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宫里的殿宇。
看腻了长安城的繁华。
偶尔出来看看着眼前的山水人间,不失得为一件美事。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道:“科举的事情就安排下去吧。”
房玄龄稍稍点头,“那十个文吏的事情……”
李世民开口说道:“朕要的是他书院的学子,弘文馆挑选十个文吏给他就是。”
“喏!”
朝中本就是用人之际。
核心的官吏,李世民当然不愿意交给李正。
李世民想要的是真正的青年才俊。
回到长安之后,房玄龄便开始为了科举的事情忙碌。
开垦荒地的事情还需要时间,一万亩地开垦哪有这么容易。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荒地的开垦这才停下。
村民们忙了一天,纷纷回家。
李正和村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大牛说道:“老师那一万亩地都用来种粮食吗?”
李正点头,“作坊和养殖场的扩建用八千亩地暂时够了。”
算上这一次朝中的质押土地,泾阳的土地面积已经一路延伸到了渭水河。
魏征听说泾阳有这么大的土地,很讶异。
不过转而又听说这是朝中质押给泾阳的土地,为了修缮边关。
这件事确实做得没什么问题。
朝中还不用到处征召的民力。
百万贯的银钱也不是小数目,朝中这么做倒也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那些土地是质押的,又不是泾阳名下的。
魏征有些迷茫,这件事找不到弹劾的方向。
李正来到书院和李泰说到了与李世民的交易。
坐在李泰的房间,那个姑娘现在也不怕生了,还给自己端茶倒水,看她的笑容。
李正又疑惑的看向李泰,“你俩不会已经……”
那姑娘红着脸低着头,小步离开了这个房间。
李泰喝着茶水说道:“父皇给你十个文吏?”
李正说道:“你该不会真的已经把那个姑娘给……”
“你还让书院的孩子去参加这个月的科举?”
“这么好的姑娘,你就这么下手了?”
……
两人驴嘴不对马嘴说了好一会儿。
李正说道:“魏王殿下,咱们一定要这么聊天吗?”
李泰惆怅着说道:“确实有点累。”
“魏王殿下,我希望你可以坦诚一些,你真的已经对那个姑娘下手了?”
“还没呢,最近只是时常一起坐着谈心,时常一起看云起云落。”
“还挺浪漫的。”
“你放心!我真的没有对她下手。”
看来李泰和那个姑娘正在热恋期。
这个时候做电灯泡是一件很煞风景的事情。
李正对他说道:“书院学子参加科举的事情你安排一下,我就先回去了。”
李泰点头道:“交给我吧。”
关中的各个河道,水量充沛。
从中原各个地方来的学子,在今天都站在承天门前。
今天是五月的十五。
时隔一年,贞观朝的第二场科举考试开始了。
李崇义带着人主持考场的秩序。
一天的考试结束。
一份份试卷送入朝中。
房玄龄挑了几份比较好的文章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这些文章一边对房玄龄说道:“那些书院的学子考得如何了?”
房玄龄迟疑着说道:“这……”
“怎么了吗?”
“今日的文试,泾阳书院的学子考得不尽如人意。”
“什么意思?”
房玄龄躬身说道:“泾阳书院的孩子们似乎不太会写文章,他们的文章写得都不是太好。”
房玄龄另外拿出一份答卷递给李世民。
答卷上的文章题目不是很难,考得尚书中的咸有一德这一篇。
李世民眉头紧锁的看着,这是书院学子所答的文章,所答的竟然是妇女撑起半边天的理念。
一边看着,李世民说道:“妇女能撑半边天?这种观念朕闻所未闻。”
房玄龄低声说道:“按照这些书院学子的说法,如果可以让妇女加入劳动之中,并且得到男女一样的报酬和待遇,那么就可以多得到一支生产力。”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答卷,“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
房玄龄躬身回话道:“事涉到伦常,臣不敢多言。”
对,事涉伦常。
这些书院的学子答卷显然不能被这一次科举采纳。
“他们的答卷都是这个回答吗?”
“还有说土地兼并问题的,涉及土地又关系到封地,这又是朝中的大忌,显然也不能被采纳。”
李世民黑着脸说道:“那这一次有能用的吗?”
