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石抹宜孙祖上是辽人,归附蒙古之后,得到了世袭官职,享受了一百年的荣华富贵。他生前极度仇视义军,视红巾军为洪水猛兽,坚决反对均分田亩等等主张。
  在处州期间,挖空心思,剿杀红巾义军,一旦发现,便诛杀亲族,乃至乡亲邻里,全都不肯放过,手段残忍,人神共愤。
  他的死,他整个家族的死,都是在捍卫自己的荣华富贵,都是在和百姓作对,他的死,又如何能够褒扬?
  在这个新旧交替,乾坤变幻的时候,面临着抉择的不只是石抹宜孙一人,选择也不只是一种……
  也有一个人,他叫张文贵,也曾经为了元廷效力,被俘虏之后,在战俘营里,依旧怀念元廷,消极对抗,不愿意改造。
  但是就在不久前,他战死了,他是为了守住铜陵等地,在同天完的战斗中,牺牲的。
  在开战之初,他曾经想过离去,但他最终还是返回了战场,与一同返回的近九百人,担负起此战最重要的使命。
  披坚执锐,带头冲锋,解救危难之中的墩台堡垒,驰骋冲杀,击败天完的第一次攻势。
  随后主动担任前锋,与天完精锐兵马决一死战,战死江边,尸骨无存……
  此战之前,张文贵顽固死硬,冥顽不灵,确乎应该杀掉,以儆效尤。
  此战之后,张文贵英勇无畏,殊堪嘉奖。
  据同僚追忆,张文贵并非顽石一块,他在改造过程中,也接受了一些改变,只是终究还有一些想不通。
  当大战临头的时候,当数万天完雄兵,临近铜陵,登上陆地,大肆杀戮,无数百姓遭到涂炭之苦,生死一线的时候。
  此人站了出来,终于以自己的勇气,自己的牺牲,挽回了战局,立下了不世之功。
  该怎么看这个人?
  他有效忠元廷的大半生,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归根到底,他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悔悟了,站了出来,保护了黎民百姓,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朱家军主张均分田亩,救济斯民,凡是愿意接受救民主张,为了这项事业付出的人,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实现理想的志士。
  都值得铭记,值得追忆。
  他们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非比寻常的。
  同样是死,石抹宜孙一家的死,看起来更加壮烈凄美,更符合戏曲的要求,甚至可以搬上舞台,变成动人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然则仔细推敲,石抹宜孙的死,比鸿毛还轻,甚至是说自取灭亡,螳臂当车,死有余辜!作为一群不肯抛弃元廷荣华富贵,不愿意幡然悔悟的人,等待他们的下场,就是随着元廷,一起身败名裂,粉身碎骨。
  而那些愿意改过自新,愿意为了百姓而战,为了护民而死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是真正值得铭记的英雄。
  可以很干脆,很确定地说,他最后的选择,熠熠生辉,与日月同辉,足以弥补前半生的一切。
  对于这样的人,就需要我们去褒扬,去纪念。
  他们才是戏曲舞台上,该有的主角。
  每一个百姓,都应该擦亮眼睛,明白谁是真正站在百姓这一边的……
  张希孟洋洋洒洒,足足写了大半夜,随后又反复修改,熬了一个通宵,这才把文章递给了朱元璋。
  老朱看过之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先生写的,让咱又大开眼界啊!当初那些替石抹宜孙说话的人,只怕要更加惭愧了。”
  张希孟面对疲惫,低声道:“我也只是想明辨是非,说清楚一些事情罢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明辨是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咱反复思量过了,既然张文贵不愿意做咱的臣子,咱也就不强人所难了。他们这些战死的将士,收拢尸骨,在丁家洲安葬,树碑立传。再出五万贯钱,修建一座神庙,供奉为了护民而死的英烈。”
  “至于所有参与战斗的士兵,最低减去一年劳役,对于立功重大的,可即刻免除劳役,安顿去处,从军为农,自行选择。”
  朱元璋说到这里,又看了看张希孟,“先生意下如何?”
  “主公圣明!”张希孟深以为然。
  就这样,这篇文章,连同朱元璋的安排,被人快马送到了铜陵,送到了所有人的面前……一时间战俘营的众人,自也先以下,包括雪雪,龚伯遂,别不华,悉数过来,仔细看着文章,渐渐的,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果然还是张丞相的大笔,有乾坤气象……张文贵,死而无憾矣!”众人齐声感叹,心悦诚服。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一样的朱家军
  “张先生,倪文俊这人狭隘急躁,只怕是不会来救洪都了……咱正好从容包围,迫使守将投降。斗了这么多天,看得出来,对方是个人才。既然是人才,就不能埋没了。”朱元璋从容道:“烦劳先生去铜陵,替咱再筹建一支兵马。”
  张希孟想了想道:“主公打算用这些俘虏?”
