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别!我的祖宗!”蓝玉连忙跳起来,作势往脸上抽了两个巴掌,这才嬉皮笑脸道:“我就知道先生最疼我了,这事除了我,谁也不行!”
  就这样,蓝玉陪着汪广洋,一起去了亳州。
  其实亳州和朱元璋的地盘算是接壤的,朱元璋的地盘最北端在怀远,而从怀远逆着涡水而上,经过蒙城,城父,就是亳州,大约就是后世蚌埠市怀远县和亳州市谯城区的距离,瞧瞧,还没有出省呢!
  但是这一路走来,就能明显感觉到,朱元璋治下是井井有条,尤其是那些田亩,一块接着一块,井然有序,差不多能让你感觉到“井田”的味道。
  而过了怀远之后,就是一片乱糟糟的,虽然也有人耕田种地,但是那个热闹劲儿,完全不如朱元璋这边。
  汪广洋是个聪明人,仅仅走了这一趟,心就定下来了,刘福通或许有项羽之勇,但是朱元璋绝对是笑到最后的汉高祖,他们选错人!
  他没有费多大力气,就见到了韩宋这边的人。
  而出乎预料的是,刘福通提出了北伐主张之后,天完大帝徐寿辉那边根本没有答应,相反,他们送来了一封国书,要求小明王去了帝号,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既然他徐寿辉第一个称帝,理应该是红巾军唯一的太阳,你韩林儿算什么东西!
  如果说这话够讨厌了,那么张士诚送来的书信则更是气的人昏厥!
  张士诚跟刘福通讲,大元国运未衰,气数犹存,劝刘福通不要贸然北伐,相反的是,红巾军当中,有人狼子野心,处处标新立异,理当率先剪除。
  字里行间都透着对老朱的不满。
  其余诸如方国珍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回应。
  跟着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北伐?
  韩宋这边大怒,偏偏这时候,汪广洋代表朱元璋来了,光是从态度上讲,就要比那些人强多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挥使
  汪广洋的到来给刘福通带来了一丝温暖,不管怎么样,朱元璋还是讲究大局的。
  针对北伐,刘福通很有想法,他的计划是三路分兵。
  首先从河南发动大军,进攻陕州,也就是李彦仙曾经战斗两年多的要害地方,夺取陕州之后,大军入关中,取了陕西,然后再攻击大都。
  这是一条很经典的线路,当年金兵曾经反走这条路,几乎灭了赵宋。
  如今赵宋要推了元廷,也能说历史没有新鲜事,不过是换了皮肤,一次次上演罢了。
  刘福通的雄心还不止如此,他打算派遣毛贵,前往山东,经营那里的兵马,然后从山东取路大都。
  如果这两翼都成功了,就宛如两把刀,插入元廷,一个正蹬,一个鞭腿,然后再由他出手,正面刺拳,结束元廷统治。
  完美!
  面对刘老师布置的三板斧,汪广洋懂得不多,只是觉得太过庞大,韩宋有这个本事吗?
  蓝玉转了一圈下来,他也有了自己的看法。虽说蓝玉算不得什么优秀学生,但是他在张希孟那里也是学了不少东西。
  尤其是张希孟成天算军需粮草,摆弄人员军纪……蓝玉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此刻再来审视刘福通的北伐计划,蓝玉就摇头了。
  刘福通最早起义,兵多将广,这是谁都知道的。
  但是韩宋的地盘也仅限于淮河和汝河之间,说白了,还是河南之地为主。虽然面积比老朱还大,但是由于黄河泛滥,民生凋敝,产出有限。
  想要供应这么多军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尤其还要三路出兵,这就更不可能了。
  如果让张希孟操持后勤,他肯定骂娘,累死他也做不成啊!
  很显然,刘福通的打算是以战养战,靠着缴获,维持军需粮草。
  “这不可能!”
  汪广洋这点事还是能想明白的,“元廷也没有多少粮草,一旦北伐大军用度不足,就会抢掠百姓,而一旦他们抢掠百姓,民心尽失。北伐军和元廷又有什么区别,真到了那一步,我看北伐大军就要完蛋!”
  蓝玉呵呵冷笑,斜靠着太师椅,冷笑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张先生让我过来学什么,咱们往后要是北伐,可不能学他们!”
  蓝玉又想了想,干脆提起笔,准备给张希孟写一封信,详细说说感悟。汪广洋那边也提起了笔,他也要事情要说。
  韩宋的北伐方案如此,他们也没有必要劝说什么……而且即便劝说,人家也不会听的。
  朱元璋的部下需要帮着刘福通打胜仗吗?
  不能够啊!