房玄龄低声说道;“听着有道理,但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用,若是采用被人知道这种文章,怕是……”
李世民拍桉说道:“一个都不能用,朕还配了十个文吏。”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铅球
房玄龄低声说道:“泾阳书院的学子写出这些文章已经犯了读书人的大忌了,再者事涉土地,甚至还有人说工业力量可以改天换地,改天换地这种说法太过无道了。”
李正是答应了让书院的孩子参加这一次的科举,可谁能想到这些孩子一个都不能用。
做官?那些孩子写出这种文章能用吗?
光是这种文章就足够让人口诛笔伐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这些文章还有哪些官吏看到了?’
房玄龄开口说道:“审阅答卷,中书省三十多名考官都看到了。”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李正到底给泾阳的孩子教了什么”
看李世民恼怒的神情,房玄龄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按照约定李正确实是让书院的孩子来参加科举了,但朝中不录用是朝中的事情,难怪李正会说这些孩子不适合参加科举。
这些孩子在泾阳所学的知识,和中原其他地方根本不一样。
有点标新立异?
李世民开口说道:“如果这些孩子收录朝中会怎么样?”
房玄龄低声说道:“审阅卷子的考官这么多,这件事瞒不住,如果录用了朝臣们也不会答应的。”
心中越发不痛快,李世民又说道:“给李正的十个文吏派过去了吗?”
房玄龄回话道:“开考的时候已经派过去了,现在应该在泾阳了。”
李世民灌下一口茶水,这个哑巴亏是咽下了。
房玄龄又说道:“要不是这一次科举,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里李正的书院教的是什么,如此大的忌讳怕是泾阳的学子为读书人所不容,如果这样的学子越来越多,怕是以后会出乱子。”
会不会出乱子还两说,毕竟泾阳只有这么一个书院。
大多数的读书人看的还是六典五经等儒学书籍。
李世民说道:“那朕接下来要如何?”
房玄龄躬身说道:“泾阳学子的文章肯定会在读书人中传播,会有很多的声音出来,这个时候陛下应该做出表率。”
“什么表率。”
李世民的神情凝重。
房玄龄低声说道:“以后泾阳的学子,朝中绝不录用,这样那些孩子便不能做官,大家互不冒犯,不论泾阳学子学的是什么都不能影响其他读书人晋升,自然就对读书人没有威胁,读书人的声音也能平息不少。”
李世民苦笑道:“李正不再乎骂名,为读书人所不容的事情,李正以前就做得太多了。”
房玄龄行礼道:“臣就先告退了。”
李世民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
走到殿外,房玄龄心中思量着,泾阳的孩子是这般,那么李正呢?或许从一开始李正就抱着这种理念。
当初看不懂李正,也看不透李正。
现在房玄龄心中有些明白,李正的心里一直藏着的是什么。
而且李正心中所藏的东西非常危险。
忧心又有些无奈。
房玄龄甚至感觉自己老了。
泾阳
朝中派来的十个文吏,上官仪很快着手安排。
现在的泾阳地盘这么大,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丞府衙可以负担的。
光是上官仪一个人就忙得脚不沾地。
现如今多了十个文吏来办事,上官仪也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
来到李正的面前,上官仪说道:“长安令都安排好了,三个做主簿,三个典史,四个录事。”
泾阳是个大县,而且比关中任何一个县都要大。
从来没见过一个县和人家一个郡一样大。
泾阳的县丞府衙人手也不一样,人家县丞府衙只有一个史,一个主簿和录事,泾阳则有好几个。
而这十个文吏主要管的还是这质押的一万八千亩新地。
现在的泾阳面积一直向北都到了渭水河,横跨泾河与渭水。
李正拿出一个圆球说道:“上官仪,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上官仪疑惑地看着说道:“这是什么?”
李正低声说道:“这个是铅,铅球。”
对村子里新奇的东西,上官仪已经习惯了,用铅做个球也不足为奇。
李正对他说道:“你知道吗?其实有一个运动叫作扔铅球。”
“扔铅球?”
“对。”
说完李正把铅球递给上官仪,“扔一个试试?”
手里拿着脏兮兮的铅球,上官仪越发不解,“为何?”
李正指着一个方向说道:“往远处扔。”
相似小说推荐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
-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起点VIP2022-10-15完结2.17万总推荐崇祯二年,东江总兵毛文龙被斩于双岛,后金自喜峰口入塞,大明皇朝内忧外患,丁...