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大明:别再叫我监国了 (周星河不会开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周星河不会开车
- 入库:04.13
“仗是你打的吗?是郑和打的。”
“皇爷爷不也没怪罪吗?”
瞧着他依旧是一副不知错的样子,朱高炽又好气又好笑:“来人,给我上军杖,打他二十個板子。”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五殿下这才刚好,再打的话新年宴殿下就参加不了了。”
朱瞻墡急忙认错:“父亲,儿子知道错了,真的知道了,我已经深刻的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就这次的事情,我写了一份五百字的悔过书,早朝的时候我先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念一遍吧。”
其他的不行,写检讨朱瞻墡还是有一手的。
从来都是言辞激烈,深刻反省,旁人听了都觉得孺子可教,非常可教。
朱高炽没想到他早有准备,接过悔过书,皱着眉头看了一遍,叹了口气:“你真如所写这般想的?”
“是的,儿臣已经知道错了。”
“文中你说你要上负荆上朝?”
“是的父亲,我做错的事情,得做出惩戒。”认错态度一定要诚恳。
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朱高炽气笑了:“胡闹,堂堂皇子袒胸露乳负荆上朝,还不被人笑话死了。”
“父亲,这样才可以彰显我认错的决心。”
朱高炽叹了口气:“算了,算了,言官那边我压着他们的奏折,杨士奇胡广也会帮你照看着,后日你照常上朝就好了。”
“多谢父亲。”
看着朱瞻墡一蹦一跳的离开,朱高炽气不打一处来:“你觉得他是真的认错了吗?”
身边的老太监,支支吾吾的不敢说。
“这小子性格太乖张了些,这认错书就和学堂给教课老师认错的时候是一样,每次认错态度诚恳,但是还不是在学堂睡觉,你见他改了吗?”
老太监带着些微微的笑意:“太子殿下,五殿下这样也是好的,倒是有趣了好多,而且五殿下不管是背书还是做事,终究没出过什么岔子,就是调皮爱玩了些。”
“就怕他出问题的时候就出大问题,不受礼数束缚之人,容易被他人以此攻陷。”
老太监恭敬的说:“五殿下如此聪慧之人,不会被人陷害的。”
“希望吧。”说着朱高炽将一份密报交给了老太监:“上次东瀛与女真奸细的时候那个女真奸细头领昨日已经抓到了,命胡广抓紧审问,还剩下的那个年轻女奸细也得抓出来。”
“遵命。”
……
幽暗的大牢内,内阁首辅胡广坐着喝茶,狱卒正在严刑拷问被绑着的男人,此时他的身上已经没了任何一块好皮,浑身似乎从血水里面泡出来的。
对待这人用的都是极刑,让他生不如死那种,此时正在行的是贴加官之刑。
此刑很简单就是将一张浸湿的纸放置于犯人的脸上,一张两张三张,不断的增加。
开始只是有点呼吸困难,可随着纸张增多,人的大脑开始缺氧。
呼吸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刑罚并不让他一次性无法呼吸,而是一点点变得困难,呼吸越来越困难,你就越来越想要呼吸,人求生的欲望会越来越强。
连番的刑罚之下,那人终于还是开了口,没过多久一张供罪状放到了胡广的面前。
“胡公,犯人招供了,但是他说他也未见过那位貌美女子的容貌,只知道她在某处风月场所做清倌人,善使琵琶,他们两人都是哲陈部族首领阿不罕卓约,但是平常不联系,为了保护各自的信息,所以互相知道的情况也不多。”
胡广放下了杯子:“再审审吧,这些奸细的嘴里没一句实话,这供认状抓不到人,没法交差。”
狱卒有些为难。
“怎么了?”
