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的前提是,中央本身有权威,对各地有强大的控制。
司马家和杨家都是如此。
段思平篡夺南诏,也是先完善制度,用制度压制南诏各地贵族势力,这才能够篡位。
真界武阀,被攻灭的很多,但被家臣篡位的,姜药还没有听过。华夏草原部落和土司也是,被灭的很多,但被篡位的极少。
因为制度太粗狂,不足以压制地方势力,控制中枢也无用。
青阀基业一万多年了,各地城主和领主,大多是青氏族人,少数是世代家臣。军中将主也是青氏贵族和老家臣的子弟。
对地方和军队的掌控,还是很强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君府主要是间接统治,没有专业文官体系。
姜药认认真真的在纸上写到:《臣姜药请立朝廷书》。
“…臣请立朝廷…定三公九卿,朝廷六部,地方有司…则我大青内外之权,尽归君府…”
“如此纲张目举,职权分明,我大青地方权柄,恩威皆操于上,主公之令,虽穷乡僻壤也可欣然受命也…则我大青之强,必日甚一日。”
“主公乃非常之明主,当行非常之举措。有此大刀阔斧,变法图强,假以时日,便可奋起一隅,莫能当也…”
姜药写完奏章,亲自入君府拜见青主。到了内殿无人之时,秘密呈现。
“主公请看。”姜药很神秘的说道。
“这条陈事关重大,唯主公决断,不可说是臣下的主张。”
“如此,我大青臣民方可信服,也能彰显主公乾纲独断之明。”
意思是,这不是我的主意,是主公你自己的主意。
青主看了看奏章,感觉很有道理。
姜药说的,就是有道理。反正没错。
他觉得很好。
的确是令人耳目一新,独揽大权的好办法。
青主很感兴趣的琢磨了一会,说道:
“这三公九卿,寡人就给仲达留一个位置。你想要什么?自己说罢。”
他现在觉得姜药真的是个好臣子,应该要大大的重用。
姜药哪里还会和青主客气?
他搞出这个官职制度,怂恿青主变法,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为了权位么?
所谓三公,姜药定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这三个职务,是最高的实职,正一品。但,却不是最高的官职。
上面还有三个虚职,属于超品,分别是:太师,太傅,太保。
但这三个虚职,乃是加衔,也就是最高的荣誉称号。
姜药毫不迟疑的说道:
“主公,这朝廷要是立起来,我大青千头万绪,实在需要可靠之人统管庶务,为主公分忧。”
“丞相一职,事务繁多,职责重大,臣只有自己亲自效劳,才能放心的下。所以,臣就当仁不让,当个丞相吧。”
“今后这朝政繁杂事务,就交给臣下打理,主公但位居中枢,发号施令即可。”
“不过,臣年少,怕是有人不服,误了政事。最好是加一个太傅,也好增加分量…”
青主想了想,觉得姜药心怀坦荡,举贤不避己,可见其忠心。
“好,那寡人就任命仲达为丞相,太傅,主持组建朝廷!”
姜药立刻下拜道:“臣谢主公信重,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64章 大青宣统元年
丞相是诸葛武侯和曹操的官职,太傅是司马懿的官职。
这就很微妙了。
但青主已经吃了三次药,现在对姜药信任有加,近乎言听计从,他哪里能想到姜药的心思。
仲达能有什么坏心思?
不可能。
于是,青主欣然下了一道君命,封姜药为丞相、太傅,按照姜药的章程开府建牙。
令曰:“大青之变法,始于今日。今建朝开廷,完善大青制度,创一代之新…”
令曰:“新设丞相之职,佐君主理阴阳,乃百官之长…”
改药令府为丞相府,准予自选僚属。
调拨兵马五百,为丞相府护军。
令姜药主持设立朝廷有司和地方有司,选拔百官,推行教化。
凡政事大权,悉数委于姜药。
同时,任命殷铸为太尉,蓝晟为御史大夫。
任命韩苍为兵部尚书,闻人达为吏部尚书,文信为礼部尚书,丰济为户部尚书,梁基为工部尚书,董彦为刑部尚书。
六部尚书,皆为正二品。
除此之外,其他文官的任命全部给了姜药!
具体怎么干,各部章程是什么,全部姜药来定。
等于说,除了三公和六部尚书是青主亲自任命之外,所有的文官,从中央到地方,全部是姜药任命。
一夜之间,姜药成为整个青阀最有权势的家臣!
