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兽牙骨头宝石以前都是简单的打磨之后用兽筋捆绑牢固之后挂在脖子上或者手腕上,就是最古老的项链和手串。
随着麻绳和金属加工的出现,再有徐晨在部落很早就开始制作用黄金包裹的兽牙吊坠等各种新款装饰,眼下流行的装饰风格已经进化到金属包裹、镶嵌、钻孔等新工艺,花样品种自然也更加繁复多样,各部落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制作这些东西,然后拿出来交换。
皮带、帽子、披风、手套、扳指这些东西,是最近几年徐晨慢慢发明之后才开始出现,主要还是猎人群体需求量比较大,特别是扳指,兽角兽骨金属制作的都有,对于弓箭手来说,会极大的减轻弓弦对手指的伤害,眼下精英猎人群体几乎人手一个,而其他猎人和男人,也都会想办法弄一个戴在手上显摆。
戒指、手镯、发簪这些东西,女人比较喜欢,这些东西巴族女人几乎人人都有,而且都是黄金制品,各部落在模彷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求购,由此也使得这两年黄金需求量大大增加,以前都觉得没啥用的黄金这两年的价值水涨船高,慢慢变得紧俏起来。
武器工具区主要就是弓箭、马具、长矛、青铜制作的各种刀剑武器和斧头、柴刀、锄头、镐头等,这其中不光有大量成品,也有制作弓箭和长矛的原材料。
盐布陶和鲜活交易区其实算是两个区域,不过因为品种都不多,而且能够提供这些东西的也不多,交易可选择余地小,因此就集中在一起。
盐是蒙族特产,全都由巴族征购之后独家销售,因此整个巴国眼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一直供不应求,有多少就能交易出去多少。
麻布除开刚加入的摩腾族和塌革族之外,其他部落都已经开始推广,但发展速度不同,质量也良莠不齐,主要还是以巴族和拱火族最多最好,羽公族和五鬼族其次。
以前因为各部落都太穷,大多都还在为温饱挣扎,粮食、兽皮和陶器是最主要的交易品,麻布需求量很低,都是各部落女人闲暇自产自用,但这些年随着巴族、拱火族、羽公族、五鬼族等几个核心部落都陆续发展解决粮食危机之后,温饱之外的需求也开始急剧上升,尤其是这两年铜钱推广加上军功奖励,以及铜矿、铅矿、锡矿、盐矿、木炭、胡椒、油桐等经济产业的开发,各部落发展的都很快,有了额外的经济来源之后,麻布的消耗一下就大了起来、
尤其是这两年,随着拱火盆地的开发和部落融合速度加快,穿麻布衣服已经取代兽皮成为了潮流,在拱火盆地附近,春夏秋三季,已经很少能够看到穿皮草的人,大部分都是麻布衣服,男人长裤中衣,女人中裙上衣,夏天,短裤短褂短裙短衣几乎是男女标配,反而是猎人群体成了皮革的消耗大户,从马具到皮甲再到背包皮带刀鞘,几乎都是厚实的皮革制作而成。
麻布生产制作时间很长,而且制作速度也很慢,一匹四尺长的麻布,一个女人利用闲暇时间从纺线到完成要近一个月时间,但就算是夏天的衣服,一匹布也做不了,因此做来不及就只能购买了。
而且许多部落因为没有矿和其他经济来源,也是把麻布当做主要商品在交易,换一些陶器金属和盐等急需物品。
因此麻布的交易量急剧上升,逐渐成为了一个很大也很重要的交易门类。
至于金属制品,主要就是巴族的产业,铜器为主,工具农具武器都数量有限,一直供不应求。
另外在巴族蓄养牲畜家禽的带动下,这些年活兽活禽交易也不断上升而且越来越火爆,牛马驴羊,鸡鸭猪狼,都是热门交易品种,特别是这些野兽幼崽,只要出现,必然会有部落抢购,就连巴族都不例外,为了扩大种群和配种,几乎来者不拒,而且不分时间和季节。
只可惜这些活物捕捉困难,交易量一直上不来。
秋天正好就是一年中狩猎的黄金季节,因此每年的巫祝大会阶段,也是这些动物交易最多的时候。
这个当初由拱火族老巫婆督促修建的综合交易市场在空置了一年多之后,这两年随着巫祝大会的开办很快就变得热闹起来。
去年徐晨就有对交易市场的分类规划,准备将其开设成为一个长期经营的综合市场。
今年,随着王城建设的提速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效应,拱火盆地已经开始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内循环能力的城镇。
交易分区分类既是为了让市场交易更加清晰和方便管理,也是为以后常年交易做好准备。
随着去年刺叉族和今年有穷族陆续迁徙王城定居,两岸眼下聚集了七个族群大小四十余个部落,以后日常交易将成为一种习惯。
按照规划,除开鱼虾鲜肉和一些时鲜果蔬山货等食物之外,其他品类的交易将都全部要进入市场。
拱火族这个交易市场以后将作为一个综合类交易市场,应对大型聚会交易和定时举办的集会。
