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说到底,还是看元廷当中,有多少想要攻讦脱脱,张希孟提供的不过是思路线索罢了。
“先生,你的下策如此,那下下策呢?”
“自然是戏曲了,这就是吴大头负责的了,我给他准备三出戏,演的都是权臣欺压国主的戏码,只要有心人摇旗呐喊,就会成为攻击脱脱的工具,把声势制造起来。”
老朱点头,“先生这两招已经够狠了,难道还有更……过分的主意?”
“谈不上过分吧,就是借也先帖木儿之名,招呼脱脱党羽,要替脱脱丞相摇旗呐喊,只等大破高邮,丞相立刻回京受封,总揽朝局,更上一层楼!”
下策和下下策,都是含沙射影。
到了下下下策,却是改了思路,不再映射攻击脱脱,反而是吹捧,往他脸上擦胭脂抹粉,说他是大元朝的栋梁,一肩担负大元朝生死,万里江山,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可稍微思量,就会知道,这第三招才是最狠的,捧杀的效果,往往出人预料,比起直接攻击,更有杀伤力。
朱元璋默默沉吟,说实话,就凭着元朝当下的情况,张希孟的招数发挥了作用,脱脱几乎是必死无疑。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吴大头这些人,能不能落实好,还有贾鲁他们联系的帮手,能不能全力以赴……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剧本来,那么就可以提前给脱脱吹一曲百鸟朝凤了。
朱元璋又思量了一阵,突然叹道:“先生,这种含沙射影,明褒实贬的招数,放在自己人身上,互相争斗之时,也是管用的吧?”
张希孟笑着点头,“主公睿智,其实这世上的计策大体如此,并无好坏高下之分,无非是抓住关键,顺水推舟。如果脱脱和大都的皇帝君臣一心,就算再用十倍的功夫,也是无济于事。但是话说回来,他们如果早有嫌隙,朝野议论纷纷,这些不经意的小妙招,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元璋听懂了,他重重颔首!
随着手下力量的增强,人数越来越多,各种杂音也就冒出来了。
大多数的事情,老朱都能一眼看穿,知道是有心人捣乱,但是也有那么一些议论,着实有些歹毒,有离间人心的,还有攻讦老朱本身的。
说他抢夺良家产业,纵容刁民,伤天害理,遭了报应,注定一生无子!
马氏怀孕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毕竟时间还早,生怕留不住,所以格外小心,怕马氏有压力。
结果就有各种谣言,能说出这些话的,都没有一个好东西!
“先生,咱琢磨着,是不是也该整顿一下……咱头些时候,对那些富户大家,还算客气。他们的田是分了不假,可他们在城里的产业,咱可是没动!不但没动,他给他们提供便利,鼓励发展,就拿杨家来说,他们仅仅半年时间,粮食生意就赚了以前的三倍!偏偏如此,他们还不满足,那个叫杨闻的,不就给也先帖木儿当了参军吗?还有好几个家族,都是一丘之貉!”
朱元璋越说越气,“还有人说咱,大光天下,为民作则……你说,他们是好心吗?”
张希孟无奈苦笑,老朱当过和尚,自然是个光头,从军这几年倒是续发了,但是也不够长,所以老朱大多数时候,都是戴着头巾帽子,小心拢起来。
为民作则,也是取了个谐音,老朱不是推行戏曲吗?到了戏台上,贼就要念则!
这八个字分明讽刺朱元璋是个和尚贼匪,也难怪老朱发脾气。
“主公,此事交给我吧,一定会仔细清查,只等破了脱脱大军,就好集中力量,整顿内部,然后择机渡江,成就霸业!”
老朱用力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先生办事咱还是放心的,只是不知道脱脱这个老贼,还能撑到什么时候?”
就在他们商量之际,突然有人急匆匆进来,脸上都是不可思议的喜色。
“上位,彭少帅和缪大亨拿下了淮安,缴获无数!”
“什么?”
朱元璋不敢置信,张希孟也是一惊,当初他们安排彭早住和缪大亨不过是一路偏师,策应牵制而已。
怎么偏师变成主力,竟然攻下了淮安?
这怎么可能?
元军都是傻子吗?
送信之人将捷报递给了老朱和张希孟,等他们俩看完之后,顿时惊喜交加!
原来彭早住利用雪雪,骗来了淮安城门,一举得手,城中三十万石粮食,悉数落到了彭早住手里。
张希孟看了一眼朱元璋,兴奋叹道:“主公,脱脱的死期当真到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脱脱垮台了
三十万石粮食很多吗?
