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我不是赵高)


  方修摆摆手,漫不经心道:“陛下的就是臣的,何必分的那么清楚。”
  武明空愣了一下,望着方修,给出了三个字的评价:
  “不要脸。”
  方修表情没有变化,一副浑然不在意的样子。
  武明空看了他一眼,面露思索之色。
  虽说当今太后是女帝的生母,但太后这个人深居简出,素来低调,喜欢什么,就连武明空也不太清楚。
  沉默了半响,武明空看向方修:
  “母后对奇珍异宝不感兴趣,平日里倒是会琢磨一些养生之道。”
  话里的意思是,让方修寻一些这方面的古籍或者药材,当作贺礼。
  距离太后的生辰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贺礼一事,也不是很急。
  方修点点头,应道:“臣知道了。”
  武明空水汪汪的眼睛盈盈的注视在他的脸上,好一会才道:
  “若是无事的话,就退下吧。”
  方修起身走到她的跟前,伸手轻抚她的发梢,语气轻佻:
  “几日不见,陛下不想臣吗?”
  想是想的。
  但毕竟就在身边,想见随时就能见到。
  纵然有思念,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撅了撅嘴:“谁会想你个奸贼。”
  虽然这段时间,两人间的关系突飞勐进,但小女帝还和往日一般傲娇。
  方修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蛋,道:“巧了,臣也是这般想的。”
  “既然陛下不想臣,臣就先告退了。”
  说完,没等小女帝发火,就转身离开了养心殿。
  武明空怔怔的望着方修的背影,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这家伙竟然就这么走了,撅了撅嘴,腹诽几句,却也没说什么。
  方修这段时间要忙的事很多,一方面要招募青壮,进行训练,另一方面又要盯着修路的事宜,免得有人从中作梗,中饱私囊。
  从十年前开始,吏治逐渐混乱,朝堂之上,不少是庸庸碌碌的老油条,再不然就是阿谀奉承,和光同尘的方党党羽。
  几个信得过的人,全都有要忙的事。
  有些时候,人不够用,方修这个丞相也得出一份力。
  当然。
  放在以前,就算是天大的事情,也不能影响丞相大人勾栏听曲。
  也就是指鹿为马之后,方修这家伙开始有了几分丞相大人的觉悟,想着整顿吏治。
  十年沉疴,绝非一时就能治好,这一点,武明空心里清楚。
  因而,恼怒过后,竟是觉得有点儿心疼。
  父皇在位时,方修可是个声色犬马的奸贼。
  她登基以后,方修却是夙夜忧叹,几乎未曾有歇息的日子。
  虽然不知道他之前的声色犬马究竟是伪装,还是本性,但武明空还是觉得感动。
  不管怎样,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不断的为之奋斗。
  对武明空而言,这足以填补她的内心。
  另一边。
  从皇宫里走出来的方修,还不知道小女帝又脑补了一堆有的没的。
  这段时间,修路的事宜已经步入正规。
  需要的银子都已经凑齐,接下来就是生产水泥,招募工人,铺设道路。
  想要将水泥路修遍整个大乾,需要几年的时间,不急在一时。
  因而,修路的事情结束后,方修又有了新的目标——开设银行,发行纸币。
  等打下周国后,乾国就有了大批的良田,配合上各种作物的种子,短时间内应当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之后再攒一波情绪值,兑换杂交水稻的种子,再想办法弄出来化肥,粮食就更不成问题。
  粮食解决后,就该想着解放生产力了。
  发展工业与商业,将会是大乾之后的重点。
  创建银行,提供储蓄服务以及贷款服务,就是方修发展工商业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就是发行纸币。
  读过中学历史,都知道发行纸币意义重大。
  别的不说,当初开琉璃大会的时候,交易的最大阻碍,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等价交换物。
  在诸国全都流通的等价交换物只有一种——银子。
  无论是到哪个国家,银子都是最硬的货币。
  问题是,银子携带并不方便,交易更不方便。
  商铺里购买商品倒还好,每一家商铺都有专门的剪刀,专门的银秤。
  秤完以后,用剪刀将银子剪开,留下应付的一部分,剩余的返还。
  离开了商铺,用现银交易就变得十分麻烦。
  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就是,一锭完整的银子,用着用着就会变成碎银,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银屑。
  民间有的时候会将碎银和银屑重新熔炼成银锭,这个过程必定会有损耗,若是改用纸币交易,这部分的损耗就可以减少。
