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相闻言,眼底深处,浮现出一丝怒意。
以往,对方便是用这个方法驱使他,如同用肉食奴役一只狗,不断利用他的忠君爱国之心。
这让他,愈发愠怒,使计让北条家惨败的心,也愈发坚定。
对方不仁,岂能怪他不义!
压下心思,武相点了点头。
见对方点头,北条长康才接着出声,彦条信野翻译道,“主公问你,现在这情况,该如何致胜?”
沉吟片刻,武相缓声说道,“奇袭无效,而正面作战,又不敌对方的利器,那么方法不多,其中较好的,有一个。”
“分兵两处,一处由大人统率,固守壬生城,此城临近吉川家的吹上城,可牵制对方的主力。而另一处兵马,则往西北而去,攻打吉川家占据的日光城、都贺城、左野城……”
“敌兵之中,手持利器的弩手部队,很可能不会离开吹上城,那么大人派出的西征兵马,就能夺回一座座城池。”
“若是吉川家派出主力,阻拦西征部队,那么大人就能趁机出兵,夺下吹上城,擒杀吉川一郎!”
这一计,充分发挥了北条家兵力多的优势,排除那些弩手部队,北条足轻的战力,也稍强于吉川足轻。
如今分兵两处,让对方难以兼顾,顾首的话,就难以顾尾,如此以来,就能将敌兵分而击之!
听闻翻译,北条长康微微一怔,旋即大喜,满脸兴奋,连连夸赞。
此计,的确可以解决当下的困局!
正面交战时,敌兵的优势,在于弩手部队,而这个部队人数不多,拆分开来就没有任何作用。
己方一分兵,便能让对方顾得了一处,就顾不了另一处!
不得不说,武相之谋,不同凡响!
见北条长康颇为激动,同意采纳此计,武相神色平静,暗自沉吟。
他这一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起决战!
为了让北条长康信服,从而采纳,所以此计中,没有暗含陷阱,确实可以化解北条家的困局。
若是运用得当,北条家说不定,还真能获胜。
这也是无奈之举,否则,北条长康很可能不会听从。
由此,压力就给到了吉川家,武相只希望,决战开启后,对方能出奇招,击溃北条家!
如果对面的统兵者,真是秦易的话,他或许会很期待决战的到来!
以他的能力,想要破局,完全就是轻而易举!
第六百二十章 御驾亲征!
“将军,将军!象戎入山了!”一名斥候奔入天壁道,急声喊道。
正站在悬崖边上,望着远处群山,与身旁众将商议的甘子晋,顿时一惊,连忙转头,急问,“你亲眼所见?”
斥候连忙点头,“正是,卑职亲眼看到他们列队入山,直到所有象戎都进入山中,且再无踪影,卑职才让同伴继续盯着,自己赶回来报信!”
众将闻言,顿时皱眉,脸上有些凝重,也有着浓重的无奈。
天壁道乃是极佳的戍守之地,最狭窄之处,仅能容六七人并肩通过。
如此地方,限制了象戎,让对方无法依靠速度急冲,也无法一拥而上,才让临瞻士卒得以固守。
但没想到,血战了四次之后,象戎竟然选择了绕路。
这是象戎出征以来,第二次绕路,第一次是因为离江。
而让象戎吃瘪的,却只有天壁道。
作为天壁道守卒,众人创造了胜绩,理应高兴才对,但却无人欣喜,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无奈和棘手。
象戎绕路了,下一个防线,是延洛府城。
延洛府城之后,便是瞻京!
局势,变得略微严峻!
长叹一声,甘子晋才沉声说道,“派出斥候,查探山中迹象,若是象戎果真翻山而去,我等就立即撤兵,赶回延洛府城!”
他担心,象戎是假作翻山,实际是欺骗他们,所以才没有立即离去,而是派出斥候,再做确认。
但他知道,这只是自己小心谨慎罢了,象戎绕路的可能性极大。
数个时辰之后,斥候们皆已回返,带回确切的消息,象戎翻山,并非作假。
甘子晋闻言,只能下令,即刻收拾军备,回返延洛府城!
他不知道象戎翻山越岭的速度有多快,若是己方行动过慢,被对方追上了,那将会迎来惨重的代价。
所以撤离,一刻都不能拖!
在甘子晋的命令下,戍守天壁道的万余名守卒,纷纷东去,撤往延洛府城。
而他们后撤的消息,也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往后方传去,只为了让延洛府城尽快做出防备。
不日,象戎就会抵达城下!
