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入库:04.13
于是史从云下令,西面围堵交给高怀德,把王审琦的兵力调到南面正面来,同时从寿州城下守城的数万人中抽调一部分辅兵北上,协助各军修筑营垒堑壕,用工事阻止南唐军,把他们围死在河边。
.......
正当周军在史从云的部署下准备下一步动作时,淮河边上的南唐军大营陷入恐慌之中。
因为从昨天下午起,他们背后的淮河水道中出现大量战船,足足有数百,白帆遮盖河面,密密麻麻东西看不到头,而且那些战船都是周军的!
船上的士兵时不时对着岸上放箭,上面绑着文书,军中少数识字的人拿去一看,写着周军已经攻占涂山,将他们的水军杀了个精光,他们已经被四面围困,赶快投降还可保命,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更恐怖的是当天下午,周军有十几艘大船故意靠近岸边百步之内,船舷左侧挂满用麻绳穿起来的人头,一串串挂着,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有多少,都是南唐军水军的首级!
此情此景吓得很多胆小的新兵肝胆欲裂,胆大一些的也觉得心底泛寒,军心士气很受打击。
朱元等人面色站在淮河边上面色铁青看着,下令让人放箭射,可对面根本不在乎,距离太远,箭矢多数掉到河水中。
“对面水军将领是谁!”朱元咬牙启齿的问,众人摇头,有人小声道:“只知道应该姓李.......似乎叫李处耘。”
“这等歹毒手段也使得出来!”有人低声咒骂。
朱元心里又恨又怕,歹毒是歹毒,可管用也管用!
光看反应,军营中不少士兵都吓坏,偏偏他又没把士兵往死路上逼,还给生路说投降不杀,着实太毒辣!
“大帅,涂山水寨真的.......”边镐小声问询问。
朱元心里十分不甘,几乎快咬碎牙齿,愤懑,不甘,屈辱等等情绪在心中流转,被戏耍的愤懑,回天乏术的不甘,被对面将领羞辱的屈辱.......
他原本以为自己看穿周军主帅史从云的意图,一切都应对得当,都在他预料之中,没想到原来自己自始至终都被人拿捏,玩弄于鼓掌之中!
那周军的大帅史从云想必在心里嘲笑讥讽他吧!越想起这些,他越生气,气得胸口涨痛,还只能忍着。
点点头道:“周军都到这了,你说呢。”他不想回答也不想承认,但军中人都不是傻子,肯定能猜出来。
周军水军都到了,涂山是什么情况自然不言而喻.......
大家都沉默下来,看着淮河中游弋的众多周军船只,不少人手脚都在发抖。
“大帅,齐王会派兵增援我们吧.......”有人惴惴不安的小声问,声音很快消散在河风中。
朱元其实听到了,不过他假装听不到,回头道:“都回去吧,明日咱们组织人马向南突围!”
“可南面周兵最多.......”有人担忧的说。
朱元原本不想发火,带兵这么久他也有经验,这种时候发火不好,可这下也实在忍不住,破口大骂:“蠢货!说话不带脑子吗!
西面是紫金山,咱们跑回山上去再被他们围吗?东面都是沼泽水潭,大军怎么走!他们扼守大道你还飞过去不成!”
众人噤若寒蝉,不再敢说话,朱元甩袖,率先回了大帐。
当晚,河岸边的周军战船上,众多周军士兵高声齐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整齐壮阔的声音盖过淮河浪涛,数里外都能听得清楚,庞大的声势让大营中本就人心惶惶的南唐军更是难以入睡......
朱元气得一整晚难以入睡,又想到自己被周军主帅史从云玩弄股掌之间,更是越想越气,恼怒愤恨、后悔不甘五位陈杂。
半夜,大营西侧锣鼓声大作,声音惊动没有睡着的朱元,找人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半夜有几十名士兵商量好,一起逃出大营去投降周军,有六人跑不快,加上天色暗跑错路被巡逻士兵抓了回来。
朱元气得下令将六人立即斩首示众,告示全军。
等第二天一早,一夜未鸣,神情萎靡的朱元下令,让许文稹率三千精兵向南面突围,试探周军防守如何。
许文稹率军刚走,军中从事官就来找他,说水陆补给被切断,军中粮食最多只能够大军支撑十天左右。
朱元无奈,令他减少每天的供给分量,多撑几天。
下午,许文稹回来,告诉他周军南面堑壕挖得很深,营垒坚固,一时半会无法突破,周军本来就善战,他们野战不是对手,何况借助深沟高垒,以逸待劳,他们更是打不过去。
当天结束,当晚朱元因为操劳过度睡得很沉,第二天一早,从事官面色难看的向他报告,当晚大营各方都有士兵叛逃出去投降周军的事,总数只怕过百人,他们抓住十二人,已经斩首了。
朱元眼前一黑,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好在慢慢终于缓和过来。
继续派出许文稹率兵去攻南面周军营垒,他自己则准备亲自去军中挑选猛士,来一次全力一拼的突围。
可还没到下午,南面传来消息,许文稹率三千士兵直接在南面投降了周军!
