乐成风。
只怕就算这次咱们过不了大江,这唐国也撑不了多久。”
旁边一个文绉绉的带刀从事官笑道,“都使,自古以来南国就不是北国的对手,以南拒北都没长久的,我看说不准唐国主是早看开了,只想着当一天皇帝算一天,图着享乐吧。”
“你说得也有些道理........”李处耘点头,他和普通将领不同的一点在于他读过不少书,经历过很多事,许多时候都会想想道理,而不是单纯的蛮干。
“这样就苦了唐国百姓.......”他感慨。
很快,有人回报在山腰一处亭子里抓到大鱼。
李处耘赶过去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妇被十几个带刀的护卫护在小亭中,亭中正好能看到铺满江面的战船,两人一看就衣着不凡,特别是那年轻妇人,连他也只看一眼就被惊艳到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鬼打墙 (天下霸唱)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撞鬼。我小时候经历过奇异的往事,这些经历对于我长大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一定要...
-
都市妖奇谈 (可蕊) 可蕊目前最全的版本包括所有已完结的章节《林老师的特别班》和《三个故事之行路难》由于没有完成所以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