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已经问清楚,此人不过是三甲生员,除退了也并不可惜。
当然,纵使是一甲,如此性子,也绝不能留下。
所以,紫袍教习喝道,“将这厮给我绑了,带到院内,由院正发落!”
众人顿时一拥而上,不顾马良弼鬼哭狼嚎,将他捆得严严实实。
而后,众人揪着马良弼,下了楼,准备连夜赶回太将院。
看着众人离去,秦易站在走廊上,轻缓的摇了摇头,“自作孽,不可活啊!”
……
夜色深沉,新月暗淡。
戍守森严的宫城内,灯火通明,到处都是甲士列队行过而产生的盔甲刮擦声,让这个夜色,增加了些许肃杀。
御书房中,有几人正襟危坐,面色肃穆而恭敬。
上首,坐着一名黄袍女子,艳美如牡丹,虽未带冠冕,但却服饰精美而庄严,眉宇微动间,带着一丝压迫。
其明眸转去,望向正襟危坐的几名重臣,红唇轻启,清冷说道,“朕收到谍报,蛮族整装待发,五日后便会入侵我朝。几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应对?”
两侧位置上,坐着五名大臣,都是面容严肃,不苟言笑。
左侧上首,是一名身着一品紫袍的中年男子,其面相硬朗,棱角分明,眼眸深邃,犹如深渊般,被其所望者,皆会心生凛然之意。
他神色平淡,望着地面,似是在思索,犹如渊渟岳峙。
此人,便是临瞻朝堂中,智谋无双的武相,万霆。
武相身旁,是一名白须老者,乃是定军侯周盛。
武相的对面,坐着一名面相白净的中年男子,同样一身紫袍,颌下长须飘飘,尽显斯文,但紧皱的眉头,和微眯的细眼,让其显得颇为阴沉。
这人,便是与武相分庭抗礼的文相,袁天和。
文相的身侧,是一名耄耋老者,身穿紫袍,须发洁白,身形有些佝偻,但眼神颇为清澈。
到了如此年纪,却能与几名重臣同处一堂,商量要事,只因他是女帝的老师,因此被授予太师称号。
虽无定职,但其学识极高,地位尊崇,颇受世人敬慕。
太师身旁,便是一脸肃杀的穆王,身为女帝胞兄,最受女帝信赖,但凡商议大事,绝不会缺了他的身影。
五人皆是朝堂重臣,气势不凡,如今同处一室,让御书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滞。
尤其是,文武两相素来不和,此时相对而坐,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扭曲了般。
对于女帝的提问,穆王率先打破沉默,恭敬应道,“回禀陛下,微臣认为,理应出兵。”
对于任何敌对行为,穆王都认为,应该以杀戮来回应。
文相点头道,“微臣觉得,穆王所言有理,宵小之族,竟敢冒犯临瞻,就该重拳出击,全力镇压!”
女帝闻言,轻点臻首,而后明眸转动,看向沉思不言的武相,“万爱卿,你可有什么想法?”
但凡涉及到军事行动,就绝不能不过问武相的意见。
不只是因为他智谋过人,还因为他掌管兵部,更了解军事行动该如何开展。
武相微微抬头,深邃的眼瞳瞥了文相一眼,而后对女帝说道,“回禀陛下,微臣也认为该出兵,没有任人侵犯的道理。只是,兵势不宜过大。”
文相闻言,冷哼一声。
他知道,武相就是在跟他作对。
适才他说要重拳出击,对方就说兵势不要过大,这明摆着,就是要驳斥他的观点。
所以他倒要看看,这家伙的嘴中,能吐出什么象牙来。
女帝有些讶异,问道,“为何?”
“天腾蛮族,胆敢入犯,以微臣看来,必是得了他人资助。”武相缓声说道。
一旁的定军侯闻言,不由暗暗点头。
之前,秦易也说到了这一点,如今智谋卓绝的武相也如此说,可见秦易之谋略,果真不差。
“资助者可能有三,赤心门,大离王朝,流康王朝,不论是谁,都不可能寄希望于,一个小小蛮族就能扰乱我朝,所以微臣猜测,幕后主使者必然会有后手。”
在场之人,都禁不住皱起眉头,暗叹武相好计谋。
他们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
当然,文相一如既往,并不以为意,他冷哼一声,暗骂对方是工于心计的小人。
穆王沉吟片刻后,点头说道,“武相所言,极有道理,为了提防阴谋,的确不宜大动干戈,理应派遣精兵速战速决。”
女帝臻首微点,沉思片刻后,说道,“那就从御南军镇调动两万人马,前往南境剿蛮吧。”
旋即,她轻抿红唇,问道,“诸位爱卿觉得,该调派哪位将领?”