“人快折磨死了,估计弄醒了也活不了多久。”
胡广叹了口气:“罢了,就这样吧,斩首之后扔出去喂狗吧,至少还是咬死了哲陈部族首领阿不罕卓约,给陛下也算有个交代。”
“传令下去,明日起严查各个风月场所,有任何底细不明的清倌人都带回来审问。”
“遵命,胡公。”狱卒难得露笑容,审问这些女人可是肥差,比审问男人可有趣的多,也带劲的多。
“等等。”
“怎么了胡公。”
“底细不明的红倌人也审。”
第136章 电话
天上又下起了小雪,今年下雪的日子特别多,江南的雪寒。
只是新年将至,就算是冷的像在装满水的冰窖内,还是得说一句瑞雪兆丰年这样的吉利话。
朱瞻墡闷闷不乐,前几天早朝还是被御史们说了一大堆,行事不合礼法, 恣意妄为,行事不计后果,甚至连郑和也被说是帮凶。
好在朝堂上的几位大佬都帮着说话,而且回宫就挨了打,朱瞻墡只要不还嘴,这事情没几天就过去了。
手上拿着最新版本的报纸,上面写了关于此次舟山海战的事情,已经给朱高炽看过了, 得了允准明日就会发版。
摸了摸报纸的材质,报纸的材质在提升。
报纸可以盈利,而且利润不菲,在利润的加持下,林苗再花钱在提升报纸本身的材质,也是从侧面的角度去提升纸制品的制造工艺。
报纸和粮票都需要纸张,只要有利润就一定有人会费心思去研究。
“李时勉写两篇文章倒是真的不错,这一发表肯定又是群情激奋。”朱瞻墡夸奖了一句。
根据舟山海战的邸报,李时勉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润色,强调了海盗的残忍,将妇女儿童斩首,看的民众怒不可遏, 海战大胜, 又看的民众群情激昂, 民心所向。
“东瀛海外夷民, 常以浪人海盗滋扰我沿海村镇,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我大明战船坚船利炮, 卫所军人悍不畏死, 甚至连女眷都不畏海盗,若大明人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句倭寇何敢?就够了。
小生此时拿进来一个制作的更好一些的发电机,这是让张三等人做的,摇起来可以发电,但是碳化竹丝还是不行。
碳化竹丝这东西就像是全身只有嘴是硬的小部分男人,说了只是状态不好,其实每次都只能坚持这么点时间。
发电原理不难,但是电的储存和使用问题就比较大了。
最常见的用电产品朱瞻墡想到的就是电灯,电话。
电灯现在需要的材料难以搞到的话,电话似乎好像可以。
电话的原理自然比电灯要复杂一些,但是需要的材料却没那么复杂。
当然这里的电话肯定不是指现代那种拨号式的电话,而是老式传声筒电话。
幼儿园里面用绳子绑着两个水杯的电话游戏都玩过吧。
将绳子变成电线,将水杯变成带着隔膜和电磁铁的听筒和话筒,这就是最简单的电话了。
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 带动隔膜震动, 隔膜震动与电磁铁接触, 产生一直变化的电信号,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变化的电信号通过线路传入听筒内的电磁铁,电磁铁促使铁片产生相应的震动敲动听筒内的隔膜。
这样的话声音就产生了。
只要有电就可以做电磁铁,话筒和听筒主要关键是隔膜的材质,电流无法储存所以需要一直摇动发电才能保持电流。
朱瞻墡想要试试看做电话,但是因为到不了张三的工坊,所以工具有限,全靠自己手搓。
搞了一下午,因为没有焊接能力,朱瞻墡只能放弃了铜片做话筒,硬生生砍了两個椅子腿,太监们凿了好久才做出两个听筒的模样。
将布绑的尽可能紧绷。
看着天色不早了,朱瞻墡将两块铁缠绕铜线,根据右手螺旋定则,通上电就可以做成电磁铁。
电磁铁与话筒隔膜之间放了一块铁片,铁片根据电磁铁的电流变化会带动隔膜震动。
朱瞻墡这就开始做实验,楚儿拿着听筒到院子外面,话筒听筒和电磁铁都是固定在木板上,避免晃动。
随着朱瞻墡的手势,小生开始摇动发电。
他摇的非常小心,尽可能保持着匀速,避免电流的不稳定。
朱瞻墡抿了抿嘴,对着话筒说。
“你吃饭了吗?”
“听到了,听到了,殿下。”楚儿在院子外面发出了惊呼,并且跑了进来。
虽然音质非常渣,近乎全损音质,但是听到了,真的听到了。
朱瞻墡在院子里面用正常声音说了一句话,楚儿那边通过听筒听到了。
“太神奇了,殿下。”
看着小生跃跃欲试的样子,朱瞻墡将话筒递给了他们,让他们都试试看。
太监宫女们都小心翼翼的拿着这个稀罕玩意试着,大家在外面轮流听。
路过此处的胡尚宫好奇的看着这群吵吵闹闹的宫女太监。
“胡尚宫。”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殿下新发明的电话,人在里面说话,通过这个听筒我在外面隔得这么远都还听得到。”
“哦?还有如此神奇的事情。”
胡尚宫缓缓走入朱瞻墡的院子,此时的朱瞻墡站在院内,浅浅白雪中的少年,已有英姿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