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周星河不会开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周星河不会开车
- 入库:04.13
这哪是什么目光之深远,只是知道将来会发生的事情而已。
“张先启,东瀛是个岛国,位居我国东北部海上,两国实际上交集多年,从唐朝遣唐使开始,东瀛多次来访中原,想必中原的地貌人文,他们应该都有所了解,甚至都有详细记录在案,此次东瀛奸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派人在中原大地上扎根甚久,但是我们对他们却知之甚少。”
“你不知我也不知,去了鸿胪寺问上一圈,多得到的答复和你差不多,少数几个会说东瀛语的可能知道一些,但是它的山川地貌,何处有港口,何处是城市,何处屯兵,何处产粮,我们一无所知,若将来有战事,我们连去何处登岸都不知道,摸黑抓瞎,如何抵御外敌。”
张先启明白了朱瞻墡的最终想法,这是要让他去东瀛将东瀛的这些信息全部整理好,送回来,但是这不是去做奸细吗?他可是堂堂文进士啊,若要他去做奸细,他放不下身段。
“殿下……是想让我去做奸细吗?”张先启犹豫了一会还是问了出来。
“不,我要让你明目张胆的去东瀛,大摇大摆的走在东瀛的土地上,去了解他们的风俗人情,地貌江海,也要你去宣扬大明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去将让一些东瀛人自发的亲近大明。”
“殿下,这样的事情,可以做到吗?”
朱瞻墡点了点头:“相信我可以的,我不是让你去做躲在暗处的奸细,而是去做代表大明的使者,大明驻东瀛大使。”
不是奸细就不用东躲西藏的生活,也不会损了读书人的风骨。
“殿下为何是我?”张先启有些好奇。
“大使得长期居于东瀛,必须是忠心中直之臣,舍命能谏者为先,也有足够有圆融贯通之能,若是个不懂变通的家伙,容易被人蛊惑,就会挑起两国矛盾,现在还非开战之时,也必须得是进士,因为要宣扬我大明文化,要叫东瀛人认为做大明人,高人一等。”
“所以我选择你。”
“先启惶恐,愿为陛下效劳,为殿下效劳,可家中有老母行动不便,若是远行,怕不能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朱瞻墡看向了紧闭的房门:“可否请老太太出门一叙。”
张先启犹豫了一会,将他的老母亲带了出来,坐在石椅子上。
老太太笑容和蔼,其实算下来也就不到五十岁,只是太过操劳,面容老些。
“老婆子腿脚不便,无法给五殿下行礼,还望五殿下莫怪。”
朱瞻墡好笑点头,然后将想要让张先启去东瀛做大使的事情说了一遍。
老太太浑浊的双眼中,迸发出光芒来。
郑重和朱瞻墡确认:“殿下,真的不是去做奸细的吗?”
“大使不是奸细,反而是代表了大明的脸面。”
“不是奸细就好,老婆子我养了儿子也不容易若是去做奸细,也浪费了这一身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的文化,既不是奸细,是光明正大的官,去,先启,一定要去。”老太太激动的说。
“娘,可您这身子不舒服。”
“妇人之言,你这么说不是让五殿下看笑话了?”张先启的母亲喝止了他:“娘含辛茹苦供你读书,是让你施展才华去的,是让你青史留名去的,不是为了让你照顾我这个老婆子,别忘了你爹临终时说的话,张家男儿要么护卫国家,要么进高堂之上谏国良策,五殿下看的起你,你怎敢犹豫?”
老太太在朱瞻墡面前严厉的训斥了张先启,张先启低头不说话。
朱瞻墡暗暗佩服这位老太太厉害,要不怎么能以普通家室培养出一个这么年轻的进士来。
张先启被训斥了一顿,忙行礼说:“殿下,是先启糊涂,能得殿下看重是先启的福分,先启定当竭尽全力。”
朱瞻墡看着张先启的母亲:“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老太太与之这二位相比,毫不逊色。”
“五殿下您这么说老婆之怎么当的起,老婆子没什么文化,只知道培养儿子要让他做国之栋梁才好,只是不知是何日出发。”
“短则一月左右。”
“呦那可得抓紧,先启还未娶妻,明日开始得多去看看,不,今日就去。”老太太着急了起来。
“娘!”张先启大男人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老太太的话让气氛愉快了许多,朱瞻墡望着这母子两,两人一句都没谈去东瀛做大使要什么赏赐,要什么官位。
他们没求,但是我不能不给。
“此去东瀛,我会让鸿胪寺派两个会说东瀛话的跟你一起去,你自己也得学,护卫随从等算上估计不下百人,此团队以你为中心,万事都得你担着,这担子可不轻。”
“谢殿下看重。”
朱瞻墡又问:“你想要什么赏赐,我与父亲商量。”
“臣惶恐,不敢要赏赐。”
“认真做事的人哪能没有赏赐。”
“殿下,先启能有幸为国出力,不敢求赏赐。”张先启再次推辞了。
“父亲与我商量过了,东瀛十年,或封疆大吏,或入阁拜相,若有其他要求尽可提出。”
张先启整个人都激动的有些颤抖了起来,鱼跃龙门的龙门就在眼前了。
这次他没有假惺惺的推辞。
“臣,万死不辞。”
朱瞻墡起身要走,又转过身放下一颗金豆子说:“置办几件好些的行头。”
“以后在东瀛,你,就代表了大明!”
