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子康俯身应是。
  甄武环顾了一下沐忠的清贫的家境,又叹了口气道:“你们要学你们师父,做个纯粹的人,至于你们的生活和名利,有我呢。”
  随后,甄武拍了拍子康的肩膀,不待他们多说什么,便带着三月向外走去。
  ……
  等到甄武回到家中后,甄武心中依旧堵得难受。
  匠籍其实和军籍没多大区别,这些工匠是归工部管辖,他们需要在官府手下,去工作坊服役劳作,父终子继。
  但他们一辈子却熬不成官。
  沐忠若不是之前有沐英的关系,加上后来有甄武的关系,也不会在军器局谋得一个官位,而也正是这一点最让甄武心堵。
  有着一身好手艺的人,却一辈子混不出来个官当。
  而把持工部大小官员的全都是儒家的读书人。
  真可笑。
  仿佛全天下都有着一个意识,那就是不读圣贤书,不配做一个官,哪怕这些工匠自小钻研他们的手艺,掌握着不输读书人的知识和概念,可只要不是圣贤书,那就不行。
  这些文官们…
  甄武愤愤的锤了一拳,现在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能掌握自己兵事的主动权,可这些文官却总是不死心的想要插一手,甚至想要架空都督府,难道真想让他们这些大头兵一样,也永远混不出头,躲在他们的身后混饭吃才行吗?
  就像工部一样,让全天下的工匠,都得听从他们的命令。
  岂有此理。
  读书人好了不起!
  甄武眸光闪动,心中做了一个决定。
  不管如何,哪怕不能让这些工匠们立于朝堂之上,不能给予他们全天下敬仰的名望,可他总要给这些工匠们争取一些自主权。
  至少在专业的事情上,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


第400章 -文武与议嫁
  赵国公府的游园内,有一处观景台,台下是一汪清澈的湖水,湖水中有一座怪异的假山,水流从山中跃出,水声潺潺美不胜收。
  甄武坐在观景台上,时不时往下方湖水中丢去一些鱼饵,引的不少七彩斑斓的锦鲤争相鱼跃湖面。
  “怪不得以前小七总喜欢待在这里。”甄武把最后一点鱼饵扔进湖中,拍了拍手道:“确实能让人心神宁静。”
  马毅一边端着水盆走过来,让甄武净手,一边笑道:“七爷最是宝贝这里了,说起来这些鱼还都是七爷投放的呢,现下一条条肥的都快成精了。”
  “这倒是,肥的说成猪都有人信了。”甄武笑了笑,不过随后叹了口气道:“它们倒是好运。”
  甄武洗完手后,擦了一下后接着道:“行了,也是该做正事了,你去告诉程良备马,稍后让他陪我去趟皇宫。”
  马毅应声。
  甄武则大步向着他的书房走去。
  既然决定要对匠籍下手,那么他刚好顺势可以把对手工业的看法,一块找朱棣讨论讨论去。
  而手工业这一块,甄武早就准备好了奏折,他来到书房后,拿上奏折,又去换了一身一副,这才向着外面走去。
  门外程良已经候着了,等到甄武出来后,一众人骑上马向着皇宫而去。
  然而就在甄武走了没多久时,徐景昌的母亲前来拜访。
  朱玉英接到禀报后,简单思索了一下问道:“大爷呢?现下还没回来?”
  雪儿回禀道:“听马管家说,前会儿大爷回来了一刻,不过现下已经又出门了。”
  又出门了?
  这可真不巧。
  若是要聊小六的事情,她这个嫂子可不敢随意做主。
  朱玉英一边起身,一边对着雪儿道:“先待客人饮杯茶,我和老夫人换身衣服,然后再邀客人后宅一坐。”
  雪儿应是,款款下去待客去了。
  ……
  另一边,甄武已经进了皇宫,不多时便被太监引着来到了朱棣的书房处,当甄武走进书房后,发现朱高炽和朱瞻基也在。
  朱棣正和朱瞻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反而朱高炽正襟危坐的在一旁,替朱棣处理着一些朝政。
  这爷三…
  甄武好笑的摇了摇头。
  朱棣听到声音后,抬头瞥了一眼甄武,嫌烦的说道:“你这会儿过来做什么?闲的没事干了?”
