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末扬旌 (陈证道)


  侯君集顿住脚步,李世民沉声道:“活着回来!”
  侯君集心中一暖,右手握拳用力捶打胸甲,转身大步走了出帐。
  杀啊,杀啊……
  唐军潮水般往前冲,齐军的箭如雨下,双方都杀红了眼,如今比拼就是耐力,比拼谁更不怕死,哪一方先顶不住退缩,哪一方就会一败涂地。
  苏定方已经射断了三把弓,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缠上了绷带,但依旧可见鲜血渗出,双手由于脱力已经微微发抖,看着眼前的尸山血海,饶是他都心头震颤,这是他经历过最惨烈的战斗,没有之一!
  李靖站在高处观察着整片战场,表情空前的凝重,李世民豁出去了,不惜代价,不惜人命,李靖的压力也如山大,如今齐军能调动的力量几乎都调动了,若唐军的进攻烈度再加强,齐军只怕就要顶不住了。
  此刻的唐军阵营,李世民同样站在高处观察着战场的变化,他把能派出去的力量都派出去了,若仍然不能将齐军的防线击溃,那么后果会很严!
  “——报!”
  一骑快马风驰电掣般来到李世民的面前,后者莫名的一阵心悸,强自镇定望向来使。马上信使滚鞍下马,满头大汗地跪倒在尘埃中,大声道:“临汾城被齐军攻破,请皇上定夺!”
  李世民浑身一震,面色刷的由白变红,由红变紫,忽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身体摇摇欲坠,附近的亲兵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扶住。
  李世民连吐三口鲜血,这才破口大骂:“屈突通误朕,该死!”
  长孙顺德、张公谨、唐俭等人无不面色苍白,完了,齐军竟然不声不响地抄了大军的后路,这下麻烦大了,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喂的,每日消耗不知凡几,而临汾城正是离大军最近的后勤补给点,现在被齐军攻破,大军后勤一断,用不了几日,不用齐军来攻,自己就崩溃了。
  “皇上,大势不妙,赶紧撤兵吧,再迟恐有全军覆没之危。”张公谨沉声道。
  李世民又吐出了一口鲜血,红着双眼咆哮道:“屈突通这废物,朕给他一万精兵,竟然连临汾城都守不住,朕要杀了他——撤!”
  李世民终究还是下达了撤军的命令,侯君集和长孙顺德两人负责殿后,数以万计的唐军沿着汾河谷道往西急急撤退。
  “唐军竟然撤了?”苏定方松了口气大为惊讶,李靖同样十分错愕,但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一眼就看出唐军的撤退并不是作假,所以立即下令追击。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任你再精锐的部队,一旦溃败,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战线,就只有任人宰杀的份。
  侯君集很勇猛,长孙顺德也很能打,不过面对势如猛虎下山的齐军,最终还是抵挡不住,一路且战且退,最终侯君集中箭身亡,长孙顺德被生擒活捉。
  李靖率着大军一路追杀到临汾城下,发现城头上竟竖起了齐国的旗帜,仔细一看,发现是薛礼的将旗,这才猛然明白李世民为何突然仓促撤兵了。
  苏定方惊喜地道:“敢情薛仁贵这小子竟拿下了临汾县城,可以呀,总管大人真是名师出高徒。”
  李靖捋须谦虚了几句,心中欣喜万分,后生可畏呀,没想三个小将竟然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
  这时,临汾城的城门洞开,薛礼、韩小云和苗妸这三名小将打马冲了出来,径直奔至李靖马前抱拳施礼道:“参见总管大人。”
  李靖难得微笑赞道:“干得好!”
  薛礼三人喜悦地对视一眼,总管大人是个不苟言笑,而且十分严苛之人,想得到他一声赞扬着实不容易。
  话说薛礼三人是如何拿下临汾县城的呢?
  原来啊,韩小云和苗妸率小股轻骑不断地滋扰唐军的后勤队伍,把屈突通给彻底激怒了。屈突通此人就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亲自率领骑兵出城,试图消灭齐军的游骑。
  韩小云和苗妸故意把屈突通引往长平郡的方向,后者果然中计了,最终落入了薛礼的埋伏圈,力战后被擒,而薛礼乘机带人闪电袭击了临汾城,一举便拿下了。
  听完三小将拿下临汾城的经过,苏定方也禁不住暗暗佩服,还有点羡慕,三人小小年纪便立下如此大功,端的是前途无量,尤其是薛仁贵这小子,潜力很大,日后只怕会成为年轻一辈中的领军人物。
  李靖没有在临汾停留太久,挑选出精锐部队沿着汾河谷道继续西进追击,这一追便追到了绛郡闻喜县。
  李世民这时终于稳住了阵脚,在闻喜县集结兵力死死抵住齐军,倒是勉强保住了身后的河东郡,但是,霍邑这场惨败,唐军的损失实在太惨重了,十五万大军只剩下五万余,足足不见了三分之二,消息传回去,关中大震,长安巨震,关陇士族人人自危,百姓惶惶不安。
  河东郡身后就是黄河,黄河对岸便是关中平原,一旦齐军成功渡河,关中危矣,而以李世民目前的兵力,要长时间抵挡住齐军,很难很难!
