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错。”景勋应道。
本不想揭对方的伤疤,奈何对方嘴硬……秦易望向景勋,缓缓说道,“我的确和阁下不一样,做不到放下大事,只为去见心上人。”
虽然他率领将院学子前去追缉焦茂时,有中途改道,前去拯救宣凌瑶和策院学子,但与景勋所为完全不同。
一是追缉焦茂并不急于一时,二是他并非去见心上人,而是为了救人,策院百来名生员的性命,重要性不弱于追缉焦茂。
而景勋完全可以将焦茂送到离阑府城之后,再去寻找心上人。
毕竟焦茂是祸乱一方的匪首,为了擒下他,牺牲了许多将士的性命,若是将他放跑了,那就前功尽弃,枉费士卒们抛头颅洒热血。
可景勋却轻重不分,想来是为了让心上人知道,大事再大,也不及她半分。
可惜啊,人没找到,还落下大罪,好在这家伙不以为意,否则换个人,肯定会哭死!
被秦易揭露过错,景勋并未生气,反而诚恳说道,“的确怪我,高估了两名属下的能力,以至于犯下大错。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擒回了焦茂。”
说罢,景勋起身,躬身行了一礼。
你这家伙的是非观还挺正常嘛,知道自己做错了……秦易上前扶起对方,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往后还请阁下以此为戒。”
虽然景勋不在乎功名利禄,但秦易不想对方荒废了文韬武略。
有才之人,身居要职,就该忠于职守,为苍生造福!
第一百一十一章 风起云涌
对于秦易所劝,景勋笑而不语。
他凝神看向秦易,说道,“此次前来,只为瞻仰阁下的风采,如今一见,果然不凡。”
“以阁下的文才武略,未来朝堂之上,必有你一席之地!”景勋断然说道。
“阁下过奖了,”秦易摇头,“未来如何,无人能够预料。”
景勋闻言,点了点头,“的确,名将顾雨岚兴起于大离,流康权臣赵良言雄心勃勃,荆朝天子中道崩殂,天佑王朝匪乱难平,而我们的陛下,又是励精图治之主……”
缓缓地,景勋眯起双眼,“未来必会风起云涌,局势多变,波云诡谲,不知何人能顺势而起!”
……
离阑府城外四十里处。
幽深山洞的洞口,一名蓬头垢面的男子,持着长刀,贴着山壁鬼鬼祟祟的往山洞外张望。
看了一会,没看到什么人影,此人才转过身,朝山洞内快速奔去。
跑过长长的甬道,来到了狭小的洞穴之中。
此时,山洞中央燃烧着一丛篝火,火光照亮四周,也驱走了寒冷。
四周散落地坐着数十人,全都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人群中,孟群同样憔悴,但眼神颇为明亮,看到派去侦察的人回来,便问道,“如何,是否有人跟踪?”
适才在山洞口张望的山匪,摇了摇头道,“外面一个人影都没有。”
孟群点了点头,放心下来。
四周的山匪们,心中生起一丝不悦。
有人忍不住,高声嚷道,“大当家的,我们就别这样了,直接赶回宁尤府吧!”
“就是,这样走走藏藏,得多久才能回到宁尤府啊?”
“我都说了,不会有人追踪的,大当家无须如此小心!”
正是因为孟群过于谨慎,昼伏夜出,每日前行不足十里,以至于他们到现在,还在离阑府之内,距离府城只有四十里。
孟群闻言,摇了摇头道,“小心无大错,若是被抓到,丢的可是性命!”
“不会有人来追我们的,大当家太过小心了!”山匪反驳道。
孟群摇头,“其他人可能不会,但权深翰肯定不会放过我们!”
山匪有些诧异,要追踪他们的,也该是那日攻上邻天峰的人才对啊,跟权深翰有什么关系?
