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坐于主位,艳美的脸庞上,并没有太多神色。
“秦易此举,乃是避免上峰胡来,实属应当!”定军侯当即反驳, “我朝历来仁义, 祝守尉此举, 乃是陷我朝于不义之中。”
“不论如何,秦易都做了违逆之举,绝不能放过,以免他人效仿!”文相定声说道。
终于找到了秦易的把柄,他说什么都不能放过,得让对方脱掉一层皮!
“胡说八道!”定军侯斥道,“凡事应酌情考虑,秦易所为,乃仁义之举,岂能称之为违逆?”
女帝没有理会争执的两人,望向武相和太师,清冷问道,“两位爱卿, 可有什么意见?”
武相拱手说道, “微臣恭贺陛下!”
众人顿时一愣,恭贺啥?
祝贺陛下平定南疆战事?
可这已经过去一天多了,此时才来祝贺, 不嫌晚了些吗?
众人疑惑之际, 女帝微微挑眉, 清冷问道,“此话怎讲?”
武相郑重说道,“本朝仁义,向来以战止战,从不枉杀。秦易之举,与我朝之根本相契合,体现了其仁义与重诺之性情。为了大义,不惜赌上身家性命,陛下能得如此仁将,实乃我朝之大幸!”
定军侯眼睛顿时一亮,立即附和道,“秦易文武双全,谋略远超同辈,还心有大义,实属不易,理应重用,岂能惩戒。”
太师沉吟片刻, 也点了点头道, “的确,陛下理应以史为鉴,亲近仁义之人,远离奸逆酷厉之辈。”
连德高望重的太师都如此说,文相抽了抽嘴角,纵使有话想说,也只能硬生生吞下。
从女帝的神色中,他也能看出,对于秦易所为,女帝并没有一丝不悦。
这样一来,他纵使说到口干舌燥,也毫无作用。
女帝轻点臻首,“前朝暴政,我朝高祖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从而创立临瞻,此乃本朝建立之根本,理应捍卫。”
“所以秦易之举,并无过错,”女帝轻缓说道,“蛮族既已投降,不应枉杀,以免毁了我朝仁义之名声。”
“而这祝元魁……”
女帝还未说完,文相顿时来劲了。
整不了秦易,那就整祝元魁!
今天这两个武将,他必须搞残一个!
“陛下,这祝元魁暴戾无道,残杀俘虏,坏我朝之名声,理应严惩,以儆效尤!”文相高声说道。
文武两相之争,太师一向中立,但因为都是读书人,从而偏向文相,但如今,见文相如此恬不知耻,左右摇摆,太师也禁不住皱起眉头,暗叹女帝怎么选了个这么无耻的人。
定军侯也气笑了,无语的摇了摇头。
武相再次郑重说道,“微臣还须恭贺陛下!”
女帝转头望去,略微诧异。
武相定声说道,“祝守尉明知屠戮俘虏,会背上残暴之骂名,但他却不管不顾,只因忠心为主,不忍给陛下增添烦恼,如此忠诚之士,陛下得之,如何能不恭贺?”
定军侯和太师一听,不由赞叹,武相这劝说的水平,实属高超!
话里行间,没有求情之语,却能说到女帝的心坎里。
女帝闻言,微微沉吟起来。
其实,她也知道收留蛮族会带来许多问题,极可能吃力不讨好,埋下一个隐患。
毕竟赤心门到处拱火,说不定某年某月,就会蛊惑蛮人再起乱事。
但先帝以仁义著称,她身为其女,岂能落下残暴之名声,所以这蛮族,不想收留也得收留。
因此,对于祝元魁所为,理应严惩,表明朝廷的态度。
但听武相这么一说,似乎不应惩戒,以免寒了忠诚之士的心。
想到这,她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两不责罚吧。”
众人连忙拱手,“陛下英明!”
“那这蛮族,该安置于何处?”女帝轻淡问道。
两次建议都被驳回,文相颇为吃瘪,抚了抚长须,顿时有了个主意,“陛下,不如将这些蛮族遣入召烈府?”
众人一愣,齐刷刷转头看去。
这建议,太过阴险!
召烈府刚刚经受洪灾,人员大减,土地被洪水所淹,难以耕种,且极可能会瘟疫横生,此时将蛮人安置过去,不就是想整死他们吗?
“陛下,既然打算收留蛮人,就应真诚相待,如此方可令他们归心,岂能暗地里使坏。”武相拱手说道。
文相顿时怒了,这厮竟说他暗地里使坏!
