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原始人日记 (牧尘客)


  对徐晨来说,一群野男人快不快活他不知道。
  但他现在却是很快活。
  因为他终于不用每天晚上听到那让人咬牙切齿的打桩声了。
  自从开始织布,他发现部落的男女关系变得文明多了。
  由此他觉得,此前每天晚上吃饱喝足就男男女女互相摸着屁股进洞睡觉的习惯并不是因为他们彼此喜欢,而是因为闲得无聊。
  太闲了,睡的太早,只有造娃这样才能排解无聊的生命。
  而织布,却让所有的女人都分心了。
  她们找到了另一样不需要男人也能排解无聊的更高级文明方式。
  就比如若是现在有一台电脑,徐晨也可以通宵吃鸡偷塔。
  也就不用每天发呆看月亮星星,靠写日记来打发时间了。
  为了这个原始野人部落的气氛更加和谐,他决定给这些男人也找一些更加高级的娱乐方式,让打桩这种简单的原始欲望彻底变成一种高贵的需求。
  经过两夜的思考之后,他决定让这群男人都去山下搬砖。
  ……
  山脚下,窑厂又挖出来一个大土坑。
  徐晨准备砌第二口窑。
  如果只是制作陶器,一口小火窑也足够了,毕竟部落小人口少,锅碗瓢盆坛坛罐罐不需要太多,就算一窑两窑不够,那就多少几窑,反正制坯也需要不少时间。
  但要想部落搬到山下来住,就需要更多的房子和围墙,需要大量的石灰,另外在没有金属刀斧制作木质家具前提下,他决定用砖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家具,比如桌子、床、柜子等等。
  上次突发奇想烧了两百多块陶砖,但也只够把火塘和灶台砌好。
  本来他还想用砖在泉水附近砌几个水池的计划都落空了。
  因此这口大窑,主要目的是烧制砖头和石灰。
  石灰好说,碳酸钙石头放进去烧就行了。
  但砖头弄起来有些麻烦。
  因为没有斧头刀锯制作木头模板,第一批砖坯都是用泥刀手工一块一块拍打切割出来的,厚薄大小形状都不规整。
  不过有了第一批陶砖,第二批相对来说就容易一些。
  将地面修整平整之后,用黏土石灰和匀之后铺上一层,浇上水用木棍石板仔细夯平,干透之后就非常结实平整。
  从第一批陶砖之中选择合适的围成一个模具,将和好的陶泥放进去抹平,拆掉周围的陶砖,就是一块大小厚薄都比较标准的砖头。
  用这种方法之后,窑厂制作砖头的速度明显加快。
  四个陶工配合,一天就能制作四五百块,在徐晨指导一群女人纺线织布的时间,山下已经慢慢做出来好几千块砖坯。
  这些砖坯做好之后放在空地上晾晒两三天就收进凉棚堆放,如今已经都快堆不下了。
  为了加快部落建设,徐晨也想早日住上砖瓦大房有自己的私生活区域,因此征得母巴的同意之后,征调了部落除开狩猎小队之外的所有男人参加这个庞大的工程建设。
  第二口窑直径超过五米,高三米,几乎和一间小房间差不多大,比第一口窑的容积大了七八倍。
  这口窑建好之后,按照容量一次可以烧五千块陶砖。
  对于没见过世面的一群原始人来说,这个工程和在徐晨眼中的始皇帝陵寝规模可以相提并论。
  有第一口小火窑作为模板,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这第二口窑砌起来明显就要得心应手的多。
  男人们分成几组,有的负责去河滩搬运石头,有的负责挖土,有的负责和泥,有的负责帮忙递送石头和泥巴,徐晨指导几两个陶工砌窑。
  人多力量大,前后不过三天,这口窑便砌好封顶开始熏窑。
  趁着熏窑的间隙,徐晨也没让一群男人停下来休息,而是继续捡石头挖土和泥,在窑厂四周开始修建围墙。
  晚上有力气打桩,都是因为太过清闲。
  既然力气没地方用,那就干点儿有意义的事情。
  同样是男人,凭啥你们可以一到晚上就和女人快活,我却只能一个人孤单寂寞冷的写日记。
  大家都不快活,那才是真的快活。
  指挥一群光屁股男人干活儿,徐晨觉得很解气,浑身舒畅。
  他觉得自己这并不是嫉妒,而是在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和情操。
  只有摆脱原始的、低俗的动物属性,人类才会真正成为高级文明。
  眼下虽然大家又闷又累,但却是在不断的创造财富,为家族GDP增长奉献力量。
  于是在徐晨的指挥下,每天挥汗如雨的一群男人晚上回山,就如同被榨干了一样,刨完晚饭一个个腰酸背痛的爬进自己的草窝睡觉,基本上没有了打桩的需求,甚至连磨牙抠胩的少了很多,只不过鼾声更加强大,整个山洞就如同一群拖拉机正在试车,震的蜘蛛都在墙壁上挂不住,一串一串的挂着线往下掉。


第37章 缝衣
  窑火熊熊,第二窑砖正式入窑开烧。
