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命令一发布,立刻在王城附近引起巨大的轰动。
以前柴草和鲜活鱼虾兽肉可没什么交易,更别说野生的蔬菜瓜果了,各部落都是自给自足,也没有多余的可以出售。
除开乌族这些年为了挖矿冶铜一直在小规模采购一些食物之外,其他部落从未听闻过,而且也仅仅局限于乌族附近几个部落,交易量也很小,影响范围极其有限。
但这次的采购不同,因为采购数量都已经公布。
每个月柴草两万斤,采购价一钱二十斤。
每天鲜活鱼虾三十斤,采购价一钱三斤。
每天新鲜兽肉五十斤,采购价一钱两斤。
每天鲜嫩的蔬菜瓜果五十斤,采购价一钱五斤。
每天牧草三百斤,采购价一钱十斤。
其实不算不知道,算下来就连徐晨都呲牙咧嘴,感叹养军队太花钱了。
后世都说穷兵黩武,徐晨也知道军队开销大,但仅仅只把满足日常生活的开销列出来,每个月的开支就非常恐怖。
光是人吃马嚼的粮食每个月开销就是四千斤,另外还需要食盐数十斤。
其余的鱼肉、蔬菜、柴草、牧草等开支汇总,共计每个月要花费近四千钱,一年下来就是近五万钱。
另外还要制作禁军制服,新的盔甲和弓箭长矛刀剑等武器,以前这些东西都是各部落自己制作,质量也良莠不齐,但禁军代表着王城的脸面和王权的威严,因此必须重新设计统一制作,而且还要保证精良,就算每个人只开销一百钱,这又是上万钱的投入。
也就是说,要维持这一百人的禁军,徐晨每年必须真金实银的拿出六万钱和五万斤粮食。
而今年收缴的税粮一共才六万多斤,光是一支百人军队,就把所有的税收几乎消耗一空。
若不是巴族掌握了铸币权,估计光是这支禁军就会让刚建立起来的巴国直接破产,成为人类历史上因为缺钱破产的最短命王朝。
于是在开会安排的时候,徐晨有好几次都有一种把禁军裁撤掉一半的冲动。
但最后这个想法还是被他压制下来。
这笔钱投入进去,实则也会带动王城附近所有部落跟着一起发财,这些钱最后都流入了各部落的腰包,然后这些部落有了钱,也才会去购买和置办更多的生产生活工具,甚至一些带有奢侈成分的商品也慢慢才能增长,带动更多的的手工业跟着发展起来。
实际上自古以来,军队开销大,但军队稳定长期的采购也会极大的刺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
至少这次大规模的武器和盔甲制服的制作,会极大刺激服装和皮革、弓箭等制造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另外各种鱼肉蔬菜的采购,也会刺激农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每天如此大量的鱼肉蔬菜供应,光靠打猎采集绝对无法长期满足,只能靠种植和养殖。
只要各部落尝到甜头,这些领域很快就会跟着发展起来。
在粮食生产得到基本的温饱满足之后,农牧副业就是各部落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而且也最简单直接。
采购命令发布之后不久,很快就有得到消息的男人女人带着试一试的心态,提着从季苍河捕捞的鱼虾或者河滩上采摘的野菜送到军营,果然被顺利收购了,而且都是支付现钱。
捏着几枚黄澄澄崭新的小铜钱,这些人立刻兴奋激动的鬼哭狼嚎而去,很快消息就传播的更加热闹起来,接下来王城附近各部落就络绎不绝有男女老少带着各种物资过来,有人扛着木柴,有人背着干草,还有人提着鱼虾、野菜和成筐成捆的牧草。
古作为管理后勤采购的官员,带着几个临时招募的男女在军营认真检查称量,该送去柴房的送去柴房,该送去厨房的送去厨房,该送去马厩的送去马厩。
因为消息传播的比较快,短短不过两个小时,满足一天需求的生活物资基本上就全部采购完成,后来闻讯而来的人都只能满脸遗憾的又把东西带回去,同时又很紧张的握着拳头眼神热烈,表示明天一定要尽早赶过来抢在前面。
生活物资采购徐晨并不在意,因为这些鱼虾蔬菜王城附近到处都是,各部落会踊跃争抢满足军营的需求,而且因为部落太多,采购量太小,甚至还可能引发打斗,但后面的事只能慢慢去处理,他眼下还有比采购生活物资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安排,那就是关于王城禁军的统一制服和皮甲武器等装备。
作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队,又是护卫王城代表王权权威和脸面的禁军,还需要有严格的仪仗,军旗、军鼓、军号都得认真设计和制作。
禁军的建立早在两年前规划王城就开始有了计划。
