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接纳了流民,
只要接收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无数次。
自家的粮食也仅仅只够果腹罢了,要再把粮食分给那些其他地方来的灾民,那自家治下的百姓就会饿肚子了啊。
可要是不接纳?
那些也都是大汉的子民啊,真的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在自己的城墙之下吗?
曹操有些拿不定主意,不过他第一时间想起了一个人。
“陆先生,可有回信?”曹操向戏志才问道。
“尚未回信。”戏志才遗憾的摇了摇头,回答道。
“先生既能想出应对旱灾之法,想必也能找到解决流民的法子吧?”
就在这时,外面有传令兵来报:“报!主公!陈留郡太守,陆彦来信!”
“拿过来!”顾不得传令兵将信呈到他手上,曹操三步化作两步,抢先一步从传令兵手中抢过了书信。
展开缣帛,里面开头便是,“流民,有多少,收多少!”
曹操看了第一句话后,不禁一愣,道:“先生竟有如此信心?”
等到曹操回到主位,心急如焚的戏志才便开口问道:“主公,先生的信里怎么说?”
曹操正在阅读后面应对流民的具体措施,听到戏志才的话后,他顿时忍不住赞叹道:“陆先生真可谓神人也!”
说完后,曹操将缣帛递给了戏志才。
荀彧、程昱、董昭等人,立马便呼啦啦的围了上去。
“以工代赈?”
“此法甚妙啊!”
“这陆长生总有奇思妙想,真不愧能被主公誉为神人也!”
这群人换着法儿的夸赞着陆彦,全然忘记了当初听到陆彦说可能有旱灾时的讥讽和嘲笑。
但荀彧却看出了这里面隐藏的一个问题,他对曹操说道:“主公,长生此法甚好,可如此一来,我们的钱粮怕是要不堪重负啊!”
荀彧并没有看完所有的内容,当他问出这句话时,看完了整封书信的戏志才,忽然向他喊道:“文若!先生说,以工代赈的钱粮,他陈留郡全出了!!!”
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议事厅中,所有人的声音在这一刻,全都消失了!
荀彧不可置信的回过头,呐呐的问道:“我...我刚刚是听错了吗?”
曹老板揉了揉僵硬的脸颊,回答道:“没错,陆先生说,以工代赈的钱粮他陈留郡全出了!”
“荒唐!”
这是所有人心中最先冒出来的想法,
可一想到旱灾就是陆彦预警的,他们心中又开始动摇了,“要是他真的能办到呢?”
“灾民何止百万?骗人的吧!!!”
“可仅凭陈留一郡之地,它哪里来的那么多钱粮啊?”董昭茫然自语道。
就在此时,曹操忽然想起了陆彦之前组建商会的事情,“难道是...不会吧...”他心中有些不敢相信,却又非常希望那是真的。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传令兵闯了进来,
“主公!颍川太守曹仁将军来信!”
“子孝?”曹操听到曹仁来信,心中有些疑惑,“难道颍川发生了什么大事?”
想到这儿,曹老板不淡定了,“呈上来!”
从传令兵手中接过书信,曹操展开后看到书信内容的第一眼时,差点把信给扔了出去...
程昱见曹老板慌乱不堪的模样,顿时急忙出声问道:“主公?!可有大事发生?”
曹操好不容易稳住了心神,听到程昱的话后,他深吸一口气道:
“子孝来信说,陈留郡的粮食多到粮仓都已经装不下了,现在他想要转移一部分粮食道颍川郡。
可问题是,子廉把颍川郡的粮仓也堆满了...因此子孝问我,鄄城是否有多余容纳粮食的地方...”
“......”
“我是不是没睡醒?”
“粮...粮仓...都堆不下了?”
“简直丧心病狂!”
曹操看完了书信后,递给了心急火燎的荀彧,说道:“还记得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陆彦组建商会的事情吗?”
荀彧点头,回到道:“记得。彧当时还调侃了长生一句,‘不务正业’。”
“是啊...不务正业陆长生...”想到这儿,曹操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微笑,道:“这些粮食,都是商会从天南地北四海八方,辛苦买来的!”
“但他哪来那么多的钱去买粮食?”有人出声询问道。
问道点上了...
曹老板不由得露出了一个肉痛的表情,回答道:“哪来的钱?还不都是商会赚来的!”
“哗!”众人大哗!
“做啥买卖,那么赚钱的吗?”
“主公,陈留郡的税收也并不高啊!他哪来的钱啊!”
“是不是他们干了什么见不得......”