  里面除开几千块砖头之外,又见缝插针的放进去不少石灰石。
  而在徐晨的搬砖宏伟计划下,一段围墙也开始在窑厂四周慢慢出现。
  窑厂的变化自然让整个部落都欢欣鼓舞。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浩大的工程。
  因此每天早晚都会有不少人跑来围观一阵之后,才会心满意足的去忙别的工作,特别是一群孩子,又开启了野外狂欢模式,整天如同一群猴子,在窑厂内外跑来跑去。
  按照徐晨的规划,这才是一期工程。
  先将窑厂封闭起来,主要是保证窑厂的安全,修好围墙安装大门之后,以后窑工就能长时间生活在窑厂里面,无需再天天安排猎人守护。
  等山下有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基地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二期工程,在窑厂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修建房屋。
  不过部落的确是太小了,人手不够,加上徐晨、古和举三个半大孩子,男人也不到二十个。
  另外除开木锄和藤筐之外,没有任何更好的工具。
  再加上木锄和藤筐并不结实,几乎每天都会损坏好几个,这也使得工程速度被大大拖累。
  整个窑厂不到两百米长的围墙,十天时间修了一半都还不到。
  好在经过他的不断的指挥和调教,一群男人干活儿倒是利索不少,而且也慢慢开始积累了不少经验,技术也变得娴熟起来。
  比如几个窑工,已经不需要徐晨指点,就能很好的完成制作陶器陶砖,入窑烧制,照看火候的工作。
  虽然陶器陶砖都做的很粗糙,但徐晨也无法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切只能将就和接受,先保证能用就行。
  另外有几个男人也开始砌墙,并且还学会了用绷绳和吊锤观察整齐度。
  因此虽然工程进度缓慢,但不知不觉之中,原始人类第一批工匠也开始慢慢出现。
  山下的变化一日比一日明显。
  山上的变化也同样明显。
  一群女人在逐渐减少采集之后,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纺线织布上。
  泡在河滩上的树皮都已经沤好搓洗成粗麻,晾干之后背上山。
  有了充足的粗麻,再加上动作越来越熟练,女人们纺线织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二十多个女人整天除开照顾族人吃喝之外,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纺线织布上,十多天过去,已经织出来十多匹麻布。
  这些麻布宽约两尺,长约四尺,刚好脚和腰之间距离的两倍,也正好是经棍和卷辊之间距离的两倍。
  这种方法织出来的布料虽然比较短,但却更加方便,不需要先在经棍上绕很长的经线,而是上下两层滚动,织完就是一个圆形布筒。
  有了布,自然就可以开始制作衣服。
  但麻烦事自然也来了。
  没有剪刀裁剪,没有合适的缝衣针。
  因此在第一窑砖出窑之后,徐晨就把建设窑厂的工作委托给部落的其他男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裁布缝衣服上。
  随着深秋逐渐临近,天气也越来越凉,虽然大环境温度很高,中午时分太阳依旧很浓烈,但早晚比起刚穿越的时候已经下降了十多度,皮厚肉糙的这副野人身体竟然也有些快扛不住了。
  整天一条脏兮兮的皮草小短裙,勉强遮住屁股蛋子,风里来雨里去,从来就没有换洗过,散发的味道简直让蚂蚁都能中毒。
  不过这即将要成为过去时了。
  没有剪刀,那就用石刀慢慢割,没有针也难不倒他。
  从垃圾堆找来几根细长的骨片,在石头上慢慢打磨。
  经过两天慢慢加工,一根直径足有两毫米粗的骨针做出来了。
  这根针长有十厘米,略微弯曲,最难的不是打磨,而是针鼻。
  大部分时间,徐晨都在和针鼻较劲,因为钻孔太麻烦了,用一颗锋利的狼牙钻了一个多小时才钻透,而且钻废了好几块骨片才最终成功。
  徐晨不知道人类用针的历史,但根据部落的情况来看,还没有任何缝纫的概念,就是简单的将兽皮用石刀切割成需要的大小,然后用树皮或者藤蔓捆扎在腰间就完事儿,平日除开下河洗澡,基本上是不脱下来的。
  在把针制作出成功的那一刹那,徐晨热泪盈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