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开什么玩笑,到处都是元军,高邮城外,还有丞相的百万大军,长江之上,就是大元的水师。铜墙铁壁,天时地利。
哪个不开眼的红贼,敢进犯真州,他们不想活了?
一度这帮人还以为是高邮的张士诚突围,逃了过去。
当听说是滁州来的朱家军,全都傻了,哪怕被俘虏了,还不敢相信。
“你们疯了?我大元朝廷,百万雄兵在侧,你们敢触怒天颜,大军南下之日,你们就会土崩瓦解,鸡犬不留!快放了我们!不然你们死路一条!”
面对这些威胁,冯国用只是呵呵两声。
“大元朝?这一战之后,就不存在那玩意了!”冯国用冲着手下道:“把俘虏甄别好,士兵和将领分开关押,全城戒备,做好战斗准备!”
伴随着真州落入掌握,这一张针对也先帖木儿的大网,已经编制成功了。
现在终于到了收网捞鱼的时候!
张希孟自然也亲临前线,追随着老朱,审视全局。值得一提的是,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中年书生,正是朱英的老师,那位杨先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比不上观万人大战,杨先生觉得这个安排如何啊?”
杨先生脸色发白,他简直想掐死张希孟。
早知道你是这么个人,我早就开除了朱英,死也不给他当老师!
好家伙,我就给学生批了篇文章,你这个当家长的,就把我拉上战场,有这么坑人的吗?古往今来,还有我这么难的老师吗?
张希孟笑容可掬,“杨先生,我们打横涧山的时候,有个万户叫杨臻,他也是杨家的人,你们认识?”
杨先生黑着脸道:“背弃祖宗,为虎作伥之徒,他早就被杨家除名了!”
“哦,那是红巾军起事之后吧?”
“你!”杨先生顿时老脸垮下来,别总是打脸行不?元廷还在,我们敢开除一个元廷的万户官吗?
索性,这位杨先生低头不语。
张希孟倒是淡淡一笑,“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让你瞧瞧,亲眼见证,你脑袋里的那些东西,是多么片面。所谓的圣贤之道,还是要落地的!”
杨先生又吸了口冷气,终究没有说出什么。
确实,这一次上战场,是真的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圣贤王道,体恤百姓,施行仁义,然后八方之人,自然归附……貌似不是那么自然,归根到底,还要看拳头大小啊!
朱家军即将展开攻势,从军营之上,飞出七盏孔明灯。
随后,在城中,也升起五盏。
而这边则是回了五盏。
信号正确无误!
已经死守六合近九天冯家父子终于长出了口气,援兵来了!
可以里应外合,大破元军了。
就在大家伙准备战斗的时候,一个身着小袄的年轻女子,出现在了城下。
是周蕙娘!
太多士兵都认识她,也知道她把手指都弹得出血了。
大家伙从心里敬佩这位女子。
“周姑娘,用不着了辛苦了,就看我们临战杀敌,砍鞑子的狗头吧!”
周蕙娘淡然一笑,把嫩葱一般的手指举起,晃了晃。
原来她的手指都用布裹了起来,只是这样肯定没法灵活弹琵琶了。
这时候周蕙娘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两个鼓槌,蒋三叔和小丫鬟抬着一面鼓,气喘吁吁送过来。
周蕙娘一笑,“今天的日子,确实不适合琵琶,过去我学过一点鼓曲,今天就卖弄一下,击秦王破阵鼓,为大家伙助战!”
秦王破阵鼓!
好厉害的女人,竟然会战鼓!
只是她那么纤绣,真能打出惊天动地的气势吗?
“耿千户,小女子有个请求。”
耿君用点头,“说吧,周姑娘有什么要求?”
“我想要一身红战袄!就,就跟将士们一样!”
耿君用没有迟疑,立刻取来了一件大红的战袄,同时还有个布条,上面写着周蕙娘的名字。
耿君用郑重递到了面前,沉声道:“来,绑在手腕上,有这个在,就和大家伙一样,都是袍泽手足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鄙人不善逃跑
朱家军增援赶到,也先帖木儿落到了内外交迫之境。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连续逃跑两次的元末战神,决定不逃跑了。非但不跑,他还请来了几个文士,在军中置酒,开心聊了起来。
“杨参议,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好的日子。你们汉人过元宵,蒙古人也过元宵,明月照人啊!你说这汉人和蒙古人,又有什么区别?那些红贼怎么就非要跟朝廷作对,就不怕死之将至吗?”
