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甄武吸了口气,这是什么话,怎么明白人都听不明白呢。
  然而下一刻,高巍的话,直接把甄武说的惊呆在当场。
  高巍朗朗的声音接着响在大殿之中:“昔年周公恐惧流言,自主避位居东,燕王何不主动割去首级送往京师,押解挚爱子孙,遣散护卫将士,以全为臣之义,如此自可解释与皇上的猜疑之嫌,又可堵住小人的离间之口,这难道不比周公还要伟大吗?如此流芳青史不好吗?”
  这声音好似在大殿之中悠悠回荡,经久不息。
  朱棣呆了,张玉,朱能等人全都呆了。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可高巍仿佛觉得朱棣等人被他的话说的动心,说的越发起劲来:“自燕王大兴兵甲,虽占据北平,攻取密云,永平等地,可数月之间,仍旧在区区弹丸之地腾挪,较之天下如何?依旧不堪一击,而与燕王同心者不过三十万人,较之天下又如何,不过沧海一粟,同为死路,燕王何不选一条可流芳千古的路?更何况燕王与皇上,既是君臣,又是骨肉,何必要苦苦挣扎,反害三十万与燕王同心的军民之命?所以臣还请燕王上表谢罪,皇上看在殿下诚意服罪的份上,定然也会饶过与燕王同心的三十万军民之命,如此既顺天意,又合人心,亦能安太祖的在天之灵,若不然…”
  高巍的话到此为止,突然说不下去了。
  因为含怒而出的甄武,一拳砸的他满口是血。
  张玉,朱能等人也全都含怒的瞪眼看着高巍,恨不得生吃其肉。
  忽悠朱棣献脑袋,这他娘的什么狗屁之言。
  朱棣献了脑袋后,他们呢?
  也跟着献?
  高巍捂着嘴缓了一会儿,再次直起腰来,依旧傲气的看着朱棣:“燕王当真要为了自己暂时的权利,反害北平三十万军民之命吗?若燕王主动割去首级送去京师,即可全君臣之义,又可保北平军民,如此正途不走,当真要一一孤行?你这般不怕北平军民寒心吗?!”
  甄武捏了捏手指,他有点后悔,刚才那一拳打的太轻了。
  朱棣此刻脸色沉的仿佛能滴下水,这时候面对高巍的话,他不适合有任何的举动,他说什么话,看上去都会显得狡辩,若是稍不小心,还会让人觉得他不在乎北平军民的性命。
  可甄武没这个顾忌。
  他上前直接一脚踹飞了高巍。
  可高巍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翻身起来,蔑视的质问甄武:“甄郡马,难不成恼羞成怒,想要高某性命?”
  说完,高巍脑袋向前一伸:“早闻甄郡马在战场上杀人如麻,高某大好头颅在此,你大可来取。”
  高巍说的斩钉截铁,甄武丝毫不怀疑高巍话语的真实度。
  甄武知道,高巍以为他这般能够青史留名。
  而像高巍这种人,求得就是这种身后名。
  他看着高巍,沉声道:“你的狗脑袋,老子不屑去取,今日老子只与你辩上一句,你以为燕王殿下起兵是为何事?殿下是为朗朗乾坤的清明,是为了这天下的正义,是为了大明朝的明天,若是朝堂奸臣不除,北平三十万军民哪怕死绝,亦不会退缩半步,有大义当前,虽千万人吾往矣,更何况我们有三十万同道同心之人,所以,势必要扫奸除恶,不成功不罢休,你以为你今天来劝燕王可搏身后名?老子今天告诉你,你在做梦,等到我北平军民还天下朗朗乾坤之日,等到大明朝在燕王除奸后国力蒸蒸日上,到那天,你便是我大明千古罪人,钉在耻辱柱上,永远也洗不脱,你会被后世之人一直唾弃,万年不休,我敢肯定一定如此。”
  高巍张嘴想要分辨,可甄武岂会给他再辩的机会。
  这种人,读的圣贤书,全用在了嘴巴上,甄武辩不赢,所以甄武直接上前一步,捏拳,平凡无奇的一拳又砸在了高巍的嘴上。
  这一拳,甄武直接把高巍的牙齿砸飞了出去。
  “还想和老子吵,吵你娘。”
  甄武吐槽了一句,随后高声冲着左右的军士道:“来人,给我把这个狗日的,丢出北平城,看一眼就他娘的败心情。”
  军士出列,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偷偷的看了看朱棣,想要从朱棣脸上看出朱棣是什么意思。
  可朱棣默然无语,只是一直沉着脸,没有赞同也没有拒绝。
  一旁的樊光华反而看明白了朱棣的心意,他主动站出来,亲自拖着高巍走了出去。
  殿内。
  甄武向着朱棣请罪:“殿下请恕卑职无礼自主,实在是那厮欺人太甚,卑职忍无可忍。”
  “无妨。”
  朱棣淡淡说了一句。
  说完,他起身拂袖而去。
  仿佛留下无尽的怒火在殿中回荡,好似要烧成对朱允炆的恨意。
  ……


第285章 -大对决
  之后的日子里,随着冬去春来,北风也在次第减弱,逐渐化成暖人的春风,可北平城内却愈发的热闹了起来。
  城中所有百姓,渐渐的都听闻城里来了一位狂生,大言不惭的让燕王自裁谢罪,并且还把北平三十万军民,全部统称为罪民。
  罪民?