面对各种质疑,曹操肉痛的表情更加清晰了,“当初,我免了陈留郡除粮食之外的五年赋税...商会的商税,没有算到赋税里面...”
“???”
“!!!”
程昱闻言,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了自己额头上,说道:“主公,你中了陆彦的奸计了!”
第六章 意外,天使的到来
震惊!陈留郡和颍川郡,竟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人家饿殍满地,人相啖食,你们却粮食爆仓?
还有天理吗,还有法律吗!!!
天下的目光,再次集中在中原大地,严格来讲,是兖州之上。
有大神估算过,汉末这时候的穷苦人家,一万人一天大概吃一百石左右的粮食。
按一百石来算的话,一年就是36500石左右。
兖州如今差不多有三百万人口,主要是因为之前经历了多次战争,导致人口下降了不少。
就按三百万平民来算,那一年消耗的就是一千多万石粮食。
可陆彦用区区几百套玻璃制品加上香料,便换来了足够兖州两百万百姓足够吃一年的粮食!
这便很好的为商会会员诠释了,什么叫暴利!什么叫一本万利!
他们如此卖力的收购粮食,除了自身得到了好处外,也是看出了联合商会光芒万丈的前途。
有了香料,有了玻璃......钱?只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得到的东西。
不出意外,当兖州宣布接收流民之后,早已苦等多时的流民便蜂拥着进入了兖州各地。
其中,又以陈留郡和颍川郡涌入的流民最多。
之所以流民们许多都冲着这俩郡而来,主要是因为当初买粮的时候,陈留和颍川的名声就早已传遍了各地。
大家都知道这俩地在拼了命的买粮食,这时候发生了灾害,当然要去粮食多的地方了!
......
“太守,流民太多了啊!
我们现在每家每户连茅厕都建齐活了,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建的了。”
伊籍的脸上全是汗水,身上也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湿透了。
毛玠、任峻果然成了肉包子一去不复返,被曹老板以各种借口留在了鄄城。
伊籍和韩浩,便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生生的接过了毛玠等人以前的各项事务。
“痛并快乐着...”这是伊籍和韩浩最直观的感受...虽然他们已经忙成了狗,但他们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内心是真的感到无比的充实啊!
“茅厕都修完了啊...”陆彦听着伊籍的汇报,不由得也有些头疼起来,“房屋修完了...路也修完了...水渠堤坝全都加固了...还有啥东西能修一修的?”
思来想去,陈留郡实在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搞了。
陆彦便想起了之前支援鄄城时走过的道路,于是说道:“既然陈留郡暂无东西可修,那便去扩充往鄄城和东郡的官道吧!”
“啪嗒...啪嗒...”伊籍踉跄着后退了两步,哭丧着脸道:“太守!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大把大把的钱啊!!!”
“可我们不缺钱啊?!”
“但是已经快要被你败...花完了啊!”
“额......”当真是花钱如流水啊!陆彦尴尬的笑了笑,说道:“那就再给商会送点玻璃制品过去,先支点钱来用用。”
就连伊籍也不知道玻璃制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他只知道那玩意儿一套便几乎价值万金!
“还有?”伊籍愣愣的看着陆彦,心道:“这样贵重的东西,难道也能大量出产吗?”
似乎是看出了伊籍的心思,陆彦又说道:“只有最后十三套了啊,省着点花...”
伊籍听到只有最后十三套了,心里也不知是庆幸还是难过,他拱手回道:“唉...属下,尽力节省点吧...”
“去吧...”陆彦挥了挥手,伊籍识趣的离开了。
流民的涌入,虽然给兖州带来巨大的挑战,可一旦过了这关,那便是巨大的价值。
流民涌入的人口,与之前的预估相差不多。
足足有百十万的流民,在短短两三个月之内,进入了兖州各个郡国。
只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流民,却在向着兖州进发的路上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
赤地千里,饿殍满地...唯有兖州幸免于难,并慷慨的收容着灾民。
就连汉献帝都被兖州的义举给感动了,他甚至还说服了李傕,把曹操的兖州刺史提升为了兖州牧。
州刺史府中,曹操正在与众人商议政事,忽然,门外有人匆匆来报,
“启禀主公,有天使至!”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23-02-09完结 20WSC264.35万字 61.19万总推荐南京城里,秦淮河畔,卑微少年站在历史的路口,贫穷人生从...
-
隋末扬旌 (陈证道) 起点VIP2023-02-13完结240.82万字 4.7万总推荐一场核潜艇事故,让高不凡穿越到了隋朝大业七年,成为渤海郡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