此人揽权的吃相,是有些难看了。
可姜药能不急么?这是他在十年内积蓄百万愿力的唯一途径。他没有多少时间了,命都快没了,还能慢慢来?
要是几年内凑不齐《神农药典》,积蓄百万愿力就是他唯一的活命机会。
青主虽然非常信任姜药,可他没有糊涂,其他方面完全正常。
之所以如此放心姜药,也因为他没把政治当回事。
他重视的,始终是武力,兵马,资源。
只要修道有成,兵权在握,资源在手,姜药就算在政事上权力再大又如何呢?
而且,设置朝廷,推行变法,还能尽快的消化占领的新地盘。
不光是青主,就是新任命的太尉,御史大夫,六部尚书这些一等家臣,也没有把这个新任命当回事。
什么丞相?什么太傅?什么尚书?什么九品官制?
不知道。没听过。
主公应该是灭了羙阀之后,有意创新。那就服从便是。谁还嫌头衔多?
此事多半是姜仲达的主意,那就让他去折腾。谁让他如今是主公眼中的红人呢?
所以,这些人在接到任命之后,首先是吃惊,不敢相信。接着就抱了无所谓的态度。
那什么制度,是能增加修为,还是能增强武力?
不能。
要说好处,那就是有利于主公收拢地方之权,增强青凰城的威严。如此看来,未必是姜药的主意,可能还是主公的意思。
但在大青,主公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们无人敢反对。
各郡的城主和领主,包括姜氏族人,肯定是心怀不满的。但他们再不满,也不敢反抗主公。
横竖最后无法收场,就是姜药当替罪羊倒霉罢了。
想到这一层,众人终于明白,为何主公突然如此信任姜药。
原来,主公是故意显示信任他,拿姜药当一把刀,来搞所谓的变法。
变法成功了,是主公的功业。变法失败了…
呵呵,那姜药就要背黑锅,杀他消除民愤了。
蓝氏府内,蓝晟接到御史大夫的任命,神色很是玩味。
他对面前的一个女子说道:“…难怪主公这么信任姜药,原来有这层考虑。呵呵,可怜姜药年轻气盛,立功心切,下场怕是很难看。”
那女子笑道:“干爹说的是。这朝廷和丞相,听起来权势极重,主公怎么可能交给一个嘴上无毛的少年?当然只是当成一个随时可弃的棋子了。”
“朝廷体制真要建成,到时这丞相之位,还不是干爹的?”
“要是建不成,闹得不可收拾,姜药可不就是替罪羊么?”
此女当然就是蓝兰,她正在物色杀手刺杀姜药,消除后患。不过此时,她倒想缓一缓。
她希望,姜药将朝廷体制建起来,然后再被主公一脚踢开,让干爹坐上丞相之位。
那就留他一命,给干爹做嫁衣。
蓝晟是青主重臣,君府家令,他不信主公不信自己,反而相信姜药。
所以他肯定,主公心中真正的丞相人选,一定是自己。
只不过,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先推出姜药。
姜药只不过是被利用而已,朝廷不管能不能建成,他都没个好。
想通了这一层,蓝晟心情极好。
这男人心情一好,就有了兴致。
“兰儿,你日夜操劳,辛苦了。”蓝晟笑吟吟的说道。
蓝兰哪里听不懂?她立刻盈盈站起,身姿曼妙的向干爹走过去。
“兰儿这段时日,想干爹了么?”
“想干爹…嘻。”
…………
“什么?丞相,太傅?这是什么家臣之位?”
茗山领主府内,虞姝一脸疑惑的问。
姜药亲自给虞姝倒了一杯茶,很有耐心的解释道:
“丞相,就是百官之首。这官么,和家臣差不多。丞相也就是家臣之长,太傅其实就是一个头衔,以示崇高…”
虞姝明白了,嫣然笑道:“所以你想让我出任那什么丞相府长史?我可是你姐,怎么就给你打下手了?”
姜药苦笑:“实在是我手中,没有合适的人选。狼叔和環姨年事已高,也不懂理政。阿姐在虞阀就管理一摊事物,无论修为和见识,都是上上人选,除了阿姐,谁还能当这长史?”
虞姝想了想,有点无奈的点头:“好吧,看在嫃儿的份上,我就给你当两年长史。”
“我知道你的想法,你是又想揽权,又不想管理太多琐事,所以推给我。”
“你这主公,为何选择你当丞相?你虽然立了首功,受他信重,可毕竟太年少,他就这么放心?”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起点VIP2022-11-05完结254.33万字 2.81万总推荐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