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周星河不会开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周星河不会开车
- 入库:04.13
“以后少不了需要诸位帮忙的地方,金藩台,梁知府,陛下命我管理广州府之税粮税银,还得劳烦二位带我手下的原户部大明中央银行官员马巷清点一番,接下来由珠江郡王府管理。”
“分内之责,怎敢让殿下说这句劳烦,微臣与梁知府一定做好。”金武恭敬的领命。
“黄指挥使,这位是原兵部侍郎杨芦,接下来还需要你带他先了解一番广东藩司的兵力情况。”
“臣领命。”
第一天并不打算做太多的事情,就是安排下去先摸底,钱和人两件事情得先探清楚。
这些跟来的官员现在名义上是没有官身的,都是珠江郡王府的家臣,但是接下来会对他们一个个都有职位的安排。
这个班子是朱棣给朱瞻墡选的,是接下来朱瞻墡管理广州府的底子。
“今日乏了,除了方臬司,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这才谈了不到一个时辰,朱瞻墡便下了逐客令,连连打起了哈欠。
金武也不是不识趣的人,只是羡慕于方时有位好老师,朱瞻墡留他肯定有特别的事情要交代,感叹还是得后台够硬才行啊。
两人从二十四桥明月夜走了出来,金武笑着说:“黄指挥使,咱们这位珠江郡王殿下别看年纪小,意气风发,敢为人先,当真是少年俊杰啊。”
“昨晚金兄可不是这么说的。”
两人身边跟着朱瞻墡派来人,金武怕黄惠宏瞎说,讪讪一笑:“咱们就此告别吧,大家接下来都有不少事要做,黄指挥使那边可能更忙些吧。”
“就不劳金兄挂念了。”
黄惠宏的性子比较直,金武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让他最为看不起,在他心里不过就是个喜欢玩弄权术的胖子而已,没什么真本事,不过就是擅长阿谀奉承,媚上欺下。
送走了两人之后,朱瞻墡问道:“方臬司,你为提刑按察使,掌管着广东之司法,管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可谓劳苦功高啊。”
作为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方时一听朱瞻墡这么说就是有什么麻烦事要来了,不然不会先夸一番。
“殿下,您喊我方时便好了,家师常来信要恪尽职守,常省吾身,为国效力,不敢称苦亦不敢称功。”方时保持着卑微和千寻。
“人言布政使为一方封疆大吏,但是我个人认为,按察使更为重要,家有家法,国有国法,无法则家不存,无法则国不立,方臬司掌管司法才是最辛苦之人。”
听朱瞻墡继续夸,方时心里一凉,没道理这么夸啊。
朱瞻墡肯定有话要说,但是不想自己挑话头,方时也坚决不接:“寻常公务倒还处理的过来,只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倒是少了些,我家长子今年便考府试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不尽责都没时间辅导一下,哎。”
话里不漏风,对别人倒是有用但是朱瞻墡可不按常理出牌。
“家中长子科考那可是大事,要不方臬司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吧,总不好耽误了令公子读书。”
朱瞻墡忽然间这么不留情面的话,让方时心底有了些怒气,懊恼这位殿下说话不过脑子,他好歹一方三司长官,朱瞻墡也没有任免他的权利。
但是他手握重兵,掌生杀大权啊,只要一句有所不敬便可先斩后奏。
这两天短暂的会面来看,他啥事都有可能做,这是个琢磨不定的人,胡广的信中来来去去的意思也是,多顺着他。
不敢使心眼子了:“微臣嘴笨,怎么能因为家中小事耽误司内大事,殿下初到,若有我按察使司帮的上忙的地方,殿下直言便可。”
这才对么,夸你一大通就是有事要找你头上,你这句话早说不就好了,别跟我绕来绕去。
给你台阶了你就走,不走你就给我滚下去。
第165章 阅读理解的多种解法
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监察职能,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兼领本省驿传。
等于这是一个法院加监察委员会加警察局加监狱还得加上邮政局功能的部门。
你说杂不杂。
主要也是古代需要法院处理的事情不多,基本上来说是针对官员的, 平民很少能上升到按察使司的。
阶级是一座大山,平民没有多少享受法律的权利,更别说贱籍的奴婢下人了,所以法基本上是为官员准备的,法的罚是为官员准备的,法的权也给为官员准备的。
