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可朱元璋心情却沉了下去。
  这蓝玉以往就仗着身为朱标妻舅,傲慢的不可一世,连其他皇子都敢不看在眼里,若立了朱允熥,蓝玉仗着舅姥爷的身份还不飞上天?
  自古以来,君弱臣强的例子数不胜数,可哪一个弱君得到好下场了?指望强臣忠义?哼哼,造反出身的朱元璋是一丁点也不会指望。
  即便蓝玉没有什么心思,蓝玉的部下难不成不会模仿一个陈桥兵变?朱元璋可没忘当年的小明王如何落水死掉的。
  所以,朱元璋当即便否了朱允熥,即便朱允熥再好,他也不会再给蓝玉涨一点势力。
  立朱允炆?
  朱元璋想到朱允炆,不由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慈爱,这些日子朱允炆时常关爱他,在他伤心之时,更是一直陪着他,他不可否认对朱允炆有些宠爱。
  朱允炆的母族倒是不大,其姥爷是太常寺卿吕本,虽然有一些文臣也抱团支持朱允炆,但是一些文臣在朱元璋的心中闹不出大乱子,敢闹事一刀砍了就行,再说国家也确实需要文臣治理,而朱允炆至诚至孝,温文尔雅,倒也适合做一个仁义之君。
  大明不能总是征伐,总要休养生息。
  可朱允炆如何镇的住蓝玉?!
  朱元璋有些犯难。
  就在犯难之时,朱元璋的脑海里浮现出朱棣的身影,这个儿子像极了他,勇武,能谋,而且自小在军武中长大,更是深得徐达的教导,以往在北平干的也是有模有样。
  这些日子表现的也好,从未有什么逾越之举,不仅对兄长尊敬,对侄儿也颇为亲善友好。
  这个儿子倒是不错,若立朱棣,蓝玉也就不再是问题,朱棣不说镇的住蓝玉,至少也不惧蓝玉。
  想了想后,朱元璋召来一些近臣密语相商,等人到齐后,朱元璋沉吟了一下,直奔议题中心。
  “如今太子薨,长孙却弱不更事,若日后继君位,朕恐天下有变,所以,朕欲立燕王为储君,以承天下之重,各位意下如何?”
  下方几人心神一震,说实话他们这些年日子过得并不快活,唯一的盼头就是朱标上位,以宽天下,但是可惜,他们等不到那天了。
  现在朱元璋想要立朱棣,他们第一想法就是不乐意,谁不知道朱棣极尚武事,若是朱棣上位,他们比现在能好几分。
  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劝解,也有知道如何劝解,但是不敢直言进谏的,朱元璋的刀子是真的快。
  不过有一人不怕,一个翰林学士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他叫做刘三吾,他冲着朱元璋摇头,朗声道:“启禀陛下,此事大为不妥。”
  朱元璋皱眉看着刘三吾。
  刘三吾淡定的说道:“若立燕王,请问陛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而且长孙年十五,已可继承大位矣。”
  这句话很简单。
  可是里面藏着的意思却不简单。
  置秦晋二王于何地,意思是岂能有长而立幼,难道不患皇家子弟相斗相杀吗?另一句长孙已可继承大位,意思是嫡长一脉有嫡子成年,凭什么不立?
  若是大明朝二世立储便这般没有规矩,是想让大明朝未来君位都伴着鲜血吗?
  朱元璋默然无语,烦躁的把这些人挥退。
  他心烦纠结到夜里。
  当夜,朱元璋焚香祷告上苍。
  缕缕青烟上升,慢慢又融入这片天地之中,朱元璋静静拜了良久,在心中也思索了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要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那么…
  蓝玉当杀啊。
  朱元璋下了决定后,仿佛年轻时候的朱元璋又回来了,那个与天斗,与人斗,刀头舔血从无惧意的朱元璋回来了。
  花白头发的他,慢慢再次挺直了腰杆。
  一时间,朱元璋整个身上杀气四溢,他沉眸向着外面的天地望了一眼,心里沉沉的念叨着:长孙年弱无妨,咱还在,咱给他一个平安妥当的江山。
  先从蓝玉开始。
  当即,雷厉风行的朱元璋让人取来,白日间蓝玉送来的捷报,他批复蓝玉,准许蓝玉在柏兴洲增设屯卫,试图先行把蓝玉稳住。
  然后,朱元璋开始琢磨起,此事要如何动手。
  蓝玉刚刚大胜,总不能无缘无故拿下,既然要动手,总需一个理由,一个能把蓝玉等人一网打尽的理由。
  下一刻。
  朱元璋脑海中闪现出叶升的名字。
  ……


第204章 -朱元璋点将甄武
  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如今正在河南练兵,而去年甄武在北平捉拿卫督抚蒙驹,刚好顺滕摸瓜,查出了叶升的不法证据。
  巧不巧?