  果然,李世民很快就放弃了闻喜县,甚至放弃了整个河东郡,把残军撤到了黄河西岸,扼守黄河天险,与李靖隔河对峙,这才彻底稳住了阵脚。


第851章 气数将尽
  长安,所有城门紧闭,街上的人行色匆匆,不时可见到披坚执锐的军队在调动,气氛空前紧张。李世民在霍邑战败,唐军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最终只能放弃整个河东地区,退守黄河西岸,如今这个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关中,举国震动不安,人人自危。
  另外,齐主高长卿前不久攻破了函谷关,如今十万齐军已经抵达潼关以东,再加上巴蜀地区的战事也极为利,据闻郡王李孝恭已经放弃了巴地,退守汉中了,而李袭誉则在蜀郡苦苦支撑。
  换而言之,李唐和高齐的战争已经全面落败,齐军正从河东、中原、巴蜀三个方向,对长安形成了品字形的攻势,李唐的形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极为之不妙。
  中书省,房玄龄看起来十分憔悴,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微躬着腰不停地咳嗽。房玄龄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段时间负责留守,日夜操劳,再加上接连不断的坏消息打击,身体便彻底的垮了,连发了三日三夜的高烧,吃什么吐什么,就连家人都以为他不中用了,还好,第四天的时候退烧了,可以进食一点稀粥,身体渐渐恢复,总算迈过了鬼门关。
  房玄龄如今还没痊愈,便撑着病体回中书省办公了,如今长安城内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没有他主持大局不行。
  房玄龄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正要喝杯茶水缓解一下,一名心腹便进来禀报道:“房大人,尚书左仆射裴寂去了太极宫。”
  房玄龄点了点头道:“知道了,退下吧。”
  心腹刚退出去,房玄龄又剧烈地咳嗽起来,最后往痰盂里吐出一口带血的浓痰,憋闷的胸口总算舒坦了些,他端起茶杯漱了漱口,紧皱的眉头分明蕴含着巨大的隐忧,最后更是长叹了一口气。
  皇上本来就得位不正,如果没有外患,以皇上的才能和赫赫战功,一年半载必能坐稳大位,可惜高齐根本不给这个机会啊,高长卿此子眼光毒辣,出手又快又狠,丝毫不容皇上喘息,如今唐军全面失利,举国震荡,外患严重,导致内忧也开始发作了。
  皇上玄武门兵变夺位后,虽然抄灭太子和齐王府,但为了彰显仁义,以及安抚民心,并没有彻底铲除太子和齐王一系的势力,如果天下太平,这些残余势力自然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现在就难说了。
  不过,如今最大的隐患不是太子和齐王的残余势力,而是退居幕后的太上皇。太上皇李渊的号召力还是十分强大的,特别是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朝中呼吁太上皇重新执政的呼声渐高,从近几日到访太极宫的朝官越来越多便可见一斑了。
  很明显,李世民吃了大败,导致李唐江山不稳,而他自己的皇位也开始摇摇欲坠,一旦太上皇重新执政,那么李世民就有被废黜的危险,甚至是性命之忧,毕竟李渊除了李世民外,还有很多的儿子,虽然不是嫡出,但要扶正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房玄龄随时可以把李渊弄死,但事关重大,他也不能自作主张,必须请示过李世民才行,而且如今这时势,一旦弄死了李渊,只怕长安的局势更要大乱了,这个时候,军中若冒出一个不安份的枭雄来,长安还能不能姓李都难讲。
  房玄龄飞快地写了一封密奏,将长安目前的情况一一说明,然后便派人加急逞报给李世民。
  房玄龄刚刚送出了密奏,尚书左仆射裴寂,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便联袂而至了。房玄龄心里咯噔一下,不动声色地将二人请了进来,笑问道:“裴公和封公联袂而来,不知有何赐教?”
  裴寂开门见山地道:“房大人,如今大唐江山岌岌可危,社稷有倾覆之患,举国动荡不安,而皇上眼下又不在京师,在此危急存亡的生死关头,京中需有人主持大局,大家的意思是请太上皇出来暂时主持,还望房大人顾全大局。”说完诚恳地深深一揖。
  房玄龄面色微僵,他是锦口绣心,满腹经纶之人,如果裴寂拐弯抹角,耍些手段,他还能应对自如,结果裴寂一来就开门见山,坦诚相告,以大局相劝,房玄龄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