“陛下,微臣如此提议,只因召烈府人员稀少,恰好可以安置蛮人,并无二心!”文相叫屈道。
女帝点了点头,对于文相的小心思,她也不点破,轻淡说道,“蛮族身处南疆,习惯南方之气候,不应遣入北境,就在南边明凌府,寻一处无人之地,建立村镇,安置他们吧。”
“此外,派去医官、塾师等人,辅助蛮族安居下来,且授文字,传教化,让他们早日成为王化之民。”
“陛下英明!”众人高声赞道。
……
瞻京,一处豪华宅邸。
书房中,入目尽是精奢之物,名贵古木所打造的书架、珍稀翡翠所制成的笔枕……各种古玩名物,到处都是,可见此间主人,拥有极大的权财。
而此时,书房中却是门窗紧闭,极其阴暗,空气都凝滞下来,不再流通。
突然,座椅上,似是有人动了下,低沉而极具威严的声音,在屋中响了起来,“秦易此子,屡次坏我好事,当诛!”
此人对面,也有一人坐着,室内阴暗而看不到面容,但可从其语调中,听得出一丝诚惶诚恐,“下官明白,下官已有了计划!”
他接着恭敬说道,“秦易状元及第,陛下会封其为游击,可掌六十万兵。由此,下官已知会诸官,一起发力作势,莫让秦易入职军镇,而将其调入禁军,留在瞻京,方便我们诛杀于他!”
“除了朝堂攻讦,下官还传信赤心门,让他们将秦易设为必杀之人,两边一齐动手!”
说完,此人低垂着头,极为恭顺,不敢望向对面之人。
片刻后,对面传来威严话语,“可!”
浓浓的杀机,在屋内急速蔓延!
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步青云!
瞻京宫城,金銮殿。
众多文武高官,分列左右,一齐拱手作揖,山呼万岁!
台上龙椅,身着华美朝服的艳美女帝,清冷应道, “众爱卿平身。”
等文武高官站定之后,女帝缓声说道,“南疆战事已定,大军班师回朝,朕甚是欣慰,理应论功行赏!”
说罢, 她望向一旁的年老太监, 后者手捧圣旨,上前一步, 高声奏道,“宣太将院生员秦易、衡宇、孙兴棱、司徒宏光、甘子晋,上殿觐见!”
两队前端,文相和武相神色平静,显然早已知晓,而其余官员则有些诧异。
没想到女帝竟会御前亲封,这可是极大的荣耀啊!
不多时,便有五名意气风发的年轻男子,身着太将院生员之袍服,迈步走入金銮殿中。
为首者,乃是气宇轩昂的秦易,他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从众多文武高官之中, 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步子极稳,气势不凡!
众多高官, 都禁不住转头望去,想看看这些一朝飞跃龙门的后辈,究竟长什么模样。
四品官员方可上朝,他们熬了半辈子,才走到如今这个地位,可这几名年轻人,昨日还是生员,如今便能登上金銮殿,这平步青云之势,令他们颇为羡慕。
尤其是秦易,以天骄之姿,力压众多世家子弟,夺得状元及第,早已让众人好奇不已,如今得以见面,便都仔细打量起来。
看到他丰神俊朗,身姿挺拔,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众人便暗暗点头。
不愧是天骄, 果真气度不凡!
见着真人后,众多官员都窃窃私语起来。
秦易为了蛮族,力抗上峰,不惜兵谏,此事已传遍了整个瞻京。
众多高官对此,赞誉有加,纵使不赞同之人,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称他一声重诺之士!
这种人,乃是极佳的朝堂盟友,因为其性子仁义,不会轻易背叛。
所以众官心中,已打定主意,得尽量将秦易,拉拢到自己的党派之中!
秦易五人,走到大殿之中,一字排开,秦易居中,一同恭敬作揖道,“学生拜见陛下!”
行礼完毕,秦易便站起身来,不敢随意抬头,担心逾越,只能盯着玉阶,没有去看女帝的模样,不过他余光中发现,龙椅之上,坐着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
阶下有五人,女帝却将明眸,投注在秦易身上。
看到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女帝便红唇轻扬,微笑起来。
文武两相,也同时朝秦易望去。
这个名动瞻京的年轻后辈,究竟什么模样,他们也好奇了许久。
定军侯则抚着长须,笑呵呵的看着秦易,颇为得意。
“尔等功绩不凡,于新式武举中夺得名次,朕甚是欣慰,如今予以嘉勉,宣旨!”女帝定声说道。
一旁的年老太监,小心翼翼的打开手中圣旨,高声念了起来,“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诸位立下不菲功绩,理应嘉勉,特封秦易一甲一等进士及第,授从叁品游击,赏黄金百两,瞻京宅邸一座;衡宇一甲二等进士及第,授正四品都司,赏黄金百两;孙兴棱一甲叁等进士及第,授从四品守尉。”
相似小说推荐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起点VIP2022-11-05完结254.33万字 2.81万总推荐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