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个戏班子竟然是朱家军的人,为首的姓吴,人称吴班主,怎么,他为了救自己,被抓了?
  郭英道:“吴大头担心人多目标大,派人先送他们俩取道山东南下,然后自己走河北,结果在邯郸落到了元廷手里!”
  张希孟听到这里,眉头深锁,相当失落。
  其实张希孟已经渐渐意识到了吴大头的价值,他,还有他代表的宣传力量,正是朱家军的撒手锏。
  如果回到当初,他未必会同意吴大头北上。
  现在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竟然落到了元军的手里,着实是可恶!
  “能不能想办法救人?”
  郭英怔了怔,“先生,只怕是不好办,咱们到底没有那么大的势力。”
  “那,那能不能交还?我们这边有不少俘虏……秃坚,纳哈出,还有那么多兵马,只要元廷答应,我们就把人送过去,务必要保证武大头的安全!这人必须给我弄回来!”
  郭英咧嘴,他也知道这事不容易,但是张希孟说了,他就不能不办,而且吴大头也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唱戏的,他是军中的一份子,是大家伙的袍泽兄弟。
  就在消息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士兵都惊动了,尤其是那些看过吴大头演出的,都找了过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大头班主出事!
  黑压压的人群,成百上千的士兵,全都来替吴大头说话。
  面对此情此景,也先帖木儿都惊呆了,区区吴大头,竟然有如此威望?真不知道当初兄长被罢黜,有没有这么多普通士兵,愿意站出来?
  “大家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竭尽全力,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条件可以接受,就一定想尽办法,救出吴大头!”
  张希孟在这里向大家表态,这时候又有洪亮的声音传来,“准备一百个俘虏,一百个不够,就一千个!哪怕一万个,也要把吴大头换回来!”
  说话的人正是朱元璋,有了老朱表态,大家伙都长出了口气,如果不出意外,吴大头应该能顺利回来吧!
  就在这边为了吴大头焦急无比的时候,此刻的吴大头,正在邯郸的牢房里,推杯换盏,跟牢头喝酒。
  “你知俺怎么不怕?因为俺心里头干净,生死重要,但人这一辈子,也不能窝窝囊囊。你信不,如果我死了,会有成百上千人站出来,替俺送葬。”
  牢头长叹口气,突然道:“吴爷,不用说别人,俺也是汉人,在牢里待久了,见得太多了。蒙古人打杀汉人,就跟杀一头牲口差不多,你跟朝廷对着干,要,要不是不想丢了吃饭的脑袋,我都想救你出去了!”
  吴大头笑着摆手,“可别这么想……我也是蒙古人,我承认,是有不少蒙古人作恶,但是那些汉人的大官,还有李思齐,陈野先,这些替元廷剿杀义军的汉人,就是好人吗?说到底,咱们都是穷苦人,朱元璋的屁股坐在穷苦人这边,我吴大头服他,愿意给他做事,就算丢了脑袋也值了!”
  吴大头又顿了顿,拍着牢头的肩膀道:“我的案子太大了,元廷不会放过我的,你也别胡思乱想。但是从今往后,遇到了什么冤情,你好歹能尽一份心,哪怕让他们吃的饱一点,喝点干净的水,少受一分苦,这就是积德行善。没有别的,等我们上位杀过来的时候,你或许能活命!”
  牢头用力点头,“吴爷,俺记住了,死也不忘。”
  又喝了两杯,牢头感叹问道:“吴爷,您能再跟我说说不,为啥朱元璋值得你卖命?”
  吴大头笑了笑,“好!我就跟你说……我们上位最大的德政,就是均田,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都给口粮田,让人活着,赋税公允,你知道不?我们那边不用官吏下去征收,老百姓自己推举粮长,就把税粮送上去……”
  牢头不是第一遍听了,却还是目瞪口呆,竟然真有这样的地方?渐渐的,几个狱卒凑了过来,周围借牢房的犯人,也竖起了耳朵,认真倾听,心向往之。


第一百六十三章 轻松出狱
  吴大头落到了牢里,他的处境不算差,住的是最好的单间,干净又卫生,每顿饭酒肉不断,弄得他都胖了一圈。
  按理说像他这种要犯,应该立刻被送去大都,然后刑部审讯,弄到菜市口,直接千刀万剐,切成三千六百片。
  可事实上元廷一直没有下令,他就一直待着。
  这也就罢了,从第五天开始,不断有人进入大牢,前来探望,这些人都带着食物或者衣物,药品,有的只是远远看看吴大头,有的则是问了两句话,就匆匆离去。不过他们都会给狱卒一点好处,嘱咐他们善待豪杰。
  就这样,因为吴大头的存在,狱卒都发了小财。
  如果觉得这很离谱的话,接下来的事就更吓人了。
  邯郸的名人越来越多,竟然有一位致仕在家的元朝前知府,跑来责问吴大头,为什么丧心病狂,委身从贼?