朱元脑子里嗡嗡作响,感觉天旋地转,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第156章 、投降
朱元病倒,史从云并不知道,他在寿州城外听到的战报是南唐的一个节度使许文稹率三千人在阵前向周军投降。
史从云自然很高兴,一面派那个历经战火会说话的传令兵去向淮北的官家汇报,一面把许文稹及其投降的部下三千人调到寿州这边来。
这样做的目的倒不是想让他们来打仗,也不盼着他们能攻下寿州城,主要是给刘仁赡来点精神打击,让他知道救援寿州无望。
另一边,两万多原本在寿州城下建造攻城器械的工匠民夫都被史从云派往北面,负责为各军修筑堑壕工事,逐步往前推进,缩小对朱元大军的包围圈。
他心里有了数,寿州不可能靠着强攻打下来,那留着这么多工匠民夫也是浪费,不如去北面修战壕。
众多堑壕堡垒在紫金山东面逐渐建成,不断往北推进,压缩淮河边上的南唐军生存空间。
南唐军组织过两次大规模反扑,但野战尚且不是周军对手,如今周军凭借深沟高垒,让他们打攻坚更是毫无胜算,反扑损失不小,却都徒劳无功,丢下一地尸体后被迫撤退。
断绝补给后,南唐军处境更加艰难,每天都有不少人冒着被斩首的风险逃出大营来投降,史从云特意给李重进交代了,投降的要善待,给还没投降的做个表率。
同时每天让投降的士兵去南唐大营前百步处,高声劝劝没投降的,告诉他们在这边平安无事。
当然,他是大帅,大帅就要有大帅的排面,不能事无巨细都去插手。
大概给李重进交代个意思,具体如何做,如何处理,让他们那堆将领自己去动脑子就成。
围困六天之后,周军的前沿堡垒已经修到距离南唐大营只有一里地的地方,这样的距离南唐军已在周军眼皮底下,就是睡也睡不安稳了。
史从云已经回寿州城下,每天都不断有人来向他汇报北面情况。
他倒是盼着南唐军能赶快投降,倒不是怕他们反扑,而是怕起瘟疫。
历史上金军围困汴梁,最后是里面的人自己开城投降的,不是守不住,而是城里瘟疫横生,每天死的人数不胜数,瘟疫比金军还可怕。
很多人堆聚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在那,卫生条件无法保障,很容易就会引发瘟疫,这种事十分常见。
瘟疫杀人可比人杀人有效率多了。
到三月中旬,也有些北面的军官私下写信来跟他说觉得驭浪直都虞侯李处耘的手段有些过了。
李处耘把许多在涂山战死的南唐士兵头颅砍下来,用麻绳串起来挂在船舷上吓唬南唐士兵,打击敌人心里。
有不少官员和将领向他私下写信,觉得这做法有些过火。无论如何南唐士兵也是保家卫国战死的,再说死者为大,也用不着如此,这样的做法和蛮夷有什么区别?
史从云在寿州大营看了这些信,心里很欣慰,五代将士中有人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史从云还是感到高兴的,说明至少到了现在,历经几十年的纷乱和厮杀,理智和文明在逐渐回归,有些人已经惧怕永无止境的杀戮,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史从云对李处耘比较了解,李处耘算得上是五代宋初他最了解的名将之一,因为这个人很擅长搞心理战,也是个矛盾的人物,所以看史书时多关注几眼。
对李处耘而言,拿人头吓人算轻的,他曾经为吓唬敌人,让部下从俘虏里挑出十个最胖的,煮了分食。把剩下的俘虏人放回去,让他们把宋军专吃人的消息带回去,直接把城中敌人吓得不战自溃,就这么拿下了坚城。
看他作为简直就是魔王。
可偏偏李处耘这人对百姓却格外的好,所到之处各种政策都偏着百姓,对民间疾苦十分了解。
相似小说推荐
-
鬼打墙 (天下霸唱)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撞鬼。我小时候经历过奇异的往事,这些经历对于我长大后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一定要...
-
都市妖奇谈 (可蕊) 可蕊目前最全的版本包括所有已完结的章节《林老师的特别班》和《三个故事之行路难》由于没有完成所以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