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官员可以带少量随从,严世蕃可以用随从身份跟着父亲走。
  严世蕃闻言便惊道:“我跟着父亲你南下有何益处?我正欲在京城大展拳脚!”
  严嵩忍无可忍的斥道:“你还想大展什么拳脚?你若不跟在我身边,我怕白发人送黑发人!”
  严世蕃不服气的说:“父亲这是哪里话?南巡启程后,在京城里还有谁能动我?”
  严嵩讥讽说:“秦德威临走前与你大闹一场后,岂会没有安排就放心离京?
  我敢料定,秦德威必定已经针对你布网了,到了那时,你连求救都找不到人!”
  严世蕃哼声道:“到那时秦德威人都不在京师,还能把我怎样?”
  严嵩冷冷的说:“每年辽东都会派出五百精锐铁骑到京师轮班上值,这五百人都归一个叫李泾的所辖制。
  这些边军向来悍勇,趁着京师空寂时,选出心腹人物劫杀了你再逃回辽东,简直易如反掌!”
  严世蕃突然冷汗直冒,大怒道:“我不信秦德威真敢如此?”
  严嵩叹道:“但我不敢赌他的不敢!另外南下还有个好处,祭祀完显陵后,陛下肯定会封赏群臣。
  我想法子把你加进来,这就等于变相赦免你了,也省得秦德威拿官司纠缠你。”
  严世蕃沉默了一会儿,起身对严嵩行了个礼:“幸亏有父亲庇护,这才能容得儿子我在外面任性。”
  严嵩没再说什么,只感觉秦德威就像是一块巨石,横亘在他们父子面前不可动摇。
  儿子做错了什么吗?但每一次都是因为遇到了秦德威,正确的行为就全变成了错误,简直就像是遇上了天敌一样。
  冥冥之中,到底有没有鬼神啊?


第六百三十章 在路上
  转眼间就到了二月十六,圣驾南巡启程的日子到了。留守大臣顾鼎臣率领数千京师官员,守候在宣武门外送驾。
  嘉靖皇帝当场挥笔写下了一首长诗(宫廷桂冠诗人秦德威代制),赐给留守大臣,并上邸报晓谕天下。
  其中有几句:“必欲亲审视,庶几万世昌。万世获昌利,是慰二亲方。乃严谕臣民,知我非漫行。奏告天舆祖,旁祈神祗匡。”
  充分阐述了南巡的政治意义,强烈表达了南巡并不是皇帝心血来潮瞎溜达的思想。
  此次南巡队伍规模庞大,动用包括锦衣卫在内的亲军一万五千人,马匹三千。以宣城伯卫錞佩都护将军印,成国公朱希忠为副手,主掌扈从。
  另以咸宁候仇鸾、东宁伯焦栋为左右副将军,负责队伍两边警戒。
  又因路途遥远,随驾大臣都配了车乘,不然很多五六十岁的老年大臣真受不了。
  翰林院第三把手兼詹事府第三把手秦德威享受准侍郎政治待遇,单独有专车,还拨给两名军士听用。
  其实秦德威作为一个有活力的年轻人,出入更喜欢骑马。
  但这次路途遥远,全程骑马不但风吹日晒还会累死人,而且要服从统一安排,所以也就不搞特殊化了。
  所幸只要皇帝出行,必有的一项工作就是“平整道路”,所以坐车也能接受。
  果然如同秦德威事先所预料的,这次南巡太过仓促,沿途不是那么舒适,在吃和住两项上,基本就只能对付着了。
  所谓皇帝行宫,基本都是用驿馆或者公馆临时改建,近侍大臣只能在旁边民舍凑合住宿,有时候还是临时搭建的屋舍。
  嘉靖皇帝又是个急性子,每天急于赶路,没留出多余娱乐时间,大臣也就只能跟着奔波。
  坐在车里,秦德威不禁想起了上辈子看过的电视剧里,无论哪个大清皇帝南巡也不是这样辛苦啊。
  什么纪晓岚啊刘罗锅啊和珅啊,跟着皇帝出巡,不都是一路游山玩水偶尔再夹杂点英雄救美、反腐倡廉吗?
  南巡的第五天,开始想念每每旅行时,无论上马开车,必陪伴左右李小娘子了。
  只不过这次实在没法带上,唉,旅途少了许多乐趣。
  忽然有人骑马靠近了车驾,秦德威抬起眼皮看去,原来是徐妙璟徐小弟。便随口问道:“没有轮到你当值?”
  此次随行的一百二十名锦衣卫官,除去现场提调旗校的,分班轮流在嘉靖皇帝左右随侍,充当皇帝近身最后一层人肉屏障。
  非要比喻,可以想象成肥皂古装剧里的御前侍卫,但实际上战斗力可能打不过厨子(大清嘉庆皇帝亲眼目睹的)。
  徐小弟这会儿有空跑过来,那肯定是没有上值。他满脸兴奋的说:“姐夫!有人托我传个话,想要与你亲近亲近!”