  “嗯,咱的确这么想的,先生意下如何?”朱元璋笑呵呵问道。
  “那自然是好的。”张希孟道:“只不过这支兵马必须要良将指挥,还要增加一些特殊的安排。”
  老朱好奇道:“先生有什么打算?”
  张希孟满脸含笑,说出了自己的设想,老朱听过之后,大喜过望,立刻答应……就这样,张希孟带着朱文正,从洪都离开,骑着快马,直奔铜陵而去。。
  在路上朱文正就跟张希孟抱怨,他抱着朱元璋的一柄佩剑,咧着嘴道:“张先生,你去了那些人还能不听话吗?何必拿我叔的佩剑,怪沉的!”
  张希孟忍不住好笑,“这是一般佩剑吗?回头我打算鼓动主公称王,如果再过几年,主公登基称帝,这可就是尚方宝剑了,懂吗?”
  “不懂!他现在不是没有称帝吗?再说了,就算称帝了,他也是我叔,难不成还能变了?”
  张希孟又笑了,“你啊,到底是读书太少,回头你去读读后赵,还有西魏的史书,再来跟我说这些话!”
  朱文正对这俩朝代没啥印象,只是随口答应,不过他倒是听出来,张希孟这是认准他叔叔能当皇帝啊!
  “先生,你说这下一步要怎么办才好?是打天完,还是灭张士诚?”
  张希孟沉吟了少许,喃喃道:“或许咱们该弄个出海口才是。”
  朱文正又愣住了,他明显跟不上张希孟的思路,只能闭上嘴巴。
  他们急匆匆赶到了铜陵,此刻除了郭兴之外,陶安也从应天赶来,向张希孟见礼。
  “张相,下官是奉了李相之命,过来安抚百姓,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就是。”
  张希孟点头,“有劳陶老了。”
  见过陶安,张希孟又对郭兴道:“我看战报上面提到,你私自开了军械库,拿了铠甲武器,发给将士使用,可有此事?”
  “有!”
  “那管库百户可有阻拦?”
  “有!”
  “那你是逼着人家,打开仓库了?”
  “是!”
  张希孟又道:“这么说,你是违背了军中规矩,你怎么看?”
  “我……我的确违规,但我不后悔!”
  “为什么不后悔?”
  “我,我有把握,我做的是对的事情。”郭兴昂起头,对张希孟道:“先生,我知道大家伙担心什么,觉得那些俘虏未必忠心,给他们武器会遗祸无穷……但是我跟他们相处,我总结出一条最关键的道理。”
  “什么道理?”
  “以真心换真心。”郭兴大声答道。
  张希孟略思忖,就道:“说得仔细点。”
  “以真心换真心,就是首先自己要有真心,不能耍弄手段,不能恶意揣度猜忌,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但是做人也不能太傻了,你付出一片真心,却被别人利用了,那也不行。一定要保证用真心,换真心。说白了,就是要有识人之明,要看懂对方的心思,注意到对方的思想转变,把握人心向背,只有他们确实意识到了错误,愿意悔改,这时候才能顺水推舟,促使他们完成转变。只有那些骨子里就不会改变的,也要展现出足够的手段。”
  郭兴侃侃而谈,这些话都是他在管理俘虏的时候,所思所想。这一次战斗,他把这些想法用在了实际上,效果还不错。
  就拿张文贵来说,郭兴注意到了,其实一些讲课,他也是认真听的,有些事情他也明白。可就是因为一口气堵着,不愿意低头。
  而这一次他把机会给了张文贵,张文贵就以命报答,打出了漂亮的战绩。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俘虏们的处境更加艰难,他们迫切需要证明自己,需要改变命运。有些时候,他们甚至表现的比一般朱家军还要勇猛无畏。
  “听你这么说,你是确定这些人可以为我所用……此战打得也不错,证明你确实是对的。但是你也不要忘了,军中最重要的就是军规,你还是违背了军规,这你不能否认吧?”
  郭兴身形比值,低垂着头,“卑职明白。”
  “嗯,明白就好,你这个拱卫司千户,就不能留着了。”张希孟道:“让那个守库百户接替你,出任拱卫司千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