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我不是赵高)


  此话一出。
  别说百官,就连女帝都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几十层的高楼,岂不就是诗中所说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小小的水泥,竟能造就这般鬼斧神工,真是神奇!”
  当然,相较于高楼,众人更关心的还是水泥修路和修墙。
  赵子正思索了片刻,提起水桶,泼向已经修好的水泥路面。
  水落在水泥上,并没有产生丝毫影响。
  一旁。
  钱浩南见到这一幕,忍不住道:
  “若是能够用水泥修缮官道,我大乾的王师轻而易举就可以抵达雍州!”
  秦兴言道:“不止是我大乾王师,货物的运输也不再受天气的限制,我大乾的商贸必定会达到新的巅峰。”
  毫无疑问,官道如果能用水泥修筑,对大乾的经济、军事、交通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只是能不能修。
  关键在于水泥的成本。
  成本低,修缮官道当然没有问题。
  成本高,就只能和青石板一样,用在宫城等少数地方。
  武明空转头望向方修,眸子亮晶晶的,有些期待的问道:
  “方相,水泥的成本究竟如何?”
  她心里清楚。
  水泥的成本必定是低于青石板。
  方修才会大张旗鼓的召集百官来这里观摩。
  就是不知道。
  成本能低到什么程度。
  周围的百官听见这个问题,全都望向了方修,静静的等待他的回答。
  方修仍是一副风轻云澹的模样,回答道:“臣已经计算过,若要用水泥修缮长安城的道路,需要白银十万两。”
  话音落下。
  百官议论纷纷。
  “十万两,听着倒也不是很多。”
  “那得看跟什么比,若是跟青石板比,确实不多,但要是跟夯土和沙石比,那可就太多了!”
  “话虽是如此,但水泥的作用,绝非夯土所能比拟。”
  “一座长安城就要十万两银子,整个大乾有多少座如长安一样的城池?除此之外,还有官道,这才是大头!加在一起需要的银子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管如何,户部拿不出这笔银子。”
  “话说回来,方相召集我等,不会是为了筹集修路的银子吧?”
  “大军北伐,我等可是将这些年存的银钱尽数捐出,实在是拿不出了。”
  说到这。
  百官不由的露出心痛之色。
  原先朝廷号召百官与士绅捐献钱粮,他们只打算应付了事。
  毕竟。
  他们都是两袖清风的清官,每年拿的那些俸禄,只能勉强养活家人,哪来的钱粮再捐出去。
  谁能想到。
  方党的那些家伙,一个个都跟疯了一样,一捐就是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
  非但如此,还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彷佛朝廷已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谁要是不捐银,不捐粮,谁就是大乾的罪人,要被载入史册,遗臭万年。
  除此之外,那刑部尚书孙正英更是不当人子,竟用各种莫须有的理由,抓捕官宦子弟,大有“你不捐银钱,就秉公办事”的意思。
  再加上,陛下和方相又站在了一起,一致要求百官捐款。
  他们被逼无奈,只能捐出钱粮。
  时至今日,想一想,仍然觉得肉疼。
  毕竟……
  那都是他们起早贪黑,才积攒出的家底!
  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
  有人下意识的后退一步,产生了逃跑的冲动。
  好一会,才稳定情绪,颤声道:
  “臣以为,这水泥的成本并不算低,想要普及天下,还需要些时日。”
  话音落下,立刻有人附和道:
  “臣也这么认为,朝廷北伐周国,国库的钱粮本就不多,若是再用在修路上,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说到这,面露犹豫之色,叫苦道:
  “再者说,臣等也实在是拿不出钱粮了。”
  武明空见状,眉梢一挑,想要说些什么。
  还没开口,就听见一旁传来方修的声音。
  “陛下何时说过,修建水泥路,要你等出资?”
  百官听见这话,面面相觑。
  方相的意思是。
  他修路不用百官的银子?
  这......这怎么可能?
  去除打仗花费的钱粮。
  国库的银子,只够修葺京城及附近的道路。
  不号召百官捐款,哪来的银子修路?