御南军镇中,也有不少将领,但知名者不多,只因临瞻南边除了蛮族,便只有深海,没有强敌,所以这个军镇兵力不多,将领也非强将。
因此,女帝有些不决,不知道是派遣御南军镇里的将领前去剿蛮,还是从其余军镇或瞻京禁军中调派过去。
要想速战速决,将领的选择,就变得极其重要!
第二百二十九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诸位爱卿觉得,该调派哪位将领?”女帝明眸沉静,瞥向几位大臣。
定军侯转头,溜圆的眼睛大睁着,望着武相。
他虽有开疆拓土之功,但善战而不善谋,担心自己说的不对, 会如文相那般被打脸,与其丢人,还不如闭口不言,让善谋者说话。
见众人都不开口,武相便缓缓出声,话语虽轻淡,却有种莫名的威势, 令人不敢质疑,“御南军镇中,无人适合此次任务。”
言外之意是,得从别的地方调派将领。
文相冷哼一声,暗骂对方装腔作势,说话只说一半,他高声说道,“回禀陛下,微臣认为,可以调派慕游击前去剿蛮。”
他嘴中的慕游击,全名叫做慕浩壤,乃是瞻庆元年的武举状元,与祝元魁同期及第。
夺得状元之后,慕浩壤就被封为从三品的游击将军, 派往卫西军镇,掌六十万兵, 身居前线, 直面大离。
在文相看来, 慕浩壤乃是状元,就算不是临瞻之内最强的将领, 也是数一数二的,提议让此人前去剿蛮,绝对不是馊主意。
怎知武相扯了扯嘴角,说道,“回禀陛下,文相此言,极不妥当。”
文相蓦地皱起眉头,心中暗怒。
他全程只说了两句话,对方两句都反驳了,如此针对自己……可恨!
女帝轻瞥了文相一眼,而后看向武相,问道,“万爱卿有何见解?”
武相看都没看文相,淡淡说道,“回禀陛下,慕游击擅布局,喜欢全盘谋划而一招吞之,对付蛮族,此非良策。”
虽然察觉出两相之间的气氛,变得极为焦灼,但在场之人都知道,文相有心对付武相,武相却无意奚落文相。
只因两者的智谋,根本不对等,欺负起来毫无意思。
所以武相出言反驳,是真的有不同意见。
如今听完武相所说,众人都点了点头,颇为赞同。
当初武举之时,考核谋略,慕浩壤的精彩布局,就令众人叹为观止。
但面对蛮族,这种战法就毫无意义。
因为南疆多山林,蛮族在林中如游鱼入深海,想要聚而歼之,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女帝轻抿红唇,沉吟片刻后,问道,“那万爱卿觉得,哪位将领更加合适?”
“祝守尉,或者……景勋,”武相应道,“此二人的战法,都以快字著称。”
祝守尉,便是祝元魁,将院学派的领导者之一,瞻庆元年的探花,被封为从四品的守尉,掌二十万兵。
其出身于六大家族之一的祝家,势力庞大,因而运作一番,将他调入较为安全的肥差,成为戍守瞻京的禁军守尉。
女帝闻言,秀眉微蹙,沉吟起来。
众人都不再言语。
他们虽有提议的资格,但最终的安排,唯有女帝方可决定。
“那就调派祝守尉前去剿蛮吧。”女帝轻抿红唇,定声说道。
她知道,景勋会比祝元魁更适合,因为景勋的快战,是出了名的。
而且景勋的快战打法,曾运用于实战中。上一次剿匪时,他就率军奔袭百里,以快打快,短时间内扑灭两群盗匪,快到匪徒来不及撤离。
而祝元魁受封以来,未曾出战过,无法得知他的理论实力和实战能力是否匹配。
但女帝对于景勋所为,实在不喜,所以才做出如此决定。
武相闻言,轻点了点头,深邃的眼瞳中,闪过了一丝无奈。
……
早朝,随着女帝严正宣诏,在众多大臣的山呼万岁中,临瞻派兵镇压南蛮的消息,在苍元大陆上飞速传扬。
到处都是暗流涌动,潜藏的细作活跃起来,不断收集谍报,送往各大王朝。
大离、流康、荆朝、天佑……一日之间,不少暗谍疯狂策马,可谓是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在极短时间内,送到了各大王朝的权力中心。
顷刻间,众多权势滔天之人,都将目光投递到了临瞻的南端。
他们想看看,临瞻先帝未能覆灭的天腾部落,在女帝手中,会折腾出什么样的水花!
相似小说推荐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起点VIP2022-11-05完结254.33万字 2.81万总推荐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