  吴大头坦然一笑,“什么是贼?我且不说什么成王败寇的混账话,单说一点,蒙古人窃据中原,是不是真?文丞相的正气歌,谁能装作看不见?便是再过一千年,史册定论,也是一清二楚。我一个蒙古人都看得明白,你们这些汉人竟然死撑着不愿意相信,说到底,你们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此老被吴大头说得老脸通红,竟然无言以对,只能匆匆离去,一直到了外面,这才掏出一锭银子,给了牢头。
  “此,此人虽然狂妄,却也是个猛士,不要委屈了他!”
  说完,老头落荒而逃。
  这下子吴大头的名气更大了,邯郸的百姓已经不满足一个人前来,有几个年轻的学子,主动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学问。
  “红贼狂妄,他们残害士绅,抢夺田亩,悖逆朝廷,你替红贼死去,实在是不值!”
  吴大头大笑道:“我想问你,士绅的田亩又是怎么来的?”
  学子轻笑,“你的意思我懂,无非是说士绅欺压百姓,巧取豪夺,可据我所知,好些地主都是乐善好施,辛苦经营,他们享福,乃是祖辈积德,穷人是自己不上进,活该受穷一辈子,同情他们,那是妇人之仁!”
  吴大头笑了,如果说曾经的他也想不明白,可是自从到处演戏,跟不同的人聊天,又跟张希孟请教了一些事情,他现在是信心满满,这点难题根本难不住他。
  “这位小公子,你和旁边这位,假使你们俩都有相同的田亩,你勤奋经营,辛苦劳作,他吃喝嫖赌,不干好事。若干年后,你留给儿子三百亩田,他只留给后人五十亩……你的儿子又是好样的,靠着这三百亩,发扬光大,把家业经营到了五百亩。他的儿子没有出息,连最后五十亩也都给卖了。转眼到了第三代人,你们的孙辈都是一样聪明机灵,善于读书,结果你们家有充沛的积累,可以送孩子进京赶考,改换门庭。可他们家还欠着钱,没有办法求学,只能回头给你的孙子当佃农,辛苦为生。”
  “三代的光景,两个家族,处境迥异,你觉得该不该抱怨?”
  提问的年轻书生眉头紧皱,“这有什么好抱怨的,我积德行善,我们家做好事,有德行,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说完之后,旁边的同伴却是皱着眉头,觉得不妥当了,“也不能这么说,第一代人胡乱折腾,败光了家业,无话可说。可是到了孙辈,明明都是一样聪明,却天差地别,着实算不得公平!”
  “那也是前人不积德,活该子孙受累,怪不得别人!”
  吴大头的一个问题,让这俩年轻人自己争执了起来,吴大头忍不住大笑,年轻的书生有些生气,“你,你故意为难人!”
  吴大头摇头,“我没想为难你们,我只说你是靠着辛苦经营,才积攒了偌大的家业。可你想想,有多少人的祖上,是靠着正儿八经的经营,攒下的家业?元军践踏中原,夺了汉人天下。有多少人给元廷充当打手,侵吞田亩?又有多少当官的人,仗势欺人,巧取豪夺?即便是靠着辛苦积累,君子之泽,不及五代,更何况财富传承?岂能世世代代,长盛不衰?更不要说那些巧取豪夺,本就不合天理的不义之财!”
  年轻的书生被气得脸色不停变幻,终究只是冷哼道:“这天下还是大元朝的,你们长不了!”
  他败退了,可是同来的几个书生却对吴大头刮目相看。
  “先生谈吐不凡,见识高明,所言之事,发人深省,真是让人佩服啊!”
  吴大头满不在乎道:“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们比我会读书,比我懂得多,说白了,无非把这颗心放在哪里罢了……你们读书明理,最好替老百姓多想想,不为别的,大元朝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已经到了亡国边缘,这教训还不惨痛吗?”
  几个读书人用力点头,冲着吴大头深深一躬,才躬身下去。这段有关均田的辩论传了出来,吴大头的名气坐了窜天猴,直接上去了,百姓们都在议论,就因为先辈拿到了田亩,后人就可以坐享其成,这合理吗?
  甚至邯郸的花魁都来狱中求见,想要侍奉英雄。
  吴大头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咱还有这个福气……他跟花魁娘子仔细讲,在天下第一等的富贵风流的扬州,上位已经下令,封禁了所有青楼,严惩了买卖妇人的罪魁祸首。释放被拐卖女子回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