  这个名头太重,谁也承担不起。
  而且所有的北平百姓,从来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罪孽,他们本本分分的生活,守在大明的边界线上,抵御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这些功劳暂且不论,当朝廷出现奸佞,他们也响应燕王的号召,不惜流血拼命,怎么会成为了罪民?
  一时间北平城内群情激奋。
  茶馆中,酒楼里,各家各户的民宅中,以及街头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开始响起来自群众的呐喊声。
  他们是冤枉的。
  由此可见,燕王也是被冤枉的。
  就像燕王告知军民们所言,朝中出了奸佞,意图遮天蔽日,蒙蔽皇上,残害忠良,断绝皇家子孙。
  这怎么能行?!
  若是朗朗乾坤不在,他们怎么还会有安康的生活日子。
  北平城内所有的百姓,不管有关系或者没关系的,都开始怀揣着激愤找人打探起来,想要知道燕王到底何时才会出兵去京师讨伐奸佞,他们一定有钱捐钱,有力出力。
  这一刻,北平城所有人的心都拧到了一起,爆发出的凝聚力空前强大,任南京朝堂诸公和朱允炆,怎么想也想不到一府之地可做到这般的众志成城。
  什么是一家人?
  同住北平府便是一家人。
  百姓才不会管这个消息是怎么流传起来的,亦不会考虑是否有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或者是篡改一些言辞,添油加醋。
  万众一心之时,但凡不支持者都是反动异端分子,坚决要受到唾弃和孤立。
  这种氛围带着一些狂躁和不稳,可朱棣他们如今到了这个时节,不管用什么过激的法子都不为过。
  若是掀翻了朱允炆,什么情况也能重新稳定下来,若是被朱允炆掀翻,北平城即便变成一个炸药桶,和他们关系也不大了。
  谋天下,不是谈经论道。
  要行大道,怎么能少了狂热的信徒。
  道衍大师听人汇报完,城中的状况后,满意的笑了笑,之前他和甄武针对舆论这一点经过了一番畅谈,让他收获匪浅。
  就像甄武所言。
  舆论既民意。
  民意既民心。
  民心民意不可控,可舆论可以控制和引导。
  道衍想到甄武的这些言辞,忍不住笑着摇了摇脑袋,感叹甄武为当世之奇人,随后他眼光一定,心中想着:“甄武长子的师傅,他当定了,谁来也拦不住。”
  他很想瞧瞧,他和甄武共同培养下来的小子,未来会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彩。
  只可惜,他好像活不了那么久。
  ……
  北平城中的热闹,也逐渐传进了甄武家里,不管是农庄里,还是店铺里的人,也都在向着家里的管事下人们打听着。
  毕竟都知道他们的家主是燕王手下数一数二的人物。
  若是有什么内幕消息,定然是第一时间知晓的。
  这也是很多外人都向他们打听的原因。
  可不管他们再打听,府里的管事下人除了相互之间窃窃私语两句,却从来没有对府外的人多嘴一句。
  哪怕是对同为甄家手下讨生活的人也一样。
  家规森严,已见成效。
  不过这事把老三搞的兴趣大增,这日,来到甄武的书房,找到甄武询问,北平是不是真来了一位狂生。
  甄武正翻着诗经,寻思给儿子挑个好名字,听了老三的问话,合上书,饶有兴趣的看了老三两眼,点头道:“若你说的是城中传言的那个,是有这么回事,而且还是我亲自下令让人丢出北平的。”
  “啊?”
  老三吃惊,不可置信的问道:“这世上还真有这么天真的人?他是读书读傻了吗?竟然敢跑到北平让殿下自裁。”
  这话说完,老三本以为会惹得甄武赞同,可出乎老三意外的是,甄武反而有些愣神。
  过了一会儿。
  甄武反应过来,侧头向着窗外明媚的天气看了一眼,叹了口气道:“我本来以为也是读书读傻了,想要博取身后名的一位儒生而已,可后来经过调查才发现有些小看他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