  现在的问题是两边如何协调利益。
  刘福通的意思是要把庐州,六安,无为州这些地方,都交给韩宋,作为他们的后方,供应军需粮草。
  另外还要把徐州、宿州、淮安府这一片也都交给他们,作为攻击山东的大本营。
  朱元璋虽然可以不必称臣,但是每年也要给韩宋纳贡,暂时按照藩国计算。
  刘福通的账算得很清楚,朱元璋现在还只是元帅,把你当成藩国对待,你赚大了,给我们进贡,难道还不是应该的!
  面对这些条件,汪广洋都气笑了,刘福通这是把朱元璋当成了战败求和的,简直滑稽!
  “刘太保,莫非你以为我家上位是来求和的?”
  刘福通呵呵一笑,“朱元璋果然势头不错,可他到底只有滁州,和州之地,其余濠州,泗州,扬州,都不完全,如何能跟我们相提并论?说句不客气的,我们虽然结盟,但是谁是大哥,谁是二哥,还是区分清楚的。”
  一句话,他要当老大哥,要对小兄弟予取予求!
  “刘太保,我家上位是出于大义,为了共同灭元,才不计前嫌,派我过来协商。你却把我家上位的好心当成了懦弱,对我们肆意压榨,无情盘剥,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刘太保,莫非你们建立国号,登基称帝,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吗?别忘了,脱脱的几十万大军,那可是我家上位出手才击败的,你们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
  刘福通依旧不屑,“你家上位?我怎么听说,是张士诚的功劳?而且你们有本事,大可以登基称帝,某静候佳音!”
  刘福通的态度,相当蛮横,汪广洋是真的生气,可他也清楚,如果自己拂袖而去,很可能谈判破裂,如果刘福通这时候攻击淮西之地,朱元璋主力在江南,应付起来很困难,甚至整个战略都可能功亏一篑。
  因此汪广洋改变了策略,全力以赴,去跟杜遵道谈,相比刘福通的膨胀,杜遵道还是冷静的,甚至他很反对刘福通的北伐计划,觉得大而无当,会自取灭亡。
  杜遵道就时常跟韩林儿说刘福通的坏话,韩宋内部,斗得也挺厉害的。
  而在汪广洋的运作之下,成功让如何对待朱元璋的问题,成为了韩宋内部争论的焦点、
  刘福通还有一大堆将领都没把朱元璋放在眼里,而杜遵道,盛文郁等人则认为朱元璋乃是枭雄,不可轻辱,元廷大敌当前,需要跟朱元璋交好。
  杜遵道是韩宋政权的丞相,位在刘福通之上,这俩人早就有矛盾,遇到了这么个事,很快就掐起来了,大约就是刘福通指责杜遵道“通朱卖国”,然后杜遵道说刘福通狂妄自大,目无尊上。
  很有懂王大战睡王的态势。
  汪广洋面对此情此景,也是无可奈何,且等着他们吵吧!
  蓝玉还是每天乱逛,搜集消息情报,他还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活儿。
  至于被扣着的吴大头,此刻早就离开了大牢,有了个单独的院落,虽然被关着,但是每天都有人拜访,饮酒畅谈,时不时还唱一段,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很显然,他们这边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结果,而朱元璋那边,则是在拿下了太平之后,调动所有兵马,直扑金陵!
  就在誓师出兵之前,朱元璋宣布成立太平兴国大元帅府。
  和历史上的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差了一个字,毫无疑问,这也是张希孟的建议,翼元帅府,也就是说可以分成左右,前后,甚至更多,称为诸翼元帅府,分置元帅将领,统御兵马。
  本着尊无二上的原则,张希孟直接建议成立大元帅府,在大元帅府之下设立统军司,然后分置指挥使,直属大元帅,统领诸军。
  张希孟设置的官制,总是能满足老朱的心里,因此他欣然接受。
  在正式进攻金陵之前,朱元璋决定暂时任命十位统军指挥使,作为诸将表率。
  “十个指挥使,十营兵马,以天干为序列。这甲字营,咱要给扬州的汤和!他跟着咱最早,立功也多,当年咱才是九夫长,人家一个千户就对咱唯命是从。这份恩情,咱永远记在心里头。”
  听到老朱的话,大家伙也都心服口服,汤和的资历的确摆在这里。
  “这乙字营的统军指挥使,就是徐达!”
  老朱脸上含笑,毫不掩饰赏识之意,“攻灭赵均用的时候,徐达立了大功,在天长阻截雪雪,又立了大功,和州之战,也是他指挥主力攻城……要让咱说,徐达有帅才啊!”
  徐达脸色涨红,竟有些不好意思了,慌忙躬身,“全靠上位栽培,卑职唯有以死相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