  朱元璋嘴角挂起一抹狠厉,脑海中一个个想法浮现,进而进行完善, 房间里静静的没有一丝声音,这种环境也助长了朱元璋的思绪。
  没多久,一个周全的计划便在他的脑海之中形成。
  朱元璋再次捋了一下他的想法。
  他知道他这么一动,军方中的人不说人人自危,至少很大一部分会心生担忧,尤其是淮西武将集团。
  可这件事他不得不做。
  不知道过了多久,夜晚房间里, 朱元璋一声叹息后, 变成了一句坚定无比的话语。
  “去吧, 燕王和蒋瓛叫过来。”
  ……
  而此时,燕王的府邸里,朱棣与徐增寿闲聊着。
  徐增寿和徐妙云是姐弟关系,都是开国大将,中山王徐达的孩子,徐增寿在徐家排老四,但是老三早逝,老二庶出,老大为人刻板与徐增寿活泼的性子常合不到一起,所以徐增寿向来亲近一母同胞的大姐徐妙云。
  而徐妙云和朱棣的感情极好。
  徐增寿也因此对朱棣这个姐夫,从心底里亲近,每次朱棣进京,都要过府畅聊一番,这么多年下来,相互之间相处的极好。
  今日徐增寿带着三个小外甥在南京城附近游玩了一遭, 晚间送回来时,被朱棣留饭, 徐增寿也没有客气,吃完饭后,一时兴起便又和朱棣聊了起来。
  两人一会儿聊聊军武上的事情,一会儿聊聊关于徐妙云的事情,共同话语多的有些说不完,有时朱棣还给徐增寿聊一聊北平城的景象,让徐增寿格外向往。
  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又聊到了家事上面了。
  徐增寿面露一丝纠结。
  朱棣好奇问道:“有话直说就行,你我难道还需客套。”
  徐增寿笑道:“那我就直说了,上次我大姐来家书,说给我那大外甥女相中了個人家?可有这回事?”
  朱棣还以为徐增寿要说什么呢,笑了笑道:“是有这事,怎么了?”
  “也没什么,只是我这里听到一些传言,好像是皇上打算给玉英指婚袁洪家的次子袁容,若不是太子突然薨了,怕是旨意早就下来了,所以, 在玉英婚事的处理上, 姐夫还需好好琢磨琢磨。”
  “啊?”
  朱棣一惊:“有这回事?怪不得我请旨的奏折一直没有批复下来。”
  “姐夫已经请旨了?”徐增寿也是一惊。
  朱棣点了点头, 苦笑一声道:“去年请旨的奏折就送过去了,说起来这事我还有些闹心,也不怕你笑话,玉英之前被人绑架过,被我手下的一个千户救了,不知怎么就芳心暗许了,你说这事我当父王的能不给她筹划一番吗。”
  徐增寿听了这话,不仅没有感受到朱棣的愁苦,反而噗嗤一下乐了:“这事倒有趣,英雄救美呢,你说我上次见还是一个小不点,这一眨眼竟然会相中男子了,这可真是有趣的紧。”
  “你少嬉皮笑脸。”
  朱棣假装生气的训斥了一句,随后脸色认真了几分问道:“我问你,那个叫袁容的品性如何?”
  徐增寿见状把笑脸一收,认真的想了起来。
  他抉择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道:“我与他不是太熟,不过倒是听说过仗着家里的势,有些横行霸道,还有就是花船常客。”
  “这样啊。”
  朱棣边说边想,最后肯定道:“那倒不能让玉英嫁给此人了,可是父皇不回复我,怕是中意和这袁家联姻。”
  徐增寿点头认同道:“想来就是如此了。”
  “这倒真的要好好琢磨琢磨了,这些日子玉英明显也为此事忧心不已,她还当我什么也看不出,如今到这份上了总得想办法如了玉英的意,再者说,玉英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我和你姐都挺满意的。”
  “哦?”徐增寿来了兴趣:“说说,说说。”
  朱棣看着徐增寿这个样子,觉得有些好笑,这个徐老四性子这么跳跃不羁,怪不得总被他大哥打板子。
  不过朱棣倒喜欢这种性子,想了想,便把甄武的一些事迹讲给了徐增寿听。
  从甄武总旗职位入军营,练兵,救朱玉英,再到,辽东之事,出征献计等等,大致的讲了一遍后,把徐增寿讲的眼光大亮。
  “真恨不得见上一见,没想到这都洪武二十多年了,还能有这般人物。”
  朱棣昂了一下脑袋道:“这倒不难,这次甄武就随我来的京师。”
  “真的?”
  朱棣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冲着门外吩咐了一声,让人去把甄武叫过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