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城池中,黎庶们万分欢喜,纷纷上街大吼,齐喊镇帅威武。
每个人的脸上,尽是喜悦,可谓是普天同庆!
但随着瞻京光复,城中的情况,也流传开去,被众人所知。
女帝葬身于火海,而皇室宗亲,尽遭屠戮,整个临瞻,可以说除了穆王,再无皇室血脉。
而穆王残暴无比,众人厌之,岂肯由其登临大宝,这也是众多城池宁死不降的原因。
由此,众人心生忧虑,不知往后,临瞻会是何等局面。
也不知道还有谁,能够揽起这个摊子。
而此事,乃是大事,无人敢于公开谈论,但私底下,众人皆在交流。
或者说,他们都在猜测,往后临瞻,将会由谁来掌控。
是定军侯,还是颖国公,亦或是其他高官贵胃?
但呼声最高的,却只有一个人,秦易!
每一个谈到此事的人,都无法避免的谈到秦易。
一处宅邸中,些许人就在低声交流,三句话不离秦易。
“秦镇帅为人忠义,有仁心,还智谋不凡,战功赫赫,要我说,就他最合适!”
“可他未必愿意,我总感觉,镇帅对皇位似乎没啥意思。”
“此话怎讲?”
“你想啊,镇帅要是想坐龙椅,根本就不用回援,在流康就能自立为王!”
“自立为王并不容易,但在临瞻,这皇位可是现成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镇帅肯定不会……”
没等对方说完,一人打断道,“你懂啥,皇位送到面前了,没有人能拒绝。”
众人闻言,沉吟片刻后,都点了点头,颇为赞同。
以往没得选,但现在有得选了,谁能拒绝得了皇位的诱惑呢?
他们甚是期盼,希望秦易能够接受。
如此一来,就是临瞻万民之福祉!
第四百三十二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瞻京,华尚坊。
定军侯府,正堂中,众多官吏坐于其中,还有不少官吏,因为座位不够,而品级又比其他人低一些,所以主动让出位置,站在四周。
定军侯坐于主位,他没想到,今日不过是瞻京光复之后的第二日,府中就迎来这么多访客。
众人的来意,他隐隐猜到一些,只是有些好奇,这些家伙联袂而来,是何时打定的主意?
要知道,其中有不少人,昨日还在牢狱之中,如今竟然一同前来,要说没有人牵线组织,他是不信的。
众人落座之后,并未说明来意,而是恼声怒斥,大骂穆王狼子野心,竟敢谋逆。
也为女帝身死而悲痛,为武相坠崖而哀伤,为瞻京众多官吏和黎庶,惨遭屠戮而叹息不已。
聊着聊着,众人聊到当今的局势。
四大军镇的援兵之中,定岳援兵和卫西援兵,虽陷入僵局,但稳中向好,无须担忧。
戍北援兵……已经覆灭,也无须担忧。
唯独需要担忧的,便是安东援兵,据说被穆王的两支兵马,打的连连败退,距离溃败,已不久矣。
但召烈府距离此处,山高水远,暂时还无须太过忧虑。
所以众人的焦点,就放在了瞻京之中。
或者说,放到了整个临瞻之上。
王朝,不可一日无主!
兵部侍郎率先出声说道,“陆靖越那厮,说陛下死于大火之中,诸位觉得,这可信否?”
皇室宗亲,的确全部惨死,可女帝的下落,有些人带有怀疑,总觉得,穆王或许会撒谎。
户部郎中点了点头,叹声说道,“下官觉得可信,的确有宫女看到,陆靖越那厮,将御书房重重围困,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吞没了陛下的身躯……”
他上有老下有小,不敢与穆王抵抗,所以在穆王威逼利诱之下,早已投降。
出了牢狱之后,他官复原职,因此靠着职权,接触了一些尚存的宫女太监,从对方嘴中,得知了女帝已然身死的消息。
不仅女帝,就连众多陪在她身旁的宫女太监,都一起死在了大火之中。
堂中众多官吏,闻言之后,不由得悲声长叹。
虽然女帝不算文治武功,但在她的统治下,临瞻蒸蒸日上,国力渐强,算是有为君主。
如今却被大火活活烧死,太过悲惨了……
叹息之后,众人没有忘记此次前来的目的,沉默片刻,有人说道,“陛下已经身死,朝中再无皇室宗亲,各位大人觉得,该如何是好?”
“是啊,得尽早解决,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众人连连附和,定军侯闻言,便知道,这就是众人的来意。
“侯爷,您位高权重,您觉得该如何是好?”
