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对别人家的家事,吴承恩作为外人不好说什么,只是由衷的赞叹了一句:“我只是觉得,令尊身体真好。”
  徐文长:“……”
  吴承恩是真心佩服,从兄弟岁数差距就能看出来,当初生下徐文长的时候,徐文长父亲肯定也已经是老迈年纪了,还能生儿育女,不服不行。
  两人正要转身离开时,忽然背后的徐淮又高声叫道:“徐渭!你不想知道你生母的下落吗?”
  徐文长顿时就立住不动了,仿佛被施展了定身术,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道应该不应该搭腔。
  幼年的时候,生母被嫡母赶出家门,这是徐文长最大的童年阴影。
  吴承恩叹口气,看来这个跨年狂欢,可能只有自己去了。也挺好的,预订的两个美人,可以全归自己了。
  秦中堂并不知道属员们的遭遇,最后也只能拉着李娘子,过了一个最冷清的除夕。
  但从元旦开始,冷清就不复存在了,毕竟这里是幕府,幕府的主人是武英殿大学士!
  整个杭州城,只要是与官字沾边的,怎么可能不来幕府做客拜年?
  对一般礼节性拜年,到门口扔个帖子就行了。但如果向秦中堂拜年,则必须本人亲自到场,才能显出尊敬和诚意。
  至于秦中堂见不见,那是秦中堂的事情。
  就这样一直过了正月十五,嘉靖二十一年的新年节日才算过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逐渐从节日状态,切换到正常模式。
  幕府的属员也逐渐回归,全部工作重新开始运转起来。
  徐文长在幕府的主要工作是情报汇总和分析,二月初时,他拿着最新的情况汇总,向秦中堂禀报道:
  “宁波府的乡兵已经组建完毕,人数三千,正好达到了朝廷规定的上限。”
  秦德威颇感意外的问:“竟然如此之迅速?”
  他原本以为,宁波这帮豪族的乡兵组建起来,怎么也要等到二月份,没想到这帮豪族居然如此迫不及待。
  虽说乡兵的战斗力肯定不怎么样,但这个组建速度确实称得上快如闪电了。
  要知道,戚继光父子去义乌招兵,几个月都过去了,到现在还在训练磨合呢。
  徐文长就顺口分析说:“第一,原本宁波就组建过乡兵,有一定基础,并不是完全从零开始;
  第二,宁波本地大户确实也有钱,只要有钱就好办事,招募速度当然就快。”
  然后徐文长又接着说:“如今这些乡兵以备倭防寇为名,把守住了内地通往宁波的水陆要道。
  而后又以严防通番通倭的名义,对往来商旅严格检查,但凡有丝绸、茶叶、瓷器等大批量货物,必定横遭刁难。
  轻者抽分十之一二,重则全部罚没!所以内地货物输送到宁波的渠道遇到巨大阻碍,行商已经怨声载道了!
  而且从严世蕃那边传来消息,近期船引发放数量也出现了锐减现象,归根结底是货物减少了,领取船引出海的船只自然也减少。”
  货物都被乡兵堵在了宁波府的各个卡口,那么能运到海边再上船的,当然就变少了。
  秦中堂冷笑几声,讥讽说:“这些人还真能做的出来,我给了他们一个组建乡兵的机会,不思保家报国,却被用来谋私取利!”
  徐文长便说:“他们也不傻,名义上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毕竟卫所官兵只能防备海岸,以及宁波城池,内地方向需要乡兵补充布防。
  更何况乡兵把守水陆卡口,是打着备倭防寇的名义,这个也是毫无问题的。”
  秦德威又详细问道:“那他们又是用什么名义抽分货物的?这又是谁给他们的权力?”
  徐文长看了看情报,禀报说:“但凡大批货物运到宁波境内,他们必定要求货主说明去向。
  但中堂你也知道,在实际情况里,行商是根本不敢说清货物去向的,而且也无法公开解释清楚,大批货物怎么在宁波消化。
  所以这就给了可趁之机,他们会以通番通倭的罪名,对货物进行罚没或者抽分。
  而且他们公然声场,这些罚没和抽分,是要全部用来维持乡兵队伍的!
  所以从头到尾,至少在表面道义上,他们能是能站得住脚的。”
  秦德威继续冷笑:“打着备倭防寇的名义,就可以为所欲为?”
  徐文长提醒说:“在官方层面上,确实不好谴责和训斥他们,他们的行为,确实都是符合朝廷旨意的!中堂若想做文章,只能另设他法了。”
  秦德威转头对另一边的李成梁吩咐:“你去传令,标营官兵准备出征,三日内做好出发前往宁波府的准备!