等到王城修建好之后,还会陆续开设一些小型的专业交易市场和固定门市的商业区,再加上各种工业门类的发展和一些手工作坊的兴起,在制作和交易两种商业模式互补之下,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商产业链条。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
虽然巴国眼下还只是一个弹丸大小的国家,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业、商业、工业这三驾马车,就是未来巴国的发展目标。
再加上教育和文化技术推广传播,二十年之后,徐晨都不知道王城附近到底能够发展到什么样子,或许除开没有现代化的气息之外,达到秦汉时期的生活状态应该问题不大,或许更进一步,达到宋明时期的乡镇水平也极有可能。
当然,前提是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难。
第585章 物质欲望
……
市场之中熙熙攘攘,除开去参加狩猎比赛的猎人队伍之外,几乎剩下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里面。
走进其中,就有一股浓郁的皮革和各种混杂说不清楚的味道扑面而来。
千余平米的市场看着挺大,但上千人挤在里面,嘈杂之声喧嚣震天,耳朵都能给吵聋了,尤其是这些野人说话嘎嘎不断,嗓门还贼几把大。
徐晨带着一群大小女巫巡查市场,一群猎人前呼后拥大声开道,沿途男女老少纷纷避让蹲下行礼,巫嘎巫嘎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徐晨听的是头皮发麻,让他突然有一种置身于后世春节前乡镇赶集时候的场景。
市场里面修建了三排凉棚,整齐的将其划分成四个交易通道,每个交易区都专门安排有军官带着一队猎人维持秩序。
每个交易通道两边各自都有二十个摊位,这些摊位按照族群进行划分,每个族群各自占据大约十米长一段区域,然后各族群部落集中在一起,将自己带来的东西分类码放在用木头简单搭建的展台上。
因为是第一次用这种分类和分区交易模式,因此摊位划分的并不算特别合理,有些部落的货物太多根本就摆不下,另外却有些部落带的货物太少空出来不少地方。
不过就算如此,这种分类交易也的确给销售者和选购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想要选购皮货的就在皮货区,想买布的直接去盐布区,想买武器工具的直接去武器工具区,只要进去之后,所有同类的东西都集中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找到,不会像以前那样部落分开商品混杂,想要找一样东西就要整个交易场到处毫无目标的乱窜,甚至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交易的东西究竟有没有,只能碰运气。
不过所有想要进来寻找交易目标的人,也并非就一定只会逛一个交易区,而是会兴致勃勃的转完整个市场,就和后世逛集市一样,兴奋激动的流着口水到处乱逛,东看看西摸摸,有人揣着几枚铜钱,时不时的拿出来和摊主显摆一下,在摊主兴奋发亮的眼神下开始砍价。
讨价还价这种事一直都存在,徐晨从第一次在巴族和乌族用兽皮交易陶器就了解的明明白白,而且讨价还价的过程虐得一批,灵魂都能弄到崩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易情况虽然在陆续好转,但根深蒂固的交易习惯却仍旧没有太多改变。
只不过铜钱的出现,让交易变得更加简单容易了一些而已。
当然,交易量也得到显着的提升。
因为铜钱太好用了,没有人愿意拒绝黄澄澄的铜钱诱惑,只要看上,你来我往的砍上几次,价格不太离谱基本上就成交了。
在前呼后拥的欢呼声中,徐晨带着一群女巫如同群星捧月一般挨着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看过去,一边和摊主询问交流,一边和一群女巫说笑,场面十分的热闹。
一个通道还未逛完,徐晨就被吵了一脑门的汗,看着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忍不住想要出去透透风,但一群大小女巫却是兴致勃勃精神亢奋。
她们虽然是巫,但更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女人。
对于逛街购物这种新奇的体验,天生就有一种无法磨灭的兴趣。
特别是逛到饰品区的时候,看着长长的一排摊位上摆放的各种稀奇古怪琳琅满目的黄金宝石和五彩斑斓的锦羽吊坠等物品,一个个看的眼睛瞪大舍不得挪脚,若是看到特别新奇的东西,一群年轻小女巫更是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传看讨论,兴奋的脸颊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