定军侯本打算先不多说,听听众人的意图,可没想到,这难题竟抛到了他的身上。
皱起眉头,他望向众人,说道,“本侯一时没有头绪,各位可有意见?”
见定军侯如此说,众人沉吟不语,兵部侍郎见状,直接开门见山道,“如今内忧外患,临瞻不可无主,本官觉得,或可有能者居之?”
定军侯抬起头,望向兵部侍郎,想必,这就是众人前来的目的。
猜到之后,他依旧不言不语。
有人反驳道,“不可,临瞻传至如今,已有数百年,非皇室血脉不可继位!”
户部郎中应道,“那大人说说,除了穆王以外,如今临瞻,还有谁具有皇室血脉?”
那人闻言,眉头紧紧皱起。
是啊,若是还有皇室血脉,众人就无须前来此处商讨此事了。
“若是真要推举,诸位觉得谁能担当这等重任?”
“此人的品性、能力,须得是上上之选,方能令万民臣服!”
说到这,众人的心中,顿时浮现了一个人的身影。
而这个人,也是堂中大部分人,心中的首选。
有人推荐道,“本官觉得,秦镇帅赤胆忠心,为人仁义,又为临瞻开疆拓土,乃是不二人选!”
“的确,秦镇帅文韬武略,智谋出众,担任此位,不论是品性、功绩、还是能力,都能服众!”
“下官附议!”
“秦镇帅乃是最佳人选!”
“秦镇帅千里迢迢赶赴瞻京,拯救城中万民,往后也将出兵征伐逆贼,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说是临瞻之救星,也绝不为过,由其登临大宝,万民必定臣服!”
“下官前来之时,曾听不少百姓说起此事,无一例外,都期盼秦易继任就位,此乃民心所向,民意难违啊!”
众人纷纷赞同,竟无人反对。
只因秦易的功绩,的确太大,品性和能力都卓绝不凡,再加上他拯救了瞻京,可以说是在座每一个人的救命恩人。
所以,将此重任交于秦易,乃众望所归。
定军侯听了一会,便已明白,由秦易即位称帝,乃百官之意,也是民意,无人能够违抗。
就连他,都无法逆势而行。
当然,他也不打算反对。
亲眼看着秦易成长,也目睹了对方所经历的许多事情,他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确很不错。
既然已无皇室血脉,那么由秦易来即位,乃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他,完全没有胆量和实力,去觊觎这个位置。
辅左秦易,才是他最该做的事情。
见堂中众官,皆无人反对,定军侯当即点头,郑重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秦易乃民心所向,既如此,我等理应联袂觐见,劝其登临帝位!”
众人纷纷点头,一齐起身,在定军侯带领下,朝堂外疾步走去。
……
为了更好的驻守瞻京,严密布防,秦易借用了兵部衙门的一处侧堂,吃住在这儿,平时商讨或安排防务等工作,也都在此处进行。
送走了几名麾下将领,秦易刚在堂中坐定,就听到茅力夫来报,“镇帅,有许多大人,突然朝此处赶来,说是有要事要与大人商讨。”
秦易闻言,不由诧异。
他如今,负责的是瞻京防务,其他工作,例如安民措施、后勤安排、吏员补充、抚恤登记等等,都交由各个部门负责。
所以,他与众多官吏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事务需要联系,为何众人突然前来?
虽是疑惑,但秦易也没有耽搁,当即朝着堂外走去。
若是一人前来,以他的职级,完全无须亲迎。
但如今,来的是一大批人,自然不可摆架子,出去迎接一下,理所应当。
可当他走到堂外,就看到定军侯带着众多官吏,行色匆匆的赶来,秦易拱手说道,“侯爷和各位大人前来,本将有失远迎。”
定军侯笑道,“你职务繁忙,我等还来叨扰你,实乃罪过。”
秦易笑了笑,没有多作客套,便将众人迎进堂中。
此处侧堂并不大,位置也不多,秦易只能传令亲兵,搬来椅子。
但来者实在太多,搬了不少椅子,还是有人无位可坐,对此,站着的人连忙说道,“我等站着就好,镇帅事务繁忙,不可耽搁,说正事要紧!”
衙门之中,的确没有多少椅子,秦易只能点点头,打消了让亲兵去其他地方搬来椅子的决定。
等堂中安静下来后,定军侯率先出声,“秦易,如今临瞻已无君主,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皇室宗亲,皆已惨死,我等无奈之下,便已决定,须顺应民意,推举新君,由有能者居之!”
相似小说推荐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起点VIP2022-11-05完结254.33万字 2.81万总推荐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