杨参议名叫杨闻,他连忙躬身道:“大人所言极是,红贼一群土贼,竟敢妄图对抗朝廷,他们是取死有道,死在当前。”这位低头哈腰,努力奉承,心里倒是也有一笔账,你说蒙古和汉人没区别……看看咱俩的现状,不就一目了然了,还说那么多干什么?
也先帖木儿倒也没有继续浪费吐沫,而是自信满满道:“你们都不用怕……此番我百万大军南下,红贼望风而逃,抱头鼠窜。朝廷王师,攻必取,战必胜。盐城、兴化、泰州,唾手可得。斩杀红贼何止十万!军威之盛,兵锋之强,前所未有,杨参议以为如何?”
杨闻连忙点头,这话倒是没有撒谎。
这一次脱脱号称百万大军南下,的确是声势浩大,大有一战而定天下的架势。
杨家也算是滁州一带的大户,只不过他们比较低调顺从,没有和朱元璋发生直接冲突。
但是人心隔着肚皮,偌大的家族,那么多人,自然也有种种筹算。杨闻就偷偷找到了也先帖木儿。
他提出的要求也很简单,朝廷王师杀进了滁州,只斩红贼,像他们这种心向朝廷的安善良民还是很多的,求朝廷看在他们的面子上,饶过百姓。
杨家愿意站出来,替朝廷安顿滁州,恢复原来的规矩,废掉红贼的乱政,自然也包括均田在内……
也先帖木儿军事才能不行,但是他作为兄长的助手,在内政上还是很有些心得的,他也是比较开明的元朝官吏,断然不会像他伯父那样,提出杀五大姓这么荒唐的政策。他对杨家这种主动归附的,很是有好感。
亲口许诺了杨闻的官职,提拔他为参议,跟随在身边,一起参赞军务。
同样依附过来的地主代表,也不在少数,全都围绕在也先帖木儿的周围,整天吹嘘拍马,不亦乐乎。
杨闻躬身感叹道:“这一次天兵南下,王师雄风,所向披靡,无可阻挡,张士诚已经是死在旦夕,朱元璋也难逃公道!”杨闻盛赞道。
也先帖木儿心情大好,继续道:“你们放心,我手上有两个万户,城中红贼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分出几千人马,继续围困就是。至于朱元璋的兵马,斥候打探的消息,也就一万多人,我再分出一个万户,就足以把他们打得抱头鼠窜。你们说,没了城池保护,就凭着真刀真枪的本事,一群草贼,怎么能挡得住大元雄兵铁骑,你们说是不是?哈哈哈!”
杨闻等人也跟着附和,觉得听起来有理,但也仅此而已了。
毕竟他们是滁州本地人,朱元璋是怎么回事,这帮人心里头还是有数的。这个贼头,不好享受,不贪名声,心志坚定,行动迅速,有魄力,有手段。
一心一意落实分田,如果不是家产损失太多,他们都想投降朱元璋算了。
这么个强悍的贼头,被说成了一个土贼,不堪一击,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
杨闻觉得有必要提醒也先帖木儿,千万不要轻敌。
但是也先帖木儿已经不想听了,他随手抓起了厚厚的一本书,正是罗贯中给他的宝典密集。
“打仗务必要知己知己,朱元璋如何,我早就知道了。更何况丞相已经派兵自天长而来,我又下令,从扬州调兵驰援,我们只要暂时撑住,两三天的功夫,大军一到,我们必胜无疑!”
也先帖木儿正在说着,突然外面有人跑进来,说是瞧见了城里城外,有人放孔明灯,似乎在传递消息。
也先帖木儿眉头一皱,八成是红贼互相送信,想要遥相呼应。
“传令下去,立刻加强戒备,红贼一群乌合之众,想来晚上不会偷营,就算他们敢来,也不用怕!”
手下人送信去了,也先帖木儿一回头,发现杨闻等人都皱着眉头,努力想挤出笑容,可怎么看怎么不自然。
真是一群文弱的汉人,胆子也太小了。
“不用怕,接着奏乐,接着跳舞!元宵佳节,咱们乐起来。”
总算在这位的鼓动下,中军帅账,重新热闹起来。
可就在热闹到了三更天,也先帖木儿准备去休息,朱家军动了。
首先是花云和吴祯,他们率领着骑兵突出,却没有去攻击元军,而是散到两翼,形成了屏障,防止元军从侧面进攻。
随后在朱家军的营地中,就推出了一排庞大而恐怖的玩意。
投石机!
也就是元廷宝贝一般的回回炮!
张希孟研究火炮的进展不大,主要是缺少冶金基础,青铜炮他弄不起,铁炮又一时弄不出来,还没有足够的工匠,大约就是出了解决不了的,全都能解决的状态。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