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周星河不会开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周星河不会开车
- 入库:04.13
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去跟着朱瞻墡做,达成了意向就等朱瞻墡的意思出发了。
……
与此同时,大明的皇宫内可是乱了套了。
因为郑和的事情,也因为朱瞻墡的事情。
内阁重臣现在都是满面的愁容。
“陛下,海王殿下在广州府,跟那些大商行的人说凡购买或占领之土地都将成为大明的土地而他们位同郡公。”
“陛下这样下去可不行,海王殿下如此擅作主张,还要对南海舰队进行扩军,本身南海舰队的规模就两倍于东海舰队,按照海王殿下的意思将回扩军到至少翻倍,如此下去可万万不行啊,陛下。”
“陛下,我们正在整兵准备北伐,现在南方如此情况,还请陛下多做考虑!”
“陛下,不如现在就如同对待汉王爷一般,建立王国,就算是海王爷旨意要出征,让他自己去,不能空耗了大明的国力。”
众人纷纷觉得这倒是一个现在就帮着朱瞻基解决未来隐患的好机会,让朱瞻墡自己在王国内,花费钱财去出征,消耗其力量。
广东藩司虽富,但是他们都认为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消耗。
所有人似乎都没想过万一朱瞻墡赢了会如何?
朱高炽也头痛不已,因为郑和的事情,他也认为朱瞻墡有些失去理智了,现在做的事情有些过分,完全欠考虑。
而且他个人对于远征欧罗巴这件事情并不赞成。
他也想为郑和报仇,但是利弊太明显了,按照他的性格不可能前往。
这时候若是朱棣在,毫无疑问,群臣反对,但是朱棣必会打过去,条件允许的话还会亲自领兵过去。
整个内阁都没人同意朱瞻墡的出征。
“不,父皇,必须让瞻墡出征。”所有人没想到的情况下,却是朱瞻基站了出来,成为了那个唯一支持朱瞻墡的人。
】
所有人错愕的看着朱瞻基,内阁包括六部重臣都在反对,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将来太子和海王起争端,也可趁此机会打压海王,为太子爷铺平了路子。
但是没想到太子自己站了出来支持朱瞻墡。
“这……”
本想着太子是不是不明白自己这些人的意思,但是转念一想,太子如此聪慧之人,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呢,只是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什么。
“瞻基,你是什么意见?”朱高炽开口询问。
“父皇,佛兰西和英歌兰辱我大明,辱我使臣,此事万万不能就此罢休,我支持瞻墡出征,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朱瞻基异常坚定的说。
“殿下,一句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或许得耗费大明多年的国库啊。”
朱瞻基义正言辞的说:“皇爷爷北伐西征,打的的时候诸位阁臣也说说空耗国库,但是空耗了吗?反而因为战争带动了一大波工作岗位和产业的蓬勃发展。”
“时代变了,诸位。”朱瞻基双目如隼瞧着一位位胡子花白的阁臣。
“现在的时代,只要战争不是在国内发生,而是在国外,或许参与到战争中对我们来说有利无害。”
朱瞻基的观点让所有人一愣,这番话也显得朱瞻基太好战了一些,但是细细想想似乎并无错误之处。
大明这些年越打越旺,既出了被外族侵犯的恶气,也实实在在的发展的越来越好,大明民众的自信心也越来越高。
但是其实这些都是说辞,最重要的是朱瞻墡已经和朱瞻基摊牌了。
只要朱瞻基支持朱瞻墡西征,朱瞻墡无条件的支持朱瞻基登上皇位。
这样的口头之言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朱瞻墡的态度。
朱瞻墡是一定会西征的,如果自己也拦着他,那么很可能两兄弟之间就得开战了,谁拦着他,谁就是他的敌人。
而且朝臣们都在想着用对付汉王的办法对付朱瞻墡,却没想过,现在的朱瞻墡比汉王可要恐怖的多。
汉王之乱时,朱瞻墡可以帮忙制衡,但是朱瞻墡一旦反了,谁能制衡?汉王吗?他巴不得朱瞻墡反了吧。
而且若让朱瞻墡也成立国中之国,新建王国,让他以王国的力量去西征,所有的朝臣都觉得他一定不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赢了呢,那将是一个拥有疆域比整个大明还要广大的超级帝国,到时候谁才是宗主国,谁才是朝贡者。
谁才是大明。
他会赢吗?