老朱库存的就有近百万石,另外张希孟的粮食银行,还有差不多的存货,朱家军都奢侈到批量饲养肥猪了。
区区三十万石,真的不多。
不过遍观天下,能说出这话的,也就是朱家军了。
其他任何势力,都饱受缺粮之苦。
刘福通,天完大帝徐寿辉,这都不消说了。
元廷就很轻松吗?
在红巾起义之前,每年要从南方输送四百万石粮食到大都,维持达官显贵,朝中兵马的开支。
红巾军一起,首先漕粮就少了太多,只能依靠海运,数量只剩下一百六十万石,连一半都不到。
粮价一下子暴涨了两倍还多。
而且频频出战,迅速消耗库存。
元廷早就捉襟见肘,脱脱为什么要等到十月份才敢南下,还不是等北方收获,勉强补了一些库存。
千方百计,调动了一百五十万石军粮,供应大军南下。
脱脱对外宣称百万大军,实际只有四十万,而且沿着运河南下,尽量节约成本,减少消耗。
可即便如此,能运到军前的粮食,也不足一百二十万石,经过连番战斗消耗,脱脱手里的粮食只五十万石出头,而其中三十万石,就囤在淮安,作为全军的总粮仓。
按照脱脱的意思,是希望尽快拿下高邮,打通运河,得到江南的漕粮补充。
可是高邮未克,反而丢了淮安,几十万人马,只剩不足一月口粮。
事到如今,虽然没到山穷水尽,也距离走投无路不远了。
朱元璋和张希孟得到这个消息,都是为之一振,最关键的战机终于出现了,且不论那些计谋能不能成,光是缺粮,就足以要了脱脱的命。
“快,召集所有人,立刻来商议对策!”朱元璋兴奋大叫,很快所有文臣武将,自千户以上,全都到来。
这也是几次议论军情之后,武将表现突出,给自己赢来的地位。
大家伙听完情况之后,无不振奋,一个天赐良机,真的出现了。
“上位,俺觉得应该保住淮安的粮食,立刻挥军北上,协助彭少帅他们。”说话的是费聚,他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就能得到这个差事。
只是徐达沉默不语,微微思量。
从六合这边北上淮安,距离差不多五百里,就算以最快的速度,也要七八天才能赶到。战线拉这么长,中间还有天长那种薄弱环节。如果元军从高邮再度杀过来,就可能断送了全军。
“上位,不如不管淮安,进军高邮!”徐达突然开口了。
进军高邮?
不愧是你啊!
徐达,你胆子也太肥了。
脱脱主力三十几万人,尚在高邮,此时去进攻高邮,岂不是以卵击石吗?
徐达猛然站起,天长一战,已经展现出了他的独到之处。
“上位,脱脱兵马虽多,但是人心不齐,统御困难,如果顺风顺水还好,遇到了挫折,必然出现混乱,高邮的兵多,但是能分出来和我们交战的,却未必有多少。加之粮草匮乏,军心不稳,如果此时攻击高邮,卑职有五成把握,打破元军封锁,解救高邮被困兵马,一举破敌!”
徐达一番分析下来,让不少人都瞠目结舌,眼下朱元璋集结所有兵马,也不会超过五万人,去解高邮之围,真的有胜算吗?
大家伙纷纷议论,像冯国胜,还有唐胜宗等人都反对徐达的想法,有趣的是胡大海却鼎力支持。
这伙未必懂什么兵法大局,他纯粹是贪功心切,哪里元军多,他就想打哪里。
一个最理智的和一个最不理智的,竟然站在了一起,也真是有趣。
他们争论还没有出结果,但是有一点却是渐渐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淮安太远,只能任由彭早住和缪大亨发挥,朱家军的主力,只能够进攻其他位置,牵制元军,给彭早住支持。
但是要直接攻击高邮,还是太挑战大家承受的极限了,迟迟无法下决心。
就在这时候,张希孟突然开口道:“淮安太远,高邮太强,能不能攻取扬州!”
扬州!
众人一惊,随后思量片刻,越发觉得有道理。
扬州的元军并不多,离着又近,而且扼守运河,地理位置比高邮还重要。
不管能不能拿下扬州,都会调动元军,制造战机。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满意微笑,“淮安太远,高邮太强,扬州不偏不倚,实在是正好!大家伙以为如何?”
徐达怔了怔,慌忙站起,躬身道:“卑职以为确实正好!”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