  “不用百官出资?那这路怎么修?”
  武明空微微一怔,下意识的望向方修,眸子里带着疑惑。
  方修注意到小女帝的眼神,脸上露出澹澹的笑容,开口道:
  “本相打算将各个州府的道路,承包给士绅或是商贾。”
  第一次接触“承包”这个词。
  女帝和百官大概能懂其中的意思。
  沉默了片刻后。
  武明空望向方修,叹息一声,道:“除了朝廷,又有谁愿意花银子修路?”
  方修道:“陛下觉得,路修好以后,谁会受益?”
  武明空想了想,道:“在朕看来,万民皆会受益。”
  方修点点头,道: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四民之中,还是商人受益最多。
  只要知道了水泥路的好处,他们中必定会有人愿意承包修路的工程。
  当然,除此之外,还得给修路的人一定的好处,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水泥路修好以后。
  商队运送商品的效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成本降低,收益增高,这几乎是必然的事。
  因此,除了朝廷外,最希望修路的就是这帮商贾!
  到时候,由官府出面,宣传一下水泥路的好处,必定能从商贾那里募集一些银子。
  不过。
  这笔银子只是小头,方修也没指望那些满肚子生意的商贾能捐出多少银子。
  最关键的还是要找人承包修路的工程。
  至于怎么找,能不能找到,就看给他们的好处,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武明空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什么好处?”
  方修看着武明空,回答道:
  “其一,在水泥官道上设置关卡,对来往的商队征收关税。
  关税的标准由朝廷制定,地方官府不得干预。
  在户部设置道路司,负责这一部分的关税。
  每一年征收上来的银子,五成交给修路的商贾,直到付清修路的银子为止。
  另外五成,一部分上交朝廷,另一部分用于道路的维护。
  其二,只有朝廷允许,水泥官道的两侧才能设置驿站,供旅人休息,并且出售干粮和水等商品。
  第一批驿站就交由修路的商贾经营,赚取的利润,朝廷分文不取,但经营的期限只有十年。
  十年之后,修路的商贾可以选择缴纳一笔银子,继续经营,也可以选择放弃经营,由朝廷再选择合适的商贾。
  其三,修路商贾的子女,可以向朝廷申请,参加科举。”
  此话一出。
  百官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水泥官道修建的成本高,给商贾一些利益,无可厚非,只是这第三点,修路商贾的子女,可以参加科举,是否有些不太合适。”
  “商贾乃四民之末,商人及其子女,不得参加科举,更不得入仕为官,这是祖宗的规定,怎能轻易更改!”
  “重农抑商,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方相何苦坏了祖宗之法。”
  “设立关税,已经能保证修路的商贾收回成本,让他们经营驿站,则是让他们有利可图,在本官看来,这两点已经足够,为何还要有第三点呢。”
  “方相这么做,怕是别有深意。”
  很显然。
  不少官吏对商贾的子女能参加科举这一条很是不满。
  只是。
  方修坐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不做什么,不是为了让百官满意。
  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
  农业是重中之重。
  重农抑商无可厚非。
  但是,随着技术的革新,生产力得到提升,减轻商贾身上的负担就必不可少。
  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
  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无士不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这是方修的理念。
  至于百官和士绅接不接受,方修并不在乎。
  因而。
  听见百官的议论。
  方修并没有反驳,只是环顾一周,眸子中迸发出寒光,不冷不澹的道:“这是本相的意见,你们谁赞同,谁反对?”
  话音落下。
  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百官注意到方修的眼神,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敢反对。
  武明空见到这一幕,心情忽然有些复杂。
  只要实力足够强大,就能碾平一切障碍。
  这也算是方修给她上的一堂生动的课。
  她这么想着。
  就听见秦兴言的声音忽然响起。
  “不愧是方相,提出的方法,下官竟找不出一点漏洞!”
  秦兴言苍老的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下官完全赞同方相,将各州府的道路承包出去!”
  有人带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