电视里可以看到古代村民报官,击鼓鸣冤,但这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走不到那个鸣冤的鼓前,更敲不响它。
它像一個装饰,它是会响的,只是平民百姓你很难走到它面前。
而且地方县衙村镇都没有设立相应的司法部门,基本上有矛盾找村老,或者族长解决,真闹到见官了,知县知府,那也都是行政单位,又不是各个都是专业的法官。
是否可以将之分一分呢,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国内生产力要发展,要增加生产力, 得让人民出来工作,来工厂, 来经商,那么就必须得保障他们的权利。
现代文明下各个发展良好的国家都必须有健全的律法来保障人权的权利。
同时司法和监察职能位于一个单位手上,自己监察自己么。
要发展就得都发展,政治, 经济, 法律,文化,落下一个都会成为木桶的短板。
“方臬司,我却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殿下请说。”
“提刑按察使司事务繁忙且纷杂,我打算将之分一下,将司法,监察,驿传三部分分开。”
方时心里咯噔一声,这是来就大张旗鼓的要削他的权啊,心中错愕难以言表。
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没有这么烧的吧。
方时面带苦笑:“殿下,三司权责皆是由陛下定的,若是分了,这……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按察使,却也无此权责可以决定此事,还请殿下上报陛下后由陛下下令,下官定当全力配合。”
“只是问问你的意见,听听你的看法,我当然知道这事得陛下说了算。”朱瞻墡和善的笑着。
“国体大事,下官不敢妄议。”方时打算闭口不谈。
朱瞻墡饶有兴致的看着他,这个层级的官员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各个都是人精,性格虽有不同,行事说话却都难抓纰漏之处。
“那么说点方臬司分内的职责吧,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这是方臬司分内之责吧。”
“回殿下,是下官之责。”
“我没记错的话京察在即,是吧方臬司。”
“是的殿下。”
明朝两京六年一次京察,其他地方三年一次,明中后期京察成为了铲除异己的工具,早期的时候用的还行,但是地方官员用之来攻陷政敌也是常有的事情。
“此次监察,我会向陛下请命督查广州府之官员,届时我的提刑按察使司改革方案也会提交给陛下。”
方时内心越来越多惊讶,现在朱瞻墡已经掌了兵权了,皇帝若是再将司法权给了他,说的不好听一点,这地方朱瞻墡就是完完全全的土皇帝了,还是得了圣旨当土皇帝。
皇帝会这么做吗?正常情况肯定不会啊,但是朱瞻墡掌兵这是正常情况吗?皇帝按着套路来了吗?
方时今天心里打的是霹雳连环鼓,根本没明白朱瞻墡的意图。
“万事听从陛下旨意。”
朱瞻墡爽朗一笑:“方臬司不愧是胡阁老的弟子,行事颇有胡阁老的风范,规矩沉稳,大将之风,将来劳烦到的地方,还望多帮忙,今日就恕不远送了。”朱瞻墡下了逐客令。
“殿下您客气了,那下官先行告辞。”
方时行礼告退。
走出了门却又定住了,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沉思了一下朱瞻墡今日的表现,又想到胡广给他的信件。
信中说的:“此次命五殿下节制四地之兵力,两广多年素来安稳,或为的是云南与交趾,所以信中说不用有负担,好好办事即可,多办实事,或是展露才华的机会。”
回想方才的对话,自己和五殿下之前并不认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更无得罪之说,自家老师胡广与这位殿下关系似乎还挺好的,上来就说要分自己的权,而且单独留下了自己一人交流。
这是为什么?
方时一拍脑袋:“哎呀,我这脑袋,殿下初来此处,三司单独留我,或是想要用我有一番作为啊,家师信中已有劝告,我怎么没明白进去呢,哎呀。”
方时登时拍起了大腿。
此时的朱瞻墡内正在苦恼,今日这三司长官看起来都不好忽悠,这不就没人给他做事了,心想着下次得去忽悠一下广州知府看看。
他可不知道自己今天这一番行为让方时解读出了另外一番意思。
这就像是语文考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比如作者写的是今夜月光暗淡,确实是那天晚上月光暗淡,但是阅读理解题里必须写作者描写月光暗淡是因为心里愁绪万千,写月必思乡,有酒必浇愁。
可作者没这么想呀!它就是月光暗淡啊!
所以不要过度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