这个问题朱瞻基想了很多遍,他觉得自己这个弟弟从来是个创造奇迹之人,而且他觉得朱瞻墡没有抢夺帝位的意思,不然不会和他摊开了说。
但是他是真心的吗?他会不会像是在东瀛对待朱允炆那样对待自己,他的心思很深,深到让朱瞻基有些害怕。
他终于明白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
但是权衡利弊之下,朱瞻基做出了这个看似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的决定。
接下来整个内阁都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朱高炽的脑袋都快炸了。
第二天继续吵,但是太监送来了一份广州府的加急的信件。
朱高炽打开了信件,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后递给了下方的所有人看。
信件中朱瞻墡详细的阐述了,关于在西洋建立前哨港口以及去苏尹士挖运河的想法和具体实施过程,并且说了扩军的资金和运营费用暂时不需要朝廷出钱,广东藩司会自行承担。
也就是说朝廷还没商量好是否要出兵,朱瞻墡已经将步骤都安排好了,大有擅作主张的意思。
朱瞻墡不知道这样做不好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他也知道内阁绝对会拖,不断的拖着,等到他们商量好得到什么时候去了,自己这行为会惹怒他们,但是也在坚定的表达自己的态度,我一定要打。
朝堂已然大乱,但是朱瞻基依旧坚定的站在朱瞻墡这一方。
“儿臣已与五弟商议,西征现在只做前期准备,等到儿臣北伐归来,才会开启西征,避免两面作战,儿臣不日出征,不论如何,儿臣的意见便只有一个字,打!”朱瞻基的话掷地有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只身退出了朝堂,不再参与任何的讨论。
两个儿子都这般,让朱高炽非常的为难。
他本来就是一个守成之君,也没想着和朱棣一样做个开疆拓土的千古一帝,但是两个儿子还是最出色的两个儿子都要去打仗,能不头疼吗?
在历史滚滚车轮的承载之下,他这个皇帝也被迫的成为一个开疆拓土之人。
朱瞻基离开之前坚定的态度对于阁臣们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至少吵闹之声没有了之前那么的强烈。
夏原吉看着一脸苦恼的朱高炽,叹了口气,朱高炽远不如当年朱棣有魄力,若是朱棣这些事情绝对由不得别人做主,但是各有各的好处吧,朱高炽这样的性格也给了下面的能人更大的发挥空间。
“陛下,虽然海王爷说不用朝廷的资金,但是若真的如殿下所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修建运河,那得花费多少钱啊,得用上多少人啊?”
杨士奇对于朱瞻墡的计划提出了疑问。
“瞻墡说了人也不用大明的百姓,他会想办法让东瀛人和南洋人去挖。”
众人错愕了,朱瞻墡这么说,但是真的能如此简单的做到吗?
第304章 劳工
昏暗的地牢内,王宝雨睁开了眼睛,看着漆黑潮湿的墙壁。腥臭的地面坑坑洼洼,有人的屎尿混杂着一些些的血液,味道极其难闻。
此时的他双目空洞,仿佛失去了希望,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牢房内,他知道他这辈子出不去了。
作为曾经的大海贼,在大海上叱吒风云,甚至曾经短暂的占领大明的舟山岛,王宝雨的赫赫凶名在大海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现在的他被抓了,被困在这座监狱之中不见天日。
朱瞻墡在东瀛搞了东瀛基础发展基金,给所有的东瀛百姓分钱,条件就是必须是家中没有犯罪记录的作奸犯科的人,并且给予了那些改过自新的人一个赎罪的机会。
他手下的大部分都是东瀛的倭寇,他们在得知消息后叛变了,反过来抓了王宝雨献给了东瀛忝皇,当得知王宝雨和朱瞻墡的恩怨之后,他们等到朱瞻墡回来将王宝雨献给他。
这是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也是一个讨好朱瞻墡的机会,这些人不会放过。
王宝雨知道自己是死路一条了,以前资助他的东瀛财团早就和他划清界限了,而且他们自己也身陷令圄。
他怎么也没想到几年前的小屁孩,能够这样切实的掌控东瀛,东瀛的将军和忝皇都将之奉为座上宾,民间更是称呼他为。
太上忝皇。
监狱的大门缓缓的打开,光芒从门缝中偷跑进来,久违的光亮显得有些刺眼。
“王宝雨,出来。”狱卒的话让王宝雨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已经到了。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着,他抬头看着狱卒说:“牢头,不合规矩啊,行刑之前总得给口饱饭吧,肉也没有,酒也没有。”
啪
鞭子甩了过来:“哪那么多废话,快走。”
王宝雨走了出来,但是却发现自己不是被带去行刑而是被带到了空旷的地方,这里有不下两百人,都是些死刑犯或者重刑犯,而那位让自己被抓的少年就在不远处的高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