第144章 给我老实点
“你要见朝鲜使臣?”朱高炽有些疑惑的看着朱瞻墡。
此时距离李孝珠给朱瞻墡朝鲜使臣的密信已经过了几日了,没想到李孝珠再次收到了朝鲜使臣的密信,信中说李尚跟他们说了,李孝珠和朱瞻墡关系亲密,或许李孝珠知道一些关于蒸汽机的事情。
这才有了朱瞻墡跟朱高炽说要见朝鲜使臣的事情。
老实本分的朱瞻墡自然将密信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朱高炽说了,将密信也递给了朱高炽。
朱高炽似乎不恼怒,平静的说:“这个李孝珠倒是有意思,什么都和你说了,不怕被罚吗?”
“许还是看出了儿子善良且有责任心的美好品质。”
朱高炽被气笑了。
“不是打趣的时候,朝鲜使臣打听蒸汽机的事情,你觉得该怎么处理好。”
“没什么好处理的,不过是打探罢了,也打探不到什么,而且朝鲜素来与我朝交好,现下北方战事将启,不宜另增敌人,若让北方团结一心,咱们也难受的紧。”
朱高炽颇为错愕,朱瞻墡这番见解:“你怎么想的吗?”
“前两天见了姚广孝大师,大师跟我分析的。”大明皇室专用背锅侠得用上。
“现在确实不好与朝鲜交恶,但是不做警告,他们还会继续打探消息,真若是让人家掌握了蒸汽机的技术,对咱们百害而无一利。”
朱瞻墡倒是很乐观:“便是带他们去看了,碰了,他们也看不懂,不过也得警告一番,父亲给儿子点钱吧,我去和他们吃顿饭。”
“你是舟山海战之后才赏了你不少银子吗?”
“之前试做佛跳墙,都是些名贵材料,这不就花光了,而且毕竟宴请朝鲜使臣是公事。”
为朝廷做事,自然是得公款消费,还得我自己出钱,那我不成冤大头了。
申请了一笔资金,吩咐人喊出了朝鲜的使臣,这次还带上了李孝珠。
本来这种时候,必然是秦淮河吃个饭,但是碍于带着李孝珠只能找个高档酒楼,此事不能放在宫内。
“两位使者,一些简单饭菜,还望合胃口。”朱瞻墡点了一大桌子山珍海味招待两位使者。
朝鲜的使臣张宰和朴正焕两人面面相觑,受宠若惊:“外臣惶恐,何德何能与五殿下围桌而食。”
“你我两国多年来交好,去年让两位公主进宫,若非没机会,我也想见见你们的王。”
“王上一定非常愿意与殿下会面。”两人带着讨好的笑容,将姿态放得非常低。
朱瞻墡刚开吃就将几张图纸放到了桌面上:“对了两位似乎对于我们的蒸汽船非常感兴趣,这些是蒸汽船的图纸,两位如果喜欢尽可以看看。”说罢就自己吃起菜来。
张宰瞬间起身,朴正焕一把按住了他的手臂,眼神示意不可以。
这图可不能看,有命看就没命走了。
朴正焕侧着眼睛带着笑,看都没看图纸,用手缓缓的卷起来:“五殿下真是说笑了,我二人只是喜欢新奇事物,大明的蒸汽船如此宝贵的东西,我们怎么敢看呢。”
将卷好的图纸恭恭敬敬的递给朱瞻墡,这小子比张宰聪明些。
“那就好,父亲也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说朝鲜使臣觊觎我大明蒸汽战船,妄图窥探机密。”
“太子殿下明鉴,五殿下明鉴,我二人万死不敢。”朴正焕额头豆大的汗珠都冒出来了,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朴正焕阁下说的有理,我也与父亲说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朝鲜的使臣能是那种吃里扒外,不要脸的东西吗?肯定是有人诽谤,你们放心,父亲还是坚信你们的,上头没有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