  另外从附近卫所抽调二千人马同行,以壮声势!”
  幕府工作分了很多方面,大部分人都只负责一个方面,对其他方面则不是很了解,这也是秦中堂有意为之,防范的就是泄密。
  所以徐文长听到这里,暗暗有点吃惊,秦中堂这是打算大举出征,直接剿灭乡兵了?
  随后秦德威又说:“我需要有一个人,先行前往宁波府,但奈何没有合适人选,所余下的人都是忠厚偶君子啊。”
  徐文长突然想起了什么:“我那兄长和侄儿近日到了杭州,来寻我帮忙找点差事。”
  “你如实说来,他们人品如何?”秦德威似笑非笑的问,“可用不可用?”
  徐文长感觉这是一道考验,想了想后,咬牙道:“我那兄长,乃是捧高踩低的性子,易小人得志的嘴脸,又十分虚荣,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如论如何,不能坑秦中堂啊,该怎样就是怎样。
  如果靠着隐瞒手段,就算一时侥幸,最后也只会引起秦中堂的暴怒和反感。
  秦德威“哈哈”笑了几声,却拍案叫道:“这不就是我所需要的人才吗?”
  徐文长:“……”
  秦中堂似乎没发烧,怎么还烧糊涂了说胡话?


第九百零二章 货源不足的连锁反应
  幕府在宁波府设了一个检船专员,由严世蕃来担任,名义上职责是检查下海船只有无违禁,其实任务就是发放和核销船引。
  这个工作十分轻松,油水又足,如果这不是秦中堂不怀好意安排的,严世蕃有时甚至觉得这样干几年也不错。
  严世蕃没有把驻地设在宁波城里,为了与海边各卫所往来方便,最终驻地位置定在了宁波城外的三江口。
  宁波府三海卫指挥使之一,定海卫指挥使马逵今日匆匆来到三江口拜访严世蕃。
  本来严世蕃这个阁老儿子的身份,应该是令人震撼的,尤其严阁老又进化成了严首辅。
  但偏生有个秦中堂同时驾临浙江,夺走了无数风头,首辅儿子似乎也不那么令人瞩目了。
  再说宁波城也出了一个阁老,四大家族之一张家的张邦奇也当上大学士了,也分走了一些风光。
  所以马逵来拜访严世蕃的时候,礼物份量也就一般,比起送给秦中堂的礼物差远了。
  严世蕃看完礼单,在心里不满的嘀咕了几声,这点见面礼够给谁看的?
  如果放在以前,小阁老严大爷就直接把这位马指挥使轰出去了。
  但最近这一年来,饱经社会毒打的严大爷学会了一点谦逊襟怀,所以还是把马逵请了进来,并看座上茶。
  严世蕃也不耐烦兜圈子,直接问道:“马大人今日到访,有何贵干?”
  马逵就答道:“近日来下海的货物太少,不足正常时的三成,双屿岛那边有些不满意了。”
  严世蕃就随口说了句:“这又怪不得我们!”关于下海货物锐减的原因,严世蕃当然心知肚明。
  本地势力组建乡兵后,以备倭防寇名义,肆意拦截从内地输入宁波的货物,那么能送到海船的货物当然就少了。
  马逵便道:“双屿岛那些人唯利是图,只在乎能收到货物,并不在乎货物是由谁提供的,更不在意货物是怎么下海的。
  如今我们把持住了下海的通道,但如果拿不出货物,双屿岛肯定要对我们不满!”
  严大爷是个有脾气的人,而且也没有生意人心态,闻言便道:“他们对我们不满又能怎样?”
  马逵无语,这严大爷到底懂不懂做生意?
  双屿岛是宁波府海上走私的最大目的地,堪比是甲方的存在。从做生意角度来看,如果甲方都不满了,那还能是小事?
  于是马指挥使又补充了几句说:“如果双屿岛不满,倒也不会把我们怎样,但他们可能会抛下我们,另寻渠道和货物!”
  严世蕃答话说:“咱们这条通道,可是属于幕府和秦中堂的通道!双屿岛那帮人胆敢绕开秦中堂,让别人去赚钱?”
  马逵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在这里说这些狠话有什么用,秦中堂的手也伸不到海外去啊。
  聚集在海外占岛为主的人,连朝廷都不放在眼里了,何况秦中堂?
  最后马逵提醒说:“双屿岛与本地豪族是合作多年的关系,只是近几个月被秦中堂掐断了。
  但如果我们供应不上货物,双屿岛大概会与地方豪族重启合作,绕过我们进行贸易!”
  听到这里,严世蕃就想笑。
  违背朝廷禁令,贩运货物下海叫做走私,比如幕府目前正在干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