  嘶。
  甄武吸了口气。
  好家伙,瞧这样子,他这个女婿也被嫌弃了。
  “有事情想和陛下商议。”说着,甄武掏出奏折,走过去亲自递给了朱棣。
  朱棣狐疑的接过来,刚刚打开,一旁的朱瞻基就凑了过来,朱棣笑着把奏折铺开,把朱瞻基拉到怀中道:“既是想看,那就和爷爷一块看。”
  随后,两人一起看起了甄武这道关于工业的奏折。
  奏折中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工业可以强国,其中整理了甄武调查的详细资料,以及甄武来自后世的一些眼光和看法。
  朱棣一边看,一边皱眉思索。
  片刻后。
  朱棣呼出了一口气,然后转头看向朱瞻基道:“小子,看懂了没有。”
  朱瞻基苦着一张小脸道:“好像看懂了,但是又好像没看懂,里面说的好多东西我都不知道。”
  朱棣哈哈的笑了两声:“我的好孙儿,还真是实诚,不过没关系,现在不懂,以后就懂了。”
  朱瞻基抬头看着朱棣,上进的问道:“皇爷爷不能讲给我吗,我想现在就懂。”
  朱棣又是哈哈大笑起来,大抵是心中对朱瞻基这种态度非常满意,不过笑过之后,他却摇头道:“搞懂这个奏折容易,但是想要搞懂奏折背后的方方面面可不简单,这需要你拥有足够多的知识,懂得足够多的道理才行,现在你还小,一时半刻可学不全。”
  “哦。”朱瞻基有些不高兴的应了一声。
  朱棣宠溺的揉了揉朱瞻基的小脑袋,随后眼光一转,指着甄武对朱瞻基道:“等你再大两年,我让你去你姑父身边待几年,到时候咱把他的本事全部学到手,好不好。”
  朱瞻基眼睛一亮:“好。”
  “行了。”朱棣拍了一下朱瞻基的屁股道:“一边好好玩去,我和你姑父…”说到这里,朱棣转眼看向胖胖的朱高炽,语气一下子变的冷淡道:“还有你爹,聊会正事。”
  朱瞻基点头,不过心中却不由得心疼起他爹了,真真是被他爷爷嫌弃。
  朱棣这时把奏折扔给了朱高炽,等到朱高炽看完后,冷淡的问道:“这事你怎么看?”
  朱高炽合上奏折后,有些钦佩的看了一眼甄武,然后才恭敬道:“父皇,儿臣以为这是个好事,朝廷若是大力支持的话,不仅可以让天下匠籍可凭本事吃饭,天下间各行各业也定会有长足发展,如此延伸下去,对天下百姓亦是一件利事,而且,对父皇使郑和下西洋一事亦有促进作用。”
  朱棣点了点头道:“既然你觉得是好事,那就交给你太子府了,回头你们整出一份细则来,看看该从哪方面给予支持。”
  朱高炽起身应是。
  而甄武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陛下,臣其实有一点想法,手工商品说到底都是工匠们制作而出,我们何不妨从工匠入手,针对匠籍制度进行一些改变。”
  “你想怎么改?”朱棣抬眼看向甄武。
  甄武咽了口唾沫,试探道:“要不先从地位上,工部可不可以给这些工匠留出一些官职来,对优秀的工匠进行考核而任用。”
  此音一落,如重锤敲钟。
  朱棣和朱高炽都齐刷刷的直视起甄武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撬文臣的利益?
  朱棣冷测测的笑了一声问道:“你觉得这事若是提出来,朝堂会不会吵翻天?”
  甄武想了想,吐出一个会字,不过下一刻,甄武便进言道:“但是陛下,咱们不能因为有人会反对,就望而却步,就比如军匠,他们一生专研火器,对我们何等重要,陛下是战场中出来的人,您是晓得火器的利害之处啊,若是咱们给他们一个晋升可能,他们必然铆足劲的改善火器,若是长此以往,我们必可以单单凭借火器之利便天下无敌。”
  朱棣陷入了沉思。
  朱高炽深深皱着眉头,理论告诉他,甄武说的话不错,可是他自小到大接受的儒家教育,却又告诉他,这些火器啊,军匠啊,说到底都是旁门左道,治不了国。
  而治不了国的东西,何必为官?
  又凭什么为官!
  甄武仿佛猜到了朱高炽的想法,转身面对朱高炽,神色郑重的说道:“太子殿下,我知晓太子府多渊博之士,他们这些读书人,可能会对旁人都有所轻视,甚至轻视我们这些武人,但太子殿下可莫要被一些人影响,忘了太祖所立的文武并行之道,毕竟前宋结局还历历在目呢。”
  朱高炽脸色有些尴尬。
  甄武仿若未觉,接着道:“大明军卒,满天下的卫所,是护卫我大明的肉身长城,而军匠研发火器,将会是军人手中最锋锐的长矛,这般功劳,怎么不值得朝廷的肯定和赞赏?文人提笔治天下,武人上马安天下,各有并重,总不能大明繁华似锦下,全是文人治理的功劳吧,我甄武说句大不敬的话,天下若是动荡,哪还有国度给文人治理!不能让朝堂上全是他们把着位置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