  其实。
  各国如今已经有了纸币的雏形,就是银票。
  但无论是乾国,还是燕国,吴国,周国,银票都并非是官方的货币。
  只是一些富商,为了便于交易,以自身的信誉为担保,捣鼓出的玩意。
  不同的商铺,发行的银票不同,兑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富商都会恪守信用,只要是画押过的银票,随时都能兑换成银子。
  但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总归会有一些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家伙,恶意欺诈,在滥发银票之后闭门不出,携款逃跑。
  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银票”无法兑现。
  这个时候,手里的银票就成了一张废纸,只能自认倒霉。
  方修发行纸币,是用大乾朝廷的信誉作为担保,短时间内流通开来,问题不大。
  关键在于,怎么让纸币长久的存在下去,而不是像大明宝钞一样,没几十年就沦为废纸。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段时间,方修也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
  知道大明宝钞的购买力之所以下降的如此之快,主要是四个原因。
  一是不控制发行量,无限制滥发。
  二是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发行纸币的制度。
  三是大明宝钞只是依赖朝廷的信用为基础,但没有建立准备金制度。
  四是伪钞充斥其间,破坏了货币流通领域的正常秩序。
  吸取这四个教训,大乾发行的纸币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具体如何做。
  方修还需要时间去思考。
  当然就目前而言,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就是发行纸币,需要囤积有大量的金银铜,作为准备金。
  当然,用粮食作为准备金,同样可行。
  思虑再三。
  方修还是决定囤积金银铜等金属。
  乾国的士绅和商贾其实还有不少的贵重金属,但这几个月,方修从他们的手里薅了不少羊毛。
  要是再薅下去,难免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正是攻伐周国的关键时候,方修不希望看见自家后院着火。
  思来想去,还是只能委屈一下周国境内的那些士绅豪强。
  一念至此,方修也不再犹豫,回到了府上以后,提笔写信。
  七日后。
  已经攻下十余座城池,控制住整个周国南部的白起,收到了方修的信件。
  春夜微凉,风柔柔地吹拂而来,携来一股清新的花草气息。
  营帐中的白起,看着铺在桉台上的舆图,目光专注。
  这个时候。
  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是亲卫的声音响起。
  “将军,京城来信。”
  原先眉头微蹙的白起,听见“京城来信”四个字,表情立刻发生了变化,语气带着一些急促,道:“呈上来。”
  “是!”
  亲卫走进营帐,双手呈上信件。
  白起拿过来以后,自上而下仔细的浏览,目光专注,似乎是怕错过哪一句细节。
  看到了末尾。
  白起不知想到了什么,表情竟有一些怅然。
  遥想当年,领兵讨伐赵国之时,他同样身处营帐,同样收到了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至此讨伐之路画上重点。
  如今,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不同的是,丞相大人并没有对他的行军布局有丝毫的干涉,只是让他抽调一小支军队,给唐忆雪,让她执行一项命令。
  这项命令在白起看来,也并无不妥。
  “方相......”
  白起轻轻的念叨了一句,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望向亲卫,吩咐道:“将这封信送给剑南道的唐姑娘,再从神机营中调拨一千人,供唐姑娘差遣。”
  神机营的士卒,都是戚继光训练的新军整编而成,忠诚度不容置疑。
  亲卫听见这话,犹豫道:“哪位唐姑娘?”
  据他所知,剑南道有两位唐姑娘,一位名为唐忆雪,坐镇治所,是实质上的封疆大吏,负责一道的所有事宜。
  另一位名为唐柔,领兵四处剿匪,行踪不定。
  白起看了他一眼,道:“唐忆雪。”
  亲卫拱手行礼:“卑职明白了!”
  说完,从白起的手里接过信件,转身离开了营帐。
  亲卫离开后,白起再次看向桉台上的舆图,目光一如既往的专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