知道众人不解,孟群答道,“权深翰为人睚眦必报,也阴冷歹毒,为了防止我们说出合作之事,也为了报被欺骗之仇,他必然会派人前来追缉我等。”
山匪们闻言,皱眉不语。
孟群虽然失败过两次,但过往数十次数百次的胜利,让众多山匪知道,此时最好是相信他。
他的判断,向来很准。
见众人不再言语,孟群安慰道,“慢点又如何,稳妥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等接应的弟兄们到来,我们有了依仗,就能快马加鞭,尽快赶回山寨。”
此处数十名山匪,几乎各个有伤,战力受损,难以应付变故,所以孟群深思熟虑之后,派人回宁尤山寨传信,命令余下的千余名弟兄,选出五百名精壮汉子,分作几批,日夜兼程,前来接应。
众多山匪听了,心中一松。
等到接应的弟兄们到来,权深翰的追兵就不算什么,他们无须再如此憋屈。
想到这里,气氛变得不再沉闷。
……
看着坐于案几之后,紧皱眉头的曾明知,典吏季亮心中有些彷徨。
出城追缉焦茂之时,捕快伤亡百来名,抚恤加起来数额不小。因此,他适才正帮着经历司的经历,核算抚恤金额。
谁知道衙役前来,说知府大人寻他过去。
季亮知道,但凡无事,曾明知不会寻找自己,可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因而去往府堂的路上,他特意问了衙役,才得知曾明知收到巡抚衙门传来的文书,便一直愁眉不展。
如今来到府堂之中,曾明知一直不言不语,久久盯着文书。
文书用语向来精简,无须片刻便可看完,曾明知看了许久,定然是看了又看,可见其中所写,必是大事。
因此,季亮愈发担忧。
“陛下派来的钦差,你知道是谁吗?”曾明知突然问道,他紧皱眉头,犹如川字。
季亮连忙摇头,他哪知道这个啊。
曾明知皱着眉头,又问,“那你觉得是左相的人,还是右相的人?”
季亮不好再敷衍,只能认真思索。
临瞻朝堂中,宰相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众多文臣武将唯他们马首是瞻。
原本宰相只有一名,但为了避免相权过大,操弄朝堂。数百年前,一名高瞻远瞩的临瞻天子,将相权一分为二,分作左相与右相。
左相为武相,掌管兵部、工部和刑部,右相为文相,掌管吏部、户部和礼部。
而此朝中,现任武相乃是智谋卓绝之辈,人称大智若妖。
瞻业二十三年,大离名将击败前任颖国公,击败先帝所率兵马,一路直逼临瞻重地,瞻京!
若不是武相运筹帷幄,于瞻京百里之外击退数十万敌军,此时或许再无临瞻一朝。
女帝瞻庆,便是靠着武相的支持,力压众多皇子,成为新帝。
登基之后,瞻庆深得先帝教诲,善帝王均衡之术,果断任用与左相有仇的大臣为右相,两相相争,帝王得利。
而如今,景勋为将,最高领导便是左相,任用左相的人为钦差,就会偏袒,任用右相的人为钦差,或许会构陷。
所以季亮有了答案,急忙答道,“两边都不是!”
曾明知点了点头,暗叹季亮的脑瓜还算灵活,旋即又满腹愁思,说道,“的确,陛下没有派出两相之人,而是……”
季亮禁不住屏住呼吸,认真倾听。
来者是谁,差别很大。
若是和善之辈,或许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天子只能审判结果,却不能亲自调查。
而该调查谁,如何调查,乃是钦差亲自安排,这里面有着极大的操作空间。
若是来者心性好杀,那么纵使是曾明知,过错不大之人,也会被上书写个渎职罪名。
如此一来,后果可就严重了,轻则降职,重则入狱,甚至性命不保!
第一百一十二章 黑面阎罗
“大人,钦差到底是谁啊?”季亮实在忍不住,问道。
曾明知沉声说道,“穆王。”
季亮心中一个咯噔,分外惊讶,到嘴的话直接脱口而出,“莫非是那个黑面阎罗?”
说完,季亮大骇,没想到自己竟然将这种人人都知道,却无人胆敢说出来的诨号说了出来。
轻侮王爷,这可是杀头的死罪啊!
曾明知眉头大皱,连忙四顾,见周边无人,提起的心微微放下,霍然怒斥,“瞎说什么?幸好此处无人,否则我也保不住你!”
季亮连连躬身,一脸后怕。
稍稍平复了情绪,曾明知皱眉,点头说道,“没错,正是穆王。”
穆王,先帝第四子,女帝瞻庆的胞兄,生性不苟言笑、杀伐果断,虽不善智谋,却从军八年,拥有一身战功,威名赫赫。
女帝登基之后,穆王虽不再率兵,也没有为官,只是做一个闲云野鹤的王爷。
但其对女帝忠心耿耿,是女帝最信得过的皇亲贵胄,因而屡受重用。
如今派他前来,意味着女帝对此事极其重视,颇有不查个底朝天,就誓不罢休的模样。
而季亮之所以惧怕,只因穆王有两大战绩,为世人所惊。
瞻庆一年,七皇子不服女帝,意图谋反,拉拢武贲军企图逼宫,被武相和穆王联手挫败阴谋。
相似小说推荐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起点VIP2022-11-05完结254.33万字 2.81万总推荐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