但细节方面的东西徐晨还比没有仔细去想过,眼下禁军已经征召完成,这些东西也需要尽快解决。
军旗简单,徐晨打算就取龙旗为禁军的旗帜,代表勇武和霸气。
军鼓巴族的木匠就能制作,军号徐晨抽空也能自己做。
眼下麻烦的是制服、盔甲、弓箭、长矛和青铜武器。
为了体现禁军的威严气质,这些东西都必须全套重新设计制作,而且颜色、规格、样式都必须统一。
常规的弓箭和长矛制作有两个方法,一是要把弓箭长矛的尺寸大小规格统一之后,让各部落精通制作武器的工匠制作完成,然后抵扣税收缴纳就行,二是可以组建隶属于军政殿管理的军械制造厂,从民间收购各种材料,招募一些熟练的工匠完成。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从眼前来说,第一种方法更简单更好,只不过质量肯定会略有差别,若是从长远考虑,成立军械制造厂更方便管理。
盔甲制作同样也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但更加麻烦一些,因为盔甲结构复杂,对于皮革的品种和处理要求更高,若是安排不好,各部落做出来可能会千奇百怪,到时候完全体现不出来徐晨想要的效果。
就像眼下所有部落的盔甲一样。
自从巴族发明了皮甲和藤甲之后,这些年各部落的猎人团队装备已经非常普遍,但样式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虽然名义上是盔甲,但实则就是用一些比较厚硬的兽皮简单处理之后,用铜针和麻线简单缝制而成的几块能够遮挡前胸后背的简单护具,虽然也能起到很重要的防护重用,在平日的狩猎和几次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样式真的让徐晨无法恭维。
第594章 染坊
衣服也是一样,禁军日常制服肯定是用麻布制作,但现在制作衣服各部落的女人也都是随心所欲,根本没有什么统一的方法,就是简单将麻布切割裁剪一下,然后缝制成差不多像一件衣服的样式。
眼下手工最好的就是巴族,包括一群女巫穿的大巫衣裙都是母巴带着一群心灵手巧的巴族女人慢慢缝制出来的,为了装饰,这些巫裙还根据等级绣上了不同颜色的花纹。
但这些衣服远看像模像样,绝对不能近看和细看,仔细一些,就会发现这些针线就像小学生的手工作品,完全惨不忍睹。
虽然这些年麻布衣服已经成为了各部落的日常服饰,但进步很小。
主要就是源于没有人正规学习过制作衣服,依旧还是几年前徐晨教的那些粗浅的入门技巧,只是这几年随着铜针剪刀等缝纫工具的改进,缝制工艺有所提高,但在样式和款型上并没有任何突破,简单而且粗糙。
就算是徐晨画出来一套庄重大气的党卫军制服,恐怕最后做出来的也就和日伪军拉跨的衣服差不多。
因此制作衣服和盔甲,实际上只有唯一的途径,那就是成立一家专门的军服制作厂。
另外,这次的禁军制服徐晨也不打算采用最简单的灰白原色麻布制作,这样太过随意了,他要用黑色或者深蓝色的布来做,因此就要先大规模制作染布,而要大规模制作染布,就要专门成立一个染坊。
于是,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徐晨只能慢慢筹划。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古的后勤收购工作已经弄的热火朝天,整个拱火盆地都轰动无比,但举的军需制造却是八字还没一撇。
从第三天开始,徐晨开始每天去军营给禁军上课。
根据编制的新训练手册,王城禁军彷照的完全是后世的军营模式,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天亮就起床,三遍号响,也就是十五分钟之内必须穿好衣服完成内务整理,军营值班军官会挨着营房检查,若是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的,就会受到惩戒。
起床之后就是十五分钟简单的洗漱拉撒时间,然后在操场列队开始晨练,半个小时之后吃早饭。
早饭和休息时间加起来一个小时,然后就是例行的步操训练课,虽然同样是步操,但要求却比以前在各部落要严格的多,行走坐立都要求十分严格,每一个动作都不能出错。
上午两个小时步操训练,中间间隔二十分钟休息时间,训练结束之后是一节文化课,由徐晨主讲学习读写文字。
中午有简单的午餐,然后休息一个小时。
下午两个小时器械和对抗训练,主要是弓箭、掷矛、近战、摔跤、马术等,每天训练内容并不相同,都有严格的训练课表,每旬重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