……
“陛下,不可啊,陛下!”宰相满脸惊慌,急声大喊。
百官纷纷出班,沉声劝道,“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御台之上,身着庄严朝服的天佑天子,一脸沉重,摇头说道,“朕意已决,尔等莫劝!”
宰相岂敢不劝,“象戎残暴,若是陛下御驾亲征,就太过冒险了啊!”
天佑天子怒道,“朕若是不亲征,前线那些酒囊饭袋,一路丢城弃民,朕的天佑,迟早会给他们全部丢光!”
众官闻言,满脸惶急,不知道该如何劝谏。
虽然东征的象戎兵马,数量不是特别多,但奈何樊国、骏国、大荆和天佑,两国两王朝,都战力颇弱。
樊、骏两国,一向羸弱,挡不住象戎,实乃正常。
而大荆,经历了与大离的十数场败战之后,又出现叛军祸乱,群雄并起的情况,早已没有了当初“荆骑四万,踏破十城”的实力与气概,一路丢盔弃甲,就连天子都弃城而逃。
但怎知,许是携带财物过多,引起了叛军的觊觎,于半路被截杀,落得财物被夺,天子丧命的下场。
而如今,樊国、骏国、大荆皆已覆灭,众多民众纷纷逃入天佑,本就饱受饥荒之灾的天佑,变得愈发疲敝,易子而食的情况,时有发生。
更让天佑天子承受不住的,是数日之内,竟然连失十三城!
这让他震怒万分,气得难以入睡!
纵使放上数万头猪,也比那些酒囊饭袋守得好……天佑天子愤怒不堪,从而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
他岂能让天佑,如同大荆一样覆灭!
大荆的覆灭,在于连连惨败,未能做出有效防范,所以他必须,在象戎刚刚入侵天佑之时,就率领兵马,御驾亲征,死守城池,挡住象戎!
唯有如此,天佑,方有一丝延续下去的可能!
……
数之不尽的民众,如同长龙,缓速前行,来到了延洛府城。
延洛府城已派出重兵,戍守城门,不让任何民众入城。
并非是担心细作,而是很快,此处就会变成战场,百姓须得继续后撤,不宜入城。
而城中守卒,已在城外搭建了棚子,供众多民众歇息,且也布置了施粥处,为众多黎庶发放粥水。
看着城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延洛府城的城墙上,池元武眉头微皱,静静望着,许久不言。
象戎走的是南下攻打峦府,再从峦府入侵临瞻的路线,因此,卫西军镇没有重兵驻防的必要,瞻京便传令池元武,让其率领十七万兵马南下,驻守延洛府城。
早在数日前,这十七万卫西兵马,就已抵达,接管了延洛府城。
此时,府城中的所有民众,都已东撤,作为最高的临时指挥官,池元武当即下令,储备粮草与军备,砍伐城外树木,制造滚木,拆除城内民宅,建造兵营,且尽快坚壁清野,做好严防的准备!
数日之内,在众多士卒的劳作下,延洛府城已从往日里极具文化底蕴的府城,变成了临时军镇。
从池元武,到最底层的士卒,都做好了血战的准备!
而如今,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黎庶,池元武心中,沉重无比。
虽然临瞻与象戎开战以来,他所率领的卫西兵马,还未与象戎作战过。
但从之前的数战中,他知道接下来,自己很快就会迎来极其强大的敌人。
因此,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极其极重。
比前两道防线还要沉重。
因为延洛府城之后,就是瞻京!
若是此城死守……
想到这,池元武突然一阵心季,连忙压下这个念头,不敢多想。
随即,他杂乱无序的脑海中,生起了另一个念头。
当初,坚守骆城之时,景勋有感觉到无力和彷徨吗?
临死前,他是什么感受?
这些想法生起之后,就一直萦绕在池元武心中,难以挥去。
他与景勋是同一届武举进士,也是前三甲之中,与景勋关系最好的。
武举状元慕浩壤,与景勋属于君子之交,见面只会聊上几句。
武举第三名,探花祝元魁,死于穆王攻陷瞻京之时,他与景勋属于见面点个头的关系。
而池元武,则与景勋更为密切,曾一起喝酒畅游,关系颇佳。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池元武心有愧疚。
因为众人皆知,景勋本是武举第二,榜眼之位应归属于他,但因为在殿试中,他写下了爱比天高的言论,从而被陆靖仪不喜,划为第四名,成为武举传胪。
相似小说推荐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起点VIP2022-11-05完结254.33万字 2.81万总推荐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