  秦德威靠在车窗上,无动于衷的回应说:“从东海之滨到西漠黄沙,从塞上边关到岭南百越,天下想与我亲近的人多了!”
  听着狂傲,但也算是实话。
  不过秦德威心里还是有点好奇,谁能让徐小弟兴奋成这样?
  按道理说,徐小弟这些年也是见过世面了,堂堂的东厂提督狗腿子,史上最年轻状元的小舅子,不应该为了谁而激动了。
  只听到徐妙璟答道:“是国公啊!国公!”
  于是秦德威打了个哈欠,在车里直接翻了个身,找个舒服姿势,准备春困了。
  对于志在权臣的人来说,大明的国公就是朝廷吉祥物,有什么实用?徐小弟还是欠历练,这也值当兴奋?
  就说南京那个什么魏国公徐鹏举,去年还是靠他秦德威帮忙游说,才重新当上了南京守备大臣。
  徐妙璟苦着脸,凑着车窗求情道:“姐夫,是定国公,我们徐氏的定国公啊!你就给我个面子!”
  秦德威这才明白,徐小弟的兴奋点在哪里了。
  号称大明第一异姓的徐家分了两支国公,南京魏国公,京师定国公。
  而徐妙璇、徐妙璟姐弟两人,其实都是定国公徐家这边的族亲,当然是血缘关系非常远的那种了,平常都断了走动的。
  但再怎么说,徐妙璟也是姓徐的,终归是徐氏大家族的边缘人物。
  猛然被家族的名义族长来主动套近乎讨好,有点屌丝逆袭般的兴奋感觉,也是人之常情。
  秦德威又重新坐起来,漫不经心的说:“行吧,今晚到营地后,一起坐坐。”
  在京师时结识走动或许有不少繁文缛节,或许还要考虑政治影响什么的,但一起在外面出巡时,交往就随意轻便了许多。
  这时候又有人纵马到附近,提鞭指着徐妙璟喝道:“徐妙璟!谁许你擅离队伍,任意窜行?速速归队,不然军法从事!”
  秦德威顺着声音望去,看服色是个中年高阶武官。忍不住就对徐妙璟问道:“这谁啊?”
  徐妙璟苦笑着答道:“都督佥事陈寅,掌行在锦衣卫事。”又补充了一句:“亦是兴邸旧人。”
  秦德威撇撇嘴,很直率的评论道:“你们厂卫里真几把事多。”
  东厂提督秦太监忙于抄家搞银子,建昌侯张家产业又太大太多,所以暂时分不开身。
  这可是至少几十万的大生意!最后秦太监求得皇帝批准,没有跟随南巡。
  然后这个陈寅就负责掌管行在锦衣卫事,在掌卫大佬王佐年老的情况下,以后锦衣卫也许就是陈寅接班了。
  一个准备接管锦衣卫的高阶武官,竟敢对东厂太监的直属狗腿子使脸色,真是很微妙啊。
  秦德威迅速切换到了吃瓜模式,厂卫里面有好戏看了。
  再说那位秦公公不肯随驾南下,又安排了这么个有敌意的人掌管行在锦衣卫事,真的挺有趣的。
  就是徐妙璟有点小不爽,直接控诉说:“他这样对我无礼呵斥,姐夫你居然完全没有同仇敌忾之心!
  好歹帮我骂回去啊!我不好回嘴,而你完全可以的!你随便骂回去,他也不敢怎样你!”
  正因为旅途无聊的秦德威没心没肺的笑道:“那是你们厂卫内部的事情,我们文官当然就是看热闹了。”
  徐妙璟气呼呼地纵马离开,回到了副驾队伍里。


第六百三十一章 这个味对了
  当天住在了北直隶赵州城里,就是那个有千年赵州桥的赵州,千年前有五姓七家之赵郡李氏的赵州。
  但到达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明天早晨就要继续出发,所以秦德威还是没有时间去游览古迹。
  嘉靖皇帝住进了由州公馆改建的行宫,秦德威住在了旁边破旧官舍里,和几个其他大臣共处一院。
  这条件,让已经骄奢淫逸了好几年的秦学士恍恍惚惚间,以为自己正在接受忆苦思甜教育活动。
  还没等适应土炕,他就看到徐妙璟带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华服青年,从外面走到了屋门口。
  不用介绍,秦德威就知道这位华服青年就是当代定国公徐延德了,在上朝时见过的。
  毕竟徐延德作为国公,朝会上班位在武臣最前排,上朝多了总能看熟了。
  说起来当今京城三大国公,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很凑巧的都是二十几岁年纪。
  秦学士将徐公爷让了进来,在屋里平礼相见,分宾主坐下。
  徐延德先攀谈道:“秦学士同在京城,一向有失亲近,都是我的过错。”
  秦德威回应道:“久仰国公威名,只是无缘,不曾拜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